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林 《高等数学研究》2004,7(5):i017-i017
翻阅手头保存的《高等数学研究》杂志,从2001年第1期到2003年第1期,几乎每一期都刊载有与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有关的内容:2001年第1期发表了大会组织委员会《迎接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文章和《中国成功申办国际数学家大会筹备工作顺利  相似文献   

2.
《高等数学研究》2002,5(1):F002-F002
颁发菲尔兹奖 ( Fileds Medals awarded)是国际数学家大会 ( ICM)上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该奖是为纪念加拿大数学家菲尔兹 ( J.C.Fileds)而设立的 ,他是多伦多大学教授、1 92 4年多伦多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 ,在这次获得很大成功的大会后 ,他建议利用会议的经费余款设立一项国际性数学奖这一建议在 1 93 2年苏黎世的会上被通过 ,但菲尔兹本人前此数月已不幸病故 ,临终遗言加上了他个人的捐款 ,并再次强调了奖金的国际性。菲尔兹奖在 1 93 6年奥斯陆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首次颁发 ,主要奖励年轻数学家的工作 ,“作为对其已有工作的认可”和“鼓…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大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这次会议的会标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画的弦图.  相似文献   

4.
算两次     
引例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ICM-2002)在北京召开,这是世界数学家大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如图1是此届大会的会标,其中央图案正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弦图”.它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又像一只转动着的风车,欢  相似文献   

5.
关于数学教育中几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8月20日,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数学界的光荣和骄傲,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Mumford(曼福德)说:“如果中国的学生们得到良好的培训,那么下一代人的中国显然将成为数学领导国之一.”北师大张英伯教授指出:“这一远大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我们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教育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卢介景 《大学数学》2003,19(1):108-110
1"国际数学家大会"百年行踪 今年8月我国数学工作者将迎来一个盛大的节日:在北京举行第24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缩写ICM,后文简称"大会").这给喜讯频传的华夏大地和新世纪又增添了新的喜悦.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以下简称会标 )是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 ,它在 2 0 0 3年中考中受到各地命题者的青睐 ,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多个以会标为背景的中考题 ,现介绍如下 ,供同学们参考 .一、利用丰富的边、角相等关系证明三角形全等例 1  ( 2 0 0 3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 )如图是 2 0 0 2年 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 2 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中的图案 ,其中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 .求证 :△ABF≌△DAE .证明 :∵四边形ABCD ,EF GH都是正方形 ,∴∠BAF =90°-∠DAE=∠ADE .在Rt…  相似文献   

8.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卫星会议一览  相似文献   

9.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四年一次,“世界杯”四年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简称ICM)也是四年一次,不知为什么,这么多重大的活动都是四年一次.·8月20日下午3:00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将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届时 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将出席;将要颁发颇具声誉、有“数学的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 兹数学奖;会请著名的数学家介绍这些获奖者的工作,这些获奖者也要发表演 讲.  相似文献   

11.
“奥运会”四年一次,“世界杯”四年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 (International Con-gress Mathematicians,简称ICM)也是四年一次,不知为什么,这么多重大的活动都是四年一次.●8月20日下午3:00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将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届时 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将出席;将要颁发颇具声誉、有“数学的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 兹数学奖;会请著名的数学家介绍这些获奖者的工作,这些获奖者也要发表演 讲.  相似文献   

12.
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ICM)大会,至今已经三年了.然而,对于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勾股圆方图》中的大会会标构图,恐怕还留在不少数学爱好者的记忆之中.会标是由四个相同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看起来十分和谐、简明、完美、漂亮.当然,应用该会标构图可以证明勾股定理.此外,对于会标中的直角三角形,如果较  相似文献   

13.
穿越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行路人总想抄近路抵达目的地.怎样走才能使路径最短呢?下面拟编的一道题目,试图用“杨辉三角”来解释,供读者品味. 题目为迎接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简称ICM)在北京召开,筹委会的工作人员在接待大厅挂起了一幅会场路线指示图,如图1所示:网线表示北京某区的交通路道,每个方格内均表示建筑物,点A处是接待大厅(阴影部分)东南拐角的十字路口,点B处是大会会场(阴影部分)西北拐角的十字路口.问:数学家乘车从A出发到B处有多少条最短的行车路线?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提高初等数学研究水平,21世纪首次初等数学研究学术交流会于2003年8月10日至8月13日在江西赣南师范学院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代表84人。江西省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欧阳崇珍教授、赣南师范学院副院长孙弘安教授、中国初等数学研究工作协调组成员周春荔教授、熊曾润教授、杨世明特级教师等参加了大会。欧阳崇珍向大会做了题为“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简介”的报告,并观看了大会盛况的录像,杨世明所做的“中国初等数学研究概况”、熊曾润的“研究平面闭折线的几点体会”和周春荔的“数学方法论浅谈”的大会报告,都受到了代表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5.
阅览2003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发现一些省市的命题者对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如图1)情有独钟,设计出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并增强时代感到系列新题.  相似文献   

16.
戎小春  王雨生 《数学通报》2002,(6):F002-F002,1
四年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将于 2 0 0 2年 8月 2 0日至 2 8日在北京召开 .这是自 1 892年以来国际数学家大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 ,是我国数学界的一件大事 ,也是中国数学家和数学工作者的光荣 .在这次大会上 ,我国将有 1 2名数学家作 45分钟报告 ,还有十几位海外华人数学家应邀报告 ,其中有两人将作一小时大会报告 ,这是我国数学界前所未有的 .数学是什么 ?数学在研究什么 ?数学家们在做什么 ?这是广大数学工作者 ,数学教师和热爱数学的同学们都关心的问题 .《数学通报》将围绕这次大会 ,向大家介绍数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介绍活跃在这些领域的数学家 ,特别是我国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17.
前几年逛书店时,一个醒目的丛书"好玩的数学"映入眼帘."数学好玩"这是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为少年儿童的题词.这本由中科院院士数学家张景中先生主编、北京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种种原因诺贝尔奖中并没有数学奖 ,因此世界各国设立了为数不少的数学奖项 ,其中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这两项影响最大 .1 菲尔兹奖菲尔兹奖是为纪念加拿大数学家菲尔兹(J.C .Fields,1 86 3~ 1 932 )而命名的 .菲尔兹出生于加拿大渥太华 ,在多伦多上大学 ,而后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 1 892~ 1 90 2年游学欧洲 ,而后回到多伦多大学执教 .1 92 4年 ,菲尔兹作为多伦多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 ,成功地主持了该届大会 ,并在会后提议利用这次大会节余的经费设立一项国际性数学大奖 .菲尔兹的建议在 1 932年苏黎世国际数学…  相似文献   

19.
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谈二十一世纪的数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数学研究》2001,4(2):2-5,19
编者按在21世纪已经到来,人们正迎接新世纪第一次世界数学最高盛会-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北京)之际,本刊特发表数学大师陈省身院士1992年5月31日在"纪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的讲话.陈先生十分通俗简明地阐述了数学的意义、数学与应用、2l世纪中国数学的发展,以及做主流数学或非主流数学、好的数学与不好的数学,等等,人们普遍关注而又不易解答的问题,对于广大大学生、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工作者,都极富教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第 2 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2 0 0 2年 8月 2 0~ 2 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 .国际数学家大会历来是世界数学的最高盛会 ,本届大会更是新世纪第一次 ,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的大会 ,是中国数学的百年为不遇 .在北京大会的前后 ,更有包括北京、上海、西安、香港、澳门、台北、莫斯科、浦项、庆州、京都、河内、新加坡等在内的我国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 3 0多所城市 ,一共举办 46场卫星会议.大会 (不包括卫星会 )注册人数超过 40 0 0 ,是历届大会中人数最多的一次 ,可谓盛况空前 .本文将就华人数学家参与这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国际数学盛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