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氧化氮(NO)是一个简单的气体自由基,在心血管、免疫和神经系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NO由不同形式的NO合酶,内皮型NO合酶(eN OS),神经型NO合酶(n NOS)和诱导型NO合酶(iN OS)在不同细胞中产生.NO在调节血压和血管稳态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但是,由i NOS产生过量的NO就会抑制心脏收缩、损伤线粒体甚至引起细胞凋亡.NO可以影响神经递质释放及突出体生成过程和可塑性,NO在脑的发育和维持调节脑回路、作为学习的信号分子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如果NO产生过多,就可能损伤心血管和神经,甚至引起心脑血管还推行型疾病.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ESR研究NO在心脑血管疾病和健康方面的"双刃剑"作用和天然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2.
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是辐射诱导的旁效应信号通路中的两个重要信号分子。 实验研究了这两种信号分子在HeLa细胞旁效应信号通路中的关系。 通过微核实验, 发现X射线辐照过的HeLa细胞及其旁观者细胞微核形成明显增加, 而二甲亚砜(DMSO)预处理显著抑制了微核形成。 另外还发现, 接受条件培养基的旁观者细胞的增殖速率增加, 而DMSO预处理产生条件培养基的受辐照细胞则使旁观者细胞的增殖速率降低。 以上的结果从不同角度证实了HeLa细胞存在X射线诱导的旁效应, 且其可以被DMSO预处理所抑制。Western blotting和DAF FM DA荧光探针检测分别显示出辐照后细胞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NO水平均升高, 而DMSO预处理则降低其水平。 因此, 可以推测X射线诱导的HeLa旁效应当中ROS是NO的上游信号。 Accumulat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irradiated cells can release signals which induce a series of biological responses in non exposed cells. This is known as irradiation induced bystander effects. Bot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and nitric oxide(N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bystander effects.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the relationship of ROS and NO in the signaling pathway of bystander effects. HeLa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dimethye sulfoxide(DMSO) before X ray irradiation, and micronuclei formation as well as cell proliferation rate was detected in both irradiated and bystander cells. In addition, we also detected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 expression and NO level in irradiated cells using Western blotting and DAF FM DA fluorescent probe,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nuclei were induced in irradiated and bystander cells while DMSO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he formation of micronuclei in both of them. We also found that when cells were irradiated their proliferation rate was suppressed while DMSO treatment eliminated this inhibition effect. In contrast, the cells received conditioned medium from irradiated cells proliferated more quickly than the cells received medium from non irradiated cells while DMSO treatment reduced the difference. Finally, we found that irradiated cells had higher level of iNOS and NO compared to non irradiated controls, whereas DMSO treatment decreased their leve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OS is the upstream signal of NO in X ray induced bystander effects in HeLa cells.  相似文献   

3.
苯乙双胍在人体内形成一氧化氮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一氧化氮(NO)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苯乙双胍的末端氮原子N1而合成的机理.在这个过程中,化合物的氧化是通过过氧甲酸HCOOOH(Performic acid)来实现的.我们以AM1计算为基础,在NO形成的反应路径上,研究了化合物的中间产物(speciesB、C、D、E),并得到了这些分子的最优化结构.此机制所释放的产物为HNO,它很容易产生NO.通过研究C3-O15和C3-N1原子间距离的变化,我们讨论了这个机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卟啉‐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是由金属节点和卟啉有机配体构成的一类新型多孔材料,MOFs骨架上的卟啉配体在光激发下,可以发挥光动力学治疗(PDT)作用。这类多孔结构的PDT材料在疾病治疗中,可以发挥载药、多功能修饰等功能,某些金属位点独特的MOFs还具有纳米酶功能。近年来,这类卟啉‐MOFs已经成为PDT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在推向临床前,这类材料还需要解决氧气浓度、能量传递效率等问题,研究者也给出了诸多解决方案,根据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面对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手段来增强PDT的效果,包括提高氧气浓度、改进能量传递过程、消耗功能分子、产生信号分子以及协同策略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代表性工作,包括卟啉‐MOFs材料以及PDT产生的机制,卟啉‐MOFs材料PDT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并针对卟啉‐MOFs材料的PDT在生物医学领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利用Nd.YAG激光器三倍频、输出波长为=355nm的激光光解NO2分子,可产生NO分子.将NO分子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 resonance enhanced multiphoto ionization)及飞行时间(TOF time of flight)质谱技术,获得振转态分辨的NO(X^2Ⅱυ″J″)离子谱NOγ(0,0),7(0,1),7(1,1)。通过理论计算,可将NO离子带的P、R、Q支线进行标识。NO分子的离子信号强度与UV电离激光能量(λ≈226nm)之间关系能用二次方曲线很好拟合。它表明NO分子是通过(1 1)双光子吸收而电离。这些结果对NO分子的电离动力学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及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光谱研究技术。利用上述技术研究了由激光光解NO2产物-NO与原子O的离子谱,获得了振转态高度分辨的NO(X^2П,v″,J″)γ(0,0)γ(0,1)γ(1,1)带的离子谱以及自旋-轨道精细能级分辨的氧原子O(2P^3PJ^″=2,1,0)离子谱。氧原子O(2P^3PJ^″=2→3P^3PJ^″、2P^3PJ^″=1→3P^3PJ′、2P^3PJ″=0→3P^3PJ′)的离子信号位于紫外电离探测激光的波长分别为225.65nm,226.04nm,226.23nm。实验表明,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加飞行时间技术研究原子、分子光谱其灵敏度与分辨率远高于常用的激光感生荧光方法。所得到的NO分子与氧原子的离子谱及它们的离子信号对NO2分子光解及NO分子与氧原子的电离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实验信息。  相似文献   

7.
牛帅  帅建伟  祁宏 《物理学报》2017,66(23):238701-238701
钙离子(Ca~(2+))是生物体内一种"生死攸关"的信号分子,Bcl-2蛋白可以直接或间接调节IP_3R通道释放Ca~(2+)的能力,借此决定细胞命运.本文基于新近的实验成果,针对Bcl-2蛋白间接调控Ca~(2+)的信号通路建立数学模型,得到了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结果,从理论上证明了Bcl-2蛋白对钙信号有抑制作用.在对模型进行鲁棒性检验之后,本文对该信号通路中一些关键组分的作用进行了预测.以[IP_3]和[Bcl-2]为双分岔参数分析的结果表明Bcl-2对刺激强度能产生Ca~(2+)振荡的区域有重要影响.以蛋白磷酸酶1[PP1]和蛋白激酶A[PKA]为单分岔参数分析的结果揭示:PP1可以有效地抑制钙信号,而PKA对钙信号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组合的IP_3,Bcl-2和PKA会对钙信号发挥复杂的调控作用.本文不仅对相关生物学实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可为治疗因钙信号失调而导致的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细胞色素bc_1复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氧化还原状态的细胞色素 bc_1复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进行了分析比较。对部分拉曼信号的变化进行了指认。细胞色素 c_1的还原引起1640cm~(_1)和1560cm~(_1)及1454cm~(_1)的明显变小,细胞色素 b 的还原引起1544cm~(_1)的下降。这些信号可以标志复合物中不同色素的氧化还原状态,对拉曼方法用于研究呼吸链酶系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将荧光光谱和光声光谱两种互补的探测技术结合起来,从辐射和无辐射跃迁两个方面,分析了 532nm激光作用下,NO2分子的激发和弛豫过程.发现NO2分子在激光作用下,将跃迁至第一激发电子态.当样品气压较低时,受激NO2分子除辐射荧光外,可通过快速的内能转移过程实现在几个振转能级的再布居;随样品气压的升高,分子间碰撞加剧,受激NO2分子通过分子间的碰撞,实现在多个振转能级的再布居.激光布居能级的荧光辐射效率随样品气压的升高逐渐降低,而长波区域的荧光辐射及光声信号强度逐渐增强,说明在高样品气压条件下,受激NO2分子的弛豫过程除辐射荧光外,还存在很强的碰撞弛豫过程,在碰撞弛豫过程中受激NO2分子将振动能转化为热运动的平动能,引起温度升高而产生很强的声信号.  相似文献   

10.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检测、医学诊断和食品分析等领域的高灵敏度光谱技术.基底结构的构建对提高探针分子的SERS信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裹银纳米颗粒制备了一种三维金字塔立体复合SERS基底,实现了对罗丹明6G (R6G)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通过调节银纳米颗粒在PMMA丙酮溶液中的分散密度,实现了光在金字塔谷内的有效振荡,既保证了三维结构高密度的"热点"效应,又避免了由于金属-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吸附探针分子变形导致的信号失真等问题.同时,有效防止了银纳米颗粒的氧化,为探针分子提供更大的电磁增强作用范围,使增强的拉曼信号产生稳定的输出.此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可重复使用的SERS基底的有效策略,也会对未来设计改进三维结构的SERS基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从头计算方法研究Rg·NO团簇(Rg=He,Ne,Ar和Kr).采用CCSD(T)计算方法和cc-PVDZ基组计算中性Rg·NO团簇的的结构和振动频率.计算结果显示,中性的Rg·NO团簇呈现歪斜的T型结构,Rg原子靠近NO分子中O原子的一侧,Rg-N-O键角随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利用G2方法和高精度能量模型计算中性Rg·NO团簇基态的离解能和电离能,以及Rg·NO+团簇的离解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Rg原子极化率的增加,Rg·NO的电离能呈线性降低,而Rg·NO+的解离能呈线性增加, 电荷/诱导的偶极子相互作用对Rg·NO+中的NO+和Rg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与配体作用的瞬时性对调节生物功能的正常发挥至关重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和圆二色光谱法(CD)研究了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metMb)与一氧化氮的配位反应过程,论证了metMb与NO配位反应机理以及影响配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metMb能与NO发生配位反应,420,534和568 nm处特征峰的出现,表明metMb与NO结合并生成一种新的配合物——亚硝基高铁肌红蛋白(nitrosylmetmyoglobin,metMbNO)。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中NO浓度逐渐减小,metMbNO配合物中Fe—N配位键在大量H2O分子的进攻下断裂,NO慢慢地脱离,metMbNO配合物完成解离过程并重新生成metMb。实验中还发现metMb与NO配位反应的进行受到缓冲介质类型、离子强度、pH及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在0.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近中性条件时,metMb与NO配位反应最先达到平衡;当温度较低为280 K时,更易于metMb与NO配位反应的进行。此外,CD数据表明NO只与metMb血红素中心的铁原子发生配位反应而对蛋白二级结构影响甚微。探讨metMb与NO配位反应机制对于进一步研究生物体内NO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有助于预防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比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 氧化应激参与了帕金森病(PD)的病理进程. 活性氧在P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氧自由基直接损伤细胞膜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蛋白质和各种功能酶引起蛋白质沉淀,诱导促凋亡因子的表达,损伤DNA,最终导致了细胞的凋亡. 然而,关于茶多酚对PD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本文应用氧化应激诱导的PD病理细胞模型,评价了茶多酚的神经保护作用. 结果表明茶多酚这类植物天然抗氧化剂对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 实验中我们选择了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作为细胞模型, 运用了MTT、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成相, 竞争性ELISA和蛋白质杂交等方法研究了SH-SY5Y细胞的凋亡特性. 结果表明,6-OHDA对SH-SY5Y有时间-浓度依赖性细胞毒性,100 μmol/L 6-OHDA处理24 h,细胞活力减少50 %,同时伴随着活性氧增加(用ESR),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内钙离子和一氧化氮增加,nNOS和iNOS表达量上升及蛋白结合的硝基酪氨酸水平升高. 单独茶多酚处理对细胞没有太大的影响,而茶多酚预处理可显著降低6-OHDA所产生的细胞毒性. 溶液实验证明,茶多酚对6-OHDA的自氧化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用ESR). 本研究表明茶多酚可能是通过活性氧-一氧化氮途径,减少过氧亚硝基的生成来对6-OHDA诱导的细胞凋亡表现保护作用的. 本文的实验结果提示茶多酚在治疗PD等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上可能是一种有着潜在疗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利用激光光解NO2分子,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 resonance enhanced multiphoto ionization)及飞行时间(TOF time of flight)质谱技术,获得了振转态分辨的NO(X2Π,υ″,J″)与自旋-轨道分辨的氧原子O(2P3PJ″=2,1,0)离子谱.NO分子与O原子的离子信号强度与UV电离激光能量之间的关系分别能用二次方和三次方曲线很好拟合,它表明:光解产物NO分子和氧原子是分别通过(1+1)和(2+1)多光子吸收过程而被电离的.由氧离子信号得到的氧原子基态三个自旋-轨道支能级布居比f1与f0分别为0.54±0.09和 0.20±0.04,这一比值与统计分布计算的值为0.6和0.2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利用Nd:YAG激光器三倍频、输出波长为= 355 nm的激光光解NO2分子,可产生NO分子,将NO分子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 resonance enhanced multiphoto ionization)及飞行时间(TOF time of flight)质谱技术,获得振转态分辨的NO( X2∏,υ″J″)离子谱NOγ(0,0),γ(0,1),γ(1,1).通过理论计算 , 可将NO离子带的P、R、Q支线进行标识.NO分子的离子信号强度与UV电离激光能量(λ≈226 nm)之间关系能用二次方曲线很好拟合.它表明NO分子是通过(1+1)双光子吸收而电离.这些结果对NO分子的电离动力学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细胞的氧化过程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展密切有关。针对氧化反应发生,细胞产生应激反应。这一系列刺激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关键性分子,例如活性氧簇分子(ROS)等。对这些关键分子的分析检测不仅可以有助于理解这些分子在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更是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有深入的理解。本文重点汇总了分析和检测细胞内氧化应激关键分子所采用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从SERS方法的设计策略出发,对现有方法归类总结,枚举了多项中国同行的研究工作,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活细胞拥挤的微环境中生物大分子之间存在着不间断的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细胞功能直接取决于其内部的分子组成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不仅不同种细胞之间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千差万别,同一细胞内的物理特性也会受环境影响不断产生动态变化.而这种动态变化的化物特性对于细胞适应环境的改变至关重要.通常环境的改变会引起细胞产生不同响应,比如改变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否形成正确的细胞响应取决于细胞对外部环境信息的准确解读.而这种解读通常是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来实现.一个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会通过刺激一系列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将外部环境的信息准确地传递到细胞内部.由于信号传导过程经常需要穿跨各亚细胞空间的复杂路径,所以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实际功用就是一座连接外部环境与细胞内部的桥梁.了解信号分子在细胞微环境中的化物状态将有助于阐释细胞功能.当今实验和理论工具的发展已使得在活细胞这样的微环境中探索纷繁的分子化物性质成为可能.本文总结如何利用新兴的光学显微镜和光遗传技术去观测甚至控制生物信号在细胞内的传导过程.确信这些技术已经为精确控制生物体中分子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希望本文可以为有兴趣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的化学物理研究人员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利用激光光解NO2 分子 ,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REMPIresonanceenhancedmultiphotoionization)及飞行时间 (TOFtimeofflight)质谱技术 ,获得了振转态分辨的NO(X2 Π ,υ″,J″)与自旋 轨道分辨的氧原子O(2P3PJ″ =2 ,1,0 )离子谱 NO分子与O原子的离子信号强度与UV电离激光能量之间的关系分别能用二次方和三次方曲线很好拟合 ,它表明 :光解产物NO分子和氧原子是分别通过 (1+1)和 (2 +1)多光子吸收过程而被电离的 由氧离子信号得到的氧原子基态三个自旋 轨道支能级布居比f1与f0 分别为 0 .5 4± 0 .0 9和 0 .2 0± 0 .0 4 ,这一比值与统计分布计算的值为 0 .6和 0 .2一致  相似文献   

19.
川芎的生物活性成分(川芎嗪)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基于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模型,探讨超声增强川芎嗪对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能进一步加强川芎嗪对细胞的保护,其主要作用机制为:(1)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的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变化从而达到抗凋亡的效果;(2)降低炎症因子(TNF-α和IL-8)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损伤;(3)适当的声压可以增强川芎嗪对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但过高的声压会引起细胞损伤,导致细胞凋亡。本文的工作表明超声能够增强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O644.8 2005031785 激光光解 NO2产物-NO分子NO(X2II)与氧原子O(3P(?))的 REMPI离子谱研究=Study of REMPI ion spectra of the NO molecule NO(X2II)and atomic oxygen O(3P(?))from photofragment of NO2[刊,中]/高文斌(杭州电子工业学 院应用物理系.浙江,杭州(310018)),Hoger T…∥光子 学报.-2004,33(9).-1044-1046 利用激光光解NO2分子,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REMPI resonance enhanced multiphoto ionization)及飞行 时间(TOF time of flight)质谱技术,获得了振转态分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