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光学方法测量了O5+离子(4.06~5.31 kev·amu-1)与He原子碰撞引起的200~800nm波长范围的可见光发射谱。分析表明,在O5+与He碰撞中存在着入射离子的单电子俘获激发和双电子俘获激发以及靶原子直接激发过程,并且有较高nl态间的跃迁。经计算得到了各发射谱线的绝对发射截面,并探讨了这些发射截面与入射离子能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上 ,利用束-箔光谱方法测量了波长在19~40nm范围的硫元素高电离态离子光谱 ,实验上观测到了30多条离子谱线 .这些谱线是SⅩ-SⅩⅤ高电离态离子激发能级发射的 ,其中5条为新观测到的谱线 ,尚未见到报道 .本实验结果与其他实验和理论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3.
用熔融法制备了ZnS∶Mn2+不同含量的钠硼硅玻璃 .发光和激发光谱测量发现Mn离子可能占据替位 (Mn2+) sub和间隙 (Mn2+) int两种格位 .进一步的电子顺磁共振(EPR)实验证实了这一判断 ,并从EPR谱确认了(Mn2+) sub,(Mn2+) int和Mn团 3种格位态的存在 .观测到g因子和超精细结构(HFS)常数随纳米晶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这可能是由于量子限域效应下ZnS的sp3 和Mn的3d5电子态杂化和表面态所引起的 .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量两裂片符合下两关联粒子的速度差分布 ,研究了 2 5MeV/u40 Ar +197Au反应中高激发核出射轻粒子和Li碎片的发射次序 .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和三体弹道计算结果 ,观察到高速轻粒子 (氚和氦粒子 )优先于高速Li碎片发射 ,但低速轻粒子却在低速Li碎片之后发射 .此外 ,观测到轻粒子之间 (如氘和氚 )无优先发射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用宽频带与窄频带Nd玻璃激光辐照平面CD2,Al.Ta靶,靶面功率密度0.3~2×1014W/cm2.在与光轴成39°方向放置Faraday筒观察靶面快离子发射的时间波形.打CD2靶的快离子发射谱中,有表现C,D离子运动的两个峰;而打Al靶仅有一个峰,打Ta靶信号较弱.我们用激光场加速电子、离子获得高的平动能,又通过电子-电子、电子-离子的碰撞使得部分平动能转化为热能,电子、离子均被加热获得高温的理论模型计算了离子的平动能、温度与由实验的离子峰值及宽度定出的平动能与温度基本相符.也定性阐明了电子、离子温度与激光频带宽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的六路激光装置和LF12激光装置上成功地进行了复合泵浦软X射线激光增益实验。利用自制的一维空间分辨掠入射光栅光谱仪和针孔透射光栅光谱仪研究了线聚焦激光辐照平板靶产生的线状等离子体中铝和硅的类锂离子的自发发射放大(ASE)性能。测量了不同长度的线状等离子体的沿轴向发射的类锂铝和硅离子谱线的时间积分强度,结果证实类锂A10+离子的5f-3d跃迁(波长105.7)和Si11+离子的5f-3d跃迁(波长88.9)、5d-3p跃迁(波长87.3)等谱线的强度随等离子体长度非线性增长,相应的增益系数分别为3.1±0.9,1.5±0.5和1.4±0.5cm-1,最大增益长度乘积约为2.5。本实验是首次观察到类锂Si11+离子的5f3-d和5d-3p跃迁的激光增益,X软射线激光波长已短于100。特别有意义的是,上述结果是在低的泵浦激光功率密度条件下取得的。研究表明,采用类锂复合机制,有可能在我们现有的激光驱动装置上将软X射线激光推进到“水窗”(43.8—23.3)波段。  相似文献   

7.
把多体微扰理论(MBPT)用于计算钠原子的光电离过程2p23s→2p~53skl和光电离激发过程2p63s→2p~54shl和2p63s→2p55skl.对两种光电离激发过程2p63s→2p54skd和2p63s→2p55skd的3种末态关联(shake-off,virtual-Auger和knock-out)及基态关联分别进行了计算与讨论发现末态关联的shake-off过程是这些光电离激发过程最主要的贡献,而偶极矩算符〈kd|z|2p〉对末态关联有最重要的影响.为了对末态关联作用进行更准确更细致的研究,对偶极矩阵元〈kd|z|2p〉分别采用了最低级近似,一级近似和高级近似进行计算与讨论.高级近似包括了The radom-phase approximation(RPA)和重要的Brueckner-orbital(BO)和Structureradiation(SR)关联.改进了耦合方程方法,使主要的RPA关联和BO关联包括了无穷级近似.在考察这些高级近似后的计算中,光电离激发过程2p63s→2p54skl和2p3s→2p55skl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对近代物理研究所建成的用于研究高电荷态离子与原子碰撞中多电子转移过程的符合关联实验测量系统;该系统的飞行时间谱仪、位置灵敏探测器、多参数数据获取系统分别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利用加速器提供的离子束Ar12+→Ar调试的反冲氩离子飞行时间谱仪和O2→He离子束调试位置灵敏探测器的实验结果,给出了104keV的Ar8++Ar碰撞的最新实验结果,并对Ar8++Ar反应的二维关联谱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了这一碰撞反应中的多电子转移过程和残余气体引起的多次碰撞.  相似文献   

9.
采用束箔技术研究47MeV能量的氖离子和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C箔(39μg/cm2)和Al箔(3.4mg/cm2)相互作用,产生高离化态的类H(Ne X)、类He(Ne Ⅸ)、类Li(Ne Ⅷ)、类Be(Ne Ⅶ)等少电子离子,并测量了这些离子的激发光谱和能级寿命.  相似文献   

10.
对新概念指导下而设计的 (La1-xSrx)2Cu1-xSnxO4超导体进行了119Sn MÖssbauer谱研究 .对不同掺杂量样品的系统研究表明 ,MÖssbauer谱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n以Sn4+价态存在并占据Cu晶位 ,不存在占据La晶位的Sn2 +离子 .Sn4+离子附近的局域晶格畸变较小 ,但是随Sn掺杂量有增加趋势 .在对La2 CuO4母体进行Sr和Sn同时掺杂所引入的载流子对超导电性的影响存在新的机制 .在新的额外氧机制下 ,讨论了Sn掺杂所导致的额外氧对超导电性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 5 32nm脉冲激光烧蚀La2-O3-CaO-MnO2 混合氧化物的反应 .在较高的激光能量密度下 ,烧蚀反应生成了高平动能的La ,Ca和Mn的离子、原子以及多种不同价态的金属氧化物 .由时间分辨质谱测得的飞行时间谱可用带质心速度的Maxwell-Boltzmann分布拟合 ,并由此得出Mn+离子的最可几平动能为 6 34eV ,Mn原子的最可几平动能为 0 .43eV .对烧蚀产物的角分布测定表明 ,Mn+离子的角分布可用cosnθ描述 ,而Mn原子的角分布遵循acosθ + ( 1 -a)cosnθ公式 .同时 ,对La-Ca-Mn-O的激光烧蚀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12.
用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类铍Ar14+离子高双激发态能级结构及辐射和Auger跃迁率,发现与类氦离子的相应结果有所不同.结果表明这是由于类铍离子中的激发电子偏离了O(4)对称性的缘故.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改进的共振粒子谱仪在相应于质心系角度θc=(107°±2°) 的一系列实验室角度对上测量了双质子态2P破裂时放出的两个质子的二维能谱,观测到了2H(d,2He)2n电荷交换反应,并测得了2P态的共振谱.谱的峰值位于0.42MeV处,破裂能的平均值为0.45 MeV.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 ZnS:Cr2+晶体中 Cr2+杂质离子处于八面体有效晶场(D2d畸变)理论模型,通过考虑对基态有较大影响的所有低自旋态的贡献后,建立了一组维数较大曲 d4(D2d*)不可约表示强场能量矩阵.利用矩阵的特征值、特征矢量以及相应的EPR 参量理论公式,对 ZnS:Cr2+晶体的精细光谱、基态 ZFS,EPR 参量(g,g,D,E,F,α)、基态 Zeeman 能级以及 EPR 条件(B,v)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从而确立了 ZnS:Cr2+晶体中 Cr2+杂质离子的环境晶场系 D2d畸变八面体结构.ZnS:Cr2+晶体的光、磁性质与 Cr2+杂质离子的八面体晶场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E-E望远镜及北京Q3D磁谱仪系统.在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35MeVα离子轰击下,测量了56Fe(аd)58Co核反应的精细能谱和微分截面角分布.借助全微观DEBA理论分析,相应于核反应俘获的p-n核子对具有(lg9/2)2组态,观测到迄今所能看到的最高拉长态(lg9/2,lg9/2)_9.还对6.4 MeV高激发能级核反应截面的反常增强,而p-n核子对耦合成最小角动量的实验证据进行了讨论,并且确认了6.4MeV能级为非自然宇称态,自旋字称值Jл=1+.  相似文献   

16.
Gd2SiO5: Eu3+中VUV激发的量子剪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的真空紫外光谱站, 对Gd2SiO5: Eu3+激发谱、发射谱进行了研究. 基于Gd3+-Eu3+体系通过能量传递发生可见光量子剪裁的原理,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当直接激发Gd3+6GJ态时, 有2个来自Eu3+的可见光光子发射, 粗略的估算表明Gd2SiO5: Eu3+是一种有效的量子剪裁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从对于反应运动学的分析出发,用符合方法观测了d—d四体破裂反应的单态氘中间过程d+d→d*+d*→p+n+p+n,建立了测量低能核反应的中间共振态能量的实验方法,并测得p—n系统的一个低共振态(d*)的能量在41—82keV之间.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量子理论的微扰论,通过适当选择张量基矢,推导出分子C2v点群的简并三光子跃迁张量图,由近似法首次获得了三光子跃迁偏振比值.实验上用共振多光子电离(RMPI)技术,探测了气相甲苯分子的能量在52630~54050cm-1范围的RMPI(3+1)谱,归属了共振跃迁电子态为3p Rydberg态,对所观测到的4个振动带测量了偏振比,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对电子态和振动态的跃迁作了对称性归属.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1—3J,150ps宽频带与窄频带Nd玻璃激光辐照平面铝靶,靶面功率密度1—3×1014W/cm2。当用窄频带激光打靶时,入射方向与靶面法线成24°,偏振在入射平面(即P偏振)在靶面法线方向放置Faraday筒,则观察到慢离子发射波形的双峰结构。如入射光的偏振改为垂直于入射平面(即S偏振),仍然有双峰结构,与P偏振略有差别;如入射光方向垂直于靶面,Faraday筒放置在偏下与靶面法线成30°位置,则双峰结构很不明显。若用宽频带激光进行同样试验,则双峰结构很不明显,文章分析了上述现象的物理机制,并用二组分等离子体绝热膨胀模型,计算了离子发射波形,与实验比较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用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 进行化学气相沉积(CVD), 成功制备出一种大面积高度取向、分立有序的由表面碳膜固定保持的碳纳米管阵列膜. 直接将它作为场电子发射体,发现它同样具有良好的场电子发射特性.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由碳纳米管自组装形成的有序阵列膜开启电场为2~4 V/μm,最大发射电流可达12 mA/cm2; 在发射电流密度j≤1 mA/cm2时, 可稳定发射, 有很长的耐久性; 实验结果的拟合曲线符合Fowler Nordheim模型,场发射增强因子为1 100~7 500. 这种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的场电子发射材料, 对平板显示技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