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对硝基偶氮氯膦离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硝基偶氮氯膦(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4-硝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结构式为: 1979年首先报导把它用于铈组稀土的光度测定。随后发现该试剂在酸性介质中与钇有一特征的β反应,可在一定量铈组稀土存在下测定钇,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稀土显色剂。为了进一步研究该试剂与稀土络合反应的机理。我们首先对该试剂在水溶液中的离解作  相似文献   

2.
马尿酸偶氮氯膦是一种灵敏稀土显色剂,为扩大其分析应用范围,我们研究了它与锆的显色反应。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PB与适量乙醇存在下,锆与该试剂显色反应的灵敏度较其二元配合物可提高4倍,并能允许较大量Cu~(2+)、Mg~(2+)、Co~(2+)、Ni~(2+)和Mn~(2+)等离子共存,可用于铜合金中微量钴的直接测定。与氨基G酸偶氮氯膦测定微量锆的方法相比,实验条件与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钯(Ⅱ)-偶氮氯膦pA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欣  寇宗燕  刘锡林 《分析化学》1999,27(2):246-246
测定微量钯的有机显色剂种类较多.其中选择性和灵敏度较好的是杂环偶氮化合物,但所有钯的显色反应无例外地需要加热,或需有机溶剂萃取.偶氮氯磷类试剂测定钯亦有报道.本文采用偶氮氯膦pA[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4-乙酰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与钯离子在常温下于水相中形成蓝色络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_(650)4.5×10L·mol~(-1)·cm~(-1),钯含量在0.0~1.0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微量钯的分光光度分析法.本法具有简便快速,室温下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钯的优点.应用于催化剂中钯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三氯偶氮氯膦树脂相光度法测定铁矿中的稀土总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晓丽 《分析化学》2002,30(4):506-506
1 引  言均三氯偶氮氯膦 (TCCPA) [2 (4 氯 2 膦酸基苯偶氮 ) 7 (2 ,4 ,6 三氯偶氮 ) 1,8 二羟基 3,6 二磺酸萘 ]是一种紫色结晶粉末 ,易溶于水 ,醇 ,不溶于苯 ,乙酸乙酯。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呈紫红色 ,与稀土形成兰紫色络合物。三氯偶氮氯膦能在强酸性 0 2~ 0 .4mol LHCl介质中与稀土元素发生极灵敏的显色反应 ,摩尔吸光系数ε =8.6 2×10 4 ~ 11.7× 10 4 ,是目前变色偶氮膦类试剂中灵敏度较高的。由于可在强酸性中显色 ,其选择性也比较好。常见的共存元素允许量大都在mg级以上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显色稀土…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新显色剂对-二甲氨基偶氮氯膦,研究了它与Th(Ⅳ)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Th(Ⅳ)在0~30μg/25mL范围内与该试剂形成的配合物在674,612和538nm3个波长处吸光度绝对值之和与溶液中Th(Ⅳ)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故可利用该3个波长下吸光度绝对值叠加的方法测定Th(Ⅳ),其ε值达1.74×105L·mol-1·cm-1.由于显色反应在较强酸性介质中进行,本法有良好的选择性,大多数共存离子不干扰钍的测定,用于测定岩矿中的微量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氨基C酸偶氮氯膦,化学名称为2-[2-(5-氯苯膦酸)-偶氮]-7-[2-(4,8-二磺酸)-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 本文研究在盐酸介质中,与稀土元素发生的β型显色反应。主要试剂和仪器同文献[2]。试验是在25毫升容量瓶中,加入适量单一稀土标准溶液,数毫升10N盐酸,1毫升0.05%的显色剂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厘米吸收池,以相应的试剂空白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稀土(RE)与变色酸偶氮类试剂的配合物极谱吸附波的研究已有若干报道[1~3],其测定稀土的检测下限一般为10-6-10-7mol/L,有些体系可达10-7~10-8mol/L[4]。DBF-偶氮氯膦(DBF-CPA)是一种新的变色酸双偶氮类稀土光度分析试剂[5,6].该试剂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优于其它试剂的特点.但RE(Ⅲ)-DBF-CPA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在极谱分析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本文发现在NH4Cl介质中,RE(Ⅲ)-DBF-CPA配合物在滴汞电极(DME)上产生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利用该波测定稀土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等优点。其检出限可达1.4×10-8mol/L。  相似文献   

8.
间硝基偶氮氯膦(CPAmN)为镧系元素和钇的灵敏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该试剂与钪能发生α型和β型显色反应。本文研究了β型钪-间硝基偶氮氯膦-溴化辛基吡啶(OPB)三元体系的光度特性。发现,该体系与相应的二元体系相比,表面活性剂OPB的加入,虽然未能增敏,但能加快β型反应的显色速度,增加了体系的稳定性使其不易生成沉淀,并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铋(Ⅲ)与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之间的一类特殊反应——β型反应。研究了试剂分子结构与反应性能的关系,着重探讨铋(Ⅲ)与偶氮氯膦-p~N的β型反应行为。在高氯酸介质中,铋(Ⅲ)与上述试剂形成灵敏度很高的稳定β型配合物,λ_(max)=713nm,ε(max)=9.84×10~4L·mol~(-1)·cm~(-1)。并考察了反应酸度、显色剂浓度、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显色温度及显色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测定了α和β型配合物的组成,初步探索了α和β型配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间硝基偶氮氯膦与轻重稀土β型显色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色酸双偶氮氯膦类衍生物是稀土的一类重要显色剂。Taketatsu 等发现,偶氮氯膦Ⅲ仅能与重稀土发生α型和β型反应,这两种显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性是多方面的。迄今钇组稀土和单一稀土的光度测定,尚无较适用的显色剂,而该类试剂与稀土离子的β型反应具有特殊的光度性质,从而为钇组稀土和单一稀土的测定提供了可能性。为此,我们以镧和钇为例,研究间硝基偶氮氯膦与稀土离子的β型显色反应,比较轻重稀土的β型反应行为,分析α、β型配合物工作曲线的特点,并为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冲先  吴诚 《化学学报》1990,48(2):132-137
本文报道铋(III)与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之间的一类特殊反应──β型反应, 研究了试剂分子结构与反应性能的关系, 着重探讨铋(III)与偶氮氯膦-pN的β-型反应行为, 在高氯酸介质中, 铋(III)与上述试剂形成灵敏度很高的稳定β型配合物, λmax=713nm, εmax=9.84×10^4L·mol^-^1·cm^-^1, 并考察了反应酸度、显色剂浓度、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显色温度及显色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 测定了α和β型配合物的组成, 初步探索了α和β型配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二溴硝基偶氮氯膦是一种新的稀土显色剂。该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为紫红色,与铈形成蓝绿色的配合物,配合比为3:1。试剂与铈组稀土的显色反应体系简单、显色酸度高、范围宽、不但灵敏度高,而且选择性好。应用于钇组稀土存在下测定镍基合金中的铈,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与铕(Ⅲ)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5 -溴 -吡啶偶氮 - 5 -二乙氨基酚 ( 5 - Br- PADAP)与 Eu( )的显色反应和光度性质 ,并探讨了其最佳光度分析条件。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 ,Eu( )与试剂形成了配位比为 1∶ 1的深红色二元配合物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 5 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7.8× 1 0 4 L· mol- 1· cm- 1。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在冶炼厂周围及废水流经的地方,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钍也是污染的元素之一,因此,对于钍的测定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光度法测定钍主要有偶氮氯膦pA法、5-Br-PADAP法,但这些方法的干扰比较严重,多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树脂相光度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并发展的一种光度分析方法,该法集显色、分离、富集、测定于一体,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本法在强酸性盐酸介质中,以三氯偶氮氯膦为显色剂,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钍。利用钍在强酸性盐酸介质中与三氯偶氮氯膦(TCCPA)E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2,4,6-三氯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发生极灵敏的显色反应,显色后,TCCPA-Th络合物可吸附至717型强酸性阴离子树脂上,直接对树脂相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铋(III)与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之间的一类特殊反应──β型反应, 研究了试剂分子结构与反应性能的关系, 着重探讨铋(III)与偶氮氯膦-pN的β-型反应行为, 在高氯酸介质中, 铋(III)与上述试剂形成灵敏度很高的稳定β型配合物, λmax=713nm, εmax=9.84×10^4L·mol^-^1·cm^-^1, 并考察了反应酸度、显色剂浓度、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显色温度及显色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 测定了α和β型配合物的组成, 初步探索了α和β型配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3-(2-胂酸基苯偶氮-6-(2,6-二溴-4-氯苯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简称DBC-偶氮胂)可在高酸度下(0.2-1.7NHCl)与稀土元素发生灵敏显色反应,且选择性非常好,前文已报导用该试剂直接光度测定高温合金中微量铈sup>[1]。本文研究了DBC-偶氮胂在水溶液中的离解作用,用pH电位法及分光光度法测定DBC-偶氮胂及各级条件离解常数,结果表明:由于多卤素原子的引入,使试剂更易于质子化;因而离解常数比偶氮胂Ⅲ大。  相似文献   

17.
含膦羧基—PO_3H_2的有色有机试剂合成的还不多,除氯膦羧偶氮I~*(I)外,就是氯膦羧偶氮III(又名偶氮氯膦III)(III)。首先由和等人合成并用于铀的测定中。试剂名称为2,7-双-(4-氯-2-膦羧苯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其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18.
寇明泽  寇富强  寇宗燕 《分析化学》2004,32(8):1120-1120
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试剂是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的灵敏显色剂,三氯偶氮氯膦[2-(4-K-2-膦酸基苯偶氮)-7-(2,4,6-三氯苯基偶氮)-1,8-二羟基-3,6-二磺酸萘]应用于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钌和铑已有报道,但用于铂的测定未见报道。实验发现,在酸性介质中Pt(Ⅳ)对溴酸钾氧化三氯偶氮氯膦的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马尿酸偶氮氯膦直接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稀土总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尿酸偶氮氯膦是武汉大学最近合成的稀土新显色剂,其结构式为: 我们对该试剂与稀土元素显色反应条件和用于测定钢铁中稀土总量进行了研究。该试剂在0.02~0.5N各种酸介质中,均能与稀土元素立即反应生成兰色稳定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80nm左右。各稀土元素(La~Lu、Y)的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7.27~10.22)×10~4·1·mol~(-1)。cm~(-1)。该试剂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与稀土元素反应具有显色酸度高、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好,允许共存元素量也较高。控制适当条件,它与铈和钇所形成的络合物的吸光度是一致的。所以它是一种目前测定稀土总量较为理想的试剂。即使有较大量EDTA、酒石酸以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结果证实,用偶氮氯膦Ⅲ(CPAⅢ)以β型配合物测定钇时,镧的干扰属于一种共显色效应。共显色效应的实质,可能是形成了一种具有环状结构的镧-偶氮氯膦Ⅲ-钇的混合多核配合物。配合物中各组分的比例为La∶CPAⅢ:Y=1∶2∶1。本文还讨论了混合多核配合物生成的有关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置换型”共显色效应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