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1988,(5)
LaCu氧化物也具有超导电性(张宏等);有机固体中载流子陷阱的表征(钱人元);星体为什么会发射x射线(戴月琴);半导体中的深中心(黄启圣);非中心等离子体研究(李银安);磁性超晶格的研究(赵见高等);原子力显微镜(周肇威);穆斯堡尔谱学与经济建设(李士);中子在农业科学技术和生物学中的一些应用(傅志东);一种新的激光稳频技术(吴义芳);负中子亲和势光电阴极(郭太良等);非晶合金可饱和电感及磁脉冲压缩器在高重复脉冲激光电路中的应用(黄振国等);铜电阻温度计研究(郭树权等);生物的物理特性和物理因素的生物效应(杨文修);生物膜(王宁韬);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2.
《物理》1987,(3)
碗形分子液晶(林磊);光热偏转光谱和光声偏转光谱用于燃烧诊断的研究(R.Gupta等);同位素选择性的激光测量(Tom Whitaker);绝对冻不坏的“补偿式水管”(潘根);电致发光大屏幕显示技术及其应用(罗勤);二次电子电导摄象管(佘永正);激光微探针──激光激发离子质量分析器(郭华聪);白光干涉法测量磁头和磁盘的间距(陆中秀等);应用微机测量RLC音频电路相频特性的实验(邹书文);多道电容器荷电状态监测器(连钟祥等);离子溅射(H);光纤通信中的物理器件(董孝义);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公式的历史回顾和新的推论(杨宗书等).1987年第4期《物理》内容预…  相似文献   

3.
《物理》1990,(7)
原子的激光冷却与捕陷(II)(王义道);中性原子束的激光调控光学(V·L·Balykin et al);有机铁磁体(万梅香等);Cu3+在高温超导体YBa2Cu3O7-x中存在吗?(赵良仲);“冷核聚变”的载体——间隙相(吴自勤);光纤激光器与放大器(董孝义);智能传感器技术(杨霖生等);大电流脉冲磁场技术及其应用(白希尧等);地球、空气、氡和住宅(Anthony Nero);二极管激光器泵浦的固体激光器(汤晓等);热壁外延(杨王琨等); 微波ECR等离子体辅助物理汽相沉积技术(任兆杏等);X射线源的真空蒸镀(齐上雪等);用SEM研究质子的辐照YBaCuO的微结构(颜石乾等);朗道与物…  相似文献   

4.
《物理》1991,(12)
知识和进展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冯端);扭摆的故事——简单的实验与重要的成果(葛庭燧);量子光学的回顾和展望(郭光灿);《90年代物理学》:原子、分子和光学物理(陆怀南编 译);心脏猝死的杀手——螺旋波(丁达夫等);七五期间物理学方面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和特殊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物理Ⅰ处、物理Ⅱ处). 物理学和经济建设物理学与新型(功能)材料专题系列介绍(Ⅰ):金刚石薄 膜能成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吗?(章熙康);声制冷和声制冷机(戴根华); 准分子激光近年应用的进展(刘大明等). 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亥姆霍兹的科学生涯和…  相似文献   

5.
《物理》1989,(2)
基本物理常数的新进展(郭奕玲);等离子体与聚变物理的新进展(夏蒙棼编译);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俞允强等);大麦哲仑云超新星爆发后的一年(李竞);有限维光学信道模型和成象质量评价(王宁等),散斑图信息自动处理(邹运庐等);获得非晶态块状合金的新方法──固态反应及机械合金化(杨膺善);毫米波辐射安全问题探讨(黄志洵);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CVD(富力文),激光加热基座晶体生长──提高氧化物超导体材料临界电流密度的工艺途径(葛云龙等);一种新型的粒子探测方法──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郭士伦);利用Fe:NbO3晶体的多波混频实时实现井行图象…  相似文献   

6.
《物理》2001,30(2):119
研究快讯高温超导体电子态相图的新认识(闻海虎).评述晶体生长的缺陷机制(王继扬).知识和进展地球深部探索与高压研究(谢鸿森等);强激光天体物理学研究———在强激光实验室中模拟某些天体物理过程(夏江帆等);中微子振荡实验———超出标准模型的实验检验(Ⅱ)(何景棠);核爆模拟———惯性约束聚变在核武器上的应用(曾先才);量子点或纳米材料发光现象———界面极化子和多孔硅发光(邹炳锁).物理学和高新技术真空激光自动监测大坝变形技术(王绍民).实验技术高分辨的弹性反冲探测分析技术(路秀琴等);一种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新方法(郭敏).讲座量…  相似文献   

7.
《物理》1991,(10)
知识和进展分子设汁与能带工程(徐至中);实现纳米结构的新途径——STM制版技术(董树忠);金属团簇物理(M·L·Cohen et al.);软X射线光学和周期性多层膜(吴自勤);1几何光学的现代理论——光线力学(薛国良);激光磁共振光谱方法的进展(陈扬 );光拆变效应和带输运模型(凌振芳等);10-9K温度下的核磁有序(Olli V.Lounasmaa);利用高空高能带电粒子流探索地震(林进福);大气中N2的受激转动拉曼散射(宋如华等). 物理学和经济建设电力电子技术——电子学在工业中的应用(李致洁);我国核能的现伏和前景(郭星渠);彩色水晶的形成机理(仲维卓等). 实验…  相似文献   

8.
《物理》1984,(6)
激光/电子束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物理冶金原理(葛云龙等);同位素仪表设计中的若干物理问题(朱节清);金属的超塑性及其应用(王燕文);放射性激发光源——3H 和85Kr原子灯的研制(孔祥海等);热电系数及其精确测量方法(李景德等);离子溅射在物质微观组织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程鹏翥);棒状晶体位向差的快速测定(刘来保);不缀饰直拉硅单晶原生微缺陷X射线形貌观察(麦振洪等);近代物理讲座第七讲超导电性(章立源);新实验技术在村料研究中的应用讲座第十六讲 半导体晶体缺陷显微镜研究中的若干方法(高维滨);光学信息处理讲座第二讲 半色调方法实现非线…  相似文献   

9.
《物理》1989,(12)
光折变现象及其应用(凌振芳等);半磁半导体的磁性质(陈辰嘉等);激光聚变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问题(常铁强);隧道效应的转移哈密顿理论及隧道谱(陈虞峰);宇宙的起源(Stephen W·Hawking);有机金属导体的研究(钱人元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与工业技术(章炎);非晶态合金薄带制取装置(沈楚英等);产生交变强磁场的新技术(罗阳);材料无损检测的全息干涉术(汪爱珠);微机控制的双通道多点计时仪及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王胜);具有大区域均匀场强的磁体(李银安);Nb表面的清洁处理(胡兹甫);理查德·费因曼(H.A.Bethe); 中国科学院磁学开放实验室简介(詹…  相似文献   

10.
《物理》1988,(8)
声光学及其应用(董孝义);掺钛宝石可调谐激光器及其进展(邬承就);液晶电视的进展(王良御);超细颗粒(陈翔编译);无机材料科学中的分形特性(南策文);外微分形式及其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张德明等);信号的光学互联(王诚等);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贡献(卓韵裳);激光技术在集成电路测试中的应用(王威礼等);低温量热的应用(戴闻);利用非相干光成象方法制备低频全息光栅的技术和装置(栾胜奎等);任意晶系标准极射赤面投影图的一种绘制方法(黄荣等);噪声及其设计(戴逸松);相关检测及其在锁相放大器中的应用(张利华);从磁控管到回旋管…  相似文献   

11.
1982年6月5日~10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色心激光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材料专业委员会主持下,由泉州华侨大学化学化工系主办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33个单位的68名代表。会议共宣读了37篇论文。它们的内容大致上可分为五个方面:特邀文章(8篇);晶体生长(7篇);色心物理(10篇);色心激光(5篇);非碱土金属卤化物晶体的色心(7篇)。  相似文献   

12.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主要面向信息、材料、能源等重要学科领域,开展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激光辐照效应与机理研究高功率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燃烧流场激光诊断技术研究高功率重频气体激光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激化光学和激光物理讨论会”将于1991年5月19日至6月1日在大连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有:1.超短脉冲激光及其应用,特别是飞秒激光和超快现象.2.宽范围可调激光及其在化学和物理学中的应用.3.化学反应、表面和界面、生物分子的激光探测及激光辅助探测.下列著名学者将应邀作系列演讲: Prof.S.T.Ceyer(MIT); Prof.K.B.Eisenthal(Columbia);Prof.M.A.EI-Sayed(UCLA); Prof.R.M.Hochstrasser(U Peun);Prol.Y.T.Lee(李远哲)(UC Berkeley); Prof…  相似文献   

14.
《物理》1990,(3)
地球素实验和g因子测量──1989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奖介绍(郭奕玲);断裂面及表面裂纹的分形研究(黄■);非晶态Tm-Zr合金的磁性(黄志高等);基本物理常数和它的最小二乘法平差(罗■存);敏感技术物理及应用专题系列(Ⅱ).固体传感器及其应用(鲍敏杭);静电技术应用专题系列第六讲 电摄影的基本过程(鲍重光);现代工业生产的多用途工具──微波激励 kW级 CO2激光器(张泽渤);激光打标记(李海沧);正电子湮没时间选择能谱仪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张天保);实验的不确定度评定(李化平);发光学讲座第三讲 电致发光(范希武);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林木欣等).…  相似文献   

15.
夏江帆  张杰 《物理》2001,30(4):210-216
用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对天体物理过程中进行模拟研究已成为当前世界物理和天文学家感举的重要前沿领域,文章比较了强激光作用下产生的等离子体与天体物理条件下的等离子体之间在内部物理过程的相似性,论述了由前者模拟后者的物理依据,即相似性原则和定标规律,在此基础上,回顾和评述了当前已经在高离化态光谱学、类天体等离子体状态方程和辐射不透明度以及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等方面开展的强激光天体物理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理解超新星、白矮星、中子星以及巨行星、褐矮星等领域的天体物理过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并正在成为联系天体物理理论模拟和观测的中间桥梁。  相似文献   

16.
用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对天体物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已成为当前世界物理和天文学家深感兴趣的重要前沿领域.文章比较了强激光作用下产生的等离子体与天体物理条件下的等离子体之间在内部物理过程的相似性,论述了由前者模拟后者的物理依据,即相似性原则和定标规律.在此基础上,回顾和评述了当前已经在高离化态光谱学、类天体等离子体状态方程和辐射不透明度以及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等方面开展的强激光天体物理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理解超新星、白矮星、中子星以及巨行星、褐矮星等领域的天体物理过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并正在成为联系天体物理理论模拟和观测的中间桥梁.  相似文献   

17.
用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对天体物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已成为当前世界物理和天文学家深感兴趣的重要前沿领域 .文章比较了强激光作用下产生的等离子体与天体物理条件下的等离子体之间在内部物理过程的相似性 ,论述了由前者模拟后者的物理依据 ,即相似性原则和定标规律 .在此基础上 ,回顾和评述了当前已经在高离化态光谱学、类天体等离子体状态方程和辐射不透明度以及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等方面开展的强激光天体物理学的研究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超新星、白矮星、中子星以及巨行星、褐矮星等领域的天体物理过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并正在成为联系天体物理理论模拟和观测的中间桥梁  相似文献   

18.
时分复用激光干涉测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和发展瞬态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本文从理论上对激光差频干涉测速度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基础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剖析.基于对该技术中关键技术的分析、讨论,提出了时分复用激光干涉测速技术的概念.充分利用了激光差频干涉测速技术中的延迟时间τ,在时间段0~τ和τ之后,激光干涉分别体现的是测位移技术和测速度技术,从而可较好地确定冲击与爆轰等物理过程中的第一冲击前沿的速度值(解决条纹丢失的不确定性);同时在硬件要求不太高(降低对记录用示波器等的带宽和采样率的要求)的情况下,保证有较高的速度测量上限.结合爆轰与冲击物理过程特性的考虑,通过选择合适的干涉测试技术参量,设计并建立了光纤时分复用激光干涉测速系统,进行了时分复用激光干涉测速技术的初步应用研究,获得了较好的应用结果,从而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