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乙烯基类单体结构与淀粉接枝共聚物的接枝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选择不同结构的乙烯基单体,分别在不同的接枝率水平上与玉米原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合,通过溶剂萃取除去均聚物后,以重量法测定接枝效率,从而揭示了单体结构与接枝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验结果表明,单体取代基的位阻和极性因素都对淀粉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效率有显著影响,空间位阻增大,接枝效率降低,而单体极性增加则有利于接枝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为淀粉接枝引发剂,研究了接枝共聚单体对淀粉接枝共聚物(SGC)上浆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实验对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腈(AN)10种接枝单体进行筛选,然后根据所归纳出的SGC浆料接枝支链的分子结构模型[1],探讨了几种组合共聚单体对其上浆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接枝单体对SGC浆料的上浆性能影响很大,多元化的单体组成有利于提高它的上浆性能.  相似文献   

3.
过硫酸铵引发衣康酸与苎麻纤维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使衣康酸与苎麻纤维接枝共聚,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对接枝纤维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铵浓度3×10- 2 m ol/L、衣康酸浓度1.80 m ol/L、外加酸浓度1.0 m ol/L、50℃下反应72 h,接枝率较高;经衣康酸接枝的苎麻纤维具有一定的离子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淀粉与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接枝共聚的方法,在低油水比的反相悬浮体系中制备微米级可降解高吸水树脂微球,探讨了油水比、中和度、分散剂、引发剂、交联剂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物的粒径和吸水倍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丙烯酸中和度、油水比、分散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研究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0.7,油水比2.5∶1,分散剂用量0.7g,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0.3%,交联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0.057%;得到产物的粒径约为1.5μm,吸水倍率为290.93g/g.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疆细羊毛为接枝基体,采用共辐照法,研究了剂量、剂量率和单体浓度对羊毛与丙烯腈伽玛辐射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同时,用IR谱、X射线衍射谱和热分析仪对纤维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铬酸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苎麻纤维进行接枝共聚,探讨了接枝条件对接枝共聚的影响.结果表明,Cr6+引发MMA与苎麻接枝共聚的最佳条件为[Cr6+]=0.007mol@L-1,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为50℃,[HNO3]=1mol@L-1,[MMA]=0.7mol@L-1,纤维素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乙二胺溶胀可提高接枝率.  相似文献   

7.
以PhCH2Br为引发剂,FeCl3/PPh3为催化剂催化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探讨了温度、时间、催化剂与引发剂比及催化剂与单体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测定了聚合物的结构,GPC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PDI=1.12~1.69。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PP)的表面非极性,限制了在一些重要领域中的应用.为了提高PP的亲水性,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固相光接枝反应装置为反应器,采用固相紫外光接枝法在PP粒料表面接枝丙烯酸(AA),研究了PP接枝前后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接枝PP的拉伸强度降了1.37MPa,但断裂伸长率从358.3%增加到396.3%,说明丙烯酸适度接枝对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可以提高PP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9.
首次采用三(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乙胺)镧[La(OPEBS)3]作为单组份引发剂用于引发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系统研究了溶剂、反应温度、单体/引发剂比例、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OPEBS)3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可以在反应温度为40℃,[-εCL]/[La]摩尔比为1 000,反应时间为40 min的聚合条件下得到分子量约为5.84×104,产率为99.9%的聚己内酯(PCL).1H NMR结果显示己内酯单体是通过酰-氧键的断裂插入增长链.  相似文献   

10.
首次采用三(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乙胺)镧[La(OPEBS)3]作为单组份引发剂用于引发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系统研究了溶剂、反应温度、单体/引发剂比例、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OPEBS)3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可以在反应温度为40℃,[-εCL]/[La]摩尔比为1 000,反应时间为40 min的聚合条件下得到分子量约为5.84×104,产率为99.9%的聚己内酯(PCL).1H NMR结果显示己内酯单体是通过酰-氧键的断裂插入增长链.  相似文献   

11.
以三(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乙胺)镧La (OPEBS)3为引发剂引发L-丙交酯(L-LA)和ε-己内酯(ε-CL)的共聚,可控合成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单体加料顺序、投料比、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M/I)及聚合温度对L-LA和ε-CL共聚的影响.由石油醚抽提纯化的聚合物经GPC、1H NMR和DSC分析,表明该共聚物为L-LA和ε-CL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N-(4-二甲氨基联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均聚物及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比单体更高的荧光强度,并研究了双键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五乙酰基葡萄糖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为原料,以路易斯酸-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BF3·Et2O)为催化剂,方便地合成了一种含糖单体-甲基丙烯酸-2-(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氧)乙酯(AcGEMA).该单体与丙烯腈(AN)经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进行了共聚.单体和共聚物结构分别经红外、核磁证实.以水接触角测定脱乙酰保护后的含糖共聚物膜表面,结果表明脱乙酰化可显著提高膜表面亲水性.因此,用共聚法对聚丙烯腈膜改性,使其表面引入糖基,可以改善聚合物膜的亲水性;同时糖基的引入为其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新型功能化单体5-苄氧甲基-1,4-二氧六环-2-酮(BDON)的合成方法,并将其中间体5-羟甲基-1,4-二氧六环-2-酮(HDON)的产率由文献值的35%提高到48%,同时还研究了BDON在不同催化剂Sn(Oct)2、Al(O^i Pr)3和Al(O^iBu)3的存在下的本体开环聚合,得到分子量为19200的聚合物,研究了聚合温度、时间、催化剂以及催化剂浓度对单体转化率和分子量的影响.通过催化氢化去除苄基保护基得到聚(5-羟甲基-1,4-二氧六环-2-酮)(PHDON),并用FTIR、^1 HNMR、^13 CNMR和GPC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另外,研究了3种聚合物PHDON、PBDON和PDON在不同条件下的体外降解速率以及BDON和DON的共聚和聚合物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15.
阳离子型聚合物乳液纸品防水胶的制备与防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等单体为原料,以异丙醇为溶剂,AIBN为引发剂共聚制得阳离子防水乳液,讨论了功能单体用量,溶剂及后处理酸的选择对乳液及防水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配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Nd(naph)3-Al(i-Bu)3(naph=环烷酸)催化降冰片烯(NB)与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共聚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及钕铝比影响.并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共聚物的组成.结果表明:稀土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用稀土络合催化剂Nd(acac)3-Al(i-Bu)3催化邻苯二甲酸酐(PA)和环氧丙烷(PO)开环交替共聚(acac=乙酰丙酮).考察了共聚合反应特征,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共聚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与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与催化剂浓度呈一级关系,表现活化能为1.287×10 ̄5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