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薛晋红 《中学数学》2023,(21):73-74
审题是解题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解题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审题是根据题目条件,正确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挖掘隐含信息,提炼关键信息,合理构建数学模型.结合高考真题,总结审题“五环节”,借助数学知识,推理运算破解,展示常见审题技巧与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2.
解答题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破解解答题,审题是关键.通过审题,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并深入到题目内部去思考,就会找到解题的入口,也会在解题的全部过程中,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3.
所谓审题,简而言之就是审清题意,弄清题目内容,弄清已经知道什么以及要求(求证)什么.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好数学的关键环节之一.1纠正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的不良心理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如畏惧心理、依赖心理、急躁心理、马虎的态度等.不少学生面对文字较长的题目,或者中间有一两个地方读不懂,就没有信心,予以放弃;有的学生丢三落四,没有看清题目的意思,就匆匆动手,导致错误.这些都是审题过程中的大敌,教师应在教学中加以教育.  相似文献   

4.
所谓“审题”,简言之审清题意,就是弄清题目内容,弄清已经知道什么.要求(求证)什么.所以“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例题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开阔审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审题步骤和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5.
2015年12月,南京市建邺区组织了中学数学教师"风采杯"比赛活动,全区工作10年以上的56位教师全部参加,比赛采用笔试的形式,旨在促进中学数学教师研究数学问题,提高解题教学、课堂说题的能力.笔者受教育局委托,命制了此试卷,并作为评委参与阅卷,在此过程中有颇多收获,故撰文与同行交流.一、原题呈现题目1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请分别就下列两题,说说你是如何进行审题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王琪 《中学数学》2004,(9):22-24
在函数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形式相似"而"理解及解法互异"的问题,解此类问题时,由于题型"面熟"极易陷入思维误区,形成负迁移,造成解题失误.若能将它们对比处理,在加深对题目的理解、题目的挖掘、审题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都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7.
孙迎春 《中学数学》2012,(17):85-86
在解数学题之前,应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预先制定解题方案.解题要因题定法,通常在审题后,从题目条件(或结论)入手,边推导(或追溯),边观察,经过试探找到解题的方法.下面就如何使解题过程更加简洁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几何概型的问题中,经常出现题目看上去是相同或相似的,但解题方法却完全不同的问题.有些同学审题不仔细,盲目地用相同方法解题而出错.因此在几何概型的教学中将形同质异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助于提高同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准确捕捉题目的各种信息,透过问题的表象洞悉其本质,展开联想.本文将从“分析结构,类比联想,识别模型,正难则反,数形结合,挖掘隐藏,观察特征,巧用定义,执果索因”这九个方面例析怎样寻找高中数学解题的切入点.旨在能让学生在解题时避免误入歧途,及时摆脱困境,快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突破问题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数学解题能力集中体现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是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浓缩.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本论文就以此切入,以相似三角形中常见题目出发,从审题、解题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探究,旨在强化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并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显著的逻辑性与科学性[1].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是学会审题,审题并非将题目通读一遍,而是在读题时抓住试题的核心与重点,挖掘试题核心与重点背后的意图与作用,才能找到解题的关键.那么,解题时我们应怎么找到试题的核心与重点呢?该如何审题呢?本文结合几道常见的例题,具体谈谈如何紧扣题眼,提升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2.
在几何概型的问题中,经常出现题目看上去是“相同”或“相似”的,但解题方法却完全不同的问题.有些同学审题不仔细,盲目地用相同方法解题而出错.因此在几何概型的教学中将“形同质异”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审题能力,更好地掌握相应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施金凤 《数学通报》2008,47(5):41-42
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审题"、"分析探求"、"解题行动"、"解题回顾"(即"反思")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14.
懂得数学基础知识.不一定会解题(特别是综合题)。教会学生解题,既是我们教学的一种手段,又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形成学生解题能力高低的因素很多(诸如知识因素.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等),解题环节也不少(诸如审题、探寻解题途径、逻辑表述,检验与小结等),本文仅就如何探寻解题途径谈点粗浅体会. 探寻解题途径就是在全面、深入审题的基础上,抓住题目的特征,根据已知与未知之间相互依赖、制约的关系,利用类比、联想、分析、综合,归纳等数学方法,整理出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的实质就是不断地有目的地有效地转化矛盾而最终解决矛盾的过程。探寻解题思路是探寻转化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解题离不开审题.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们由于审题失误,以致解题错误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文将几种常见的审题失误的情形作了一些归纳,以期提醒同学们关注.一、曲解题意正确理解题意,是审题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同学们在审题时,没有做到逐字逐句,认真仔细地领会其中的准确含义,就难免曲解问题本意,从而引起审题失误.  相似文献   

16.
郑良 《数学通讯》2013,(Z1):13-15
怎样解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说,就是通过审题弄清题意,搞清已知与未知的具体含义,然后拟定可行的解题方案.通过分析题目的结构特征,然后与已知知识、思想、方法进行类比、联想等,把已知条件和待求(证)结论联系起  相似文献   

17.
廖金祥 《数学通报》2012,51(12):34-36,38
解题犯低级错误,往往是审题"近视"而出现偏差;解法繁杂,常常是解题角度不好而陷入泥塘;无从下手或方法层次不高,往往是局限于表面而迷雾重重.因此,解数学题要有良好的视力、视角和视野.1视力——决定解题的效度看错题,南辕北辙,答非所问,解题自然无效.每次分发批改的试卷后,总有一些学生因审题失误丢分而懊悔.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指导学生撰写试卷分析报告,认真分析哪些题是会而不对,哪些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 ,解题对于发展数学的认知结构 ,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学生在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 ,往往在理解知识 ,掌握技能和方法解题等方面存在“缺陷” ,这除了数学基本知识外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心理因素 .因此重视解题错误的心理分析 ,及时矫正学生产生错误的心理因素 ,进而少犯错误 ,是大有裨益的 .在解题教学中造成学生解题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审题粗心 ,片面理解题设一些学生未能从题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通过例题说明常用的优化解题过程的方法。一、突出整体简化环节简化环节:这就是在实现解题的整体目标时,对那些不必要的步骤和数据应当尽量删略,计算推导过程应尽量避繁就简,以减少损耗。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解题者在审题时对题目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整体的分析。只有审题入木三分,才可能找到解题捷径,收到针针  相似文献   

20.
王东 《中学数学》2012,(19):45-46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与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不可能从低水平上升到较高的水平.因此,应引起广大教师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解题后反思的教学.那么,解题后应如何反思呢?一、反思错解,查漏补缺求解数学问题,很难确保一次性正确.有时由于审题不准确,概念不清,忽视隐含条件,考虑不周或计算出错,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而解题后必须对审题进行反思,充分挖掘隐含信息,弄清问题的背景,在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条件与结论之间的中捕捉解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