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众所周知,物理测量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初中物理实验中,质量的测量尤其重要,它是测量物质密度实验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掌握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下面就谈谈这两种天平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正确的选择、使用和维护天平是搞好有关天平教学的关键.在新教材中,天平的实验是以托盘天平为主,在选择托盘天平时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检查天平指针能否指分度盘零刻度.一般天平横梁上的螺旋在没有调节到头以前,指针都能指分度盘的零刻度.但还是有一些天平,横梁上的螺旋已经调节到头了,指针仍然不能指分度盘的零刻度.出现这种现象时,需将天平托盘取下,拧开下面的螺丝,调节下面的配重沙粒,一直到天平指针指分度盘的零刻度为止.二、检查天平是否等臂.先将天平调节好,使指计指零刻度.再用两个相同…  相似文献   

3.
设想用磁场力悬浮天平刀口,以减小刀口摩擦力;用光放大和光电电位器检测平衡位置,用灵敏电流计的电流大小和指针偏转方向稳定天平平衡状况,上述设想可提高天平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高升阻比类模型气动力测量的要求,对天平校准安装角误差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天平的单元校准中,主要有两个安装角对天平校准结果产生影响,这两个安装角分别为攻角和滚转角,研究结果表明:天平的不同分量和不同校准系数对安装角误差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力分量以及滚转力矩校准,安装角误差可以允许在度水平上;俯仰力矩和偏航力矩校准...  相似文献   

5.
托盘天平的标尺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顾康清(江苏省如皋市如城二中226500)托盘天平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标尺刻度的均匀性是由托盘天平的工作特点决定的,弄清其中的道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地了解托盘天平,进一步地...  相似文献   

6.
中学物理实验常用的物理天平的横梁下端指针上套有一圆柱形重锤,这就是感量砣。对于感量砣作用及调节,仪器使用说明未作介绍,现将其作用及调节方法介绍如下。 1.感量砣的作用从物理天平的构造我们知道,天平的横梁和指针是一个整体,其重心落在指针上某处,而天平的感量与其重心位置有关,当指针上感量砣的位置改变,天平的感量就会改变。因此天平上感量砣的位  相似文献   

7.
1教材重要,更应重视学生的主体经验 “天平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把对天平的认识作为认知目标,把天平的使用作为能力目标.常规的处理方法是把两者简单地揉合为一个整体,以达到规范使用天平为最终目的.有的还会轻视天平的使用过程,只要能记住天平的使用规则就行了,究其原因在于对这一知识点的检查仍然局限于卷面,体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暴露出传统的教育常常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经验,不充分利用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体验的毛病,这样的教学漠视了技能培养,简化了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8.
现行初二课本演示空气有质量的实验,由于托盘天平感量太大,拿开夹子后,很难观察到天平指针的偏转,可以做如下改进。取两根竹筷或其它硬棒,数枚大头针等装成一个简易“天平”。一端挂一个敲下金属帽但没有漏气的废电灯泡,另一端挂一个质量较小的砂筒,往砂筒里加沙使“天平”平衡,装置如图。然后敲断灯泡的抽气管,空气进入灯泡,可以看到挂灯泡的一端下沉,“天平”失去平衡。必须往砂筒里增加沙  相似文献   

9.
孙莹 《物理实验》1994,14(3):127-127
天平实验教学的探讨孙莹(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天平是普通物理力学实验中的基本仪器之一,学生不仅在基础实验中要用到,在专业实验及以后的工作中都要经常用到.天平结构较复杂,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规则进行,对很少接触过天平、又缺乏实验素养的学生来讲,掌握...  相似文献   

10.
范淑华 《物理实验》1994,14(6):249-249,248
电磁天平测量光速范淑华(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430074)本文提出的用电磁天平方法测量光速的实验,目的不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对电磁学的一些基本内容加深认识和理解.该实验的设计如图所示,电磁天平的一端为电容的一个极板,另一端为一个...  相似文献   

11.
精密称衡时仪器误差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平是实验室称衡物理质量的一种仪器.在使用天平称衡时的操作步骤一般为:(1)调水平;(2)调零点;(3)称衡.前两步是进行精密称衡的必要前提,在正常情况下,通过正确操作就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如果由于天平本身的原因,不能将天平横梁调至水平,那么就将给实验结果带来一系统误差.下面就这一系统误差的产生、大小及处理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2.
J2408型电流天平外形与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螺线管线圈、立柱3上端V形刀承处最大允许电流均为3 A。天平臂右端E形导线L部分长度是4 cm,它是此实验中电流受磁场力作用的有效部分。重心锤可上下调节,它的位置高低和重量对天平灵敏度有较大影响。与E形导线连接的转换开关可以  相似文献   

13.
天平的分度值(感量)与负荷状态有关,不同类型物理天平铭牌上的分度值有的与游码读数分格一致,有的不一致,它们与哪个负荷量相应呢?下面是我们对两种天平进行的实测结果;天平Ⅰ的铭牌分度值与零负荷状态相应;天平Ⅱ的铭牌分度值与最大负荷状态相应。另外,刀口磨损情况对感量也有很大影响。因此要正确读取数据,必须测量给定负荷态的感量。可见,随着负荷增加,分度值增大,灵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我们对“用天平称空气质量的演示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先取一只没有打足气的排球,放在天平左盘,右盘放上砝码,使天平平衡。然后,取下排球,用打气筒把排球充足气后,再放在天平上,此时,由于排球内空气质量增加,天平失去平衡,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必须在右盘增加砝码,这增加的砝码就等于用打气筒充入球内的空气质量。改进后的实验原理分析: 第一次称量时,设右盘砝码的质量为m_1,排球受力如图1所示,G_球为球的重力,G_空为球内空气的重力,空气对球的浮力为F,托盘对球的支持力为N_1。∴N_1=m_球g+m_空g-F 根据力矩平衡,得m_1=m_球+m_空-p_空V_球(1) 第二次称量时,设砝码的质量为m_2,球充气前后  相似文献   

15.
霍尔天平材料中层间耦合作用易于调控,基于此可以实现多组态磁存储模式,其区别于当前基于自旋阀或者磁性隧道结的传统二组态磁存储原理.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存储单元中实现信息的逻辑运算从而提高器件整体的运算效率.这一设计有利于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微型化、集成化,有望从物理原理上解决当前基于自旋阀或者磁性隧道结的传统二组态自旋电子学材料器件的技术瓶颈,进一步提高磁存储密度,为推动新型自旋电子学材料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首先,本综述将介绍基于霍尔天平材料的磁存储器件的研究背景;其次,重点介绍霍尔天平存储逻辑器件一体化设计的提出与发展历程;再次,介绍霍尔天平材料关键指标-霍尔电阻比值的界面调控及物理机理探索;随后详细阐述霍尔天平体系中磁性斯格明子的产生与多场调控等动态行为.最后,简单介绍霍尔天平结构在其他相关材料中的扩展、应用,并展望其在未来器件应用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實驗3 [說明] 這一實驗的目的是使学生練習使用天平和認識砝碼並学會用天平來稱量物體重量的方法。課本中原規定除使用準確天平稱量物體重量外,还要使用不準確的天平來稱一次。但後者稱量的手續较难,對初中学生可能不很適宜,我們認為可以不作。在作實驗之前,應說明使用天平的規則,並向学生指明砝碼上面的g字代表克,mg代表毫克,而500mg也就是0.5克。小片砝碼容易丟失和損壞,取用時應加小心。使用天平時,应讓学生記住物體总量放在左盤,而砝碼总是放在右盤。如果使用的是帶游碼的天平,必須告訴学生,游碼向右移動可以代替增加小砝碼,並說明游碼移動一格所代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对空气有浮力进行了实验验证,其实验步骤是:(一)在天平的左盘中放一个打足气的篮球,再将排出气体的玩具气球套在打气针筒的进气端,并用线扎牢,然后把针筒的针头插在篮球上。在天平的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二)把扎气球的  相似文献   

18.
在利用天平称衡物体质量时,根据测量的精度要求和天平的灵敏度,通常可采用单称法、复称法或代替法进行称衡.大多文献中对单称法和复称法介绍较详细,实际称衡时应用也较多,更由于复称法能够消除(或减小)由于天平不等臂、零点调节不准等引入的系统误差,在精密称衡时广泛应用.而利用代替法进行精密称衡,不但具有上述优点,而且称衡的正确度高于使用复称法.下面就对这一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9.
胡敏强 《物理实验》2006,26(6):26-27
利用单盘天平、磁极、教学用的电表、变阻器等器材自制了安培力定量演示装置.该装置通过单盘天平可计算出安培力,并与电流计所示值及裸导线长度做比较,得出定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田少文 《光子学报》1981,10(2):55-62
本文谈两个问题: 1.用极差估算均方差: 2.测量次数的选取:《北光通讯》1980年第一期曾发表过“精密天平精度测定与计算的商榷”一文。本人认为作者的思路是对的:任何检定都应有一个统一的、合理的规范。以便大家有章可循,以使同类.客体有一个比较优劣的统一尺度。本人不常使用天平,故对天平精度测定无言可发,但想对精度计算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愿意和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