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FDA-PI荧光染色,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实验手段研究了本实验室自行重组并纯化的人TNF β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结果表明TNF β主要是诱导L929细胞以凋亡的形式死亡。实验还采用8种信号转导抑制剂,观察它们对TNF β杀伤L929细胞的影响,以探讨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初步研究表明:磷脂酶A2,Ca2+通道、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能抑制TNF β对L929细胞的杀伤,而且抑制剂的持续存在能更有效地发挥这一抑制作用;相反地,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剂可促进凋亡;而环加氧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则对细胞凋亡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TRAIL是最近克隆的 TNF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 ,其最显著的特异性是 :能迅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其受体和竞争受体的多样性表明 TRAIL具有与 TNF不同的控制细胞死亡的独特机制 ,TRAIL通过与不同的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来调控死亡信号的转导过程 .研究表明 ,TRAIL对肿瘤的杀伤效率高 ,特异性强 ,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抗肿瘤细胞因子 .  相似文献   

3.
p16蛋白对B型流感病毒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流感病毒 B/沪防 93- 1株感染 He L a细胞 ,通过 Hoechst332 5 8荧光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检测细胞凋亡 ,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 p16蛋白的表达 ,探讨 p16蛋白表达对 He L a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表明 ,B型流感病毒感染 He L a细胞可诱导其凋亡 ,感染 2 4h后 ,细胞凋亡数达 84.5 % ;He L a细胞凋亡伴随 p16蛋白的表达 ,2 4h达高峰 ,阳性率为 49.2 3± 1.70 .研究结果提示 ,B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 He L a细胞凋亡过程与 p16基因激活相关 ,p16蛋白可能是介导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另一重要途径 .  相似文献   

4.
研究乌药根挥发油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并比较乌药根挥发油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HL-7702增殖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法研究乌药根挥发油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经不同浓度乌药根挥发油处理HepG2细胞24h,随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增加。在低浓度范围(≤50μg·mL-1)时,乌药根挥发油对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要明显强于对正常细胞的作用。经过80和100μg·mL-1乌药根挥发油处理24h的HepG2细胞观察到典型的DNA ladder。经100、150和200μg·mL-1乌药根挥发油处理8h后,sub-G1期细胞的含量逐渐升高,分别是6.8%、12.6%和20.3%。提示乌药根挥发油能够有效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且具有一定的癌细胞选择性;同时能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用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研究了 A1/京防861 和 B/沪防931 两株流感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利用嗜麦芽假单胞菌黑色素抑制流感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凋亡的可能性 结果显示:黑色素在 100 m g· L- 1 浓度范围内,对 M D C K 细胞无细胞毒性; A1/京防 861 和 B/沪防 931 两株流感病毒均可诱导 M D C K细胞凋亡,但二者存在毒力差异(p< 0.05)病毒感染12 h 后,荧光染色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核形态,流式细胞仪则可检测到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产生的凋亡峰,且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02% 和 2729% ;20 m g· L- 1 的黑色素可有效抑制两株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凋亡指数从25% ~35% 降至3% 以下 结果表明,黑色素可以抑制 A 和 B型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用人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别感染Vero细胞和稳定表达p35基因的Vero35细胞,经细胞核DAPI染色,细胞DNA琼脂糖电泳和TDT生物素原位标记等方法证实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学特征和生物化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人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Vero细胞诱发的细胞死亡能被昆虫杆状病毒凋亡抑制基因p35抑制,为ICE类蛋白水解酶途径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牛磺酸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牛磺酸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培养Wistar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细胞凋亡组(10^-5mol/L AngⅡ诱导)和不同浓度牛磺酸(10、20、40mmol/L)保护组,培养24h后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末端标记(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同位素标记磷酸化底物法测定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s)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凋亡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为21.23%,呈现凋亡形态结构特征,MAPK和PKC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升高33.8%和81.8%。3个牛磺酸保护组凋亡率分别为4.89%、2.53%和1.58%,MAPK活性较凋亡组分别下降16.0%、23.5%、29.8%,PKC活性较凋亡组分别降低18.8%、29.8%、44.6%。牛磺酸能浓度依赖地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内MAPKs和PKC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IV,DPPIV)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新靶点,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和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在体内有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生物合成,β细胞的生长并抑制其凋亡和抑制血糖升高等功能.二肽基肽酶Ⅳ可快速降解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和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使其失去生物活性.本实验利用Caco-2细胞中所得到的二肽基肽酶IV,优化酶活筛选体系.确定了二肽基肽酶Ⅳ最适底物Gly-Pro-pNA浓度为0.064 mg/mL、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30 min和竞争性抑制剂Ile-Pro-Ile浓度0.68 mmol/L,从而建立了靶向二肽基肽酶Ⅳ的快速筛选体系.应用该模型,对18种维药提取物进行了筛选.本研究结果将为维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以新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带有p35基因的转移载体p35IE1Neo,以此载体转染Sf9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染色体上稳定整合质粒p35IE1Neo的Sf9细胞,克隆化培养后取名为Sf9-35.经细胞原位杂交实验证明,Sf9-35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含有p35基因;经放线菌素D处理后的细胞核酸电泳检测,证实Sf9-35具有抗凋亡特性能够支持凋亡抑制基因缺失的vAcΔp35病毒复制;发现p35基因在细胞内组成型表达只能延缓vAcΔp35感染及放线菌素D处理诱发的细胞凋亡的过程,而不能完全阻止其诱发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利用精原细胞—体细胞体外无血清共培养模型研究了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系统对小鼠A型精原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KA的激活剂forskolin(FSK)可显著刺激小鼠A型精原细胞增殖,这一作用可被PKA抑制剂H89所抑制;PKC的激活剂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也具有促进A型精原细胞增殖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被PKC的抑制剂H7所抑制.说明PKA和PKC信号通路在小鼠A型精原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激活PKA和PKC信号转导途径能够促进A型精原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采用Tetrazolium bromid(MTT)试验法和光学显微镜法,初步研究了金鸡菊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形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鸡菊多糖对肝癌细胞BEL-7404、食道癌细胞Eca109和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都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多糖)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显示出较好的量效关系.通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初步证明金鸡菊多糖能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改变;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金鸡菊多糖处理的癌细胞数目有所减少,细胞较为分散,细胞间连接减少,产生圆缩脱落;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分析实验表明金鸡菊多糖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要有适宜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
细胞色素BC1酶复合物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抑制病菌的重要靶标.细胞色素BC。酶复合物的抑制荆在近几年来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得到活性更高的抑制剂,本文采用分子对接技术(DOCK4.0),对8个典型结构的此类抑制剂进行了对接,并通过分析结合能与活性的相关性,得到了较好的构效关系模型,相关系数R^2=O.75.在此基础上,设计了4个新的抑制剂,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活性.所建立的模型将为研究新的细胞色素BC。酶复合物抑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用宿主范围扩大的重组AcNPV在家蚕中表达TN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宿主范围扩大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双穿梭载体Bonpvid与重组转座质粒 pFast-TNF转座,使含有有TNF基因的表达盒插入Bonpvid的Tn7att的接受位点筛选阳性重组E.coli菌落,将提取的阳性重组子DNA分别转染家蚕BmN细胞和Sf-9细胞,获得了能表达TNF的重组病毒,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TNF在上述两种细胞中得到表达,以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将含有重组病毒的的细胞上清注射感染家蚕4龄幼虫,使TNF在蚕体表达,用BmN细胞中表达的TNF感梁肿瘤细胞,诱导细胞发生了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新疆双峰驼乳蛋白组分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染色检测HeLa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HeLa细胞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TR35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特征,荧光显微观察到凋亡小体;Annexin-Ⅴ/PI双染检测出现早期凋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结论: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TR35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TR35组分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可能与线粒体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桑色素对氨肽酶N的抑制作用、抑制类型和抑制动力学常数,进行了白血病细胞生长抑制试验,并研究了氨肽酶N与桑色素相互作用时的分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桑色素是一种非竞争型氨肽酶N抑制剂(半抑制率IC_(50)为(55.65±3.33)μmol·L~(-1),抑制常数Ki为(12.43±1.35)μmol·L~(-1)),失活动力学时间进程分析表明桑色素能快速与氨肽酶N发生作用并迅速降低酶的活性;桑色素能够诱导白细胞细胞HL-60的凋亡;圆二色谱分析表明桑色素导致氨肽酶N的结构变得紧密,使α-螺旋含量增加,而不利于其形成活性中心,进而导致氨肽酶N活性的降低,这也是造成白细胞细胞HL-60凋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体内及体外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体内实验采用ICR小鼠,纳米SiO2经口灌胃染毒3次,检测肺组织中MDA(丙二醛)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观察纳米SiO2对小鼠肺的氧化应激毒性.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上皮细胞(JB6细胞),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纳米SiO2染毒后的细胞形态改变,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纳米SiO2是否通过FAS信号途径引起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经口染毒后对小鼠肺具有氧化应激损伤作用,表现为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肺组织中MDA产生量增加,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肺组织内SOD水平总体趋势降低,但是差别未见统计学意义.体外培养细胞实验中,纳米SiO2染毒后可引起细胞出现凋亡并呈空泡样变.蛋白免疫印迹实验中,纳米SiO2可引起FAS信号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但是FADD表达水平并不升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MTT和SRB法研究了混胺(NH3/CH3NH 2)草酸根合铂(Ⅱ)混配配合物(MAOX)对人体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又通过流式细胞法、Giemsa染色法、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了它的抗癌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10μm0l·L1浓度下,该配合物对HL-60和EJ两种细胞有较高的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51.35%和45.86%;它能阻止HL 60细胞G2+M→G1期的进行,造成G2+M期细胞的堆积;对HL-60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不明显;在相同浓度情况下其与HL-60细胞的DNA键合量大于顺铂.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牛磺酸(Tau)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初步机制。以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细胞为对象,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将pEGFP-N1-MST1重组质粒转染SiHa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ST1,Bcl-2及Bax蛋白水平。结果显示:Tau能抑制SiH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上调SiHa细胞MST1及Bax蛋白表达(P<0.01),下调Bcl-2表达水平(P<0.01),且MST1过表达能增强Tau对凋亡的诱导作用(P<0.01)。结果表明牛磺酸通过上调MST1蛋白表达,进而引起Bax蛋白表达上调和Bcl-2蛋白下调,诱导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穿心莲内酯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抑制、周期阻滞与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用梯度浓度的穿心莲内酯作用于SGC-7901细胞,以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GC-7901的周期分布状况、胞内的ROS水平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以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的水平;以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加药浓度处理后的细胞内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可知穿心莲内酯对SGC-7901细胞具有时间依赖和浓度依赖的抑制效果,48h的IC50约为24μg·mL-1;并且能够有效抑制G2/M期的周期进展,随后诱发内源性凋亡途径;与此同时,细胞内的ROS水平上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再加入NADPH之后,细胞内的GSH水平有所回升,周期阻滞得到缓解.细胞内的p53、p-CDC2、cleaved caspase-3/9、Bax等上调;bcl-2等水平下调.穿心莲内酯是通过上调胞内ROS水平并使线粒体膜电位崩溃而诱发G2/M期的周期阻滞与内源性凋亡,最终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紫草多糖的免疫调节和肿瘤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紫草多糖在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经脱蛋白、脱色、透析等方法提取紫草多糖,MTT法检测紫草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及对HepG2、SPC-A-1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质量浓度在121~364 μg*mL-1时,紫草多糖能显著的促进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P<0.01),对HepG2肿瘤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P<0.01),对SPC-A-1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P<0.05),且随着浓度的提高,增殖作用或抑制作用增强.在质量浓度为364 μg*mL-1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SPC-A-1细胞的抑制作用,而在质量浓度为24 μg*mL-1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低于SPC-A-1细胞,紫草多糖对HepG2细胞的抑制表现出更强的剂量-效应依赖性.以上结果表明,紫草多糖不仅有免疫调节活性,还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