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骨铅测定的优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铅测定除了可提供过去累积信息外 ,还有如下的优点 :( 1 )过去有铅暴露史但未进行过血铅测定者 ,或过去有职业接触但无法监督者 ,如破坏性作业工人和废物场工人 ,可通过骨铅测定估价被雇用时的血铅水平 ,以便对这些工人的临床症状进行解释。( 2 )骨铅测定对某些疾病的确定和评估也十分重要 ,例如铅性肾病 ,癌症病人化疗时的骨铅动员。( 3 )XRF对大多数骨部位都能进行准确的骨铅测定 ,而不需要精细的剖视图资料或骨骼组织透视图和骨几何资料。因此 ,无论是在铅的工业毒理学研究 ,或是一般的铅代谢研究中 ,骨铅测定都是很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鸡铝氟联合作用--铁与骨矿化和矿物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铝氟联合作用时铁与矿物代谢的关系,在鸡铝氟病及铝危害模型基础上对全血铁和骨铁用 AAS法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性成熟前各实验组全血铁均升高,但以加氟组更为明显;性成熟后饲料加入氟化物的 3个组全血铁仍高于对照,未加的另3个组则低于或接近对照组.骨铁含量均有所下降.饲氟、骨氟、骨铝与全血铁有明显正相关(P<0.2)或显著正相关(P<0.05),与骨铁有明显负相关,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明显(P<0.1) 意义.全血铁与全血钙、镁、磷,骨灰化率、骨矿含量、平均骨壁厚度、骨矿沉积率均呈显著正相关.骨铁与骨钙、镁呈显著或明显负相关,与成骨细胞指数、破骨细胞指数、类骨质体积呈明显或非常显著(P<0.01)负相关,与骨单位吸收周期呈明显正相关.全血铁与骨铁呈明显负相关.提示,全血与骨骼铁代谢是能分离又相对应的体系,可能有相互平衡、调节和补偿作用.铁不仅是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还与骨矿化和骨细胞及矿物元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5例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实施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然后以手术结果为参照,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及具体的影像表现。经手术证实,55例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中隐性骨皮质下骨折34例、骨皮质骨折14例、骨软骨骨折7例,核磁共振成像符合率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相比较,核磁共振成像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如下:隐性骨皮质下骨折存在大范围的地图样、网格状或线状信号区,边界模糊但骨关节面完整;骨皮质骨折呈低信号带中断,与骨髓高信号存在强烈对比;骨软骨骨折呈多层次或者是连续性中断。说明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具有多样性特点,仔细分析不难鉴别,可作为优选诊断手段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骨骼是构成人体外形的支架,起到保护、支持和运动等作用。生命的形成和成长过程伴随着骨组织的生长和强壮,在这期间,人体需要从外界补充大量的钙,以骨钙的形式沉积于骨质中,特别是贮存在骨小梁中,使骨不断增长、增粗、增厚,骨密度增加,骨硬度增大。骨骼内钙的沉淀与溶解持续不断进行,保持动态平衡。成人每天约有700mg的钙在骨中进出,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钙的沉淀逐渐减慢。小儿的骨骼由小到大,其结构和形态不断地变化,故骨骼中钙的代谢更旺盛,对钙的需要也较成人多。钙对骨骼系统的作用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骨填充和骨替代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骨修复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以及可调节的孔径和有序的介孔结构,将在骨修复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不同的制备加工方法能得到纤维、支架、中空结构或纳米颗粒结构的MBG;大量研究表明,在MBG中掺杂少量的治疗性无机离子,能赋予它们更多的生物学特性,包括成骨、抗菌、抗炎、止血或抗癌特性;而且无机离子掺杂的MBG作为支架或纳米颗粒加工后,仍然具有出色的生物活性反应。此外,通过在介孔结构内负载生物活性分子、治疗药物和干细胞可进一步改善MBG的性能。本文介绍了近年来MBG的合成、金属离子掺杂MBG的抗菌性能以及MBG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高氟铝暨铝引起性发育前人和动物高钙及高骨矿性骨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铝氟联合中毒27例2-11岁儿童和100日龄雄鸡实验3个月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骨软化伴 骨硬化的病人有22例,占81%;随着年龄增长,骨硬化渐渐突出;患儿全血钙、磷升高,血清Ca^2 正常范围偏高,血清P^5 下降。铝氟联合作用实验鸡性发育前、后全血钙一直较高,全血磷与血清Ca^2 、P^5 及其相关关系出现由高到低到高的交错变化;单独铝作用全血钙一直较高,碱到性成熟期下降,血清Ca^2 、P^5 一直较低。在性发育完成阶段,高铝可使类骨质矿化过度延迟,小幅度减少骨钙、磷含量,但骨部矿物元素和骨矿含量及骨密度不一定降低,甚至可小幅度升高,又有同软化;铝氟联合作用时类骨质矿化延迟时间仍过长,骨矿沉积率已高于对照,存在明显分离。氟可提高矿物元素含量,使骨矿化与骨硬化在骨组织不同层面茯结合成年病人的情况,认为铝氟联合 作用骨损害的表现与骨代谢速度及细胞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骨形成方式偏转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植物需要肥料,正与人需要食粮相同。植物需要肥料主要有三种,这是大家所知道的,就是氮、磷、钾三项。在中国科学未发达以前,农民采用肥料,大率是以粪便、草灰、堆肥、豆饼,以及马牛猪羊等牲畜之粪与骨。主要含氮者为粪便豆饼之类。但牲畜之粪中亦含有磷,主要含磷者为猪牛羊之骨。主要含钾者,为草灰和稻麦及其他五榖之藁灰。但一切植物经过燃烧之后,含氮  相似文献   

8.
煤烘玉米铝氟联合中毒病区环境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氟中毒重病区铝危害情况 ,给该病防治提供依据 ,在分析贵州已查明的 4个经骨X线诊断有骨软化或残留骨变形氟重病区病人血、尿、头发铝含量的同时 ,对相关环境和物质进行了调查和检测。各重病区均在一定的地理、地质环境中 ;主粮均为玉米 ,必须及时干燥 ,习惯用原煤或原煤加粘土烘干并长期烘炕 ,以防发芽、霉烂和回潮变质。原煤、拌煤粘土、沉积烟尘含氟量均很高 ,其烘炕的玉米氟含量增高数十倍到成百倍 ,达 42× 10 -6~ 13 5× 10 -6,铝增高数倍 ,达 3 2× 10 -6~ 5 5× 10 -6。不同煤质燃烧时厨房空气氟含量可相差数倍 ,玉米氟含量相差数倍到 10数倍 ,其食用人群有不同的病情。采取综合措施使玉米含氟 <10× 10 -6可避免铝危害的骨软化残废性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对966名氟作业工人选定的骨骼常规摄X光片,按其不同日摄氟量分组观片、记录。结果显示:①骨骼X线改变阳性率与日摄氟量呈正相关(r=0.879,P〈0.01);②不同部位的骨骼X线改变阳性率有差异;③骨骼X线改变的主要表现是骨密度增高、骨间膜增宽或钙化、关节、骨周、髓腔有改变、骨质增生、闭孔膜及韧带钙化等。  相似文献   

10.
对某村普查筛出的铝氟联合中毒病人及高氟,高氟铝、高铝的实验种鸡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氟含量〉40*10^-6的主食玉米促成了一般摄铝浓度人群的铝吸收和蓄积,饲铝超过一般浓度1-4倍的童鸡便有肝、肾铝蓄积、骨铝反而显著下降,但均出现低龄人群和实验动物的高钙血和高骨矿性骨营养不良软化,高全血磷的ATP生成减少,全血铁增高的缺铁性小细胞性贫血,低锌症,智能和体能下等钙磷铁锌生物有 良和低素质综合症,随  相似文献   

11.
用测定骨元素含量的方法,分析了尼尔雌醇及联合应用尼尔雌醇和利骨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元素代谢的影响。将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A组:假去卵巢组;B组:去卵巢组;C组:去卵巢 CCE3(全量)组;D组:去卵巢 CCE3(半量) 利骨素。结果表明,去卵巢大鼠骨Ca、Mg、S、Mn、Zn等含量显著降低,P含量显著增加。单纯应用CCE3或联合应用CCE3和利骨素均可使去卵巢大鼠降低的骨Ca、Mg、S、Mn、Zn等含量显著回升,P含量显著回降,而后者使去卵巢大鼠降低的骨Ca、Mg、Zn、Co等含量回升的作用优于单纯应用CCE3,说明联合应用CCE3和利骨素对抗去卵巢大鼠骨元素代谢紊乱的作用强于单纯应用CCE3。提示利骨素可加强尼尔雌醇防治去卵巢大鼠骨元素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物矿物由于具有完美结构及独特的生物活性,使其成为制备新型有彬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的思想来源,在目前制备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质中大部分是无规分散的,但无机纳米颗粒在有机物中的有序排列是生命体中的一种根本体现,有序排列会使材料的性能更加优异。人骨的主要成分是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和胶原,羟基磷灰石晶体是沿着胶原纤维的长轴方向有序排列的,这使得人骨不仅具有生物活性,而且具有非常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用骨铅测定判断铅中毒的效果可以和血铅或其他指标相比较。Markowitz对 2 0 1例中度铅中毒、驱铅试验阳性儿童在相隔 7周所作的研究表明 ,接受螯合治疗的儿童骨铅、血铅和EP水平比未治疗儿童分别降低 40 μg/g、47μg/L和 2 48μg/L。然而 ,研究发现上述这些变化是不均匀的 ,初始铅水平较高的儿童降低最大 ,而初始水平低的儿童降低最少。当对初始水平进行对照分析或对初始水平进行分组对比分析时 ,发现治疗儿童和非治疗儿童之间的差异就不再显著。Rosen利用 1 44例铅中毒儿童的骨铅和血铅数据对驱铅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 ,发现当骨铅值高于…  相似文献   

14.
球形纳米生物活性玻璃(BGN)含有硅、钙和磷等元素,具有可控的形貌和粒径、有序的介孔结构、较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成骨活性,已被广泛用于骨修复和牙科诊疗。BGN还可掺杂不同金属离子以增强成骨性、成血管性等,或使其具备抗菌性或生物成像能力。同时,球形、有序介孔结构、纳米级的尺寸和高比表面积有利于装载药物或生物因子并进入细胞,使其具有潜在的高负载能力和靶向治疗能力。但由于难以制备粒径较小的单分散BGN,且纳米级颗粒普遍存在团聚问题,对生物体的影响也不完全明确,所以,BGN尚不能作为临床药物载体被利用,相关的研究仍需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BGN的制备技术、负载能力、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1 )铅通过改变循环激素水平 ,特别是 1 ,2 5 二羟维生素D3水平 ,间接变更骨细胞功能 ;(2 )铅通过干扰骨细胞对激素的调节能力直接变更骨细胞功能 ,例如 ,低水平铅抑制 1 ,2 5 二羟维生素D3刺激骨钙素的合成 ;(3 )铅损伤细胞合成或分泌骨基质其他成分 (例如 ,胶原和骨唾蛋白 )的能力 ;(4 )铅直接影响或替代钙信使系统活性部位中的钙 ,导致生理调节功能损伤。可见 ,铅对骨骼的毒性作用是由两个基本过程产生的 ,一是通过损伤内分泌器官而间接影响激素合成或对骨功能和骨矿物代谢的调节功能 ;二是通过毒化细胞、干扰基本细胞过程和酶功能、…  相似文献   

16.
0引言一直以来,钙磷生物材料如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由于其成份与骨的无机成份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骨修复材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类可在生理条件下自固化的非陶瓷型类HA人工骨材料,这种由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转变而成的HA,与天然骨磷灰石有类似的组成结构,植入人体后可参与新陈代谢,促进骨组织生长[1,2]。一些研究显示,CPC具有成骨活性和生物降解性,在体内被吸收的同时可引导新骨的生成,从而可克服自体骨、磷酸三钙陶瓷因吸收降解过快造成的局部缺陷以及陶瓷型HA长…  相似文献   

17.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骨中氟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中氟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较烦琐费时的扩散-比色法。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创建是氟化物分析方法的重大发展。Singer等曾应用氟电极测定骨中氟,方法快速而准确,但其操作需要用稀酸碱及醋酸盐小心调节骨样溶液以使其与标准氟溶液具有同一离子强度及pH值。我们采用TISAB技术,以自制Y-1型氟电极测定骨中氟含量,较Singer等所提出的方法更为简便与快速。实验部分 (一)仪器氟电极:自制Y-1型氟离子选择电  相似文献   

18.
由于牙、骨中存在大量Ca,P等基体元素(以羟基磷酸钙为主的无机盐类占骨总重的2/3),使得ICP-AES同时测定牙、骨中多元素时,光谱干扰严重。因而,同时测定牙、骨中多种生命元素时,必须进行化学预处理或应用光谱学技术校正干扰。本文研究了基体干扰情况,使用基体匹配标准溶液,并配合对样品进行不同倍率的稀释,分步测定了十二种常量、微量生命元素。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采用磷酸四钙和磷酸氢钙混合粉末制备了nCa/nP比为1.58的非化学计量羟基磷灰石骨水泥(n-HAC)及其多孔支架材料。结果表明:与nCa/nP=1.67的化学计量羟基磷灰石骨水泥(HAC)相比,n-HAC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没有明显的区别。XRD和IR显示:n-HAC与HAC都为羟基磷灰石结构,但n-HAC在Tris-HCl缓冲溶液的降解性明显大于HAC。细胞培养结果表明:成骨细胞在n-HAC和HAC两种材料上的粘附和细胞形态没有明显的区别,但细胞在n-HAC上的增殖率明显高于HAC。将多孔n-HAC支架材料植入兔股骨缺损处,观察其修复骨缺损情况,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新生骨在多孔支架的表面形成,并长入其内部;n-HAC在体内的降解比HAC快,能明显地促进新骨生成。  相似文献   

20.
生物磷灰石中羟基的存在形式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娟  左奕  王学江  张利  李砚  李玉宝 《化学进展》2009,21(6):1356-1363
骨磷灰石晶体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短程有序对骨的生理和结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但骨矿物晶体是否含有OH存在多年的争论,以及B型碳酸盐磷灰石中碳酸根替换的精确位置仍没有完全弄清。本文综述了生物磷灰石矿物的成分和晶体结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运用广泛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光谱技术研究骨矿物晶体中OH存在形式。讨论了碳酸根离子在磷灰石晶体中的A型和B型替换。更深入地探讨了生物磷灰石稳定性、替代机制及许多表面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