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膨化食品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UPLC-Q-TOF-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膨化食品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检测法.向样品中加入内标,用2.5%的甲酸提取,乙腈去除蛋白后直接上机分析.TOF采用V飞行模式,正离子模式下检测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和三聚氰酸二酰胺,负离子模式下检测三聚氰酸.研究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在HILIC色谱柱上分离良好,其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在5~200 n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在5~500 n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方法绝对回收率达80.23%~96.5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4种化合物的检测限均小于2ng.mL-1.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过程,适合于食品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化合物超标样品的快速筛查和低含量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合成新型膨胀阻燃剂—三聚氰胺聚磷酸酯的基础上,采用差热分析研究了其热稳定性,通过测试拉伸实验、缺口冲击实验和燃烧试验研究了三聚氰胺聚磷酸酯对聚丙烯(PP)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分析了燃烧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三聚氰胺聚磷酸酯热稳定性高,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没有损害,当添加量为25%时,燃烧测试阻燃性能优异,燃烧产物形貌成碳较好,包覆完整。  相似文献   

3.
基于前处理的色谱联动检测多氯联苯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对多氯联苯(PCBs)进行检测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固相微萃取(SPME)前处理技术及在富集、分离PCBs阶段的研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方法的灵敏度、提高固相微萃取柱对PCBs的吸附效率和速度、实现GC对不同极性的共面PCBs分离效率等的技术研究方向,对于研究PCBs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锈钢材料内部缺陷检测是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尤其对微小和闭合裂纹的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应变集中缺陷识别方法,即对试样表面采用曝光灯进行辐射加热,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定量分析试样表面应变场,通过试样表面高应变区域的表征,实现对金属内部裂纹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试样加热过程中表征不锈钢内部裂纹,其有效检测深度可达3.71 mm.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多符号差分检测(MSDD)高计算复杂度的问题,已经提出了一系列低复杂度次优的检测算法,其中,M算法因其具有固定的复杂度和时延被广泛关注.当前,M算法在多符号差分检测中的运用大多假设每层的保留分支数M值是相同的,而这种方法在复杂度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最佳的方法,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M算法,即每层保留分支数设为不同的值,通过仿真分析得出该方法与恒定M值的方法比较不仅使扩展和更新的分支数减少,而且在高信噪比时其性能更优越.另外目前对M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减少节点扩展分支数来降低复杂度,而对每层选取最佳M条路径的排序方法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基于多符号差分检测系统对一种低复杂度的排序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这种方法相比传统冒泡排序方法可以节约75.39%的比较交换次数.该方法的运用使得M算法更有利于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持续恶化的Android安全形势,从恶意软件检测的角度,首先总结了Android恶意软件在安装、触发和恶意负载方面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结合Android平台特性和移动智能终端环境限制,系统化论述了现有Android恶意软件分析与判定技术,指出了权限分析、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的实现方法及其优缺点;介绍了基于特征值和基于启发式的恶意软件判定方法.最后,根据已有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蜜罐检测技术的特定性太强,通用性不足的缺点,通过研究分析不同蜜罐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资源争夺特征的蜜罐检测方法.它能够利用蜜罐之间普遍存在的资源争夺共性特征检测出各种不同的蜜罐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准确性.通过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实验方案,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我们结合光刻和电化学腐蚀方法,成功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出一个8×8的一维多孔硅光子晶体微腔的微阵列器件,微阵列的每个阵列单元直径300μm,间距200μm.研究了这种微阵列在633nm激光入射情况下的光学特性.利用我们制备的多孔硅光子晶体微腔的微阵列器件,借助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可实现快速的检测.本文的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生物传感器阵列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甲鱼系统性败血症球状病毒(STSSSV)进行快速检测,以抗STSSSV卵黄抗体(egg yolk immunoglobulin,Ig Y)为一抗,以羊抗鸡Ig G(HRP-Ig G)为二抗,建立STSSSV检测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与血凝抑制(HI)实验,对两者进行了比较.运用ELISA对感染病毒甲鱼的血清、肝脏、粪便、及饲养环境水样进行了STSSSV检测.用ELISA分析了病毒稀释倍数及其2的对数值与OD492nm值间的线性关系,建立STSSSV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结果显示:ELISA较HI更灵敏,其对STSSSV的检测灵敏度为3.98 ng·m L-1,能够在携带该病毒尚未显症的隐性感染的甲鱼血清和甲鱼粪便与养殖水中检测出STSSSV.ELISA对其他水产病毒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ELISA定量检测限度范围为0.031~4μg·m L-1.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为STSSSV的定性、定量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目前常用的有机锡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分析了有机锡化合物检测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研究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三丁基氯化锡(TBT)的吸附和回收;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其进行了检测,认为基于分子印迹-ICP-AES方法适合对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