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和拓宽吸波频带,选择ZnO和FeNiMo颗粒作为吸收剂、石蜡作为粘结剂制作吸波材料,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材料的电磁参数,并在给定厚度2mm下分析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实验表明:ZnO可以显著降低FeNiMo的介电常数,有利于使其作为电磁波吸收材料使用时达到阻抗匹配;当吸波材料的厚度为1.5mm,ZnO颗粒的含量为50wt%时,吸波材料的吸收峰R在15.98GHz时达到最小值,其值为-27.1dB,在13.46~18GHz频段内低于-10dB,具有较好的吸波效果。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复合金属纳米颗粒多孔硅的光学非线性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多孔硅中的量子限制效应和金属颗粒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Mie理论及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用于复合金属纳米颗粒多孔硅微结构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复合金属纳米颗粒多孔硅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了复合Ag(Au)纳米颗粒多孔硅的场增强因子,得到了在不同的金属颗粒含量时,复合体系的三阶极化率随入射光波长变化的关系,为制备具有强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硅基材料及其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AB2型金属间化合物是新型的储氢材料,对ZrV2和ZrMn2表面吸氢前后进行了紫外光电子谱(UPS)测量,吸氢前后的差谱中,发现ZrV2吸氢后,结合能在8eV左右出现较宽的吸附氢诱导的光电子谱峰,而ZrMn2吸氢后,在5eV左右有一个明显的峰,实验结果表明,氢在ZrV2表面的吸附所成M-H键的电子态的结合能比ZrMn2表面上的要大,与ZrV2吸氢能力较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一种层间含有表面活性剂分子及纳米钯粒子的水滑石(LDHs)层状材料.设计方法是通过层间含表面活性剂负离子的LDHs与钯络负离子[PdCl42-]进行部分离子交换,得到贵金属络负离子与表面活性剂负离子共同插层的LDHs,再对金属络离子还原处理,最终得到被LDHs主体层板限域的客体纳米金属团簇.所得水滑石层状材料同时具有碱性、双亲性及金属纳米粒子催化位点三重功能,且层间距属于介孔范围,利于中长度有机反应分子的畅通.研究表明该材料对多种卤代芳烃与苯硼酸之间的水相中Suzuki偶联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催化剂具有高转化效率及良好的循环使用性.  相似文献   

5.
Ni-纳米TiO2微粒复合电沉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Watts型镀镍液中,分别加入粒径为80—100nm的TiO2的两种同质异构体:金红石型和锐钛型,得到了Ni-纳米TiO2微粒的复合沉积层.研究了电沉积工艺体系的pH值、电流密度、搅拌速度、镀液中TiO2的含量及添加剂对复合沉积层的表观和沉积层中TiO2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通过能量色散谱和SEM,对复合沉积层成分及形貌分析,在最佳组成及工艺条件下,得到了复合微粒重量为5%-10%,且表观形貌良好的Ni—TiO2复合沉积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Au-Ag-SiO2复合纳米金属颗粒膜.实验结果表明颗粒膜的光学吸收峰及共振波长的位置依赖于颗粒膜中金属的介电常数,粒子尺寸,金属的相对体积比;颗粒膜共振波长随着颗粒膜中Au和Ag相对体积比而改变,提高退火温度可以提高复和颗粒膜的光学吸收峰值.  相似文献   

7.
改性纳米TiO2固相光催化降解废弃聚氯乙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偶联剂改性的纳米TiO2作催化剂,采用包埋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光催化降解的纳米PVC-M-TiO2复合薄膜.在空气中紫外光照的条件下进行了该薄膜的光催化降解实验,并与以末改性的TiO2为催化剂的PVC-Un-TiO3复合薄膜的降解效率进行了比较,利用光照失重、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光照前后复合薄膜进行厂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VC-M-TiO2复合薄(TiO2质量百分含量为2%)膜在空气中能被有效的降解,连续光照480h后降解效率达到36.9%,明屁高于纯膜及未改性的PVC-Un-TiO2复合膜。  相似文献   

8.
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雷达波吸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将原生、镀钴多壁碳纳米管和NaOH高温活化处理分别分散到环氧树脂中制成3种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吸波复合材料,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微观表征;用弓型法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铁基非晶粉体/S-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采用波导法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研究表明,复合材料板吸波机理主要以磁损耗为主,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板中,当非晶粉体含量为66.7wt%,厚度为5mm时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密度为2.1g/cm3,抗拉强度为290MPa,有效反射损耗(优于-10B)的频宽达到了2.2GHz(15.8~18GHz)。  相似文献   

10.
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改性的纳米TiO2,以小同含量与漆酚环氧清漆柏混合,制得分散比较均匀的纳米复合涂料,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机械性能、耐酸碱以及耐高温能力,结果表明,改件后的纳米TiO2和漆酚缩醛环氧消漆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纳米TiO2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漆酚环氧清漆涂料的耐碱和耐高温性能,同时也拥有优良的机做性能,当纳米TiO2的含量为1%~5%时,与未加入纳米TiO2的漆酚缩醛环氧清漆相比,耐碱能力提高56.7%,最高耐受温度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11.
单能电子在铝中射程及其半吸收厚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相对论效应实验谱仪,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分别对单纯电子在铝中的射程和半吸收厚度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成功地制备了ZnO/TiO2纳米管复合光催化材料,并通过XRD,TEM和UV-Vis等测试手段对该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复合光催化材料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对亚甲基兰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由于适量ZnO的复合,具有管状结构和较高比表面积的ZnO/TiO2纳米管复合光催化材料相对于纯的TiO2纳米管具有了更强的紫外光吸收性能和红移现象.使得该复合光催化剂在紫外光下对亚甲基兰具有更快和更完全的降解性能.ZnO/TiO2纳米管(10 wt%ZnO)复合光催化材料在太阳光照射下,对亚甲基兰也有较高的降解能力.而且,该催化剂也可被循环使用,这使得该复合光催化剂具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植被护坡中植物根系的阻裂增强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复合材料的角度对植物根系的加固机理进行了分析,将含根系的岩土体看成一特殊的复合材料,其中岩土体为基体相材料,根系为增强相材料,根系犹如纤维,将对根土复合体起到阻裂增强作用.并运用能量原理对根系的阻裂增强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根土复合体中某点的抗剪强度增量的计算公式及该点处根系的抗拔力和最大拔出长度的计算公式,得出某点抗剪强度增量主要与该点处根的面积比、面密度、长径比、抗拉强度、根士间的黏聚力及摩擦系数有关,及如果根系深入某点以下锚同段长度大于该点处的最大拔出长度,根系将被拉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钌/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并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X射线衍射(XRD)对材料表面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将电极材料装配成极片,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实验表明,含有质量分数为5%石墨烯的复合材料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性能,该材料单极首次放电比容量有740F.g-1;在2A.g-1的电流密度下,8 000次深度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1%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比容量和循环性能都要优于纯的氧化钌材料,表明合成的复合材料适合用于超级电容器中。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链长的有机硅烷作为表面修饰剂,在正庚烷/正丁醇中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得到亲油性纳米ZSM-5分子筛.通过有机硅烷与氧化物晶种表面的羟基作用,其长链化学键合到晶种表面,形成保护层,既抑制了氧化物颗粒间的团聚,又控制了纳米ZSM 5的粒径.所制备的纳米ZSM-5平均粒径为20~70 nm,且粒径随着有机硅烷碳链长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添加一定量的该纳米ZSM-5到碳氢燃料模型化合物正十二烷中,在管式反应器中(550 ℃,4 MPa)考察催化裂解行为,结果表明该亲油性纳米ZSM-5分子筛能有效催化正十二烷裂解,其裂解转化率相对于热裂解明显提高,且转化率的提高随着有机硅烷碳链长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其中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修饰的ZSM-5使正十二烷的裂解转化率相对于热裂解提高了115%.  相似文献   

16.
对于各向同性或特殊各向异性弹性楔形体,由于面内位移和面外位移不耦合,楔形体承受液体压力和体力时的应力场为经典的李维解。而对于一般各向异性弹性楔形体,通常面内位移和面外位移相互耦合。本文根据二维变形弹性体的Stroh理论,分析了液体压力和体力作用下一般各向异性弹性楔形体的应力场,并计算了复合楔形体的应力。  相似文献   

17.
电磁屏蔽是抑制电磁干扰并实现电磁兼容的重要技术手段. 金属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磁屏蔽材料, 随着5G通信、物联网、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金属材料在电磁屏蔽材料领域的应用趋于轻薄化、宽频化和多功能化, 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从金属型和金属氧化物型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等方面, 综述了近3年有关金属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重点对材料的成分、电磁屏蔽效能、材料的厚度、适用频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和介绍, 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竹组合梁柱节点的三维模型,并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建立了胶层单元,与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组合节点胶层界面的应力变化和刚度退化.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很好地模拟钢-竹组合梁柱节点的加载过程,验证了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模拟胶层的有效性,加载过程中胶层应力呈现出两端大、中间小的特点,胶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无机原料水热合成法制备BiOI/BiOBr复合可见光催化剂,通过XRD、SEM、EDS、DRS、I-t响应曲线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和光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以Rh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并对最优比例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ESR分析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探究了RhB的光催化降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原料水热合成法可成功制备纯度高、结晶性能良好的BiOI/BiOBr复合可见光催化剂;BiOI的复合降低了BiOBr光催化剂的电子-空穴的复合,拓宽其可见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光催化降解活性,其中质量比为8%的BiOI/BiOBr活性最佳,可见光照21min后RhB的脱色率可达100%,是纯BiOBr的1.50倍,且重复使用5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RhB的过程中,参与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为空穴(h+)和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对安吉(AS)和华家池(HS)的土壤进行重金属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均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重金属在土壤中的亲和力顺序:Pb(Ⅱ)Cu(Ⅱ)Cd(Ⅱ)Zn(Ⅱ).AS的pH值、土壤有机质(OM)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均高于HS,因此具有更强的吸附性能.nanoHAP的施加显著增加了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和吸附亲和力,nano-HAP添加量为3%时,AS和HS的KCu值分别从0.979 1和0.284 9提高至1.389 7和1.131 6,KPb值分别从0.566 8和0.234 3增加到1.963 4和3.442 7,KCd值分别从0.420 8和0.096 8增加至1.724 3和0.426 9,KZn值分别从0.313 4和0.015 1增加0.508 7和0.099 7.nano-HAP对pH值较低和OM、CEC含量较低的土壤具有更显著的吸附改良作用.同时,nano-HAP的施加能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的解吸百分数,表明nano-HAP可以显著削弱重金属的移动性,增加其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