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诊断离子是指在质谱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够代表某一类成分特征裂解行为的碎片离子。以诊断离子为基础,通过手动或自动过滤的方式对复杂中药样品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进行快速判断、辅助化学成分的鉴定,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数据后处理方法。相比于质量亏损过滤、中性丢失过滤和分子网络等数据处理技术,诊断离子技术可以鉴定含有未知取代基的成分,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量杂质和共流出成分产生的干扰,在中药非靶向鉴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文对近十年来诊断离子技术在黄酮类、生物碱类、苯丙素类、酚酸类、萜类、甾体类等中药不同类型化学成分质谱鉴定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对其后续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鬼针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采用Hypersil GOLD C18(100 mm×2.1 mm,1.9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正负离子模式下对样品进行数据采集。采用高分辨质谱数据,结合对照品、文献、在线数据库,从鬼针草中鉴定出28种成分,包括10种黄酮类成分,6种氨基酸类成分,10种有机酸类成分,2种其它成分,其中壬二酸、7-羟基香豆素、没食子酸3种成分为首次在鬼针草中发现。该研究可为鬼针草的快速鉴定、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和药效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玉明  王月月  蔡蕊  张华  王玉林 《色谱》2017,35(9):987-99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高分辨质谱联用(HPLC-PDA-HRMS)技术对马鞭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通过综合分析所检测到化合物的色谱、一级和多级全扫描质谱数据,对马鞭草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马鞭草提取物中检测到环烯醚萜苷类、黄酮类、三萜类、苯乙醇苷类和二萜酚类化合物等共21种化学成分,其中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酚、异迷迭香酚、迷迭香酸以及金合欢素-7-O-芸香糖苷6种化合物并未在其他有关马鞭草提取物鉴定的文献中出现。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为鉴定中药材真伪和品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品种妇科再造丸由42味中药组成,对多种妇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但其组方复杂,化学成分尚未被充分阐明,质量控制水平较低。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FLC-IT-TOF MS)快速鉴定妇科再造丸化学成分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其化学物质基础。采用COSMOSIL C18色谱柱(3.0 mm × 150 mm,2.6 μm)进行分离,以0.4%乙酸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妇科再造丸MS1、MS2和MS3的碎片信息。通过推导质谱裂解规律,与对照品、文献数据和单味药材图谱比对等方式,共鉴定出155种化学成分,包括萜类成分47个,酚及酚酸类成分43个,黄酮类成分39个,生物碱类成分14个,苯酞类成分8个,其他类成分4个,其中133个成分首次在妇科再造丸中发现。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妇科再造丸的化学成分组成,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及药效物质的阐明提供了丰富信息。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HRMS)技术,建立了白茶和普洱生茶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白茶和普洱生茶提取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50 mm × 2.1 mm,1.7 μm)分离,进入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在电喷雾正、负电离模式下同时进行全扫描以及数据依赖型二级质谱扫描并采集数据信息。通过一级质谱分析和二级碎片的精确质量数信息及在线数据库匹配,在白茶和普洱生茶样本中共鉴定出64种活性成分、32种共有活性成分。在白茶和普洱生茶样本中各单独鉴定出16种活性成分,主要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以及核苷类等六大类别化合物。采用归一化法确定已检出的64种活性成分的相对含量。该方法可系统分析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研究白茶和普洱生茶的保健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 MS)和分子网络整合技术,快速分析和鉴定了荷叶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信息。将经格式转换后的荷叶提取物二级质谱数据上传至全球天然产物社会分子网络(GNPS)平台计算分析,借助Cytoscape 3.6. 1软件构建可视化分子网络,获得了单苄基异喹啉类、双苄基异喹啉类和阿朴啡类生物碱类型的粒子簇。根据对照品、色谱保留时间、特征碎片离子、MS/MS裂解规律和文献报道等信息,从荷叶中共鉴定和推测57种生物碱类成分,包括27个单苄基异喹啉类、2个双苄基异喹啉类、25个阿朴啡类和3个其他类生物碱,其中19个成分为潜在新化合物,30个成分在荷叶中首次报道。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为荷叶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课题组前期对短序蒲桃叶的研究,该文建立了快速鉴定短序蒲桃叶中未知岩白菜素类化学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MS)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8 μm,2.1 mm × 100 mm),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Orbitrap MS负离子模式下检测。总结了模式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和特征碎片离子,并采集高分辨质谱数据对短序蒲桃叶中的岩白菜素衍生物等酚酸类成分进行鉴定。从短序蒲桃叶中鉴定出54种酚酸类成分,包含34种岩白菜素衍生物,均为在蒲桃属植物中首次报道,其中发现潜在的新岩白菜素类化合物10个。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民族中草药短序蒲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试验室》2021,40(5):509-512
采用入口电离质谱技术,对南、北五味子的敞开式质谱轮廓进行分析,建立了快速定性中药五味子中木质素类成分及对南、北五味子快速鉴别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结合入口电离技术,仅采用Full MS扫描方式,在复杂基质中可快速分析南、北五味子中的共9种木质素类化学成分并通过特征差异性标志物安五脂素对南五味子进行鉴别。方法可用于中药材五味子的原位分析及鉴定。  相似文献   

9.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定性鉴别鸡血藤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通过质谱数据库、化合物裂解规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鉴别。共鉴别出82种化合物,以黄酮类、苯丙素类、萜类化合物为主,包括黄酮类22种、苯丙素类24种、萜类25种、酚酸类4种、甾体类6种、氨基酸类1种,各药材组成复方后首次发现的新化学成分有10种。UPLC-Q-TOF-MS/MS技术为鉴别鸡血藤中药复方中化学成分提供了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鉴定得到的各个化学成分涵盖了组方中各味药材的主要成分,可为该复方的质量标准及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HPLC-Q-Exactive-Orbitrap-MS)的左归降糖舒心方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左归降糖舒心方水煎液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以Xbridge BEH C18色谱柱(2.1 mm × 100 mm,2.6 μm)分离,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Xcalibur 4.3和Compound Discoverer 3.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从左归降糖舒心方水煎液中共鉴定出290个化学成分,包括224个已知的化学成分,涵盖黄酮类、苯丙素类、酚类、皂苷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核苷类、环烯醚萜类、寡糖等9种主要结构类型,此外66个化合物为新发现的成分,主要为氨基酸/小肽类结构类型。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定左归降糖舒心方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左归降糖舒心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及后期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E),结合UNIFI科学信息系统分析鉴定黄英咳喘糖浆中化学成分。使用Waters CORTECS Shield RP18 C18色谱柱(4.6 mm×100 mm, 2.7μm)和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通过UPLC-Q-TOF-MS~E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将化合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串联质谱信息通过UNIFI软件进行辅助解析,结合对照品质谱信息以及相关参考文献,共推断和鉴定出化合物93个,其中包含生物碱类9个、黄酮类43个、三萜及三萜皂苷类21个、氰苷类2个、有机酸类13个、其它类6个。UPLC-Q-TOF-MS~E法可快速、高效地对黄英咳喘糖浆进行全成分分析,为进一步筛选该药的药效成分、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百合知母汤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分析方法,对百合知母汤及其组方药味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根据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下的分子离子峰获得化合物分子量信息,通过与文献数据或部分对照品对照,确定化合物的可能结构.实验表明,百合知母汤中各主要化学成分在正离子模式中响应较好.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对百合知母汤及其组方药味进行比较分析,归属并鉴定了百合知母汤中的38个成分,包括3个黄酮,4个酚酸糖苷和31个皂苷类成分.本实验为鉴别百合知母汤中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对比分析产地对丹参中酚酸类和丹参酮类成分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同时测定来自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安徽共408份丹参中2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7种酚酸类及6种丹参酮类成分在不同产地丹参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山东的丹参样品中丹参酮类成分含量最高,四川的样品中丹酚酸B含量最高,安徽丹参的紫草酸、丹酚酸Y、丹酚酸A、丹酚酸D和丹酚酸E等的含量最高。多种模式识别方法均可用于不同产地丹参的判别分析,线性判别分析(LDA)为产地溯源的最佳模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表明不同产地丹参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不同来源丹参的质量差异标志物不仅限于丹酚酸B、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其他丹酚酸类及丹参酮类也是重要的质量标志物。该研究对全国不同主产区的栽培丹参进行多指标含量测定及建模分析,所建立的定量方法专属性强、准确高效,可为不同产地丹参的质量控制及产地判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木叶、东魁及黑炭3种新鲜杨梅果实精油样品的化学成分,并对三者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木叶梅果实精油中鉴定出55个化合物,以单萜类成分为主;东魁梅果精油中鉴定出49个化合物,以倍半萜烯和烷烃类成分为主;黑炭梅果精油中鉴定出化合物48种,以倍半萜烯和烷烃类成分为主.木叶杨梅中富含单萜而缺少倍半萜烯,这可能是其香气浓且易腐烂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注射液是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内皮细胞功能,促进缺血脑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对高血压、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目前刺五加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制约了其临床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刺五加注射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BEH Shield RP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30℃,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两种模式下采集刺五加注射液的一级、二级质谱数据。通过调研文献收集刺五加已报道成分的名称、分子式和结构式,建立刺五加化学成分列表用于数据后处理,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质量数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数据库匹配及裂解规律分析,从刺五加注射液中鉴定出102个化合物,包括62个苯丙素类、23个有机酸类、7个核苷类、1个环烯醚萜类和9个其他类成分,其中有65个成分为从刺五加注射液中首次鉴定得到。该研究建立了刺五加注射液的UHPLC-Q/Orbitrap HRMS分析方法,可以全面、快速地分析刺五加注射液的化学成分,新发现的27个苯丙素类成分为刺五加注射液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化学成分依据,也为其药效作用机理的深入阐明提供了新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基于UPLC-Q-TOF-MS法分析凉山虫草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凉山虫草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Agilent SB-C_(18)(50 mm×4.6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柱温30℃;质谱分析采用信息关联模式(IDA)正、负离子分别采集。应用Peak View软件的Formula Finder等功能、各色谱峰的质谱数据与数据库匹配结合各色谱峰的二级碎片裂解规律,共鉴定出27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虫草中未曾报道物质;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糖苷、核苷、氨基酸等成分。该方法精确、可靠、高效,适用于凉山虫草成分的快速鉴定,为凉山虫草的开发利用以及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郭鹤男  杨学东  刘军  郑文凤 《色谱》2012,30(7):690-695
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指导下,针对性地分离制备了黄芩药材中系列黄酮成分对照品。首先对黄芩药材乙醇提取物进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获得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和质谱特征。经波谱数据解析结合文献对比,鉴定了黄芩药材中的19种黄酮类成分。然后根据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和文献,设计了目标成分对照品的制备流程,采用低压制备柱色谱法依次制备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共5种黄酮类成分的对照品。结果表明这5种黄酮类成分对照品的纯度均大于98%。该方法可用于针对性地快速分离制备中药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西洋参果梗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全面的定性分析,进而通过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比对各成分的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碎片离子等信息,鉴定或初步鉴定了101个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皂苷74个、甾体5个、有机酸及有机酸酯类11个、糖2个、氨基酸1个、醇酚4个、酰胺2个、烯类2个。结果表明,西洋参果梗中富含人参皂苷类成分,也应作为皂苷类物质的天然资源。本研究可为西洋参果梗资源合理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分析和鉴定泽泻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釆用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PLC–TOF–MS),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用全扫描方式获得高分辨质谱数据,结合Agilent Mass 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软件、PCDL、数据库和参考文献,总结已知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对泽泻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泽泻提取物中共鉴定了22种三萜化合物。实验结果为泽泻的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基于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超高分辨质谱(FTICR-MS)的赤灵芝化学成分鉴定和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应用于不同产地赤灵芝样品的来源区分。样品采用50%甲醇进行回流提取后,以流动注射的进样方式进行直接质谱分析。以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质荷比扫描范围为100~1 000 Da。采用精确分子量测定和碰撞诱导解离实验进行化学成分鉴定,通过与文献进行比对,共鉴定出63种化学成分(1种萜烯醛、3种糖、4种三萜醇、6种有机酸和49种三萜酸类成分)。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对所获得的质谱指纹图谱进行统计学分析,在95%的置信区间下,多个批次不同产地的赤灵芝样品得到了较好的来源区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赤灵芝的直接、快速、高效分析和指纹图谱研究,在中药分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