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在大学物理课程中讲授偏振光干涉时,都少不了要随堂演示色偏振实验.但基本上都以改变晶片厚度来形成干涉彩色图象.本文采用改变晶片折射率的方法来演示色偏振现象,这一方面可开拓,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使物理实验和实际应用能紧密结合起来.一、平行的平面编振光的色偏振原理偏振光干涉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当二块平行放置的偏振片M和N互相正交,且未引入晶片C时,没有光能通过偏振片N,当引入一个光轴平行于晶面的晶片C后,则在偏振片N后的视场中可见到光.若光源为白光,且为平行光,则对一定厚度的晶片C,出射的光呈…  相似文献   

2.
孙经俨 《光学技术》2000,26(2):99-100
分析了色偏振的光谱与d(no-ne)的关系曲线 ,得出了色偏振现象的一些规律和应用。同时 ,指出由色偏振理论可以改变透射光的色调和饱和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透明胶带纸中的色偏振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透明胶带纸代替波晶片进行各种色偏振实验,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总结了色偏振中的光的强度、色纯度、变色位置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钱裕昆 《物理》1994,23(8):F003-F003
中性原子干涉实验干涉实验是古老的实验,最早的干涉是可见光干涉,演示了光的波动性。最早的物质粒子干涉是电子干涉。著名的电子双缝干涉演示了物质粒子的波动性,为量子力学建立奠定了基础。1959年Aharonov-Bohm提出了AB效应的理论,1960年Ch...  相似文献   

5.
多参量同时测量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建军  宋宗炎 《光学学报》1996,16(8):163-1168
提出用椭圆纤芯高双折射光纤偏振干涉和双模干涉结合的四参量以及双模干涉的多参量同时测量的传感理论和实验原理,对交叉灵敏度作了分析,同时给出了误差分析,并结合理论模型对灵敏度矩阵的状态作了粗略估计。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多功能偏振光演示仪,清晰地演示了偏振光的马吕斯定律、色偏振以及互补色原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用椭圆纤芯高双折射光纤偏振干涉和双模干涉结合的双技术四参量以及双模干涉多参量同时测量的传感理论和实验原理,对交叉灵敏度作了分析,同时给出了误差分析,并结合理论模型对灵敏度矩阵的状态作了粗略估计。初步结果为:(1)灵敏度矩阵条件数不太大,可以采用迭代改善方法解线性方程组得到较好的解;(2)双模干涉传感器的灵敏度比偏振干涉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二维限制多模干涉器自镜像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导模传输分析法对二维限制多模干涉器的自镜像效应进行分析,并用三维作矢量光束传输法对其分析结果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分析表明,一维限制多模干涉器的自镜像效应可以完全拓展到二维上。  相似文献   

9.
王芊萍  王书颖 《大学物理》1994,13(1):46-47,30
本文对图像相加实验中像面上产生干涉条纹的原因从理论和实验上作了分析讨论,找到了消除干涉条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介观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从介观体系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出发,着重讨论Aharanov-Bohm效应等量子干涉效应对体系输运性质的影响,并就其发展对微电子学技术的意义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1.
牛顿对光与颜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玉珍 《大学物理》1996,15(4):38-39
详细叙述了牛顿在1665-1675年间对光和颜色的研究过程,阐明牛顿从原来看到光谱带有五种颜色到认为光谱带有七种颜色的转变,论述了这种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微光观察仪是在微弱光条件下用来观察目标的一种仪器,探测距离是它的一项重要指标。介绍了用实验方法研究天候、背景对微光观察仪探测距离的影响。根据照度的不同,通过测量出夜视仪的作用距离,可准确地表示出人在夜间对目标发现、识别、辩认的程度。将一个目标同其所处的背景或其它目标相区别,得出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部分偏振光通过透镜时的偏振像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定量推导了轴上物点发出的部分偏振光通过透镜时其偏振度、偏振分量方位角和椭率角与透镜参数和入射光参量间的关系。对已知参数的透镜进行了定量计算,表明处于一定偏振状态的部分偏振光经透镜后其偏振度、偏振分量方位角和椭率角在出射光束截面上呈一定分布,产生偏振像差。给出了部分偏振光基本参量变化的数量级。指出在高精度光学测量中为避免透镜偏振像差影响,应尽可能减小光束半径和发散角。  相似文献   

14.
利用强度周期性变化的光信号测量光速与介质的折射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利用强度周期性变化的光信号来测量光速与介质折射率的方法,可以精确测量出光传播距离改变cm数量级时光传播时间的改变.如果在光路中放入介质,用这种方法可以很精确地测量出由此引入的光程差,并给出了一个测量介质折射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离轴三反射望远镜遮光罩设计与杂光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邹刚毅  樊学武 《光子学报》2009,38(3):605-609
分析了离轴三反射望远镜的杂散光特性,给出了遮光罩设计的基本原则并进行了初步的设计.根据系统所要探测到的极限星等,通过计算得到了望远镜光学系统的点源透射比所必需满足的条件;在Tracepro杂光分析软件中建模,在方位角为0°、45°、90°、135°和180°时分别对0.1°~80°之间共15个离轴角度进行了光线追迹,通过计算得到了系统的PST曲线.结果表明,系统PST整体上是下降的且在离轴角30°以后接近指标要求,但在方位角0°和180°时,PST曲线在个别角度有突增的现象,通过光线追迹数据,得到了主要的杂光传输路径,提出了对遮光罩的修改方案并对其进行了修改.最后对改进后的系统重新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杂光抑制能力达到了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A real-time measuring method of a dispersive dye, i.e. oil dye,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enables us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 and its fluctuation of the three base colour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light scattering theory and its principle requires three different lasers having the three base colours. The system consisted of a semiconductor laser and argon ion laser for light sources, a photodiode for a light detector and a personal computer for data processing. Detection sensitivity for the dye concentration was about 1 mg/l and was applicable for practical use.  相似文献   

17.
曾捷  梁大开  曾振武  杜艳 《光学技术》2007,33(2):233-235,238
研究了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光谱对入射光角度变化的敏感特性,提出了对共振波长和共振强度进行双参数检测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共振波长和共振强度同时对入射角度的微小改变非常敏感,且相互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选择合适的棱镜、金属薄膜、调制层等结构参数,能有效地调整角度敏感的范围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低激发密度下,选通光分别为脉冲光和连续光时,孔深随时间的变化,得到可以通过脉冲光烧孔、连续光选通的方法缩短烧孔时间.应用BaFCl0.5Br0.5:Sm2+(2%)进行了实验,分析了单脉冲烧孔的孔深.  相似文献   

19.
A system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of a dye has been constructed which enables us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 and fluctuations of the three base colour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light attenuation theory and its principle requires three different lasers having the three base colours. The system consisted of a semiconductor laser and argon ion laser for light sources, a photodiode for a light detector and a personal computer for data processing. Detection sensitivity for the dye concentration was a few and the system can be applied for practical uses.  相似文献   

20.
相位、振幅调制两用声光调制器设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陈海波  陈芳  佘卫龙 《光子学报》2003,32(2):166-169
针对实际应用中大多的光调制器只能实现单参数调制的情况,提出一种既可以调相又可以调幅的声光调制器的设计方案.运用矩阵级数解法求解正常声光相互作用Raman-Nath方程,通过计算机编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衍射光的衍射光强和附加位相变化,从而指出以往解法的一些不合理性,并找到声波功率和衍射光的光强和位相的关系,为声光效应的位相调制和振幅调制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结合调制声波频率,可在同一个调制器上进行调幅、调相、调偏转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