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朱红  赵丰  李津如  江龙 《广州化学》2002,27(2):35-37
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表面活性剂直链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稳定剂聚丙烯酰胺和水所组成的泡沫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压松弛的方法,利用计算机数据拟合,得到了计算表面膨胀粘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表(界)面张力测定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滴外形法,尤其以悬滴法研究表(界)面现象成为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测定表(界)面张力和表面压的方法,着重介绍了悬(躺)滴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盐类和温度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在各种盐类存在下,温度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类)溶液粘度的影响,发现相对粘度的对数值与1/T呈线性关系,从直线的斜率可得活化自由能ΔG′。由热力学关系式可计算粘性流体的活化焓ΔII′和活化熵ΔS′。用所得热力学函数对胶束型态的转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戴乐蓉  厉锋 《应用化学》1989,6(6):79-82
泡沫体系的表面张力、粘度,表面粘度以及液晶相的存在对泡沫的稳定性皆有影响。消泡剂可改变上述性质。本文报导聚氧乙烯辛基酚(Triton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油酸三乙醇胺(TEAOL)和卵磷脂等起泡剂在均相溶液及有液晶存在时产生泡沫的稳定性,观察硅油的消泡作用。  相似文献   

5.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粘度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粘度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联结基长度与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稀溶液中能否表现出粘度行为有很大关系,联结基数s = 2、3、4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稀溶液表现出显著的增粘性,但 s =4的某些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粘度具有时间依赖性,而s = 6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则没有明显的粘度行为.双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链越长,其增粘能力也越强.联结基数s = 2或3的部分双子表面活性剂,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一最大值.双子表面活性剂与有机酸盐的复合物也表现出很强的增粘行为.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对海藻酸钠稀水溶液剪切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粘度法考察了不同pH值时, 阴离子聚电解质海藻酸钠(NaAlg)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ritonX-100)以及它们的复配体系的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 在酸性条件下, SDS和TritonX-100与NaAlg之间主要是疏水作用, 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 体系粘度下降直到基本不变, CTAB与NaAlg主要发生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 体系粘度随CTAB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实验条件下, TritonX-100浓度为0.05 mmol·L-1时, SDS的加入, 使得NaAlg/TritonX-100体系的零剪切粘度下降, 而CTAB的加入, 在pH=3.0和5.0时, NaAlg/TritonX-100体系的零剪切粘度出现上升, 在pH=6.4时, 该体系零剪切粘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纳米SiO2流体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低浓度纳米SiO2流体粘度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不同碳链长度的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SiO2流体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纳米流体粘度的影响较小,其相对粘度值维持在1.23左右;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8、OP-10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DXS14、DXS18对纳米流体粘度的变化影响较大,其最大相对粘度值分别能达到3.42、1.82和8.87。同时也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越长,纳米流体最高粘度值越大,且纳米流体最高粘度所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均在其临界胶束浓度值附近。  相似文献   

8.
对SDS/CTAB/H2O系统的三元相行为,导电能力,粘度性质等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发现相图中存在两个规则的液晶区。当SDS/CTAB(摩尔比)接近1∶2或2∶1时,其混合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分子异种电荷间的静电引力作用和同种电荷间的静电斥力作用达到吻合状态,既不易形成以胶束为主的均相溶液体系,也不易形成沉淀,而是形成远程有序组合体-液晶结构。当表面活性剂总浓度一定时,具有液晶结构的SDS/CTAB混合水溶液体系,致使体系的导电能力及粘度均呈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9.
膨胀石墨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膨胀石墨为吸附剂,研究它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情况。主要探讨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膨胀石墨粒度及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膨胀石墨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速率较快;最大吸附量约为259.50μg/g,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烷基多苷的粘度及乳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察了不同碳链烷基多苷的粘度特性,以及乳化性能,结果表明碳链较长、聚合度较低的烷基多苷具有良好的粘度和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起泡剂C12E8的表面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表面波技术测定起泡剂C12E8的表面流变学性质以及通过对三种吸附模型(扩散是速率控制步骤,吸附-脱附是控制步骤和混合模型)的研究,揭示了C12E8溶液表面的吸附机理.认为在浓度小于cmc的范围内,C12E8分子的吸附和脱附是一个迅速的过程,而表面吸附速率是由分子从本体溶液到次表面层的迁移所控制.利用扩散是吸附速率控制步骤模型和Frulnkin状态方程研究了扩散系数、松弛特征频率、极限膨胀模量随C12E8浓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它们与表面张力梯度修复机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起泡剂C12E8的表面流变学性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表面波技术研究起泡剂C_(12)E_8的表面流变学性质以及解释表面变形所产生的表面张力梯度的修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起泡剂C_(12)E_8的表面具有粘弹性质,其减胀模量与表面变形频率有关系.在低浓度时,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表面吸附量的增加很高了膨胀模量.而在高浓度时,由于表面与溶液之间的扩散交换抵消了膨胀模量的增加,这导致膨胀模量随着溶液浓度增加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利用Langmuir槽法研究了含聚氧乙烯醚链中间链的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C8E4NC12、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NE3NC12和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8E4C8在空气/水表面和癸烷/水界面上的扩张性质,考察浓度对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表、界面扩张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分子间存在库仑引力,两性Gemini分子表现出较高的扩张弹性和粘性,且界面扩张性质类似于表面.对于有相同电荷Gemini分子,C8E4C8分子中的刚性苯环导致其疏水长链在表面上的取向不同于C12NE3NC12分子,两者表现出不同的表面扩张性质;而油分子能改变同电荷Gemini分子中长链烷基的取向,造成其界面扩张弹性和粘性远低于表面.提出了不同电性Gemini分子在界面排布的示意图,并利用弛豫过程的特征参数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substitutes for polyoxyethylene tallow amine (POEA), the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of glyphosate isopropylamine and POEA is essential. The surface behaviors of POEA and POEA in the presence of 1 wt% glyphosate isopropylamin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by the drop shape analysis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surface tension, dilational frequency, and bulk concentration on the surface properties were expound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films of POEA behave elastic in nature at low bulk concentration. With increasing in bulk concentration, the dilational modulus, dilational elasticity, and dilational viscosity pass through a maximum value, the phase angle increase monotonically. These phenomena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usion-exchange process between the bulk and the interface. The addition of 1 wt% glyphosate isopropylamin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on the POEA surface tension and dilational properties. The dilational modulus, dilational elasticity, and dilational viscosity obvious decrease in general, and the values of phase angle significant change after the addition of 1 wt% glyphosate isopropylamine. Glyphosate isopropylamine and POEA form a new complex in the solution and the surface activity and surface dilational properties of complex is different from POEA.  相似文献   

15.
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表面扩张粘弹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苯酚聚氧乙烯醚NP-8, NP-10和NP-12水溶液的表面扩张粘弹性质, 考察了氧乙烯数的变化对表面吸附膜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三种表面活性剂的扩张弹性随着工作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扩张粘性则在0.1~0.01 Hz范围内通过不明显的极大值; 扩张弹性和粘性随着浓度的增加在同一浓度处通过一个极大值; 氧乙烯数从8增加到12, 表面扩张弹性、粘性和相角的变化不大. 从发生在表面上和表面附近的微观弛豫过程的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同分异构的直链(C16PB)和支链(C16GPB)十六烷基羟丙基羧酸甜菜碱的表面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时间、表面压、工作频率及体相浓度对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研究发现,羟丙基甜菜碱分子在溶液表面上吸附时,整个亲水基团倾向于平铺在表面上,造成较高的表面扩张模量,表面膜性质由亲水基团取向变化等膜内过程控制.甜菜碱分子疏水烷基的支链化造成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不仅能增大模量,而且在高浓度条件下出现动态模量的最大值现象,说明表面膜的强度与分子排布密切相关,并非单纯由表面分子浓度决定.  相似文献   

17.
氟碳表面活性剂是目前表面活性最高的特种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用小幅周期振荡法研究了羟基磺基甜菜碱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S)在油-水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能,考察了振荡频率、FS质量分数、无机盐(NaCl、CaCl2、MgCl2)对FS在油-水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FS溶液在油水界面的扩张模量、扩张弹性和扩张粘度随着F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出现最大值,随着频率的增大而略有增加。 加入无机盐时,扩张模量、扩张弹性随NaCl质量分数增大而出现最大值,而随着CaCl2或者MgCl2质量分数的增加,FS溶液的扩张模量、扩张弹性和扩张粘度减小,而当CaCl2或者MgCl2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1%时,tanθ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Surface dilational moduli of polymer monolayers, blended polymer monolayers, and polymer particle monolayers spread at air–water interfaces are reviewed, focusing on measurements using surface pressure isotherm, surface pressure relaxation, and oscillating barrier method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urface dilational moduli of condensed polymer monolayers and expanded polymer monolayers are explored. Moreover, the features of the surface dilational moduli in blended polymer monolayer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ir miscibility.  相似文献   

19.
利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N-(α-苯氧基)十四酸牛磺酸钠(12+B-T)和N-(α-对乙基苯氧基)十四酸牛磺酸钠(12+2B-T)在空气/水表面上的动态扩张粘弹性质, 考察了时间、扩张频率及摩尔浓度对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 测定了不同摩尔浓度条件下的泡沫性能. 研究发现: 低浓度条件下, 表面分子间相互作用决定表面活性剂吸附膜的性质, 膜以弹性为主; 高浓度条件下, 扩散交换过程起主导作用, 吸附膜表现出粘弹特性. 表面活性剂芳环支链上增加一个乙基, 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 扩张模量增大, 泡沫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界面张力弛豫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N-(α-苯氧基)十四酸牛磺酸钠(12+B-T),N-(α-乙基苯氧基)十四酸牛磺酸钠(12 +2B-T)和N-(α-己基苯氧基)十四酸牛磺酸钠(12+6B-T)在空气-水表面和癸烷-水界面上的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芳环支链链长变化对分子界面行为的影响,获得了表面活性剂结构对极限扩张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