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全国卷Ⅰ)化学试题,凸显了“重视基础、联系课改、呈现综合、体现创新”等特点,试题的整体设计重视深化教材基础知识,密切联系课改,试题覆盖了中学化学几乎所有的主干知识,试题于平稳中呈现新课程特色,于平淡中突出学科能力考查,内容和范围符合《考试大纲》要求,没有出现难题、偏题和怪题,对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进一步推进高中新课程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庆生 《化学教育》2001,22(10):29-32,41
20 0 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下简称理综 )在高考改革的进程中第二次面世 ,由于今年参加《理综》、《文综》和《大综》高考科目改革的省份由去年的4省市增加到 18省市 ,而 2 0 0 2年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将采用这一模式。教育部考试中心为天津、山西两省市单独命制《理综》试题 ,主要是为支持两省市已完成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而课改已在全国普遍推开。且《理综》山西卷与其他省市试卷相比只是Ⅰ卷中少数题目不同 ,Ⅱ卷试题都完全相同。因此 ,这份试卷受到广泛关注是很自然的。2 0 0 1《理综》继续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 ,有助于中…  相似文献   

3.
赵宇 《化学教育》2010,31(3):60-61,65
2009年课改实验区高考卷(化学部分)中部分试题的探究性成为该年度化学高考中的一大特色。这类试题很好地训练和考查了考生化学学习能力、分析化学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这类试题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培养他们探寻自然科学奥秘的勇气。统计、分析和比较该类试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崔邑诚 《化学教育》2008,29(5):37-39
2007年,实验4省(区)进行了课改后的首次高考。新课标下课本中反应速率的比重加大,以大题形式出现在了广东卷与海南卷中。立意新颖,各具亮点;广东卷在于巧设计算,海南卷在于数据作答。命题者锐意创新,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学第13卷(1~6期)总目次应用化学第13卷(1~6期)总目次...  相似文献   

6.
杨辉祥 《化学教育》2007,28(7):40-41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陕西、湖南、江西等12个省区采用;全国高考理综卷(Ⅱ),吉林、甘肃、内蒙古等9个省区采用.本文仅对这两卷中的化学试题作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明生  何鼎友 《化学教育》2005,26(10):42-43
有关专家、毕业班的师生都对2005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Ⅰ)化学试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它是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好试题.2005年高考理综试题中的化学试题,在命题的立意、题型结构、考点的涵盖面,以及对中学化学教学的指导作用方面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层状茂名高岭石为原材料,利用二甲亚砜、甲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插层处理成功制备了高岭石纳米卷。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N2吸附-脱附、29Si CP/MAS NMR表征插层前后高岭石结构与形貌的变化。分析表明,高岭石片层的卷曲和剥离同时进行,随着CTAC甲醇溶液浓度的增加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高岭石纳米卷的外径增加,而内径基本保持不变。高岭石纳米卷形成机理与CTAC分子的插层减弱了高岭石层与层之间作用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模板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冯园  王雨峰 《化学教育》2020,41(7):56-60
为了提高组卷质量,基于极课大数据建立初中化学校本题库,根据双向细目表,利用该系统的出卷功能进行组卷。采用SPSS软件对试卷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可知基于极课所出试卷各项评价指标较优秀,符合考试要求,试卷质量高。  相似文献   

10.
李晶 《化学教育》2005,26(3):36-37,41
2004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下简称理综)中,涉及化学学科的试题在第Ⅰ卷(选择题)中有9道,在第Ⅱ卷(非选择题)中有5道,分值为118分。其中第Ⅰ卷的第6、16题及第Ⅱ卷的第31题的(1)(2)小题是分属于生化、物化和生化综合的学科间综合试题。  相似文献   

11.
《化学教育》1995,16(Z1):75-82
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H。考试时间120分钟。第l卷(选择题共8。分)注意事项:】.答引卷前.考上备必将二己9,vis名、准考证号、考试:目日生笔...  相似文献   

12.
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的簇集和自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疏水亲脂相互作用(HLI)是一种重要的分子间弱作用力,本文主要介绍了HLI驱动下的有机分子分子的簇集和自卷的研究进展,作者实验室发展的一些新的概念、影响有机分子簇集和自卷的各种因素和运用这些概念对一些疾病产生原因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结构化学》九六年第15卷(1~6期)作者索引《结构化学》九六年第15卷(1~6期)作者索引...  相似文献   

14.
李建堂 《化学教育》2006,27(10):29-31,36
本文重点对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化学部分(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四川卷)的特点加以分析,并谈谈对今后化学教学及复习的启示。1试题特点1·1试卷结构平稳,试题推陈出新2006年理综试题与2004、2005年在题量和分值上相同。试卷结构基本固定  相似文献   

15.
杨辉祥 《化学教育》2008,29(9):44-47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陕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浙江、辽宁、江西、广西、河北、山西、河南等省区采用;理综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青海、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省区采用.这2套试卷的化学试题难度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做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文鼎 《化学教育》1988,9(2):37-40
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87年2月颁发了《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我们对1982年版《初级中学课本·化学》全一册(以下简称原初中课本)和1983、1984年版《高级中学课本(试用)·化学(乙种本)》上、下册(以下简称原高中课本)进行了修订,供全日制五年制和六年制中学使用。修订后,初中课本书名不变;高中课本称为《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仍分为上、下两册。现在谈谈修订中的几个问题,供教师使用课本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沈宏柱 《化学教育》2005,26(8):57-57
2005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卷Ⅰ)第28题的最后一小题:“(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很好地体现了作答的开放性。虽然知识和能力的起点和落点都不为高,但是突出了化学的学科特点,重点考查的是运用基础知识,设计基本化学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赵庆生 《化学教育》2002,23(11):28-33
2002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程卷)(以下简称《理综))在高考改革的进程中已是第3年面世。全国除江苏、广西、河南、广东、上海5省市外都实行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高考模式,都实行“3+X"(X二理综或文综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慧敏  鲁静  张文华 《化学教育》2019,40(17):31-37
对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Ⅱ卷、Ⅲ卷中化学实验题的题型、内容分布、试题呈现形式、内容难度、考查的学科能力、核心素养水平以及命题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永舜 《化学教育》1998,19(1):19-21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以下简称“新大纲”)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以下简称“新教材”)的布点试验和广泛使用,我市初中化学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