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深埋岩石隧洞的周边控制爆破方法与参数确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戴俊 《爆炸与冲击》2004,24(6):493-498
利用弹性理论方法,结合周边控制爆破的炮孔间贯通裂纹形成机理分析了原岩应力对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炮孔间贯通裂纹形成的影响。结果为:原岩应力的存在有利于光面爆破的炮孔间贯通裂纹的形成,不利于预裂爆破的炮孔间贯通裂纹的形成。由此得出结论:高原岩应力条件下的隧洞开挖周边控制爆破宜采用光面爆破方法,光面爆破参数需要根原岩应力、隧洞开挖半径和岩石力学性质进行相应调整。对高原岩应力条件的隧洞开挖实施预裂爆破时,应采用岩石定向断裂爆破技术。  相似文献   

2.
炮孔定向断裂爆破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三维激光全息动光弹超动态综合测试系统进行了定向断裂爆破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和讨论了定向断裂爆破动应力场参数和定向断裂爆破作用机理;优选了实用的定向断裂爆破新方法和配套工艺。经岩巷生产实践表明:所选择的切缝药包定向断裂爆破方法是可行的,它为改革现有光面爆破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光面爆破相邻炮孔存在起爆时差的炮孔间距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戴俊  杨永琦 《爆炸与冲击》2003,23(3):253-258
根据光面爆破炮孔爆炸载荷的时间衰减和相邻炮孔的非同时起爆,对光面爆破的炮孔间距计算进行研究,提出新的光面爆破参数设计方法,并得出炮孔爆炸载荷衰减速度、相邻炮孔起爆时差对炮孔间距的影响。分析认为,就实现较大的光面爆破炮孔间距而言,提高炮孔堵塞质量较提高雷管起爆时间精度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光面爆破装药不偶合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爆轰气体动力学及岩石断裂理论为基础,给出了不偶合装药时的不偶合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不偶合作用在光面爆破参数设计中的作用,通过计算值与实际试验取值对比,证明该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控制断裂能量与爆破效果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奇  杨永琦 《爆炸与冲击》1996,16(3):278-282
定向断裂爆破与普通光爆、预裂相比,爆破效果明显提高,爆破能量利用更为合理。文中根据爆破断裂的分形研究,阐述了控制断裂爆破改进周边成形质量,提高爆炸能量利用率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介质中空气间隔装药的爆破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程序,采用JHC混凝土损伤演化模型,研究了不同装药结构及不同 空气比情况下炮孔近区混凝土损伤的破坏机理。3种装药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比的增加,破坏方式 由压剪破坏转变为拉伸破坏,不同的空气比可应用于不同的爆破目的;对于梯段爆破,空气层位于上部的装药 结构爆炸能量利用率最好,当空气比为40%时,炮孔中部混凝土单元破坏方式由压剪转为拉伸破坏,表明存 在一个合理的空气比,可以提高爆炸能量利用率;对于预裂、光面爆破,空气层位于中部的装药结构爆破效果 最优;起爆方式对梯段爆破效果的影响要比预裂和光面爆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朱亮  陈明  卢文波  严鹏 《爆炸与冲击》2015,35(4):555-560
以白鹤滩水电站柱状节理玄武岩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的柱状节理分布统计资料生成数值模型,模拟边坡开挖轮廓爆破下柱状节理岩体的开裂过程。结果表明:轮廓爆破时,柱状节理面对岩体裂纹的发展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爆炸荷载作用下炮孔周围的节理面首先张开,然后裂缝沿着炮孔连心线附近的节理面扩展,最后形成贯通的由大量柱状节理面连接而成的裂缝;预裂爆破条件下,预裂缝宽度先增大后减少,最后达到稳定的开度,而且预裂爆破在柱状节理岩体中产生的裂纹范围比光面爆破产生的大。  相似文献   

8.
聚能爆破在岩石控制爆破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崔晓荣  沈兆武 《力学季刊》2007,28(2):234-239
聚能爆破技术是岩石控制爆破技术中有待开发的领域.根据爆炸力学、岩石断裂力学理论,从当前控制爆破面临的问题入手,对线性聚能药包(Linear shaped charge)在岩石定向断裂爆破中裂纹的产生及扩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自制线性聚能药包在巷道掘进中进行了工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聚能药包岩石定向断裂爆破有明显的定向作用,裂纹的定向断裂控制效果理想,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罗勇  沈兆武 《爆炸与冲击》2006,26(3):250-255
以爆炸动力学、岩石断裂力学理论为原理,对聚能药包用于岩石定向断裂爆破时导向裂缝的形成,裂纹的起裂、扩展和贯通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该方法的爆破参数进行了设计,并通过现场进行试验验证其正确性。结果表明由聚能射流形成的切缝有明显的定向作用,使爆生气体的能量沿预定方向集中,裂纹的定向断裂控制效果良好,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断裂控制爆破技术。最后指出了该方法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研究成果对相关理论研究和现场应用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载速率对岩石断裂韧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探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岩石的破坏特性时,需要用岩石的动态断裂韧度来表征岩石在波动过程中的裂纹发生和发展,即当岩石的微裂纹或缺陷受到了达到或超过其临界值的应力波作用时,便产生宏观的裂纹并随后逐渐发展,导致动态破裂。同时岩石动态断裂韧度是岩石动力学的基本力学指标之一,它也是光面爆破和控制爆破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的主要参数。因而,确定岩石动态断裂韧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育滨 《爆炸与冲击》1988,8(3):267-272
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工程实践,得出采用药孔与水压装药综合起爆拆除水塔的一般方法,着重讨论了起爆时差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一个城区爆破作业的实例说明,只要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就可将爆破对环境的影响,如振动、噪声、飞石等,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从而可以在人口稠密的城区顺利地进行较大规模的爆破施工,加快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13.
朱立昌 《爆炸与冲击》1988,8(2):159-166
本文分析研究了常用的九个水压爆破药量计算公式,根据十几次水压爆破的成败经验,建立了水压爆破药量计算的综合经验公式,其计算结果与实际用药量的爆破效果表明,这个公式符合得比较好。最后给出了五个实例的对比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用灰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岩体爆破质量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继春  钮强 《爆炸与冲击》1993,13(3):212-218
用灰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岩体爆破质量的主要因素。在简介灰关联分析原理及其计算方法后,通过实例计算与分析,得到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并且发现:节理裂隙岩体中的爆破块度指标主要受爆区内节理裂隙分布特征的控制;其次,也与均质岩体中的爆破一样,影响块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炮孔间距、排距和最小抵抗线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摄影方法在海州露天煤矿对台阶爆破破碎块度进行了测量。根据现场试验所获得的数据,通过多元曲线拟合处理,给出了二种岩石爆破破碎块度的分布规律。所得结论对控制和提高爆破破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角柱直眼掏槽爆破参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戴俊  杨永琦 《爆炸与冲击》2000,20(4):364-368
通过对三角柱直眼掏槽爆破进行试验研究 ,认为爆破槽腔的形成过程可分成两个阶段 ,即岩石破坏阶段和破碎岩石抛出阶段 ;进而 ,依照岩石压缩破坏与剪切破坏的力学准则 ,导出三角柱直眼掏槽炮眼间距与装药系数的计算式 ;根据计算结果 ,在井下巷道工程实际应用中进行对比 ,证实了它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折叠式定向爆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折叠式定向爆破倾倒过程的力学分析和数学方法,结合控制爆破的特点,给出了上下柱起爆间隔角度和间隔时间的计算公式,所用的思路和方法,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类似爆破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巷道崩落爆破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俊  钱七虎 《爆炸与冲击》2007,27(3):272-278
以柱装药爆破漏斗理论为基础,对高地应力巷道崩落爆破标准漏斗形成进行研究,导出了高应力条件下形成崩落爆破标准漏斗的判断准则,进而导出了相应条件的巷道崩落爆破参数计算式。结果表明,地应力的作用要求对巷道崩落爆破的现有参数计算进行修正,而且地应力越高,崩落爆破的最小抵抗线和炮孔间距减小越多,单位耗药量和循环炮孔数量增加越多。最后指出,选用较高爆速的炸药可减缓崩落爆破参数随地应力增大而改变的速率。  相似文献   

19.
爆破地震安全判据的缺陷与改进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分析探讨了爆破地震安全判据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对其中的某些局限与不足和应用中部分误区提出了质疑 ,着重分析了频率和时间等因素对建立爆破地震安全判据的影响 ,并就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现有爆破地震安全判据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