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艾 《应用声学》1997,16(3):31-35
本文简要介绍天津体育中心总体扩声系统的构成,并分别对主馆和大练习馆在扩声系统设计中的特点作了详细的说明。对各自建筑结构特点,容易产生和声学缺陷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抑制声反馈的频移器的设计,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当语言扩声系统的传声器和扬声器之间插入频移器时,传声器信号的所有频率分量都偏移一个常量,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语言扩声系统在有声反馈时产生的两类畸变.对于一般厅堂,扩声声级大约可提高5—8分贝.对于具有分布式扬声器的窒外扩声系统,也有类似的效应.若语言扩声系统临近不稳定状态工作,频移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再生混响干扰.  相似文献   

3.
张康敏 《应用声学》1988,7(2):45-46
在会堂扩声时,由于接收声音信号的传声器与重放这些信号的扬声器处于同一空间,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声反馈,甚至产生啸叫的现象。这是会堂扩声中最感头痛和最难克服的一个问题。我们根据会堂的声学环境,在不损伤音质的前提下,适当利用扩声系统的多频音调器,并注意传声器和扬声器的指向性,对解决这一问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力  蔡野锋  吴鸣  杨军 《应用声学》2015,34(1):7-16
针对目前室外及超大型室内空间的扩声应用中声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声场重建方法的扩声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目标声场的逼近来计算线性扬声器阵列各通道的输入参数,实现扩声区域内声压级的均匀分布,同时约束非扩声区域的声能量以获得较好指向性。本文通过仿真研究算法各参数的改变对控制结果的影响,探讨不同扩声区域和目标所对应参数的选取方法。仿真和实验比较了该算法以及未经控制的声场、相移法波束控制的效果,证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声场均匀度。  相似文献   

5.
吕如揄 《应用声学》1983,2(4):48-48
1980年6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季卿等编著的《实用会场扩声》一书(约25万字),很有一些特色,值得向有关读者推荐. 全书共九章.第一章简单介绍声学的基础知识,之后立即就进入本书的主题—“会场音质和扩声技术”,这种编排不落俗套,不像少数书那样,东拼西凑地把基  相似文献   

6.
《应用声学》2010,29(2):147-147
<正>声学工程技术论坛旨在总结与交流已经完成或在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经验,探讨建筑声学、扩声系统、工程施工、声学材料及声学设备等一系列声学专题。  相似文献   

7.
星昊 《应用声学》1988,7(4):45-45
由沈(山豪)、沈瑞芳、刘会廷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保真放声技术》一书,即将与读者见面. 该书反映了现代放声技术的基本内容和新进展,叙述深入浅出并且系统化,注重科学性、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是一本兼顾专业技术和科普知识的科技书,也是一本具有完整资料的手册.全书辟为十章.内容包括:声学的基本概念;声音的主观感觉;高保真电声器件;高保真立体声;舞台扩声;调频广播与调谐器;录音原理和重放设备;专用声频设备;数字声频;放声技术中的测量等.  相似文献   

8.
(声学分类:0.总类;l.物理声学;2.水声学;3.机械振动学;4.噪声控制学;5.超声学; 6.语言声学;7.生理声学;8.建筑声学Zg.电声学10.声学测试与标准;11.大气声学; 12·地声学二13·生物声学;14·音乐声学;15.声信号处理) 0.总 类功能性陶瓷的近况与发表,蔡起善,压电与声光,13(1991),N。6.18.无损评价技术应用领域的开拓,陈金根,无损检测,13(1991),N。11,315.部标“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的评述,李齐勋,电声技术,1991,N。6,14.对民用建筑的有线广播与扩声设计中的有关问题的几点看法,胡敦惠,电声技术,1991,NO.6, 17.双基地声呐的性能与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传声增益的计算方法,并用声反馈系数的测量来决定传输响应中最大峯级和平均级之间的差值.它可简化测量技术,并能用于扩声系统的声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厅堂扩声系统的最大粉红噪声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声场不均匀度、失真等声学特性指标提出建议。它是以一些测量和使用效果的评价以及我国电声设备达到的使用特性为基础,还考虑了某些实验结果和国外达到的水平。当前对语言或演出用的扩声系统采用不同等级的声学特性指标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汉语普通话调制函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声学》1989,8(5):11-16
通过测量传输通路的调制转移函数而导出语言传输指数可以客观评价厅堂或扩声系统的语言清晰度。本文介绍了测得的汉语普通话的调制转移函数,比较了语言传输指数和快速语言传输指数的相关性并绘出汉语普通话音节清晰度和语言传输指数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2.
包紫薇 《应用声学》1989,8(2):47-16
1988年3月1—4日,我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第84届例会。现将该会情况和我的体会作一介绍。 例会活动有四大部分:学术报告会、专题工作会议、展览会和技术参观。 学术报告会分为十一个组:A扩声,B音频线路学,C扬声器,D数字转换器,E录音和制作技术,F信号处理,G播音室和广播技术,H音频测量,I音乐和  相似文献   

13.
黑蚱蝉(Cryptotymrana atrata Fabricius)发声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蚱蝉的发声器官是一种小型化的多重组合式发声装置。其鸣声由重复频率约180Hz的调幅脉冲列组成,可见带宽200—12500Hz,主峰频率5kHz。鼓膜的振动发声是由两侧鼓膜肌交替收缩驱动的。鼓室的功能是改善波形、调谐特性和扩声。腹室的功能是进一步改善音色和扩声。腹腔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输出功率。褶膜对改善音色和调谐特性有明显的作用。腹瓣和镜膜仅对音量调节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结果可为声学装置的研究提供一种生物原型。  相似文献   

14.
圆片上缺陷光学诊断设备的几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半导体产业为追求投资回报率已经使得诊断设备由简单的工具发展成为检测缺陷、分类缺陷、分析成因、调整工艺的完善的IYM解决方案。讨论了国外诊断设备当前发展趋势。介绍了半导体圆片缺陷现场光学自动诊断设备的组成,给出了圆片诊断设备的一些重要性能指标。重点介绍了缺陷诊断设备从光机扫描成像到形成圆片图(wafermap)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的几点考虑,包括:缺陷光散射的计算、空间信号滤波器、暗场显微技术和扫描成像技术、空间信息分析及生成圆片图等。  相似文献   

15.
噪声控制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介绍噪声控制工程和设备的评价技术、噪声控制技术的规范化、噪声控制技术的计算机辅助工具、声学材料和噪声设备等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我国上述领域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掠入射X射线衍射和散射实验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晓明 《物理》1996,25(10):623-627
对掠入射X射线衍射和散射实验技术的原理,设备和近年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单点金刚石精密数控车削加工技术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红外热像仪、探测仪及惯性约束核聚变工程对红外晶体类光学元件的需求,开展了单点金刚石精密数控车削加工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单点金刚石精密数控车削加工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范围、机床整体布局及主体结构型式。介绍了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在消化和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破单点金刚石精密数控车削加工的关键制造技术,解决了我国光学非球面精密数控车削加工技术和设备依赖引进的问题,实现了单点金刚石精密数控车削加工技术及设备的国产化,提高了我国红外光学元件的精密加工技术水平和设备制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军用测试设备在无线通讯测试领域正面临着设备数量多、体积大、成本高、拓展性差的难题,合成仪器技术为此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文中提出了将合成仪器技术应用于通用无线数传测试设备,给出了具体的功能需求分析及合成仪器软硬件体系架构并对其中各功能模块的组合与共用方案进行了讨论,介绍了通用无线数传测试设备应用的合成仪器关键技术以及这些关键技术在硬件资源共用、测试性能指标和拓展性方面带来的改进与提升,能够实现通用测试设备向小型化、通用化、低成本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GE PLC为控制核心的分布式送气实验平台控制和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采用了工业以太网、CAN总线、RS485等多种通讯技术,实现了对ITER GIS设备的安全运行控制、远程操作控制及各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0.
CPL技术在空间飞行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CPL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介绍了其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并讨论了CPL技术在空间飞行器上的可能应用方式。其中,对CPL技术应用于空间设备的散热进行了全面阐述,并给予理论分析;此外,对CPL技术应用于空间设备的主动热控制,也作了简要介绍;对CPL技术未来有发展前景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