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述了有机药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模式、影响因素、并着重介绍了其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等研究方法,概括了其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药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设计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胜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2012,28(10):2363-2380
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生命活动在分子水平上的基本事件.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像可以给出关键生命活动过程的分子细节. 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原理有助于揭示生命活动的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设计. 本文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设计和调控研究的近期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 介绍了作者实验室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主要包括: (1)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和蛋白质复合物结构计算分析; (2) 基于序列、结合位点以及复合物结构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 (3)蛋白质相互作用设计方法; (4) 利用化学分子调控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5) 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药物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列举了部分机体所需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及金属盐类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与其它药物方面不良相互作用以及使用不当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合理应用之对策。  相似文献   

5.
药物小分子与生物体内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药物发挥其药理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通量地筛选出能够与生物靶分子相互作用且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小分子,对于新药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超滤质谱技术是超滤装置与质谱技术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它能够在液相条件下快速地识别并鉴定出与生物靶分子结合的药物小分子配体。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超滤质谱技术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药物小分子和生物靶分子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超滤质谱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实验操作中的一些关键问题。重点介绍了超滤质谱技术在药物小分子与生物靶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生物膜色谱及其在药物活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种新兴的色谱技术-生物膜色谱技术,综述了生物膜色谱技术近十几年的发展状况、生物膜的制备与固定化的各种方法,着重介绍其用于药物与膜相互作用研究的原理及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该技术在药物活性成分筛选和活性评价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高帅  郭叶  李海燕  方葛敏 《化学进展》2014,26(1):100-109
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的调节都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一般,蛋白-蛋白作用的界面太大而不能被小分子药物选择性靶向,因此小分子药物很难高效特异性地阻断该类型的相互作用。此外,由于蛋白质药物很难透过细胞膜,它们也不能直接靶向细胞内的相互作用。由于当前药物分子的限制,发展下一代既能进入细胞膜又能特异性靶向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为了克服上述药物分子的缺点,Verdine等发展了一种全碳支架的具有α-螺旋结构的新型多肽,这种多肽被称作订书肽(stapled peptides)。相比于天然多肽,订书肽有更高的酶解稳定性并且可以进入细胞膜,从而提高了它的药理性能。本文将从订书肽的化学合成、生物物理性能的表征和其在癌症和HIV治疗、信号通路的调节和肿瘤激活蛋白的抑制方面的生物应用详细介绍订书肽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白玉  范玉凡  葛广波  王方军 《色谱》2021,39(10):1077-1085
小分子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后与人血清白蛋白(HSA)、α1 -酸性糖蛋白(AGP)等血浆蛋白存在广泛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深刻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其与靶标蛋白的结合,进而影响药物效应的发挥。深入探究药物与血浆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候选药物的成药性优化、新药研发、联合用药的风险评控等意义重大。而发展高效、灵敏、准确的分析检测方法是开展药物-血浆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的关键。近年来,色谱技术由于其高通量、高分离性能、高灵敏度等特点在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测定血浆蛋白翻译后修饰对药物结合的影响,多种药物的竞争性结合等。其中,高效亲和色谱(HPAC)和毛细管电泳(CE)应用最为广泛,能够通过多种分析方法获取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解离速率常数等相互作用信息。该文着重综述了HPAC和CE在药物-血浆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常用策略及最新研究进展,包括HPAC中常用的前沿色谱法、竞争洗脱法、超快亲和提取法、峰值分析法和峰衰减分析法,以及CE中常用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法(ACE)和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法(CE-FA)等。最后,该文还对当前色谱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色谱技术在药物-血浆蛋白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药物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DNA相互作用的模式和近几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进展。引用文献57篇。  相似文献   

10.
纳米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药物的主要途径, 是指通过向药物的良溶剂中引入不良溶剂产生过饱和体系, 进而形成纳米尺度药物颗粒的方法. 该方法操控灵活, 能够大范围地选择药物分子、 溶剂、 载体、 表面活性剂及其它赋形剂, 实现对纳米药物成核及生长过程的调控. π-π堆积和疏水相互作用等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能够主导纳米药物成核, 从而用于制备高生物安全性的无载体纳米药物(CFNs). 目前超分子自组装在成核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协同效应及调控方法尚缺少归纳总结. 根据纳米沉淀法的成核理论, 本文对超分子相互作用在成核过程中的重要贡献进行了诠释; 基于目前单药自组装CFNs的进展, 对多药共组装CFNs的优势进行了强调; 并将超分子相互作用主导成核的概念拓展到通过金属离子螯合形成的CFNs. 从理论上阐明了超分子相互作用在纳米药物成核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将极大促进以高生物安全、 多功能及以联合治疗为标志的下一代CFNs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拮抗作用及传统医学的食物相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微量元素的生理活性取决于其化合物的溶解性,配位状态、浓度、溶液酸度以及其它元素浓度,拮抗作用的本质是元素的结构-性质-活性关系。其机理主要包括直接反应、形成MT的抑制反应,相似元素竞争配位部位以及社会、心理、遗传和个体易感性等,传统医学煌食物相克的实质还是物质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Since the driver pathway in cancer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cancer, it is very imperative to identify driver pathways, which will offer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precision medicine or personalized medicine.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maximum weight submatrix problem model is proposed by integrating such three kinds of omics data as somatic mutations, copy number variations, and gene expressions. The model tries to adjust coverage and mutual exclusivity with the average weight of genes in a pathway, and simultaneously considers the correlation among genes, so that the pathway having high coverage but moderate mutual exclusivity can be identified. By introducing a kind of short chromosome code and a greedy based recombination operator, a parthenogenetic algorithm PGA-MWS is presented to solve the model. 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among algorithms GA, MOGA, iMCMC and PGA-MWS were performed on biological and simulated data se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algorithms, the PGA-MWS one based on the improved model can identify the gene sets with high coverage but moderate mutual exclusivity and scales well. Many of the identified gene sets are involved in known signaling pathways, most of the implicated genes are oncogenes or tumor suppressors previously reported in literatur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may become a useful complementary tool for detecting cancer pathways.  相似文献   

13.
六种出口中成药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法分析了六种出口中成药的无机元素,并对所含的元素及效用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4.
八种解表中草药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八种解表中草药中Fe、Cu、Mn、Ca等九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该类中药含有较丰富的铁、铜,但Zn、Mg含量较低,为进一步探讨微量元素与药效的关系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不同条件下比较详细地研究了Ca与Al在ICP-AES中的相互干扰,结果表明:这种干扰的垂直空间分布与其它元素的基体效应不同,特别在低观察区域Ca、Al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相互抑制效应,说明Ca和Al之间产生了溶质挥发干扰。对分析条件特别是入射功率、载气流量及观察高度进行最优化可以使这种干扰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16.
评进了当前中药徽量元素研究中的若干热点课题;1.微量元素与中药品种、产地的关系;2.微量元素与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的关系;3.中药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4.中药内有机成分与微量元素的相互关系;5.微量元素对中西药配伍的影响;6.微量元素的毒副作用.共引用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17.
Chitosan, industrially acquired by the alkaline N-deacetylation of chitin, belongs to β-N-acetyl-glucosamine polymers. Another β-polymer is hyaluronan. Chitosan, a biodegradable, non-toxic, bacteriostatic, and fungistatic biopolymer, has numerous applications in medicine. Hyaluronan, one of the major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in vertebrate tissues, is broadly exploited in medicine as well.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at these two biopolymers have a mutual impact on skin wound healing as skin wound dressings and carriers of remedies.  相似文献   

18.
中药不良反应与铅,镉含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测定了近90种中药中铅、镉含量,并对9各占药中铅、镉含量与其不良反应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铅、镉对人体的毒害作用与中药的中毒副反应有许多相似之处,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临床调配处方时发现的问题,对几例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了讨论,不合理用药可能降低疗效,延缓治疗,给患者带来痛苦。提示必须充分重视此问题,以防止药疗事故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Interference effects of co-generated hydrides of arsenic, antimony and bismuth on trapping behavior of selenium hydride (analyte) within an iridium-modified, transversely heated graphite tube atomizer (THGA) were investigated. A twin-channel hydride generation system was used for independent separate gener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analyte and interferent hydrides, i.e. in a simultaneous and/or sequential analyte–interferent and interferent–analyte mode of oper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analyte and modifier mass, interferent amount, trapping tempera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gaseous phase was studied. A simple approach for the elimination of mutual interference effects by modification of the gaseous phase with oxygen in a substoichiometric ratio to chemically generated hydrogen is proposed and the suppression of these interference effects is demonstrated. A hypothesis on the mechanism of trapping and mutual interference effects is dra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