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农业战线也和全国各条战线一样,形势越来越好.广大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战天斗地,连续十四年夺得了农业大丰收.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科学实验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平整土地、渠道规划、农药配比、劳力安排、科学种田等方面,经常遇到许多数学问题.为了向广大贫下中农、知识青年和社队干部介绍一些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和怎样运用这些数学方法去解决农业  相似文献   

2.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在各级党委和大队党支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贫下中农的大力支持下,我站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在农业方面应用优选法和正交试验法进行科学实验,早造计有六个项目,经过大半年来的试验,有的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并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去.例如我们通过L-8(2~7)表对乐果浓度、浸秧焗秧时间的正交试验后,找到  相似文献   

3.
柯平 《中国科学A辑》1975,18(1):12-15
毛主席教导说: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我国广大贫下中农积极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农业学大寨”,“抓革命,促生产”,大搞科学实验群众运动,农业生产获得了连续十三年的丰收。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A辑》1975,18(1):16-2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我县广大干部、贫下中农和科技人员,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大寨贫下中农为榜样,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对迅速改变我县的面貌,使粮食生产连年大幅度上升,把我县加快建设成为大寨式的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遵照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和“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导,1975年3月初,良乡公社党委交给良乡中学一项任务:对全公社的一万六千七百亩小麦地进行土壤速测和苗情普查.学校党支部认为这是培养学生热爱农村、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思想的好机会,同时这也是为当地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服务,因此组织了高中九个班的师生,在房山县计量所的同志的配合下,用一周多时间完成了这项工作.通过这次土壤速测发现全公社98%的小麦地缺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八年,我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几年来,我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以上山下乡的实际行动,狠批了林彪、孔老二轻视农业生产劳动,诬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反动谬论;同时,在贫下中农的帮助下,将数学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实践使我认识到:农村  相似文献   

7.
我们岳滩大队是在一个三面靠河的河滩上,人多地少。全大队共468户,2,650人,每人只有5分地,大部分还是河区沙滩地。1953年,我们开始搞小麦增产的科学实验,引进了新品种,第二年小麦产量就由100斤提高到386斤。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特别是这几年的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紧密结合我队生产斗争实际,切实加强对农业科学实验的领导,实行科学种田,农业科学实验运动又有了新的发展。小麦产量1974年已提高到平均亩产836斤的好收成,有110多亩高产田亩产已突破了千斤。基本上达到了“高产、稳产、低成本”的要求。我们搞科学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密(合理密植)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规定的农业“八字宪法”的重要内容.农作物的合理密植程度主要是个农业科学问题.但依据农业科学与贫下中农的经验,调查出几个基本数据后,数学方法就有用武之地了.本文就试图以伯努利(Bernoulli)概型与分数法为工具,首先探讨玉米、花生等窝播作物的最优下种粒数,然后寻求小麦等类作物的合理下种密度.这些方法不仅对老农的经验给以数学根据,而且不花什么代价,通常就可收到增产(或节约)1—2%的效用.  相似文献   

9.
本市广大工农兵、科技人员在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光辉指示指引下,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试制成功了上海-Ⅰ型机动水稻插秧机,目前已在郊县农村普遍使用.从而改变了“面朝泥水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繁重的插秧劳动,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我们在上海农机研究所的帮助下共同进行了关于上海-Ⅰ型机动水稻插秧机秧爪的轨迹及运动分析的研究.这项研究对滑道的磨损与受力情况提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省推广优选法办公室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我社在去年应用正交试验法于农业生产的科学实验,搞了八个项目,三十二个试验,初步取得一些成绩.现将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于水稻追肥中使用氮、磷、钾肥的做法,试验结果和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下乡劳动之前,认为学农的学医的同志在农村可以结合专业,而学数学的则难以与专业结合。通过与贫下中农九个多月的接触和参加农田劳动的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数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在当前农村的大好形势里,不仅能够结合上而且是大有用途,充分体现了数学是生产斗争知识。 (一) 贫下中农迫切需要数学知识当贫下中农知道我是学数学的且会点珠算时,立即要求我教会他们珠算,每晚参加学习的有男女青年还有四、五十岁的老大伯。他们虽然白天劳动一天,体  相似文献   

12.
在大搞技术革新和科学实验的群众运动中,广大革命群众创造了很多多快好省的科学实验方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怎样合理安排实验次数,如何正确分析数据,了解因果关系,选择最优生产条件以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农业中学的学生都是农民的子女,贫下中农出身的约占学生总数的70%,他们毕业以后,除了部分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农业中学继续学习以外,大部分学生要回到生产队里参加农业生产。毕业生经常反映说:“参加农业生产,几何、代数学了三年没有什么用处!”在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毕业的学生为什么有这种反映呢?在校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什么不高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著作,并且进行了调查研究,才知道这是在数学教学中对培养目标似明实昧,脱离农业生产实际的后果,是由于没有很好地把耕与教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科学实验中,经常会遇到确定最优农艺和最佳配方及制定自动控制中的数学模型等问题,在不完全了解生产过程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原理的情况下,用回归设计与分析的方法来解决是比较有效的.其优点是;试验处理组合少,计算方便,获得的信息多,其中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常被用来确定最优生产条件和因子筛选,二次回归的正交设计主要用于寻求最优配方和建立生产过程中的数学模型.本文介绍的是这两种设计方案在增产菌、稀土和叶面宝三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高潮中,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面向农村,开门办学,参加了我地两项平整土地工程的实践.自人民公社化以来,我县各地农村土地进行了多次平整.例如红卫大队黄泥岗,一九五八年,将岗上二百五十块零星小地改为坡地;一九六五年又将这些坡地改为一百二十块梯地;一九七四年冬方将这座千年枯岗彻底治理,改为大块人造平畈.在工地上,我们虚心地向贫下中农学习.他们向我们提出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梯地变平畈标高的  相似文献   

16.
2.几种常见的方差分析 我们在第1章中以双因素设计为例子,说明了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在以下的几章中,我们将对1·1中提到的几种具体设计,说明具体的方差分析法. 2·1单因素设计 单一因素的实验设计,并不新奇,这是自古以来就在物理、化学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即精密科学实验方法.所谓精密科学实验,就是欲由实验知道某因素的效果时,把其它因素固定在一定的水平,而只使该因素变化以便观察实验值有无变化.但是这种实验方法已经不适合于现代工农业和其它科学实验的需要.这里提出这个方法,一则是由浅入深,二则是与2·3节以下讨论的多个因素实验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A辑》1972,15(1):63-63
我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贯彻执行了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取得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光辉思想深入人心。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迅猛前进,科学实验群众运动蓬勃开展。作为自然科学源泉的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比过去  相似文献   

18.
三算结合教学不仅是改革教学体系的一项科学实验,而且是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教育学有机结合的一项科学实验。它避免了片面的教与学的关系,克服了满堂灌。教材本身的编排,设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A辑》1975,18(3):246-250
毛主席指出:“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毛主席的这个教导,科学地概括了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们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三算结合教学不仅是改革教学体系的一项科学实验.而且是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教育学有机结合的一项科学实验.它避免了片面的教与学的关系,克服了满堂灌。教材本身的编排,设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的双边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