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本文对野生状态下生活的46只四爪陆龟的背板长度、背板宽度、壳高和腹板长度测量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四爪陆龟形体生长中,背板长度的增长速率基本上与腹板长度的增长速率相同,并具较高的相关性,背板宽度的增长速率高于壳高的增长速率,因此四爪陆龟龟壳显得较为平坦,计算结果表明,四爪陆龟背板长度与腹板长度的形体生长方程为:y=0.93x′+0.10,背板宽度与腹板长度的形态生长方程为y′=1.08x′-0.14,壳高与腹板长度的形体生长方程为:y′=0.88x′+0.46.  相似文献   

2.
四爪陆龟是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霍城县境内、数量稀少、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对四爪陆龟体重和背板长度测量数据的研究,确立两变量呈幂函数关系,利用生物数学中的异速生长定律研究四爪陆龟的生长所得到的异速生长方程y=18.84x~(0.35)(r=0.97 n=31),其中雄性个体异速生长方程为:y=20.82x~(0.29)(r=0.81 n=15),雌性个体异速生长方程为:y=14.16x~(0.36)(r=0.99 n=16)。陆龟属不同种间异速生长方程比较,表明陆龟各个种的异速生长为低速生长,体现了同属生长速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四爪陆龟生态观察初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爪陆龟(Testudo horsfieldi)又叫草原龟,分布于亚洲的西南部,以苏联哈萨克斯坦南部的荒漠地区和西天山的山前地带为多。在我国就目前所知,仅分布于新疆霍城县境内。当地俗名“旱龟”、“鳖盖”,维吾尔语称“塔西帕卡”,哈萨克语称“塔斯帕哈”.早在1957年,我们就在霍城县芦草沟采到了四爪陆龟标本并用于教学。1973年,四川生物研究所赵尔宓同志以我们所赠的标本作为我国的首次记录在《动物学报》19卷第二期上进行了报导.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四爪陆龟数量急剧减少,农  相似文献   

4.
四爪陆龟(Testudo horsfieldi Gray)骨骼肌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四爪陆龟的骨骼肌系统,颞肌发达,乌喙舌骨肌两对,细长,躯干肌退化消失,具有龟鳖目所特有的一些肌肉,许多肌肉在背、腹甲上都有强大的附着点,附肢肌肉粗壮厚实,前肢肌肉比后肢肌肉发达,未见髂尾肌,但发现了耻尾肌(自取名),在泄殖腔的腹壁还发现一对细长的肌肉,起于第5~6躯椎的侧面。  相似文献   

5.
四爪陆龟骨骼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四爪陆龟Testudo horsfieldi Gray骨骼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其背甲椭圆形,背面拱起,椎板具5种形状,肋板内、外缘的长度呈内长外短,外长内短交替,腹甲上板明显增厚突出,内板内表面大致呈三角形,外表面则略圆,脊柱公式为:C_9D_(10)S_2C_(y18(21))=39(42),颈椎变化较多,具前凹、后凹、双凸、双凹4种类型的椎体,寰椎环状,椎弓发达,枢椎小,无椎弓,第7颈椎的椎体后端和第9颈椎的椎体前端分化成两个关节凸面,同时第8颈椎椎体的前后端均分化成两个关节凹面,躯椎10枚,第1躯椎较为特化,单头肋骨10对,第9,10对的肋骨的远端膨大,并与荐肋愈合,扩展至第8对肋骨板上,构成荐骼关节的一部分,第1,2尾椎的尾肋也参与荐髂关节的构成,头骨小,颅全长为颅宽的1.51倍,硬腭达眼眶的后半,无颞窝,但具有相当于颞窝的颓区凹陷,鳞骨小,枕骨嵴短,舌骨前角发达,前肢骨比后肢内粗壮,腕堂骨、跗蹠骨和指趾骨均有愈合和减少。  相似文献   

6.
对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F1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杂种龟与父母本形态差异较为显著,主要表现在背甲纹路、腹甲黑斑、头颈部及四肢和尾腹面的皮肤颜色.在形态学上,杂种龟头顶部为浅橄榄色,头侧眼后有数条黄绿色条纹;背甲为浅栗色和黄褐色;腹甲棕黄色,每一盾片具有一块大墨渍状斑块;四肢、尾部及裸露皮肤均有数条呈点状间断的黄绿色条纹.形态可量数据及聚类分析显示杂种龟在形态上接近中华草龟,且1龄杂种龟稚龟的生长要快于中华草龟.这表明了杂种龟继承父母本的部分遗传特征,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实验结果对杂种龟的鉴定、龟类的杂交育种及养殖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