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一物理中“力的合成”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教学的起点,矢量及其运算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这就需要从“力的合成”的教学抓起.而在“力的合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直接给出其运算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然后加以验证,学生印象不深,被动接受.笔者经过认真思考和多次实践,自制了一套可以探究验证力的合成的演示实验仪.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弹簧伸长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利用圆框线夹固定各拉力,研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物体在气垫导轨上受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用粗细均匀的刚性尼龙绳来改 变物体的受力大小,使其在变力作用下运动,并且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来验证实验原理是 否一致。  相似文献   

4.
力的合成实验是高中阶段一个重要的力学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对矢量、矢量合成(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物理概念、规律有充分的认识.然而学生在用传统实验方法做实验时,实验误差比较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教师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到误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黄莹 《物理通报》2003,(6):28-28
静摩擦力属于被动力,它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粗糙,两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要由物体所受到的其他力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决定.如何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点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一个能定性地判定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和方向的学生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静摩擦力的理解.实验和教学设计的思路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中空白处 ,只要求写出结果、单位及正负号 ,不写运算过程 )1.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θ角逐渐减小时 ,物体A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变化是 .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2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不仅适用于的合成 ,也适用于的合成 .3.分辨下列说法是路程  相似文献   

7.
麦克斯韦说 :“一项实验 ,使用的材料越简单 ,学生越熟悉 ,就越能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 .”若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这些简易实验 ,则能吸引学生 ,活跃气氛 ,强化讲授效果 .1 体验简易实验加深记忆在讲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即眼睛确定物体位置的原理时 ,可使每个学生做对接笔尖  相似文献   

8.
以两个探究实验“对‘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的质疑”和“在‘验证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实验’中,如何选取连接材料”为案例,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探究得出科学合理的实验结论.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步骤,即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获取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科学结论、评估其科学意义和与他人进行学术交流.从而更好地为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有时巧用圆可以有效地讨论有关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解数、极值、大小和方向等问题.1求解数【例1】如图1,已知合力F和一个分力F1的方向以及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F2的大小可根据解题需要自取),问F可以分解为几组分力?  相似文献   

10.
杨洋  王晓耕 《大学物理》1990,9(12):34-35
本文陈述了如何在气垫导轨上借助于柔软的金属细链来验证变力情况下的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物体的运动方程等力学规律.并详细地叙述了实验原理,介绍了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分析概括了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 在普通物理学实验中,对变力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曾借助于柔软的金属细链与气垫导轨结合起来,来研究变力问题,很好地验证了变力情况下的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