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阿勒泰地区的气候、环境、人类活动三者构成一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整体.山体抬升的大尺度环境剧变,能引起气候趋势的改变.地质时期巨大的气候变迁,则又带来巨大的环境变化。几百年来持续干旱、波动变化的气候,在其不同的阶段上,会导致小的环境改变,而环境小的改变,又会影响小气候及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则是在一定的气候背景下,对环境变化起加速和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生态平衡     
<正> 在地球上,既存在着有生命的生物,也存在着无生命的物质和能量。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活、生存、生殖、发育和生长等一系列的生命过程,都是把周围环境中的无生命物质和能量,作为生命活动过程的资源来利用的。而生物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的活动,又不断地改变周围环境内资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极端干旱环境资源下的人地关系性质以及演变的主要特征,指出在此地区资源是决定人地关系性质和特征的首要因素,而气候的自然演变、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制约着干旱区人类的生存空间、活动空间以及人类的生存活动、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更深层次的因素。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这种关系的表面形式一直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大致经历了依附自然,干预-顺应自然,干预自  相似文献   

4.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地质观点与唯心主义的“神创说”、“天命论”的斗争任何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开不了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毛主席指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由于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经过生产活动,在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地球的历史和现状,从而产生了古代的一些萌芽状态的地质观点。虽则这些观点,往往是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一门新兴事业,它是人类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必然产物。旅游不仅为国家集累大笔资金,而且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增长知识、强健体魄、增进友谊。旅游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也处处受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当然,旅游对环境也发生作用)。旅游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而所谓环境即作用于人类的所有外界影响之总和,具体为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极端干旱环境背景下的人地关系性质以及演变的主要特征 ,指出在此地区资源是决定人地关系性质和特征的首要因素 ,而气候的自然演变、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制约着干旱区人类的生存空间、活动空间以及人类的生存活动、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更深层次的因素 .从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一直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大致经历了依附自然 ,干预——顺应自然 ,干预自然 ,回归自然四个阶段 .各个阶段以气候环境变化为背景 ,以水资源为主线 ,表现出人地关系演变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7.
关于阿尔泰山及其附近地区鸟类的食性,只见陈服官等(1980)对松鸡的食性有所报道。鸟类同人类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食性特征反映出来的。为此,在新疆林业厅森防站的资助下,我们于1983—1985年,对该地鸟类的食性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以期能对害虫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逐步提高生活条件的基本前提,地球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存在脆弱性或者趋于退化,而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是人类目前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本文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为理论指导,在流域尺度上探讨这一生命共同体各要素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笔者认为流域内这一生命共同体各要素是天然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彼此之间有明确的区位分布和天然的空间配置关系,并且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作用机制.流域内该生命共同体各要素蕴含的资源禀赋突出,但资源总量有限,人类对所需资源的获取程度和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则体现了人类活动与生命共同体间的主要互动机制.只有当人类活动和这一生命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相互增益作用为主、能够引起双向的积极结果为导向时,才能使二者和谐共存、协调发展.为此,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要有严格的统筹性综合规划,而规划及其实施必须要综合考虑到生命共同体各要素的区位分布特征、空间配置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同时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也必然要与生命共同体各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宁波周边城市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作为大规模集中的人类非农性社会经济活动在二维平面上投影点.相互之间存在着空间作用,并在整体同构、功能耦合过程中形成城市群,因此,作为系统的城市群的变动不仅仅是城市单体内在体量影响的结果,还是城市单体空间分布作为位置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通过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对宁波周边城市群形成的机制进行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类基因组国际单体型图计划(The International Haplotype Map Project,HapMap)旨在构建全基因组范围的常见遗传变异数据库,为复杂性疾病、人类进化和其它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此研究基于HapMap计划第Ⅰ期数据,通过群体基因组学策略对亚、欧、非人群中的正选择信号进行扫描.在基因组范围建立了一个包含多层次信息(基因、窗口、大型区域)的正选择图谱.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正选择,正选择的"候选窗口"占总筛查窗口的~5%;基因组中的正选择信号集中于某些特定的染色体区域;确定了62个可能受到强正选择的大型区域,以及区域内相应的88个受到强正选择的"候选基因".研究还发现人群特异的选择在人群的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研究将为后续的人类进化和自然选择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人类的眉毛作为一种独立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鉴别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种基于2DPCA的眉毛识别方法,比较了2DPCA和PCA对眉毛识别的结果.通过对109人的眉毛数据库的分析,分别研究了2DPCA和PCA方法在眉毛识别中识别率和信息阈值之间,识别率与特征个数之间,识别率与图像尺寸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时间和空间的需求.实验结果表明,利用2DPCA方法进行眉毛识别在训练时间和识别率上明显优于PCA方法,识别率最高可达97.62%.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可能引起水文序列出现变异,对流域水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根据1961—2020年长江流域64个水文站点的逐日河道流量观测数据,采用Pettitt突变检验法识别径流序列突变点,利用广义极值分布估计变异前、后河道生态需水;基于流量历时曲线估算河流生态盈余和赤字,结合水文改变程度指标D0和DHRAM(Dundee水文情势改变法)评价长江流域水文整体改变程度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对生态盈余/赤字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长江流域水库、大坝等调蓄作用,长江流域枯水期生态盈余(生态赤字)呈上升(下降)趋势,而在丰水期则呈现相反的变化;2)长江流域干流水文改变程度最高(D0达到50%以上),河流水文情势和生态系统受到高风险影响(DHRAM总分数大于10),生物多样性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3)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生态径流有相反的影响,即气候变化使得生态盈余增加,而人类活动使得生态盈余减少,整体上气候变化是影响生态盈余的主导因素(相对贡献率高于50%)。  相似文献   

13.
通信数据包含人类活动的时空以及社会关系等信息,对人类行为分析有重要的价值.为了帮助分析者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和理解,构建了从通信数据中探索用户的时空、社交等信息以分析用户行为的可视化流程,旨在理解用户的行为模式并通过行为的对比发现用户的社会角色以及用户之间的真实社交关系,通过迭代式交互过程,对用户不同时段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户行为可视分析系统,采用半年的通信数据对该方法以及系统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本方法能够有效理解个人行为、识别用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     
一、前言人类在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漫长过程中,由于自身对生物界十分明确的依赖性,很早就认识到必须改造生物界达到为人类所用的目的。显然,长期以来人们就在不同认识水平上应用理论的和经验的知汉以不同的手段有目的地改造生物,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是,真正有可能准确的按预定的方向改造生物是在近十多年来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特别是提出基因工程的慨念以后才比较明确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分子生物学给我提供了那些准确的按预定方向改造生物的理论和手段呢?从提出基因工程的背景和基础来看,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肠杆菌(E.coli)的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的片段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有些蛋白质二级结构所对应氨基酸的密码子在结构片段的不同位置上具有明显的分布偏向性.有些密码子偏向于出现在结构片段的头部。有些则偏向于出现在结构片段的中部或尾部.同时还发现α螺旋片段中具有位置偏向性的密码子较多。而β折叠和无规卷曲片段中具有偏向性的密码子则较少.对人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片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密码子也具有类似的偏向性,但是与大肠杆菌相比。又具有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因隐私、基因歧视和基因组多样性等方面.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为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方向圈定了界限.  相似文献   

17.
<正> 世界各国对菱科(Trapaceae)植物的认识、利用和研究是由来已久的。因为菱类植物在各大洲的淡水水域地区分布广、生长量大,还可供食用及药用。所以,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菱类植物和人类的关系甚为密切。今后,在实践过程中必被人们所重视,从而,使它的各个种类在生产方面,得到  相似文献   

18.
笔者受自治区土地管理局的委托,于一九八四年夏去喀什地区指导和协助使用航片进行大比例尺土地利用调查的工作,在必要的野外路线调查和有关同志的协助下,写出此文。土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被等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同时也包括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和影响。平常我们所指的土地资源,一般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土地,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土地利用是指人们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生产需要,对土地进行改造利用进行物质生产的一种经济活动。它既受自然条件的作用所制约,又受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重大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工业、交通、城乡建设、旅游和某种特殊需要等类型。  相似文献   

19.
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和人类活动的不适当,造成塔里木河水资源大量损耗,蒸发、河道频繁变迁等自然因素导致的消耗占相当比重,集中表现为人类的控制能力和水平较低,人类不适当活动导致的水资源利用管理失控是造成水资源损失又一重要原因,它是在人类对河流控制能力和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高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关键在于增强对塔里木河科学调控和有效影响,工程控制是增强控制力的根本措施,也是实施依法、价格管理、计划管理以及节水等其他措施的基础,在西部大开发中,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大好机遇,尽快实施塔里木河整体控制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四爪陆龟生态观察初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爪陆龟(Testudo horsfieldi)又叫草原龟,分布于亚洲的西南部,以苏联哈萨克斯坦南部的荒漠地区和西天山的山前地带为多。在我国就目前所知,仅分布于新疆霍城县境内。当地俗名“旱龟”、“鳖盖”,维吾尔语称“塔西帕卡”,哈萨克语称“塔斯帕哈”.早在1957年,我们就在霍城县芦草沟采到了四爪陆龟标本并用于教学。1973年,四川生物研究所赵尔宓同志以我们所赠的标本作为我国的首次记录在《动物学报》19卷第二期上进行了报导.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四爪陆龟数量急剧减少,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