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在本世纪初叶将我国宇航员送入太空,1992年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先后4次成功发射和回收“神舟”号载人航天实验飞  相似文献   

2.
太空电梯的设想最早于1895年出自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y)。1975年,美国空军研究工作实验室的皮尔森(Jerome Pearson)发表了太空电梯的工程纲要。一直积极推动该项目的美国物理学家爱德华兹(Bradley C.Edwards)认为太空电梯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技术进步,并且可在15年内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3.
 据《科技日报》报道最近一期的德国《PM》科普杂志上刊登文章,介绍21世纪人类将会创造世界七大新奇观,它们是:通天塔、海上浮城、太空旅馆、冰山工程,太阳能工程、天屏工程、月球尘埃工程。  相似文献   

4.
太空物理学当代前沿及其交叉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兴 《物理》2002,31(6):359-364
文章对21世纪太空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与物理学交叉的特点作了论述,主要内容包括:(1)太空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2)21世纪太空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3)物理学与太空物理学交叉的特点(包括太空物理探测与物理学的交叉,太空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的交叉,太空物理与高能物理的交叉,太空开发利用与物理学的交叉)。  相似文献   

5.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美国天体物理学专家鲍斯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指出:“距太阳约30光年远处,有约数十个类日恒星,我想其中应有好一部分,大概一半的恒星,周围会有类地球行星围绕.”他确信,类地球行星可以通过过美国太空总署预计今年3月5日发射升空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或是从2006年开始在轨道上运转,配备太空望远镜的COROT卫星观测到.  相似文献   

6.
<正>不久的将来,到太空去旅游将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项目。据国外报道,维珍银河公司计划从2015年开始,把付费的用户送入太空,目前一张太空之旅门票需要15万英镑(约合158万人民币)。但还有另一个相对便宜的太空之旅的选择,另一家世界景观公司为用户提供乘坐大型气球飞到"太空边缘"  相似文献   

7.
不久的将来,到太空去旅游将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项目。据国外报道,维珍银河公司计划从2015年开始,把付费的用户送入太空,目前一张太空之旅门票需要15万英镑(约合158万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陈玉芳  吴振聪  王敏 《应用光学》2020,41(2):235-241
为了克服太空环境的复杂性,满足航天工程的空间使用要求,研制一款2 500万像素宽光谱共焦成像的微型星载相机光学系统。该系统适应卫星发射和在轨道运行的恶劣环境,具有抗冲击震动、耐太空高温差强辐射,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设计的系统可在450 nm~800 nm的谱段内清晰成像,焦距181 mm,入瞳口径45 mm,视场角10.4°,边缘相对照度0.81,轴上点MTF:0.57@55 lp/mm,0.33@110 lp/mm,畸变1.2%,镜头质量622 g,外形尺寸Φ58.3 mm×117 mm,抗辐照性能≥5 krad。通过温度适应性的模拟和优化,用户进行?30 ℃~+70 ℃光学镜头热真空试验,可正常工作。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天宫二号伴飞卫星相机中,获得的图像清晰稳定,为空间遥感实验观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27日"神舟7号"的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活动,在距离地面343 km的太空,用19 min35 s的时间,跨越太空9 165 km.他穿的价值3千万元人民币的"飞天"航天服,其功能之一就是使航天员免受太空的太阳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首创的第4代太空育种射干与地面组射干的非晶成分从整体上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以期为更全面地了解太空射干品质的变化和深入研究积累资料,探索建立太空射干质量标准。结果表明两组样品的FTIR谱的主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大致相同,但峰的强度却有明显差异。与地面组相比,太空射干在1 642 cm-1处酮类的CO伸缩振动峰增强,表明太空射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明显增加,在1 318 cm-1处一水草酸钙吸收峰增加,在1 541,1 456 cm-1处分子中苯环的环伸缩振动峰、1 417 cm-1处亚甲基的C—H键弯曲振动峰以及1 051 cm-1处伯醇的C—O的伸缩振动峰都明显减弱。太空诱变育种有利于筛选出活性成分含量提高的射干新品种。预期太空射干的药效比地面组的有所增强,有待于深入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通信卫星在太空相撞,产生了大量太空垃圾,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2.
封底说明     
《现代物理知识》2009,(3):71-71
这个被人们称为“太空鱼缸”的载人航天器,是由电脑游戏界鼎鼎大名的约翰·卡马克设计的。“太空鱼缸”的360度全景载人舱可使太空乘客全身心地感受浩瀚绚丽的宇宙。它的下方装有多个球型液体燃料罐,可提供足够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一、控制太空是新的军事战略制高点太空是全人类的财产,和平开发与利用太空、造福于人类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然而,自从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各国已向太空发射的5000多颗卫星中70%是用于军事目的的。在现代战争中,从情报到侦察监视、从预警识别目标到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从天气预报到战场情况的核查、从通信到计算机网络的防御和攻击,都要利用太空资源。“谁能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天战已不再是科学幻想。  相似文献   

14.
FTIR用于第4代太空诱变育种黄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从整体上测定并对比分析了我国独创的太空诱变育种黄芩和地面组黄芩,以期为全面了解第4代太空诱变黄芩品质的变化和深入研究积累资料.结果表明两组样品的FTIR光谱的主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大致相同,但吸收峰的强度却有明显差异,太空组黄芩中各主要吸收峰强度都比地面组明显增强,尤其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甙、汉黄芩素及黄芩新素等)在3 391,1 655,1 069 cm-1等处吸收峰强度明显比地面组增强,说明太空组黄芩中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他成分含量比地面组明显提高.这表明太空组黄芩的非晶态活性成分明显得到了优化.太空诱变育种有利于选育出活性成分提高的黄芩新品种,是中药材种质资源创新的快捷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太空育种射干的X射线荧光及X射线衍射分析和表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粉末X射线衍射(PXRD)方法,对我国独创的第4代太空诱变育种射干中多种元素种类和含量及晶态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空组射干K元素含量比地面组、对照品分别提高了1.03和0.31倍,Mg元素分别提高了1.44和0.06倍,Ca,Mn和Fe元素含量比地面组分别提高了0.95,0.30和0.29倍,Al元素比地面组、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8.5%和85.5%,并在射干中鉴别出一水草酸钙(CaC2O4.H2O)晶体,晶体含量是地面组<太空组<对照品。从而可得出结论:太空射干中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比地面组都更接近或优于对照品。文章研究结果和方法对筛选品质优良的太空药材籽种和推广种植太空药材以及建立中药材质量评价标准,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第4代太空防风的X射线荧光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我国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搭载防风种子,回收后在地面上筛选繁育,定向培育成新品种获得优良的种质资源。本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枝叶和产量等方面占优势的第4代太空及地面组防风药用部分的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两组样品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但多种矿质元素含量是太空组>地面组。尤其是太空防风中与性味功效和归经相关的Zn,Fe,Mn和Cu含量比地面组分别提高到4.39,1.23,0.84和0.90倍。太空防风矿质元素指标明显优化。XRF方法可以从整体上对中药材的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和研究。利用太空搭载防风种子可以筛选出多种元素优化的防风药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最近,欧洲和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在丁肇中先生的领导下,研制了一台新的反物质磁谱仪(简称AMS).它把当前带电粒子探测灵敏度提高了大约4个数量级,它将工作在外层空间.本人在意大利INFN,Peruga实验室参加了这一工程,AMS样机已完工,正在美国进行统调. 地球上的人,一直在观察来自太空的粒子,特别是光子(光射线、无线电波等),研制了很多探测器,它们有的在地球表面工作,有的在太空工作,已经导致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对研究宇宙的起源和结构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对来自空间的带电粒子的精确测量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李之 《现代物理知识》2014,(5):F0002-F0002
<正>休斯敦9月23日,经过两天的飞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于23日飞抵国际空间站,这是"龙"飞船第4次执行空间站送货任务,共携带2268千克的实验用品和生活补给,其中最吸引人关注的是在这批货物中有一台3D打印机。这是人类首次将3D打印机送人太空,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有了3D打印机就像是把工厂搬到太空,这样可以就地生产所需的物品,从而最终实现在太空中自给自足。3D打印机无疑在太空中应用前景广泛,特别是今后在月球建设以及在征服火星中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开始了又一次壮观的太空之旅!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笔者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幻想,已经从敦煌石窟上斑驳的壁画,逐步变成一幅史诗般的现代太空画卷,中国人的“飞天”、“奔月”之梦终于实现了!我国的月球探测活动举世瞩目,始终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和平利用太空、开发太空资源造福人类,服从和服务于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满足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目标为需求。二是根据国情国力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  相似文献   

20.
 能看清黑洞细节的太空射电望远镜俄罗斯科学家试图揭开遥远太空天体---黑洞最神秘的面纱,他们建造了一架能观看到宇宙最深处的射电望远镜。众所周知,黑洞是宇宙中最残忍和最无情的“杀人者”,无论是行星还是恒星在黑洞面前都没有生路。黑洞惊人的吸引力即使是太阳光也无法抗拒,黑洞就像飓风,它会将整个世界吸入风洞中。关于这毁灭性的威胁暂时很少有人知道,因为谁也没有见到过黑洞,但是俄罗斯科学家找到一种能看到黑洞的方法,准备发射一架太空射电望远镜。它将比现有的望远镜敏锐几千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尼古拉·卡尔达绍夫指出,“这架太空射电望远镜甚至可以看清黑洞的细节,它将能使我们发现宇宙新的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