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大连化物所杨学明研究员主持研制的“交叉分子束-离子速度成像仪”项目通过了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吉林大学原子分子物理所丁大军教授等6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杨学明研究员的工作报告与测试专家组的测试报告,查看了有关资料和档案,  相似文献   

2.
《化学分析计量》2014,(4):22-22
<正>中科院电工所完成的"开放式超导磁共振成像磁体系统的研制"项目在宁波余姚由中科院主持召开成果鉴定会。磁共振成像系统能够帮助医生在治疗中实现对人体内部结构"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准"的功能。此次由中科院电工所研制的开放式超导磁共振成像磁体系统,能够获得高清晰人体医学影像,与目前医院中普遍使用的磁共振设备不同,该开放式超导磁共振成像医疗设备不再拥有狭长的黑暗隧道,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西部有机化学论坛"于2016年8月5日在成都隆重举行。参会单位包括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重庆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20余所科研院所及高校。  相似文献   

4.
《色谱》2017,(7)
<正>会议网站https://apce2017.sjtu.edu.cn由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东华大学等组织,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十七届亚太生物分离与生物分析国际会议(APCE2017)"将于2017年11月0~13日在上海开元名都酒店召开。会议主题:"精准分析、卓越科  相似文献   

5.
征答(28)     
编者 《大学化学》1990,5(6):15-15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徐业林著文介绍了他发明的一种可以从单一温室热源获取能量的实验装置,并提出所谓“能量循环原理”作为“能量守恒原理”的重要补充. 他设计并制作了由逸出功不同、室温下发射电力也不同的两种金属做成的一种新型二极管.两端连以导线后,观察到在回路中有恒定的单向电流产生,并能带动负载.用694只这种无偏(即不加偏压)二极管并联后,测得以下数据: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西部有机化学论坛"于2016年8月5日在成都隆重举行。参会单位包括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重庆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20余所科研院所及高校。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成东研究员作了开幕词。参会的专家学者对近几年的有机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西部有机化学论坛"于2016年8月5日在成都隆重举行。参会单位包括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重庆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20余所科研院所及高校。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成东研究员作了开幕词。参会的专家学者对近几年的有机  相似文献   

8.
<正>不久前,科技部公布了"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2017年度立项项目信息,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牵头、中科院光谱成像重点实验室鱼卫星研究员作为负责人申报的"海水总氮总磷在线监测仪器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批复立项。该项目研制的光谱法总氮总磷在线监测传感器将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光谱仪器,该项目成功实施后,将填补国内在海水总氮总磷监测仪器领域的空白,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4月10~15日,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桂林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桂林举行。中科院院士汪尔康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陈洪渊教授、桂林理工大学校长解庆林教授、中科院院士俞汝勤教授、中科院院士姚守拙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董绍俊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正不久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的"超高速电镜成像与智能分析联合实验室"在自动化研究所举行签约揭牌仪式。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聚束科技董事长赵真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签约仪式上,赵真表示,聚束科技在高通量大数据采集方面有多年的技术积累,结合自动化研究所在智能分析方向的特长,首台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扫描电镜在产业化方面将更具优势。徐波表示,国产高通量扫描电镜的研制改  相似文献   

11.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本科教改的精神,发挥中国科学院优质科教资源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中科院决定实施"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简称"科创计划"),旨在提高在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帮助在校大学生了解中国科学院和我国科技的最新进展,同时也为中科院科技创新注入活力。《合成化学》主办单位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9年"科创计划"的具体申报要求如下:"科创计划"将以项目的形式,资助约4名全国各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大学二、三年级优秀本科学生到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开展6个月的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申报者需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探索精神,具有浓厚科研兴趣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申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由本人自主提出课题,在成都有机所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实践工作,亦可在学生本校设共同指导教师。项目  相似文献   

12.
11月 9日 ,“不对称合成与手性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挂牌仪式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包括黄志镗、赵玉芬、林国强及陈新滋等 4位中科院院士、7位全国著名有机化学教授以及国家基金委、中科院和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索继栓主持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金鼎昌先生首先致辞 ,在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中 ,成都分院院长彭宇行及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金鼎昌为重点实验室揭牌。揭牌仪式后 ,重点实验室主任邓金根教授作了重点实验室工作报告 ,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东南大学传感网技术研究中心大楼在新区落成。与此同时,东南大学分别与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传感网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传感网技术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中讯物联平安家居联合研发中心”和“东南大学——上华功率集成技术联合实验室”同时揭牌。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东南大学校长易红,无锡市领导许刚、谈学明,无锡市委秘书长沈建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14.
《化学分析计量》2012,(1):16-16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北京召开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课题“基于质谱技术的全组分痕量重金属分析仪器开发和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党委书记陈斌同志、各项目成员单位的法人代表及子课题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科技部相关人员参加了项目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不久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食品安全溯源中心与新西兰本土乳制品公司"纽汁取"(NUZTRI)首次"防伪"溯源服务合同签约仪式在基督城举行,NUZTRI是中新两国乳品安全检验机构互认检验标准CCIC(全称:China Certification and Inspection Group)推出溯源系统的首家试点乳企。中国驻基督城领事馆金智健总领事,中国检验检疫集团食品安全溯源中心袁建成主任、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负责人Scott Gallacher及新中食品安全协会发言人Rod Mc Millan应邀出席本次签订仪式。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是中国国字号  相似文献   

16.
<正>石墨烯因其特殊的纳米结构,优良的光学、电学等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迅速成为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热点材料,并成功检测多种生物小分子、DNA、酶、蛋白质以及细胞等。"生物传感器是生命分析化学及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但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未实现产业化。"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研究生史济东说。  相似文献   

17.
简讯     
《化学分析计量》2012,(6):13+31+35+39+43+46+49+56+78+81+84+102
四川省豆类制品质检中心南溪揭牌在"第三届中国.南溪豆腐干食品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四川省豆类制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授牌仪式不久前在宜宾市南溪区举行,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四川省质监局巡视员陈高原等参加授牌仪式。该中心占地面积4000 m2,是集产品质量检验、新产品研发、技术咨询、人员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质检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18.
正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简称"现代农学院")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举行。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希望全体师生携手奋进,为把现代农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农学院而努力奋斗!随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农业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4月9日,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过渡金属氧化物异质结在多场调控下的新奇物性及器件研究"项目工作部署会在北京召开。项目依托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拟发展氧含量精准可控的激光分子束外延和分子束外延薄膜生长技术,实现原位表征、探测氧化物界面和量子态。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浙江阿佩克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超级电容器电极活性炭的高科技创新企业,由海外归国人员、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陈再华博士领衔创办。公司拥有一支由多名海内外优秀博士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独创性地研发超级电容器电极活性炭材料的产业化技术,攻克多道技术难关,掌握了电容炭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并拥有近二十项电容炭产业化相关自主专利(专利号2008101215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