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合成低共熔离子液体氯化胆碱/草酸,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以模型柴油和焦化柴油为原料考察其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温度30 ℃,剂油质量比1:7和沉降时间2 h的条件下,喹啉脱除率近100%,吲哚脱除率为88.05%。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离子液体对焦化柴油中的氮化物也表现出较好脱除性能,在实验条件下,碱氮和总氮脱除率分别为96.61%、71.5%,且该低共熔离子液体经回收重复使用四次后,对焦化柴油的碱氮脱除率仍可达到87.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HZSM-5、ZnHZSM-5和ZnNaZSM-5上的羟基振动光谱和一氧化碳吸附的红外光谱,以及丙烷的芳构化反应.红外光谱中发现表征强B酸的3610cm-1羟基振动峰相对强度由于锌离子的引入和浸渍氢氧化钠而减小,说明了锌离子和钠离子均进入了分子筛的阳离子位;一氧化碳在锌离子上的吸附峰位在2232cm-1,说明进入阳离子位的锌离子是一种强L酸.反应结果表明,锌离子的引入大大地促进了丙烷的转化和芳烃选择性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随浸渍氢氧化钠量的增加,丙烷转化率下降,而丙烯的选择性和产率增加,说明了锌组份直接参与了丙烷的脱氢过程.Zn-L酸是丙烷活化脱氢的中心,丙烷在该中心上异裂活化直接脱氢.  相似文献   

3.
ZnHZSM-5上丙烷芳构化的研究-丙烷的活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HZSM-5、ZnHZSM-5和ZnNaZSM-5上的羟基振动光谱和一氧化碳吸附的红外光谱,以及丙烷的芳构化反应.红外光谱中发现表征强B酸的3610cm-1羟基振动峰相对强度由于锌离子的引入和浸渍氢氧化钠而减小,说明了锌离子和钠离子均进入了分子筛的阳离子位;一氧化碳在锌离子上的吸附峰位在2232cm-1,说明进入阳离子位的锌离子是一种强L酸.反应结果表明,锌离子的引入大大地促进了丙烷的转化和芳烃选择性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随浸渍氢氧化钠量的增加,丙烷转化率下降,而丙烯的选择性和产率增加,说明了锌组份直接参与了丙烷的脱氢过程.Zn-L酸是丙烷活化脱氢的中心,丙烷在该中心上异裂活化直接脱氢.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辅助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铅离子印迹硅胶,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表面官能团,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铅离子印迹硅胶对碱性蚀刻废液中铅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脱除能力。结果表明,在298K时,铅离子印迹硅胶对铅的最大吸附量为57.8 mg·g~(-1);脱除碱性蚀刻废液中铅时,铅离子印迹硅胶的优选剂量为8 g·L~(-1);在298K时,脱除时间为120 min;铅离子印迹硅胶在碱性蚀刻废液中脱除铅时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铅的脱除率达到97.2%;铅离子印迹硅胶再生5次后,对铅的脱除率仍能达到88%以上;用净化后的碱性蚀刻废液所生产的碱式氯化铜中铅的含量为5.8±2.1 mg·kg~(-1),符合饲料级铜添加剂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海藻酸钠与锌或钙离子交联的凝胶动力学过程,利用线性模型(LAM)对凝胶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钙或锌离子的初始反应速率方程分别为:dCCa/d(t)[mol^-1s^-1]=0.000109C^0.796与dCZn/d(t)[mol^-1s^-1]=0.0000405C^0.317;利用线性模型(LAM)可较好的拟合凝胶全过程;LAM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凝胶离子浓度增加,凝胶离子表观扩散系数增加,凝胶速率加快,完全凝胶时间缩短:在相似的凝胶离子浓度下,钙离子的表观扩散系数大于锌离子的表观扩散系数,表明海藻酸锌完全凝胶时间较长,这与实际凝胶过程相符,主要是锌离子凝胶体系的刚性较强及锌离子半径相对较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半连续反应装置对山西吴家坪煤和四川华蓥山煤中氯在亚临界水条件下的脱除规律及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压力对氯脱除率的影响;同时还运用化学提取法对原煤及残渣中氯的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煤中氯的脱除率也增加,在410℃、15MPa、60min、水流量为580mL/h时,吴家坪煤中氯的脱除率为84.6%,华蓥山煤中氯的脱除率为72.4%。吴家坪煤中氯在15MPa时的脱除率最大。华蓥山煤中氯主要以有机氯的形态存在,而吴家坪煤中氯有8%为离子可交换态的无机氯,其余为有机结合的氯;在亚临界水萃取煤的过程中,离子交换态结合的有机氯比共价键结合的有机氯更容易挥发,有机氯要首先转化为无机氯然后再逸出。  相似文献   

7.
以室温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对芳烃中的微量烯烃杂质进行深度脱除。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用量、温度等不同因素对烯烃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Br-AlCl3离子液体显示了优良的催化性能,在离子液体的质量分数为5%、室温、反应10min下,溴指数从原料的773.5下降到10以下,芳烃中微量烯烃脱除率达到99%以上,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硼氢化钠与锌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郭小伟 《分析化学》1998,26(6):674-678
使用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装置对硼氢化钠与锌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挥发性物种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镍离子和钴离子能极大地提高挥发性物种的发生效率。在适量的1,10-邻二氮菲存在下,最佳酸度和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都得到扩展。锌冷蒸汽发生法可以与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联用对痕量锌进行测定,检出限为 2 ug/L,对0.4 mg/L锌进行 11次测定,精密度为2.4%(RSD)。文中对共存元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已应用于水中锌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雷呈宏  汤福隆 《色谱》1994,12(4):276-278
用TPPS4作柱前衍生试剂,寻找到试剂与锌(Ⅱ)和铜(Ⅱ)的最佳反应条件,然后在ODS柱上,以乙腈-水体系(24:76,V/V)作流动相,四乙基磺化锭作离子对试剂,在415nm处检测,确立了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光度法快速分离测定痕量锌和铜的新方法,检测下限(×10^-9g/mL):Zn0.10,Cu0.09.所建立的方法用于花生样品中锌和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锌离子在水相介质Zn/V_2O_5二次电池中的迁移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间歇性恒电流测定法和X Ray衍射法,研究水相介质的Zn/V2O5二次电池中的锌离子在正极材料中的迁移性能及其放电机理;讨论锌离子在正极材料中发生迁移时的某些动力学参数与放电深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池的正极放电反应为锌离子在ZnxV2O5中的嵌入过程.  相似文献   

11.
探讨题示试剂(DMTAQ)与锌离子的显色反应条件,当pH为5.5,在TritonX-100存在下,DMTAQ与锌离子形成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9.4×10 ̄4L·mol ̄(-1)·cm ̄(-1),锌量在0~25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可用于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锌。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并用于模拟油品中非碱性氮-吲哚的脱除。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对脱氮率有较大影响,离子液体的酸性越强,对吲哚的选择性脱除效果越好,不同阴离子的脱氮率顺序为:HSO4-CF3COO-H2PO4-CH3COO-。以(CH3CH2)3N(CH2)3SO3HHSO4为例,考察了剂油比、剂水比、沉降时间、反应时间和温度对油品脱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路线下,(CH3CH2)3N(CH2)3SO3HHSO4对油品中的吲哚脱除率可达99.12%,重复使用六次后,脱氮活性未见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探讨题试剂与锌离子的显色反应条件,当PH为5.5,在TritonX-100存在下,DMTAQ与锌离形成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45nm,表观摩尔吸系数9.4×10^4L.mon^-1.cm^-1,锌量在0-25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可用于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锌。  相似文献   

14.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TPPS4光度法测定痕量锌和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雷呈宏  汤福隆 《分析试验室》1995,14(2):15-17,21
本文用TPPS4作柱前衍生试剂,研究了试剂与锌和铜的配位反应,在ODS柱上,用乙腈/水体系作流动相,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离子对试剂,在415nm处检测,提出了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光度法快速分离测定痕量锌铜的新方法,检测限:Zn和Cu分别为0.15和0.10ng/mL,本法用于花生样品中痕量Zn,Cu的测定。结果与AAS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TPPS_4作柱前衍生试剂,研究了试剂与锌(Ⅱ)和铜(Ⅱ)的配位反应,在ODS柱上,用乙腈/水体系(28%,V/V)作流动相,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离子对试剂.在415nm处检测,提出了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光度法快速分离测定痕量锌铜的新方法,检测限:Zn和Cu分别为0.15和0.10ng/mL,本法用于花生样品中痕量Zn、Cu的测定,结果与AAS一致。  相似文献   

16.
锌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在生物体内锌以多种形式参与代谢过程,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与降解.对生命体系有着特殊的生物活性和催化作用。模拟合成以锌、铜等为中心离子的配位聚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将为人们认识生命体系中与这些金属离子相关的生命现象提供重要的信息。4,4’-联吡啶是一种线状双基刚性配体.无支链,空间位阻少,有较好的桥联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高氯酸锂固态离子导体的低频交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聚氨酯-高氨酸及固态离子导体的交流阻抗谱,分析了离子导体的温度依赖性和低频介电特性.结果表明,聚氨酯-高氨酸锂固态离子导体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导电率的温度依赖性服从经验的VTF方程,离子导体表现出非Debye型介电行为.  相似文献   

18.
采用等温半连续超临界乙醇萃取方法对高变质程度的汾西主焦煤脱硫效果进行了考察。实验表明,煤的脱硫率随温度、时间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脱总硫的选择率为2.84~14.05。对于无机硫的脱除而言,温度比萃取时间更为有效。脱硫后残渣的发热量较原煤高。对于有机硫的脱除而言,当乙醇浓度为95%时脱硫率最大。  相似文献   

19.
小儿锌、铜、铁、钙缺乏症的调查及健康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本地区小儿锌,铜,铁,钙缺乏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小儿营养膳食指导,对1994-2001年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4891例小儿发中锌,铜,铁,钙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锌,钙,铁,铜缺乏率 :38.5%,26.8%,16.7%,0.2%。锌缺乏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而钙缺乏率则有下降趋势。可见锌,铁,钙营养不足仍是本地区小儿最主要的健康问题,应根据不同年龄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及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20.
荧光EXAFS数据证实,在HSA和BSA中,锌离子与第一配位层原子的核间距分别为0.201nm和0.203nm,配位数近似为4,很可能为4个氮原子配位,胱氨酸硫原子参与配位的可能性基本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