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鲍鑫  张德伟  邓海林  吕大龙  张毅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7):073009-1-073009-7
分析了单支肖特基二极管以及串并联模拟预失真电路的幅度和相位的非线性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将二极管作为模拟预失真电路可调节的核心器件。利用传输矩阵分析得出改变肖特基二极管在预失真电路的不同位置,及不同的串并联连接方式,可以使幅度相位补偿曲线得到改善。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位置以串联或并联的形式在电路中连接二极管,可有效改变曲线的位置和斜率,从而得到理想的目标曲线形状。  相似文献   

2.
为了补偿不同类型功放的非线性特性,设计应用于Ka波段的可调预失真器,该电路基于三支线定向耦合器、肖特基二极管、微带线和负载电阻,产生预失真信号。通过调节肖特基二极管的偏置电压、微带线电长度及负载电阻可以提供不同的幅度和相位组合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线性化要求。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该预失真器在29~31GHz频段范围内,用于行波管(TWTAs)线性化时可提供约6.5dB的增益扩展和46°的相位扩张;用于固态功率放大器(SSPAs)线性化时可提供约11dB的增益扩展和35°的相位压缩。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行波管放大器模拟预失真技术中存在的幅度和相位特性关联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双路矢量合成式预失真器。该预失真器由90°电桥、模拟电调衰减器和反射式二极管预失真电路构成。根据理论分析和ADS软件仿真结果加工了实际电路并进行测试。实测结果表明:在工作频率29~31GHz和额定输入功率区间内,该电路可实现与行波管特性相反的预失真性能;合理调整两支路偏置电压,可实现相位扩张改变30°,而增益扩张变化量小于1dB的性能,有效减小了模拟预失真器幅度和相位特性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满足目前高效复杂的调制技术对功率放大器线性化度越来越高的需求的目的,采用模拟预失真技术设计了一种线性化器,用来改善Ka频段氮化镓(GaN)固态功放的非线性化失真。通过改进传统的并联式二极管预失真电路,采用开环技术,将两个肖特基二极管并联。改变二极管的偏置状态,得到不同的改善程度的预失真信号。结合使用专用电磁仿真软件ADS2013做电路仿真,通过参数扫描得到二极管偏置状态的初始值,为实物调试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已加工的实物测试,结果表明:增益幅度补偿达到6.4dB,相位补偿达到28°。  相似文献   

5.
汪永飞  韩培胜  胡卿  陈欣鹏  周东方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31(12):123003-1-123003-6
由于放大链路的增益波动以及不同频点之间非线性特性的差异,预失真器难以在不同的频点同时实现非线性特性匹配,即令整个频带内不同频点的线性度指标同时满足要求。由于预失真器和放大器之间的非线性失配,放大器在某些频点的非线性特性还会恶化。本文从线性化器与预失真器的宽带匹配出发,讨论了预失真线性化器与行波管放大器宽带匹配的条件以及非线性失配所带来的影响,当增益失配误差不大于1 dB时,在行波管放大器自身的三阶交调值不大于40 dB的非线性动态范围内,三阶交调下降幅度最大值为4.1 dB;通过采用级联增益补偿电路的方式,降低链路增益波动,实现预失真器和放大器的非线性匹配,真正拓展预失真线性化器的工作带宽。  相似文献   

6.
蒋洪涛  查开德 《光子学报》1997,26(12):1075-1081
在光纤调幅有线电视外调制传输中,由于所用调制器变换特性是非线性的,需要加以补偿,本文对预失真补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基于热载流子二极管的具体预失真电路,该电路在50~200MHz范围可将三次谐波至少抑制到18dB.  相似文献   

7.
韩飞  夏雷  李宝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4):043003-1-043003-6
线性化器是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在改善放大器的线性指标及提高通信质量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国内行波管放大器(TWTA)线性化技术尚不完善,无法满足通信技术发展的应用需求,因此线性化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宽频带模拟预失真线性化器结构,用来改善Ka波段TWTA的非线性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26~30 GHz频率范围内,输入功率为?20~10 dBm,线性化器的增益扩张≥5.08 dB,相位扩张≥64.81 °。将线性化器与TWTA进行级联测试,中心频率的增益压缩≤3.12 dB,相位压缩≤2.31 °,三阶互调(IMD3)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杨建良  查开德  涂涛 《光子学报》2000,29(7):642-645
针对外调制式CATV光发射机中固有的非线性复合三阶差拍(CTB)失真,提出了一种并行结构的预失真补偿电路技术,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基于互补型二极管阵列的预失真非线性补偿电路,实现了50~550MHz宽频带内CTB补偿15dB~18dB,同时对二次失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幂级数法分析得到了线性化器与行波管放大器相反的非线性特性,并建立了预失真放大器的幂级数模型。根据反并联二极管对电路能够产生奇次谐波的特点,利用反并联肖特基二极管对、正交混合电桥、二极管电路的匹配网络等结构,通过对各结构的分析优化,设计了用于Ka波段行波管的预失真线性化器。实验结果表明:该线性化器在29~31 GHz频段范围内能为行波管放大器的载波交调比带来最大19 dB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李宝建  瞿波  夏雷  韩飞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2):023004-1-023004-6
当前我国Q/V频段的低轨卫星互联网项目正在大力开展,宽带通信正在逐步发展。而国内相关线性化技术一般局限于较窄频带,相关研究尚不成熟。因此尽快研究设计宽频带线性化器十分有必要。采用适用于空间环境的模拟预失真技术,设计出针对卫星通信所用的行波管功率放大器(TWTA)的Q波段线性化器。其利用新型微带传输结构,结合肖特基二极管,可在毫米波频段实现超宽瞬时频带的线性化。在38~43 GHz(5 GHz)的瞬时频带内对TWTA的幅度失真以及相位失真有着很好的改善。线性化器在输入功率为?17~13 dBm的范围内,频带内幅度增益约为4.8~7.2 dB,相位扩张约为70°~88°。相对其他同类型线性化器,此线性化器对应频率较高,且可在很宽的瞬时频带内对TWTA实现比较稳定的线性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ADS仿真的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方法;重点研究了LNA的直流偏置、稳定性分析、匹配设计、版图制作和调试;提出了源级负反馈和栅极加并联阻抗的方法来实现了电路全频段稳定和低温正常工作。采用ATF-34143制作了中心频率在2.25的低噪声放大器,在77K温度下,该放大器带内输入输出驻波比小于1.2,增益达到23dB,噪声系数为0.24dB。  相似文献   

12.
A one-dimensional medium capable of bidirectional lossless negative group delay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 is described. The medium is implemented as a microwave circuit comprising two symmetric resonator-loaded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active gain compensation and coupled through power combiners. W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the circuit is conditionally stable and is capable of lossless transmission of a finite bandwidth pulse in both directions. A measured group delay of ?600?ps with a gain of 1.12?dB in both directions is achieved for a Gaussian pulse with a bandwidth of 14?MHz modulated at a frequency of 280?MHz (NGD-bandwidth-product of 0.0084). This circuit demonstrates the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a one-dimensional spatial void.  相似文献   

13.
GaAs IMPATT diodes are capable of generating 2 to 3 W simultaneously with 18–22% efficiency in the 33 GHz to 46 GHz frequency band. The design of the amplifier circuits which utilize these devices is discussed. The circuit design is based on a 3-step closed form algorithm. The first step is a passive circuit characterization with an automatic network analyzer. In the second step, a computer is used to generate diode device lines. The third step is load line synthesis for predictable operation. The resulting performance is described. 2 W over a 2GHz bandwidth was achieved simultaneously with a minimum gain of 12 dB.  相似文献   

14.
欠匹配型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次级阻抗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浩  孙凤举  呼义翔  邱爱慈 《物理学报》2017,66(20):208401-208401
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MIVA)次级阻抗对脉冲功率驱动源和负载之间的功率耦合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稳态磁绝缘Creedon层流理论和鞘层电子流再俘获(re-trapping)理论,建立了负载欠匹配型MIVA电路分析方法,数值分析获得了MIVA输出参数(输出电压、阴/阳极电流和电功率)随负载欠匹配程度的变化规律.考虑阴极传导电流作为闪光X射线照相二极管的有效电流,建立了以MIVA末端X射线剂量率最大为目标的次级阻抗优化方法.获得了欠匹配型MIVA次级优化阻抗Z_(op)~*的变化规律:随着X射线剂量率对电压依赖程度提高,欠匹配型MIVA次级优化阻抗Z_(op)~*呈指数降低;负载阻抗越大,Z_(op)~*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