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非对称结构的CO2分离膜成膜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了一系列非对称结构的气体分离膜。动态监测成膜过程的不同阶段,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来研究干相转化的蒸发过程,采用数码相机连续照相的方法,用光学显微镜来研究湿相转化的凝胶过程,并探讨成膜动力学过程对膜的最终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流蒸发和凝胶过程溶剂/非溶剂的交换速率对形成非对称结构的高渗透性能气体分离膜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沉积的方法在镁合金AZ31表面制备植酸转化膜并研究了pH值的影响. 利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方法测定其耐腐蚀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转化膜的表面微观结构,用能谱测定转化膜的组成元素. 在理论上通过热力学的方法分析最佳pH值. 植酸转化膜可以提高镁合金AZ31的耐腐蚀性能. 当植酸溶液的pH=5时腐蚀效率达到了89.19%,此时腐蚀电位正移了156 mV,腐蚀电流密度与没有处理的试样相比减小了约一个数量级. 热力学分析表明植酸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不仅受植酸根离子和镁离子浓度的影响,也与氢气释放的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3.
以硝基苯加氢反应为研究对象,利用中空纤维膜制备出膜反应器,并对反应器传质特性进行研究。实验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纳米金属催化层,研究了不同气液流量对硝基苯转化率及产物苯胺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原位还原制备出的中空纤维膜反应器稳定性良好,转化效率较高;在给定液相流量下,随着气相流量的增大,出口苯胺浓度及物质转化率均增大;在给定气相流量下,随着液相流量的增大,出口苯胺浓度及物质转化率均减小。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用阳极碲化过程在Hg1-xCdxTe上生长纯Te膜,此过程要求2个阶段,首先生长阳极化硫化物/氧化物膜,第二步将此膜转化为阳极化碲化物膜,XPS研究认为阳极化硫化物/氧化物膜完全转化为阳极化碲化物膜是可能的,控制初始膜中硫和氧的浓度,即发控制阳极化生长碲化物薄膜中的碲浓度。  相似文献   

5.
环烷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的微波原位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液体石蜡中采用微波技术原位合成了油溶性环烷酸铅(LN)和十二烷基水杨酸铅(LAS),在高速低负荷(r=1500±10rpm,P=196-392N)和低速高负荷(r=300±10rpm,P=800N)两种条件下,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LN,LAS和对应的羧酸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用往复式摩试验机考察了LN和LAS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LN具有良好的抗磨减磨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且各项摩擦学性能指标均好于LAS。为弄清其作用机理,从分子结构分析了产生摩擦学性能差异的原因,并用SEM及XPS研究了磨斑表面,结果发现:摩擦过程中,LN和LAS都能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且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转化膜,但所形成的吸附膜和转化膜厚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壳聚糖膜上通过原位氧化水解反应制备了网状结构的Fe3O4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差热分析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3O4膜为纯相反尖晶石结构;网孔直径大约50~300nm,网壁厚度大约30nm;Fe3O4转化为γFe2O3的温度约为458℃.  相似文献   

7.
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在蓖麻油-水界面上自组装膜生长动力学,在自组装初期苯环以卧式定向按指数生长规律形成Langmuir自组装膜,成膜速率常数为0.0216min-1,单分子扩散系数为1.14×10-6cm2/s。自组装后期,苯环的卧式定向转化为立式定向,遵从S形玻兹曼函数,转化速率常数为k=0.0143min-1。自组装膜在支持电解质中以指数函数形式进一步重构成为完整、稳定的有序膜,重构速率常数为k=0.0319(±0.0011)min-1。自组装膜修饰电极在较高扫速下符合理想电容器模型,而在较低扫速下受离子扩散影响。自组装膜修饰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电极的双电层电容。  相似文献   

8.
利用LB技术对表面压力-面积(π-A)曲线进行了测量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研究了胆固醇对磷脂酰乙醇胺单分子层的影响。π-A曲线分析表明,随着胆固醇的增加,加速了相变的发生,促进膜稳定状态的形成。AFM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胆固醇比例的增加,混合膜呈现从点状结构向较大的片状与网状共存结构的转化,最终纯胆固醇形成高度紧密的膜结构。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彩涂前处理表面调整转化层中Ti、Ni含量及钝化膜中Cr含量.以表征表面调整转化层厚度及钝化膜厚度,采用本方法准确度高、快速简便,经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金属MVR蒸发器的高换热温差会造成溶液在蒸发过程中结晶,产生壁垢,降低换热效果,同时,高等级合金材质也会增加企业的购置和建造成本。PF蒸发器抗腐蚀性好、转化温度较高,是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项目的首选金属蒸发器替代设备。考虑到高聚合物膜的低导热性,本文采用40μm的PTFE膜作为换热面,建立了温度、换热面积和散热率的计算公式,并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流程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1.
染料敏化TiO2/WO3薄膜电池的光电变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染料Ru(П) (4, 4′di COOEt 2, 2′bpy)2 (2, 2′bpy 4, 4′di CONH L tyrosineethylester) (PF6)2 (简写为Ru4)敏化TiO2 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转换过程,同时,在导电玻璃上电沉积得到WO3 薄膜.结果表明,染料敏化的TiO2 多孔膜具有光电转换性能, WO3 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效应,将前者与电沉积得到的WO3 薄膜组成电池,在白光照射下可产生显著的颜色变化,有望用于自供电源的电色灵巧窗(Self poweredsmartwindow).  相似文献   

12.
Haibing Zhang  Yu Zuo   《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08,254(16):4930-4935
A phosphate post-treatment process for Ce conversion film on aluminum was studied. SEM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XP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After the post-treatment the micro-cracks on the film surface obviously diminished,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nversion film in NaCl solution increased. The conversion film, without post-treatment, was mainly composed of hydrated cerium oxides, and the dehydration of the film may cause cracking of the films. After phosphate treatment, stable cerium phosphate CePO4 was formed on the surface, and the content of crystal water decreased greatly, leading to improvement of the film performance with less micro-cracks.  相似文献   

13.
煤焦颗粒燃烧过程中,灰膜形成显著影响其燃烧特性。因此,本文借助高温沉降炉研究了61~75,75~90和90~125μm三种粒径黄陵烟煤在1273和1673 K温度下的燃烧特性与灰膜形成比例;借助扫描电镜(SEM)详细观测空心微珠颗粒内部结构,提出灰膜比例计算公式,并分析温度,粒径和碳转化率对灰膜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大部分灰分在焦炭烧尽阶段以灰膜形式存在。灰膜比例随温度和碳转化率增加而增加,随煤粉粒径增大而减小。高温下灰分用于形成灰膜比例相对较高,这为煤焦燃尽阶段的低反应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煤焦颗粒动态燃烧过程中灰膜形成比例随燃烧工况变化而变化。该研究为煤焦颗粒燃烧动力学模拟灰膜比例选择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利用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发荧光色彩转换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采用4,4’-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主体掺杂高效蓝色荧光染料N-(4-((E)-2-(6-((E)-4-(diphenylamino)styryl)naphthalen-2-yl)vinyl)phenyl)-N-phenylbenzenamine (N-BDAVBi)来制备。有机/无机复合色彩转换膜是将有机荧光颜料VQ-D25和无机荧光粉掺铈钇铝石榴石(YAG∶Ce3+)按一定的重量比均匀分散到-[CH3CH2COOCH3]n-(PMMA)中来制备。获得了色稳定性较高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驱动电压由6升至14 V时,器件光谱非常稳定且CIE色坐标仅从(0.354,0.304)变化到(0.357,0.312),其最高电流效率约为5.8 cd·A-1(4.35 mA·cm-2),最高亮度为16 800 cd·m-2(14 V)。  相似文献   

15.
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光栅减反层结构对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及储能效果的影响.具体从光栅形状、高度以及光栅表面金属薄膜厚度出发.结果表明经光栅减反层优化表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显著增大,储能效果大大得到提升.尤其是三角形光栅太阳能电池.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储能效果增加,但当薄膜厚度过厚时,储能效果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CaS:Cu+,Eu2+荧光粉添加到高分子溶液中配成转光液,喷涂后自然条件下干燥成膜,测试了薄膜的荧光光谱、透光率、荧光抗衰减性能。结果表明,转光液所成薄膜荧光光谱与其添加的荧光粉光谱一致.具有吸收紫外光发射432nm蓝光和648nm红光,吸收绿光发射648nm红光的作用,转光行为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薄膜可见光区透光率在75%以上,荧光抗衰减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Si(100)衬底上成功制备了具有上下转换的Er∶YbF3转光薄膜。研究发现,所制备的Er∶YbF3转光薄膜实现了上下转换两种机制的结合,能有效地把紫外光和红外光转换到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最佳响应范围内的656 nm处。进一步分析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相结构及光学性能影响的物理机制。当衬底温度高于500 ℃时,薄膜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结晶性变强,但有杂相生成。研究结果表明,Er∶YbF3转光薄膜的光学性能在衬底温度为500 ℃时最佳,有望应用到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上使其光电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棚室作物吸收光谱的测定及其光生态膜的研制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取了长沙地区种植的小白菜、韭菜、芹菜等几种典型棚室蔬菜的叶绿素,测定了它们在丙酮溶液中的吸收光谱.根据其吸收光谱,采用向农膜树脂中添加光转换剂的方法,研制出与作物吸收光谱相匹配的光生态膜.初步栽培试验表明该膜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分化的作用,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棚室作物吸收光谱的测定及其光生态膜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撮了长沙地区种植的小白菜、韭菜、芹菜等几种典型棚室蔬菜的叶绿素,测定了它们在丙酮溶液中的吸收光谱。根据其吸收光谱,采用向农膜树脂中添加光转换剂的方法,研制出与作物吸收光谱相匹配的光生态膜。初步栽培试验表明,该膜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分化的作用,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The conductivity of CuI film was greatly increas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thiocyanate salts and the photo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DSSSCs made with this CuI film as a hole transporting material was greatly improved. The optimum amount of SCN salt for the cell performance was 4–5% to CuI, and an excessive addition declined cell performance in spite of conductivity increa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