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电流磁效应时,许多人认为这就是电与磁关系的全部内容,至于奥斯特效应的逆效应即磁电流效应,则很少有人思考过.182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旋转现象,第一次将电磁力转化为机械力,同样,不少人认为这是关于电磁能与机械能关系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2.
封面说明     
今年是奥斯特、安培、毕奥和萨伐尔各自发现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定律的200周年,本刊以他们的事迹作为今年的封面,致以敬意.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oersted)是丹麦物理学家,于1777年8月14日生于兰格朗岛的一个药剂师家庭,他在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1820年,奥斯特突破性地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即载流导线的电流会产生作用力于指南针的磁针,使磁针改变方向.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5
阿拉戈发现非磁性导体旋转产生磁性的原理。1820年,他精心研究丹麦奥斯特的著作,指出电流通过铜螺旋线圈时能吸引铁屑,像磁石一样,电流一停,铁屑就掉下。1824年,证实一个旋转的铜盘,能使悬在盘的上面的磁针旋转。他支持菲涅耳的光的波动说,反对微粒说。按照波动说,光从较稀的媒质进到较密的媒质时,应当减速;按照微粒说,应当加速。  相似文献   

4.
 将电和磁联系起来认识, 首先应该归功于奥斯特, 是他在1820 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随后, 安培发现了电流与电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并提出安培定律来定量描述这一作;最后,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秦克诚 《大学物理》2000,19(1):48-49
电流有磁效应,那么反过来,磁是否也有电流效应?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欧洲许多物理学家围绕这个题目做了大量的实验.直到10年以后,英国的法拉第和美国的亨利才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  相似文献   

6.
 奥斯特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打开了电磁学发展的大门,使电磁学的研究进入到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丹麦1961-1970年发行的面额100克朗的钞票上印有奥斯特的肖像,还绘出了他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装置,这足以说明奥斯特在丹麦享有很高威望,他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一、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HansChristianOersted,1777-1851)是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出生于丹麦的朗格兰得岛的一个药剂师家庭。  相似文献   

7.
超声电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电磁电机与超声电机比较一提到电动机人们可能马上想到电磁电机。从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磁作用,到1836年电磁电动机应用于印刷机上,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目前,电磁电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  相似文献   

8.
 迈克尔·法拉第是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对物理学最卓越的贡献就是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当时法拉第受德国古典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影响,认为电、磁、光、热之间是相互联系的。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法拉第敏锐地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廖祥勇 《物理通报》2021,(2):139-142
奥斯特实验因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电磁相互联系的客观事实而被永久载入科学史册.中学物理课堂中,教师也常会演示奥斯特实验,而在已知实验原理和结果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自然毫无难度可言,且易使学生对奥斯特本人及其开创性发现的认识存在片面性,错误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文章将从奥斯特实验本身出发,抛开经典电磁理论框架,在原历史背景下重新认识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历程.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38-38
居里幼年受父亲的教育,有数学才能,16岁入巴黎大学,18岁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878年任该校实验室助理。他最初从事热波波长的计算,不久和其兄雅克一起进行晶体压电现象的研究,并对不同导电晶体中电流和电场间的关系作了解释。为测量磁场对样品所加的力,他制造了极精密的扭力天平,并发现顺磁体的磁化率与热力学温度成反比(即居里定律)。他的不同温度下磁性质的论文,使他获得科学博士学位。1900年任巴黎大学讲师。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9
欧姆1827年证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位差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这是欧姆对科学的第一流贡献,理应当上大学教授。可是他并未得到任命。他的研究成果激起了普遍的反对和不满,连他的中学教师的职位也被迫辞掉了。他在贫困和愤世不公中度过了整整6年,而他的研究成果却在其他国家慢慢地被人了解和赏识。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给他科普利奖章。最后,在自己的祖国也受到了尊敬,并在1849年被任命为慕尼黑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2.
思考题(四)一、在均匀磁场中有矩形线圈a.b.c.d。在ab和cd两边连接有一条可以滑动、且与两边接触良好的导线EF。若EF向有以速度v滑动时如图1所示,则在矩形线圈上有没有电流产生,如果有电流,其方向如何?二、有两平行导线A与B。导线A中通以电流I...  相似文献   

13.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揭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拉开了电磁统一的序幕.毕奥—萨伐尔定律的确立,奠定了电磁理论的基础.本文所要介绍的内容是:奥斯特的发现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毕奥—萨伐尔定律又是怎样得到的.  相似文献   

14.
电应用于信息传送首先是电报.早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时,安培就试制过一种电报.他用26根导线连接两地26个相应的字母,发报端用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收报端的每个字母旁各有一个小磁针,以感知对应的导线是否通电.亨利提出在线路的中途加接电源,采用接力方式把信息传到远处.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86
霍耳效应是一种电磁效应。将通有电流的导体或半导体置于与电流方向垂直的磁场中,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会产生一横向电场。从霍耳系数的正负和大小可以判断载流子的类型和浓度。霍耳系数与载流子的浓度成反比,半导体的霍耳系数比金属大得多。1980年,克里青发现了量子霍耳效应。他在研究处于超强磁场和超低温度之下硅的金属一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霍耳效应时,观测到霍耳电阻随外加磁场的变化曲线上出现多个平台,其电阻值与半导体材料的种类、器件制造和结构无关,而是取普适值,通过基本物理常量表示为h/ie^2.  相似文献   

16.
电应用于信息传送首先是电报 .早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时 ,安培就试制过一种电报 .他用 2 6根导线连接两地 2 6个相应的字母 ,发报端用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 ,收报端的每个字母旁各有一个小磁针 ,以感知对应的导线是否通电 .亨利提出在线路的中途加接电源 ,采用接力方式把信息传到远处 .电报的进一步完善和实用化是美国人莫尔斯 (图 1 ,美国 1 94 0年 ;图 2 ,摩纳哥 1 965年 ,纪念国际电信联盟1 0 0周年 ,UIT是国际电信联盟的缩写 )作出的 .莫尔斯本来是个画家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对电报发生了兴趣 .1 83 8年 ,他发明了一套由点划组成…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8-138
萨拉姆先在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市就读于政府学院,然后赴英深造,于1952年获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也像格拉修和温伯格一样,钻研弱相互作用理论,并探导对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进行同一种数学处理的可能性。不过,他是独自进行这一工作的。由于建立弱电统一理论,特别是预言弱电流的存在,萨拉姆和格拉修、温伯格共同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82
焦耳确定了各种形式的能(机械能、电能和热能)基本上是同一的,可以由一种形式变换为另一种形式,从而为能量守恒定律,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奠定基础。1835年在曼彻斯特大学英国著名化学家道耳顿指导下学习,在《论伏打电生热》(1840)论文中,描述了焦耳效应,说明电流在导线中所生的热,与导线电阻和电流平方的乘积成比例。1843年发表了产生一单位热所需功的量值(叫做热功当量)。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3
塔姆是一个工程师的儿子,1918年毕业于国立莫斯科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在爱丁堡学习。回到俄国后,于1929年提出固体物理学中的声子概念。声子就是晶格振动的能量子,电子与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电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来描述,从而用场论的方法处理。他的主要成就是在1937年与弗兰克一起对切伦科夫辐射现象(高速带电粒子在通过透明物质时发出蓝光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因此使他与切伦科夫、弗兰克3人共享了195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二)《大学物理》1995年第三期发表了《长直导线通以变化电流产生的涡旋电场》一文(以下简称苏文),该文在似稳条件下得出解式但此式给出的只是空间任意一点相对于r=1处的相对涡旋电场强度.苏文却认为它就是该电流的涡旋电场分布式,并用它计算电流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