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1月11日17:36:26同学们,你们知道11月11日是什么节吗?我想肯定有许多同学听都没听说过,是光棍节。听爸爸说,那是因为这个日期中的两个数都是11,而1就像是一个人的样子,孤零零光溜溜的,是根光棍,所以就叫做光棍节了。我觉得这个节日的名字很不好听,而且也没道理,你看11不是两个人在一起吗?那是有伴的呀,为什么叫做光棍节呢?应当叫伙伴节才对。而且,妈妈告诉我,现在这个节日还有了新的名字,叫做"购物节",因为许多网络商店都会趁机打折,所以大家都喜欢在这一天上网购物,这天就从光棍节变成购物节了。  相似文献   

2.
对一些较难的题目,很快找到解法,不是易事,这时就无法“进”了,那么就“退”!就是说把问题退到简单的、特殊的、基础的地方去,从中找到规律、看到本质、加以总结,然后再“进”,进到你原来要解决的那个复杂的、一般的、较难的的问题上去。以下举例说明这个“不进则退”的思想方法。例1 (一个古老的故事)有三根柱子,第一根上,自上而下从小到大重叠着64个盘子,其他两根是空柱子。现在要将这64个盘子一个一个地移到某一个空柱子上,并且盘子仍然要  相似文献   

3.
正08月01日18:32:13今天,我第一次发现我居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了。在注册一个在线学习网站的时候,需要填写身份,选项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可是我却不知道自己该选哪一项。如果说是小学生,我们不是已经毕业了吗?如果说是中学生,我们还没跨进中学的校门呢。那么,我和咱们班上的同学,应当是什么学生呢?我向爸爸请教这个问题,爸爸笑着说:"这个很容易解决啊,汉语里面把这种情况叫做‘准’,你们属于‘准中学生’。""准中学生?"我摇了摇头,觉得这个名称有点儿难听,"还是靠哪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你们知道11月11日是什么节吗?我想肯定有许多同学听都没听说过,是光棍节.听爸爸说,那是因为这个日期中的两个数都是11,而1就像是一个人的样子,孤零零光溜溜的,是根光棍,所以就叫做光棍节了.我觉得这个节日的名字很不好听,而且也没道理,你看11不是两个人在一起吗?那是有伴的呀,为什么叫做光棍节呢?应当叫伙伴节才对.  相似文献   

5.
蔡文瀚 《数学大王》2016,(Z1):52-53
星期天,我家来了10位小客人,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好客的妈妈满面笑容,拿出一个很大的蛋糕招待我的好朋友们。妈妈亲切地对我们说:"要想吃蛋糕,得先通过我的考验。你们只许切4刀,能把这个蛋糕分成11块吗?"妈妈的话音刚落,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为了避免蛋糕被切坏,妈妈要求我们先在纸上画一画,确定切割方案后,再对蛋糕"动刑"。王亮迫不及  相似文献   

6.
正从前,有一个盖房子盖得很好的建筑(zhù)师,他的名字叫波比。当波比老得再也盖不动房子时,他把三个孩子叫到身边,说:"孩子们,现在,我要给你们出两道题目,这两道题目都做对了,才能当建筑师。"三个孩子都看着爸爸,认真地听他说话。波比说:"第一题:老大,你去找一些圆形的东西;老二,你去找一些三角形的东西;老三,你去找一些方形的东西。"为了找到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东西,三个孩子在家里转来转去。过了一会儿,老大找到了圆形的挂钟和盘子,老二找到了三角帆(fān)船  相似文献   

7.
正9月10日18:07:52我先写一个多位数吧,1234567890,你们会读吗?是不是想读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这种读法,当然不是多位数的正确读法。可是,我拿这个数考陶斯炜,他就是这样读的,我要他按多位数的读法来读,他就不会了。其实不止陶斯炜不会,班上还有一些同学也是不会读这么多位的数的,至少是读得没那么快!今天课间,我发现江老师特意来找陶斯炜,把他叫到走廊上单独  相似文献   

8.
数学兴趣小组组长小明宣布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相邻自然数平方的关系",他说:"我们来做个游戏.你们只要告诉我一个自然数的平方数,我就能在20秒钟内说出与它相邻的自然数的平方数."  相似文献   

9.
争鸣     
《数学通讯》2005,(2):25-27
初涉及学习函数的必要性这一论题,我感到无从说起,问几位身边的同学:“你们为什么学习函数?”,“考试必考,我们就必学呗,”同学半开玩笑地回答我……也许是由于中学生很难触及这个问题的实质,再也许是由于中学生压根就不认为这本身是一个问题,我作为一个中学生,来论中学生学习函数的必要性,也只能以一个学生的笔触尽我所思罢了。  相似文献   

10.
“k”的表自     
我很荣幸和大家见面了,便于你们能全面的了解我,进一步的认识我并喜欢我而不至于误解我,还是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我是反比例函数y=k/x(k≠0)的系数k.看起来是不起眼,在反比例函数这个大家庭中,我的地位非同一般,其它成员和我无法相比,可以说是个"统治者",或得说我有绝对的  相似文献   

11.
骄傲的"x"     
"x"这个符号很神秘,长得也很特别,与众不同.在数学王国里你需要几它就会给你几.因为它的这项特异功能,很多数字朋友都很崇拜它,"x"自己也觉得自己的本领最大,于是,它就越来越骄傲了. 有一天,"1"、"2"、"3"、"4"等几个数字在一起比大小."x"突然出现在它们面前,斜着眼睛说:"你们不要再比啦!你们谁也不是我的对手!""1"听了,生气地说:"你怎么能和我们比呢?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还敢来这里和我们比赛.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分类。中午放学回家后,妈妈也问了我一个关于分类的问题:"小宇,如果我和你爸爸分开了,你想跟我在一起,还是想跟你爸爸在一起?"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所以,我愣(lèng)住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妈妈催促(cù)道:"快说啊,你希望分给谁?"我说:"我想和你们俩在一起,我们三个人永远  相似文献   

13.
分糖果     
一天,我和表妹一起到小叔家玩。小叔拿出美味的糖果招待我们,他随手抓了两把糖,我们一人一把。表妹一眼就发现我的糖比她的多,于是就生气了,嘟着嘴不服气地说:"姐姐的多,我的少,不公平嘛,应该要一样多。""叔叔忙,你们两人自己把拿到的糖平均分一分吧!"小叔居然把这个难题交给我们自己解决。"那还不简单,  相似文献   

14.
用差分方程求解梵塔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传说中认为是世界中心的现印度北方邦瓦拉西纳县的一座大庙的穹顶的下面,放有一个黄铜盘子,盘上有三根石柱子,在其中一根柱子上套有64个大小不同的中空的纯金盘子(称为梵塔),且按上小下大的次序依次排列.该庙的和尚按梵天(吠陀时代晚期印度教大神之一)的法令,昼夜不停地每秒把一个盘子移到没有盘子的柱子上去,或放到比它大的盘子的上面.传说中说,如果一旦把64个纯金子组成的梵塔,按原样移到另两根钻石柱子中的任意一根时,梵塔及和尚都将化为乌有,世界末日也就来到了.试问和尚们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把梵塔原样地移到另一根钻石柱子上?世界末日会来临吗?  相似文献   

15.
星期天,我家来了10位小客人,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好客的妈妈满面笑容,拿出一个很大的蛋糕招待我的好朋友们.妈妈亲切地对我们说:“要想吃蛋糕,得先通过我的考验.你们只许切4刀,能把这个蛋糕分成11块吗?”妈妈的话音刚落,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相似文献   

16.
请举起脚来     
正没想到,我们中国的古书里面,也有许多数学题。今天数学课上,刘老师介绍了一个记录在《孙子算经》中的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狗。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狗各有几只?"高原峰一看就说:"我知道,可以用假设法,也可以列方程解决。"刘老师点点头说:"对,高原峰的预习习惯非常好,不过今天我打算介绍一种好玩的解法。你们先闭上眼睛。"同学们一听都非常开心,大家都知道,刘老师肯定要介绍一种很有趣的数学知识了,就都闭上了眼睛。  相似文献   

17.
负数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负数.我家住在数学王国,全家3口人,大哥正数,二哥0,还有我.我和大哥长得非常像,在书写时我只比他多"一撇小胡子"(大哥的"+"常省略),其实就是一横,那是我负数身份的标志—负号,如"-5"读作"负五",你们可不要认错呀,也千万不能省略这一横,一省略我可就变大哥了.我和大哥的脾气正好相反,比如他想收入,我就想支出;他要盈利,我就要亏损.  相似文献   

18.
<正>传说,从前有一位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和十七匹马.他在临终前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已经写好了遗嘱,我把马留给你们,你们一定要按我的要求去分."老人去世后,三兄弟看到了遗嘱.遗嘱上写着:"我把十七匹马全都留给我的三个儿子.长子得一半,次子得三分之一,给幼子九分之一.不许流血,不许杀马.你们必须遵从父亲的遗愿!"这三个兄弟迷惑不解,尽管他们在学校里学习成绩都不错,可是他们还是不会用17除以2、用17除以3、用17除以9,又不让马流血.于是他们就去请教当地一位公认的智者.这位智  相似文献   

19.
<正>小聪和小明是一对可爱的数学爱好者兄弟,一次,妈妈叫他俩在三个盘子里分别装上一些糖果来招待客人,三个盘子最初的糖果数分别为a_0,b_0,c_0,记为G_0=(a_0,b_0,c_0),小明发现盘中糖果数不完全相同,于是与小聪一起作了如下的游戏操作:从糖果数最多的一个盘子中拿出2个,给另外两个盘子各放1个(若有两个盘子中的糖果数相同,且都多于第三个盘子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什么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 高等学校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大潜院士让我谈数学教学,今年11月在福州召开的一个会议上,我就"谈谈数学的基本思想"为题做了一个报告.作为一个数学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了解数学思想很重要.我今天讲的基础就是这个报告.先谈谈数学思想与数学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