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届电介质物理年会于1983年12月7日至12日在山东济南举行.出席代表103人,他们来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有关工厂共50多个单位.会议收到学术论文90篇,按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即相变结构与缺陷;介电、压电与铁电性能;热电、电光及其它功能效应.大会交流了关于电介质物理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报告,国外电介质学科发展动态的很告以及绝缘电介质学术会议的情况汇报.小组交流分三个会场进行,共宣读了论文71篇.会后将编印出版《第二届全国电介质物理年会论文详细摘要》。 自1980年在桂林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电介质物理年会以来,我国电介质物…  相似文献   

2.
钟维烈 《物理》2001,30(3):192-192
第 9届全国电介质物理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10月 9日— 13日在济南市山东大学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代表共 75人参加了会议 .会前收到论文摘要 71篇 ,会上有 6 0多篇论文以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了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业宁和姚熹分别以“钽酸锶铋中的铁电畴结构、畴界动性及其无疲劳特性”和“从弛豫型铁电陶瓷到驰豫型铁电聚合物”为题 ,作了大会邀请报告 .纵观这次会议 ,主要进展和动向可归纳如下 :(1)铁电薄膜继续成为最大的热点 .自 80年代末出现铁电薄膜存贮器以来 ,铁电薄膜就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并成为国际铁…  相似文献   

3.
第五届全国电介质物理会议于1989年11月16- 20日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召开.全国电介质物理会议是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每两年一届的全国性电介质物理学术会议。本届会议本着“总结、交流、探索、发展”的宗旨,对我国当今凝聚态物理以及现代电介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出席本届学术会议的代表来自国际和国内28个单位的电介质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共100余人.法国液体介质著名学者、Poiti ers大学物理及流体力学实验室主任兼大学计算中心负责人G.Touchard教授应邀出席会议.会议…  相似文献   

4.
第七届全国电介质物理学术会议简讯受中国物理学会委托,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12月5日至8日在武汉湖北大学召开了第七届全国电介质物理学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教授、专家和有关的研究工作者近1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殷之文、姚熹和王业宁教授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5.
第一届全国电介质物理会议于1989年12月15日至22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所、大专院校、工厂及其它有关单位的近百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75篇,宣读60篇.内容涉及到铁电、压电、热释电、击穿和驻极体等电介质物理的子学科.可喜的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6.
李冲飞 《应用声学》1982,1(4):49-49
第三届全国声学学术会议于1982年6月17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科研单位、高等学校、设计及工矿企业等系统的3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上海地区声学工作者参加学术交流的约有150人.这次会议共收到607篇论文,审查通过435篇,在会上交流的有365篇。大会共分六个组:水声(72篇);语言、生理、心理、音乐(50篇);电声与声学测量(68篇);物理声学、地声、次声(43篇);超声(51篇);建筑与噪声(77篇);大会综述4篇.  相似文献   

7.
中国物理学会委托厦门大学物理系组织筹办的第五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于1985年12月3-6日在厦门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所、高等院校以及有关工厂70个单位共23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大会征集到学术论文、工作报告401篇,会上交流论文387篇.内容涉及到材料物理、表面与界面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全国固体缺陷学术会议于1989年8月1日至5日在青岛市召开.来自全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39个单位的11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临照教授致开幕词. 会上,我国著名固体缺陷专家冯端教授作了题为“结构相变中的缺陷问题”的报告.青年博士朱星副教授作了题为“纳米晶体材料”的报告.大会收到论文106篇,在两个分组会上宣读了69篇,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这次会议是1986年第四届全国固体缺陷学术会议以来,我国固体缺陷研究成果的一次大交流.会议反映了我国在固体缺陷的基础研究、实验技术、计算机模拟等领域均有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发光学报》2001,22(4)
第九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于2001年9月17~21日在首都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召开。会议由北方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承办。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是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和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系列性学术会议,每3年举办一次。从1998年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八届会议以来,国内、外发光学界的研究取得了瞩目成绩,发光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步伐正在加快。第九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全面展示了3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发光各领域的研究成果,有278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共256人,他们来自全国2…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科学院二局的关怀下,全国电介质物理讨论会于1979年3月6日至12日在沪召开.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63人,列席代表20人,分别来自全国有关的研究所、高等院校和工厂等42个单位.科学院在沪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从事电介质物理工作的专家、教授和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学术交流.会议共收到学术报告34篇,其中有25篇在大会上宣读.由于这次会议性质,报告内容侧重于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和专题综合论述,此外,也有部分研究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涉及到软模和中心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强电场击穿,电畴,钙钛型铁电体,热释电,…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学会和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噪声控制工程学术会议于1984年10月16—22日在杭州举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马大猷教授主持了会议. 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91个单位145名代表,收到了183篇论文,大会交流了七篇,分组会上交流了117 篇,其余为书面很告.学术交流分工业噪声、环境噪声和机械噪声与评价等三大组,有理论性文章,也有很多实用价值较高的技术总结,还有噪声控制规范、标准等文章. 与会代表认为,八十年代是从声源上进行噪声控制…  相似文献   

12.
第四届全国材料科学中电子显微学会议于1991年10月23—29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人数共89人,主要来自全国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和各省市(包括工厂)的分析测试中心等各部门.法国Gond-onnet教授专程来济南参加了学术会议,作了《光学扫描燧道显微镜及其应用》的报告.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会前出版了论文集,共收进了论文87篇.此外,还有六篇综述和论文在会上作了临时报告. 这次会议的论文篇数和所占百分比如表1所示. 会议共安排了九篇综合评述报告,报告人结合本身的研究工作,从不同角度评述了近年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物理学会于1964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晶体生长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四十多个单位的70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65篇,其中8篇为综合报告.会上分两个小组,宣读论文62篇.这次会议的论文涉及的内容较广泛,质量也较高,代表们认为这些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晶体生  相似文献   

14.
今年四月三日至十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和中国物理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这是全国声学工作者的第一次盛会。会议上共提出了10篇综述报告和146篇学术论文,综述报告总结了国内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外新兴领域,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学术论文共宣读了134篇,涉  相似文献   

15.
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于1992年10月11日-16日在河南郑州市召开,河南省和郑州市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 会议共收到论文260篇,内容涉及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广泛交流了核磁共振,电子顺磁共振,核四极共振等方面的波谱学研究方法、技术以及在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农业、测量等方面的应用,反映了波谱学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可喜形势。会议特邀大会报告10篇,分四个组口头报告86篇,论文墙展交流170篇。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至31日在浙江宁波举行.参加本届会议的有来自内地及港台地区的240多位代表,以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和墙报的形式共发表论文近200篇.  相似文献   

17.
《物理》1973,(4)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于1973年5月29日至31日在布加勒斯特工学院召开了罗马尼亚第四届全国声学会议.中国科学院应邀派出代表二人出席,会上宣读了题为“音节清晰度与音位清晰度之间的统计关系”的论文. 应邀到会的还有比利时、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丹麦、法国、东德、意大利、南斯拉夫、波兰和苏联等国代表. 会上共提出论文137篇,其中应邀到会的代表提出论文有26篇. 会议由该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梯铁卡(S.Titeica)院士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布加勒斯特工学院斯坦(A.Stan)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近代声学概况”的综述报告. 会议共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届全国激光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议于1981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四川省乐山举行。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20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宣读了六篇特邀报告和一百零八篇论文。这些论文报告显示了我国激光工程应用各领域的概貌和水平。会上还展出了部分元、器件和整机。  相似文献   

19.
1982年6月5日~10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色心激光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材料专业委员会主持下,由泉州华侨大学化学化工系主办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33个单位的68名代表。会议共宣读了37篇论文。它们的内容大致上可分为五个方面:特邀文章(8篇);晶体生长(7篇);色心物理(10篇);色心激光(5篇);非碱土金属卤化物晶体的色心(7篇)。  相似文献   

20.
第七届长春夏季化学讨论会稀土发光材料学术会议于1988年8月14日至8月19日在长春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中国化学会;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的大力支持和赞助。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苏锵研究员,北京大学苏勉曾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所长虞家琪研究员,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秘书长范希武研究员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工厂等19个单位共39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43篇,有7位代表作了特邀报告,其余36篇论文在分组会上进行了交流。会前编发了“第七届长春夏季化学讨论会稀土发光材料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长春应化所和长春物理所实验室,就有关专题进行了充分、热烈地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