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介绍了星际分子及其谱线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如何从分子谱线探索恒星形成区的物理化学性质,简述了探测星际分子谱线的大型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星际分子及其谱线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如何从分子谱线探索恒星形成区的物理化学性质,简述了探测星际分子谱线的大型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3.
恒星是宇宙的基本天体,理解恒星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是天体物理最有举的课题之一,目前了解的恒星形成的一个基本图象是,恒星是由一个足够大质量的星际分子气体云在其其自引力作用下塌缩而形成。在早期塌缩过程中形成一颗原恒星(胚胎),并且伴随该原恒星的吸积盘,原恒星吸积星际介质中的分子物质,通过吸积盘转移到原恒星表面,原恒星的质量随着增大。在吸积过程中也同时伴随物质向外的剧烈喷发,由于盘的存在,这种喷发通常沿垂直于盘的方向进行,出现双极的空间分布。在天文观测上,一种典型的表现是分子气体的外向流,观测表现为从原恒星双极的红蓝移气体运动^[1]。由于恒星形成了星际分子中,因此,对星际分子的谱线探测是研究恒星形成的强有力手段,现在已经发现和证认的星际分子总数有一百多种,其中丰富度最高的气体是H2。在所有的星际分子中,丰度仅次于H2的CO分子的转动跃迁谱易激发,相对于星际介质的不透明度小,观测上易于实现,因此,CO分子就成为探索原恒星形成的有力探针,在毫米波段出现的J=1-0和J=2-1跃迁变线以及CO同位素的谱线是最常使用的观测探针,八十年代以来又陆续发现了环形分子SiC2,C3H,C3H2及含磷分子PN和CN等,给宇宙中有机世界的探测提供了丰富的线索。我们对恒形成区内存在的低温原恒星天体进行毫米 波射电谱线观测,测量该原恒星周围分子气体的分布,其物理化学参数,以及速度场分布。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并运用成熟的数量方法,分析正在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特别是原恒星质量外流的过程。根据观测分析结果得出所观测天体的形成和演化状况。  相似文献   

4.
用多重差分的方法,从双原子分子跃迁谱线的普遍表达式出发,已经建立起了预言双原子分子P线系高激发振转跃迁谱线的解析物理公式。采用同样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下测定的部分振转跃迁谱线数据,文章建立了预言双原子分子Q线系高激发振转跃迁谱线的物理公式。使用该公式和一组经过物理筛选的(15条)精确的实验跃迁谱线,研究了IrN分子A1Π—X1Σ+跃迁系统中(4,1),(3,1)跃迁带的Q支发射光谱。结果表明,该公式不仅很好地重复了所有已知的实验光谱数据,且正确预言了实验没有获得的很多高转动量子态的未知发射谱线,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预言高转动量子态的未知跃迁谱线的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精度展开。文章简要介绍了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的若干重要前沿及其近期进展,和某些重要的原子分子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ou清泉 《物理》1989,18(10):593-599
本文概述了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老一代物理学家为我国原子和分子物理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以后,结合实际需要,开展了原子与分子物理的研究,促进了原子与分子物理的发展,特别是在1977年制订了原子与分子物理发展规划后,开始走上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阶段,原于与分子物理获得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樊群超  孙卫国  李会东  冯灏 《物理学报》2011,60(6):63301-063301
基于微分的思想,结合经典的双原子分子跃迁谱线表达式,提出了预言双原子分子P线系高激发振-转跃迁谱线的新解析物理公式.对于某分子电子体系的某一P支跃迁带,利用实验上获得的一组(15条)精确的跃迁谱线和该跃迁带对应的上下振动态的转动常数(Bυ',Bυ″)的精确数据,该公式不仅可以精确地重复已知的实验跃迁谱线,而且还能预测出实验上难以获得的更高激发态的跃迁谱线数据.利用该公式,研究了CO分子电子基态的(2,0)振-转跃迁带的< 关键词: 双原子分子 发射光谱 P线系')" href="#">P线系 CO  相似文献   

8.
原子分子物理若干前沿及其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刚华 《物理》1995,24(4):193-197
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精度展开,文章简要介绍了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的若干重要前沿及其近期进展,和某些重要的原子分子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天体原子、离子和分子射电谱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天体原子、离子和分子射电谱线自首次探测至今,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进展.展示空间特有的非地球稳定的自由基、同位素、同位素分子和离子及其相关的过程.天体微波激射(MASER)因能提供恒星诞生与死亡的珍贵信息成为本文之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
曾琴 《物理》1998,27(2):73-77
原子、分子是物质结构的第一个微观层次,是通向下两个微观层次———原子核和粒子的大门.原子分子物理在宇宙物质和过程的研究中起到基础理论的重要作用,而宇宙物质和过程的前沿研究则向原子分子物理提供了许多新的生长点.天体中有无止境的原子分子物理问题有待于人们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孙卫国课题组建立的能精确计算(预言)某双原子分子电子态P线系发射谱线的物理新公式, 首次研究了VO分子从电子态^2Δ3/2跃迁到电子态1^2Δ3/2的(0, 0)跃迁带中的P线系发射谱线. 获得的研究结果不仅重复了实验上已知的低转动态谱线数据,而且还正确预言了该跃迁带在 实验上难以精确测量的转动量子数J=80.5以内的高振转激发态的P线系发射光谱. 为研究VO分子内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孙卫国课题组建立的能精确计算(预言)某双原子分子电子态P线系发射谱线的物理新公式,首次研究了VO分子从电子态~2△3/2跃迁到电子态1~2△3/2的(0,0)跃迁带中的P线系发射谱线.获得的研究结果不仅重复了实验上己知的低转动态谱线数据,而且还正确预言了该跃迁带在实验上难以精确测量的转动量子数J=80.5以内的高振转激发态的P线系发射光谱.为研究VO分子内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13.
同步辐射在原子,分子物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步辐射(S.R.)的独特性质(在10-100μ波长内的可调谐性和高度的线偏振性)使它在原子、分子物理的研究中显示了超过一般实验室光源的巨大优越性。本文在介绍了与S.R.应用相关的几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后,评述了近年来S.R.在原子物理、分子物理和光化学反应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琪  樊群超  孙卫国  冯灏 《物理学报》2012,61(4):150-157
本文利用最近建立的能精确求解双原子分子P线系发射光谱的物理新公式,研究了NbN分子从电子态d~1∑~+向b~1∑~+电子态跃迁中(1,1)跃迁带的P支发射光谱.获得的计算结果不仅很好地重现了已知低转动态的实验谱线数据,同时也预言了该跃迁带包含转动量子数J=80在内的高振转激发态的精确P线系发射光谱.该方法在理论上为实验技术难以精确测量的双原子分子体系提供了一种获得精确的高激发态谱线数据的物理新方法.从而可以为那些需要NbN分子高激发态跃迁谱线的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含高压物理与高压合成)及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的创建经过和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略谈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3,(6):F0003-F0003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3,(3):F0003-F0003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18.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科研进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创建的背景,评述了建所20年来在若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9.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3,(5):F0003-F0003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3,(2):F0003-F0003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