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新出现的光化学及光物理领域中的超分子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概况,从光化学分子器件原理,设计及功能入手,对它们各个体系的特性研究及应用前景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分子束外延材料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均铭  黄绮 《物理》2000,29(8):451-456
文章计概述了分子束外延技术和材料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成功之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高技术发展的全过程:由物理学家从理论上提出人工超晶格量子阱材料;再由器件物理学家制备出若干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器件与电路,如微波毫米波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电路、量子阱激光器,从而促进了分子束外延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移动通信、移动互联肉、地面宽带无结通信、汽车防碰撞雷达、高效太阳能电池等对分子束外延材料的需求为其产业化带来  相似文献   

3.
分子束外延(MBE),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MO-CVD),金属有机分子束外延(MO-MBE)以及原子层和分子层外延(ALE和MLE)等超薄层外延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向高密度集成,高工作速度和超小型化方向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薄膜制备工艺,并在微电子学、低维物理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制备各类超高速器件,光电器件及其集成电路.由这种工艺制备的优质超晶格结构为人们更加深入地从理论和实验上揭示二维电子体系的物理性质带来了极大便利,而且一维超晶格的实现也将有赖于超薄层外延生长技术.可以预期,用这种技术还可以制备由半导体、金属以及有机材料相结合的多类型、多组元的多层人工超薄材料。  相似文献   

4.
分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荣金  李洪祥  汤庆鑫  胡文平 《物理》2006,35(12):1003-1009
分子器件作为下一代电子器件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章回顾了分子器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并重点对分子导线、分子开关、分子整流器和分子晶体管等器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物理》1991,(3)
知识和进展 l990年度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奖获奖成果简介(顾以藩); 高温超导电子学:新的机会和新的挑战(吴培亨): 中国航天领域的低温技术(朱森元); 高温超导材料的抗磁率(阎守胜); 日本计算机和物理学的发展(陈佳圭编译); 应变层结构和新半导体器件(郭宝增); 聚合物非线性光学特性和器件的研究现状(叶成等); 物理学和经济建设 用核技术检测隐藏爆炸物(杨福家等); 光电子学与光电子产业专题系列介绍:超分子光化学与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王夺元); 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 国际单位制的形成、建立和发展(沈乃■); 物质波理论的创立(II)(向义和); 前沿和…  相似文献   

6.
梁培辉 《物理》1991,20(10):613-617
光电子学的发展要求制作分子级的功能元器件,然而尺度为纳米级的材料会呈现新的光电特性,因此从理论上的实验上研究低维材料的性能和制备以及功能器件的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光子学报》2021,50(8)
随着超快光学的发展和对以Bi_2Te_3为代表的拓扑绝缘体材料研究的深入,近几年,将拓扑绝缘体薄膜应用于超快光器件的研究方向发展迅速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拓扑绝缘体材料的超快激光及光器件的研究。从材料结构及制备方法出发,介绍了其独特的光学及光电特性,总结了其在超快激光及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回顾和讨论了这一领域的成就和挑战,并对将拓扑绝缘体薄膜材料应用于超快光器件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发光学报》2006,27(1):F0002-F0002
本刊征集关于无机、有机和生物体系的发光、激光、非线性光学现象及相关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具体内容包括: 1.溶液、体材料、薄膜、异质结、量子阱、超晶格、超微粒。 2.发光中心、缺陷、深能级、表面、界面。 3.激发态及其运动:激子、相干现象、非线性、输运、上转换、发光动力学、集体现象、过热发光、无辐射过程及不平衡声子效应、分形、能量传递。 4.显示、显像、电致发光、发光二极管、低压荧光器件、X光存储器件、光谱烧孔、半导体激光、传感器、太阳能电池 5.有关的极端技术:高温、低温、超短脉冲(ps,fs)。 6.有关的新材料、新方法、新器件及应用。 7.有关的交叉领域。  相似文献   

9.
超材料具备天然材料没有的电磁性质,基于超材料的太赫兹(THz)功能器件在生物分子检测、医学成像、安全检查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CiteSpace软件对2016年—2023年web of science网站上有关太赫兹超材料功能器件的参考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综述了THz超材料功能器件的研究进展、热点领域,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从而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此次分析共检索到紧密相关文献2 159篇。论文从发表文献的国家、机构和作者贡献、被引次数和关键词聚类等多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到了最近几年THz超材料功能器件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吸波器、滤波器、电磁诱导透明、调制器、非对称传输、波前调控、编码超表面、机器学习、生物传感和量子纠缠超表面等。研究发现在THz超材料功能器件领域,中国发文量占所有文章总数的50%以上,英国、中国、美国这三个国家的影响力最高。通过对科研机构的合作网络分析,发现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科研机构均是中国单位,其中天津大学发文量占据第一位。通过对论文作者的共现分析和共被引分析,可以分别统计出作者的发文数量和影响力。为进一步研究THz超材料功能器件...  相似文献   

10.
丁昌林  董仪宝  赵晓鹏 《物理学报》2018,67(19):194301-194301
声学超材料是一种人工设计结构的材料,具有超越自然界材料行为的特性,如负折射、反常多普勒效应、平面聚焦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声学超材料近二十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超原子声学超材料、超分子声学超材料、超原子簇和超分子簇声学超材料.最后简要介绍了近五年来声学超表面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陈维德 《物理》1999,(12):741
硅基发光材料和器件是实现光电子集成的关键.文章评述了目前取得较大进展的几种主要硅基发光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包括掺饵硅,多孔硅,纳米硅以及Si/SiO2 等超晶格结构材料.展望了这些不同硅基发光材料作为发光器件和在光电集成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发光学报》2005,26(6):F0002-F0002
本刊征集关于无机、有机和生物体系的发光、激光、非线性光学现象及相关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具体内容包括:1.溶液、体材料、薄膜、异质结、量子阱、超晶格、超微粒。2.发光中心、缺陷、深能级、表面、界面。3.激发态及其运动:激子、相干现象、非线性、输运、上转换、发光动力学、集体现象、过热发光、无辐射过程及不平衡声子效应、分形、能量传递。4.显示、显像、电致发光、发光二极管、低压荧光器件、X光存储器件、光谱烧孔、半导体激光、传感器、太阳能电池。5.有关的极端技术:高温、低温、超短脉冲(ps,fs)。  相似文献   

13.
有机电致发光(OLED)是目前最有竞争力的显示技术,市场占有量逐年攀升。高效、稳定的OLED,特别是深蓝光器件,性能仍需提升,其关键问题是高性能的电子传输材料的研发。这是由于有机分子难以获得较高电子迁移率,器件中的复合区域通常靠近电子传输层一侧,这就要求电子传输材料需要具有较高三线态能级来限域激子,尤其是高能量的蓝光激子。而高三线态(弱共轭)和高迁移率(强共轭)一直是有机分子设计中难以调和的矛盾,此外更宽的带隙也会导致较差的热稳定性,这些难题始终限制着OLED电子传输材料的发展。本文分类介绍了高性能的电子传输材料所需要具备的几点特性,包括热稳定性、光化学稳定性、电子迁移率、前线轨道能级和三重态能级等,并且综述了21世纪以来OLED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重要研究进展,以期对未来开发理想的电子传输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可调太赫兹与光学超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可以预见,可调超材料将继续成为超材料研究中的热点课题,并将成为引领光学器件和光学系统变革的潜在技术途径,对光学和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超扭曲波晶显示的原理、分子排列,电光特性以及超扭曲液晶显示的进展和应用.对超扭曲用液晶材料的选择和调制都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超分子有机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军 《发光学报》2003,24(1):I001-I002
利用超分子有机薄膜技术能制成新的传感分子电子器件、光学器件和生物分子器件等,受到跨学科高技术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描述了超分子有机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各应用领域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我们研究组在近20年工作中,利用LB膜技术,在光电器件、气体传感技术和光学非线性,特别是在生物传感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按照生物体系提供的信息,模拟合成功能分子,建造有组织的分子组装体,以便用来研究依赖于分子排列的生物物理化学效应。  相似文献   

17.
微纳光电子技术是目前发展迅速、研究活跃、应用性强的前沿交叉领域之一.人们利用亚波长尺度微纳结构对电磁波振幅、偏振、相位、角动量等进行调控,设计出多种功能性器件,例如:完美吸波器、反射镜/偏折器、光学相控阵天线、超材料/超表面器件、超透镜、轨道角动量(OAM)器件、光频率梳、片上激光器等.可用于微纳光电子器件设计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8.
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构材料进一步拓展了自然界中声学材料的弹性波性质.这种人工的复合结构材料,由于其周期结构的布拉格散射和局域共振特性,使得其具有奇异的色散特征,在某些频段具有负的有效弹性参数,带来了许多新颖的声学传播效应,例如声子带隙效应、负折射效应、超棱镜效应、超透镜效应、异常透射效应、异常隔声效应等.与此同时,在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构材料表面,一类具有亚波长特性的声表面倏逝波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其激发、传播、耦合的过程对揭示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构材料的奇异声传播效应的物理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构材料作为一类新型的人工声学结构材料,在隔声、防振、热控制以及新型声学器件研发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国际国内关于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构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   

19.
陈刚  温中泉  武志翔 《物理学报》2017,66(14):144205-144205
传统光学器件的衍射极限极大地制约了远场超分辨光学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从光学器件层面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瓶颈,实现非标记远场超分辨光学成像,是光学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光学超振荡在不依靠倏逝波的条件下,可以在远场实现任意小的亚波长光场结构,这为突破光学衍射极限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近年来,光学超振荡现象和超振荡光学器件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理论和实验上成功地演示了超振荡光场的产生和多种超振荡光学器件,并在实验上展示了超振荡光学器件在非标记远场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以及超高密度数据存储等应用领域的巨大优势和应用潜力.本文对光学超振荡相关理论、超振荡光学器件设计理论和方法、超振荡光学器件发展现状、超振荡光场测试方法以及超振荡光学器件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物理》2017,(11)
超材料慢声器件具有非常灵活的相位控制能力,能够实现超薄的声透镜、声学整流器和声学自加速发生器等多种声学功能器件。但是,大多数慢声器件存在严重的色散、界面阻抗不匹配等问题,限制慢声器件只能在较窄的带宽工作。文章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螺旋型慢声器件,回顾了均匀螺距的螺旋结构超材料和螺距连续变化的螺旋结构超材料,深入分析了实现宽带零色散慢声器件和宽带高耦合效率的慢声器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规则。这些慢声器件可通过调整结构的螺距来灵活实现相位调节。最后,文章从数值和实验两个方面证明了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螺旋结构型超材料单元可以将入射的平面声波转换成按预设抛物线轨迹传输的艾里声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