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麦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分布区,区内断裂系统错综复杂,控矿作用显著,需对不同方位、不同规模断裂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发育复杂程度及对金矿床的控制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尚未见对该区域断裂系统的分形特征与金矿分布关系研究。对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麦里地区断裂构造进行了不同尺度、不同方位的分形维数计算,得到全部断裂构造的分形维数为1.421,各方向断裂构造的分形维数:NW向为1.382,NWW向为1.223,近EW向为0.976,NE向为0.960;全部断裂构造和NW向断裂构造的分形维数均大于能反映地质体连通性的分形维数临界值(1.22~1.38)。结果表明,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的地质体具有较高的连通性,为金成矿热液提供了有利的运移通道和汇聚场所,NW向断裂构造发育最复杂,为研究区主导性导矿构造,对金矿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这与研究区绝大部分金矿床(点)主要沿卡拉麦里深大断裂和清水—苏吉泉深大断裂派生的NW至NWW向断裂展布的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走滑断裂分段叠置区通常包括拉分叠置区和挤压叠置区,其形成及演化与油气藏关系密切,其内部构造特征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影响。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顺北1号断裂叠置区分段发育特征明显,油气勘探表明,拉分叠置区和挤压叠置区对油气运聚的控制能力有一定差异。在分析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对走滑断裂拉分叠置区和挤压叠置区开展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拉分叠置区内发育有多组里德尔(R)剪切和压剪性(P)剪切,在叠置区内多组断裂组成一套平面范围较小、垂向断距较大的雁列地堑系统;挤压叠置区内仅发育一组R剪切、P剪切及单条共轭里德尔(R')剪切,并在叠置区内形成平面范围较大、垂向断距较小的地垒。因此认为,基底断裂的几何形态、运动性质是控制叠置区发育类型的关键因素。叠置区内断裂发育的数量、规模均受控于总走滑量,并与之呈正相关。相较于挤压叠置区,拉分叠置区的断层数更多,分布更密且地层破碎变形程度更高。在构造特征及力学机制上,拉分叠置区均表现出更强的油气富集潜力。  相似文献   

3.
台西南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并结合重力和磁力资料,发现台西南盆地的主要构造走向为NE-NEE向,沉积上具有独特的双层构造,是一个与南海演化密切相关的新生代伸展型断陷盆地.这个盆地早第三纪开始发育,形成了大量的正断层和由它们控制的一系列半地堑,发育了古新世-渐新世的沉积.渐新世末期盆地受到挤压作用影响,发育了一系列的逆冲断层和反转构造,表明了台西南盆地"先张后挤"的演化特征,从中新世开始进入热力学沉降坳陷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4.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走滑断裂是该地区油气成藏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基于最新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借助最大波谷振幅属性提取的物探手段,结合走滑断裂的理论模型,探讨了哈拉哈塘地区走滑断裂的分段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哈拉哈塘地区主干走滑断裂平面不是连续不断的,而是由一系列雁列排布的R剪切断裂组成,具有明显的分段性:断阶带(overlap)发育成的P剪切断裂与R剪切整体构成辫状的构造样式;而在R剪切末端,派生出R'剪切、T剪切等次级断裂,组成马尾或羽状构造.不同区带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条件:断阶带,受挤压应力控制发育局部背斜,为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区,而背斜翼部沿断层发育的串珠储集体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效空间;走滑断裂末端的马尾构造区,断裂数量多、地势低,发育规模储集体,但油气易沿断裂向高处运移,油气保存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5.
遥感技术可以在宏观上对活动断裂及其构造特征进行全面的解译和识别.在区域遥感影像图制作和地质解译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和融合等图像处理方法,提高了遥感影像清晰度和解译精度,同时结合野外调查、测量以及断裂活动年代样品的采集和测定,对孝丰-三门湾断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查明了它的空间展布,并鉴定了活动时代和运动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孝丰-三门湾断裂在杭州地区以挤压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左旋走滑运动,并在各个地段和各个时期表现形式截然不同,影响了杭州南部地区地层沉积和构造演化.该断裂对杭州地区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具备一定的控制作用,可能在晚更新世以来有过活动.  相似文献   

6.
通过露头地质调查、地震剖面解释和地层残余厚度图的分析,发现柴迭木盆地北缘新生代以右行走滑冲断构造变形为主.走滑冲断构造带内的断层在平面上呈分支复合,剖面上表现为花状构造,走滑逆冲断层上、下盘地层呈不协调产出.右行走滑冲断构造带形成的应力来源于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拖拽力作用以及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向的简单剪切应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DEM和ETM+遥感图像作为数据,利用Arc GIS和ENVI作为处理平台,提取了奉化江水系格式和断裂构造,运用线密度分析、玫瑰图、剖面分析等手段,简要论证了奉化江水系格式与断裂构造的关系,以及河谷阶地对构造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RS图像经主成分变换、直方图拉伸和地貌渲染后地表的山体纹理特征明显,有利于构造解译;(2)Arc GIS的空间分析显示,河流的发育在主控断裂构造方向上具较高响应度;(3)由于受新构造运动影响,河谷剖面形态相应出现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已经成为新疆石油勘探的重要靶区,但由于其勘探程度低,四棵树凹陷的构造研究不够深入,无法进行彻底的油区构造分析,对进一步寻找油气圈闭造成了困难.文中对四棵树凹陷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其分为五大构造体系:(1)四固南断裂构造体系;(2)四棵树—–西湖—–奎屯南背斜;(3)固尔图断裂构造体系;(4)艾卡西断裂构造体系;(5)卡因迪克断裂构造体系;然后分别对每个构造体系进行逐一解剖,即主要从地震剖面入手,一一进行地震地质剖面解释,将其划分为每个具体构造,讨论其形成的时期以及动力学特点.重点是建立四棵树凹陷的构造格架,为进一步四棵树凹陷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新疆中天山东段路白山一带早泥盆世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广泛发育,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组成,并伴有大量幔源基性岩浆的底侵.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早泥盆世花岗岩类具高硅、高铝、低钙、贫镁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NCK)为0.94~1.0,属中—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野外地质、岩石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中天山北缘洋盆于志留纪中期闭合,导致中天山与吐哈地块相互碰撞.从晚志留世开始,该区进入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并可能一直持续至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10.
主要依据准噶尔盆地东北缘青格里底山前冲断带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地质解释,并结合临近阿尔泰造山带燕山期花岗岩的同位素定年,认为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在中侏罗世存在逆冲构造变形.该构造变形发生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沉积期,形成了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逆断层及断层传播褶皱,表明其时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曾受到来自于北东方向的挤压应力作用,其力源可能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板块的碰撞、拼贴事件有关,是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的陆内反映.这对于促进北疆地区构造变形与盆山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扑翼的气动特性,对ALE格式的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时间导数项进行预处理,用双时间步推进方法,求解复合运动扑翼的低雷诺数非定常流场问题。结果表明,具有上下扑动、前后划动和俯仰运动的扑翼能够产生较大的升力和推力;有较强的前缘涡,是产生高升力的主要原因;上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粗集理论的MIB变量开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粗集理论对大量的MIB(Manager information base)变量进行数据挖掘,找出反映网络故障现象的MIB变量组及其逻辑组合关系,通过对网络故障采集的MIB变量离散化,运用粗集方法去处错误和不必要的数据,提取表现故障现象的规则,并将规则用于设计计算机网络故障诊断程序,给出了具体的分析过程和算法的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3.
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阿尔泰—天山—昆仑山山系所在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生代造山带集中出露地区.近年来研究表明中亚成矿域具有非常巨大的矿产资源蕴藏,中亚成矿域以其鲜明的古生代成矿作用,独特的成矿特点而有别于全球著名的环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系统收集和研究新疆富蕴县萨尔布拉克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普查和科研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和找矿方法组合,对萨尔布拉克预测区95条断裂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确定了42条赋金断裂.其中早期断裂8条,占19%;晚期断裂34条,占81%.赋金断裂以晚期南北向为主,次为东西向和北西向.航磁异常向上延拓高度大者,即赋金断裂延深大者对金的成矿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