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学中,一个复杂问题的简单解法,一个对称的式子,一个优美的图形,一个和谐的结构,一个奇异的念头,都会使你沉浸在数学美的海洋中,数学美常表现为符号、解法的简洁美,数式、结构的对称美,条件与结论、数、式、形的和谐美,形式、解法的奇异  相似文献   

2.
审美直觉与数学解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而数学美可以陶冶解题情操 .本文就审美直觉在数学解题中的意义给予论述 ,试图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解题氛围 ,进而提高数学解题的综合素质 .1 数学美的特征和数学解题的本质1 1 数学美的特征数学美的表现特征为简洁性 (即数学的符号美、抽象美、统一美 )、和谐性 (即数学的和谐美、对称美、形式美 )、奇异性 (即数学的奇异美、朦胧美、常数美 ) .[1 ]1 2 数学解题的本质数学解题的本质 ,就是根据问题中所给的信息 (包括文字信息、图形信息、数字信息、符号信息和显露信息、隐藏信息 ) ,进行分解、组合、变换、编码…  相似文献   

3.
漫谈数学美     
数学中,美无处不在,只是这种理性的美博大、深刻而精粹,需要去探索,去发现.如:线条和行体美,对称与比例美,精确与奇异美,问题与悖论美,简洁与和谐美.  相似文献   

4.
何华兴 《数学通讯》2000,(19):21-22
对称性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 .“美和对称紧密相连 .”(Weyl)在数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由对称性因素和对称美的考虑而引出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不胜枚举 .各种逆运算的建立 ,一系列数域的扩张均与对称性因素密切相关 .由常量到变量、由确定性到随机性、由有限到无限、由精确到模糊等等 ,无不显示了对称性美学因素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显示了数学发现中追求对称美的重要意义 .同样 ,在数学教学中 ,问题的对称性 ,常常能够启迪思维 ,启发人们探索解题思路 ,发现巧妙解法 .1 利用对称性 ,预测问题结果当人们面临一个课题或解一道数学难题时 …  相似文献   

5.
李正银 《数学通讯》2003,(13):47-48
奇异性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 .一般地说 ,奇异性包含有新颖性的涵义 ,颇有一点“出乎意料”和“令人震惊”的意味 .这也就是说 ,那种被称为奇异的东西 (如数学中的结论、方法等 ) ,所引起的不仅是赞叹 ,而且还有惊愕和诧异 .数学家徐利治说 :“奇异是一种美 ,奇异到极度更是一种美 .”数学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奇异美 ,其中之一便是真理的隐含 ,数学中很多定理的结论是出人意料的 ;其二是数学方法的新颖 ,解数学题无非是将已知条件和求证结论建立起令人信服的联系 ,而在这些联系中有些容易想到 ,有些则是意想不到的 .庞加莱曾指出 :“我们不…  相似文献   

6.
学校实施美育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教育方针的要求。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使美育渗透于德、智、体各项教育之中,在各科教学活动中加以具体化。我们知道,数学具有简单美、和谐美、奇异美等特征,但数学美却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符号、  相似文献   

7.
追求数学解题的和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凤 《中学数学》2005,(7):32-33
和谐是一种美.人们把对称、匀称、简约、含蓄等美的因素统称为和谐性.数学世界中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数形结合的美,就表现了对称、匀称、简约、含蓄等和谐性.  相似文献   

8.
数学解题教学与数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世球 《数学通报》2004,(11):17-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通过问题的解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只有在充满兴趣的情境下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只有在数学美的氛围中才能对数学解题充满兴趣.什么是数学美呢?它就是数学的优美感.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  相似文献   

9.
历史数学名题体现和谐之美,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一样,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不因国籍、种族、肤色、语言而异,人见人爱,津津乐道.它们代代相传,又琢磨提炼,跨洲越洋,交融传播,口碑载道.而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  相似文献   

10.
《珠心算数学》是珠心算理论体系建设最新科研成果,它是珠心算与数学教育整合,运用珠心算原理解决现行小学数学教学难点、繁点问题的一本实用教材。对其进行学习研究,可以发现小学数学中的难点,在珠心算数学中变成了易点;小学数学中的繁点,在珠心算数学中却变成了简点。许多小学数学问题在珠心算数学中也因此得到了较好地解决。 在《珠心算数学》小学部分的编写中,渗透着心理学、脑科学理论,同时也凝结着珠心算意识实验的研究成果;更注重运用哲学思想和现代“三论”的指导。这些学科理论,在珠心算开发智力的教学中交叉运用,均在《珠心算数学》中得以体现. 为了实现珠心算与数学教育整合综合开发少年儿童智力的目的,我们从本期开始连载发表《珠心算数学》小学部分,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整合内容和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营造文化数学氛围建构数学教育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数学通报》2004,(10):9-11
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愈来愈多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力不是来自数学本身,而主要来自于考试的压力,学生被动的数学学习观念,不仅阻止了他们的主动性与探索性,扼杀了数学的魅力,而且不利于数学学科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个人综合能力的形成.也就是说,学生学到了数学的壳,却丢掉了数学的核;学到了数学的形式,却扔掉了数学的美;学到了数学的方法,却抛弃了数学的灵魂.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数学的应用性、文化性两个新观念,以通过课程、课堂及课外的途径,改变过去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给课堂以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学美学的观点.发掘概率统计中的统一美、方法美、结构美、奇异美.从集合论及微积分理论两方面阐述概率统计中的统一美;从概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用概率思想解题的美妙之处体现概率统计中的方法美;从概率论中的公式、重要概率分布及极限定理揭示概率统计中的结构美;通过解决蒲丰问题等著名概率问题来表现概率统计中的奇异美.  相似文献   

13.
关于数学欣赏,国内发端于徐利治先生,大力倡导者为张奠宙教授.如今谈数学欣赏的文章多起来了,不过所谈数学欣赏,多为什么美呀、真呀,和谐、简洁、对称、奇异等,话题较旧,难出新意,特别是对一线教学,更难做到一以贯之而成为教学常态.近日重读杜威名著《我们怎样思维——再论反省思维与教学的关系》的第十八章"讲课和思维训练"和《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第十八章"教育的价值",眼界为之豁然,心胸为之洞开:数学  相似文献   

14.
李成友 《数学通讯》2012,(10):41-42
运用对偶思想来解决某些相关的数学问题能收到事半功倍、一举两得的效果.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偶思想不仅能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数学的内在和谐美、对称美得到充分的展示.本文选用高中数学中两个常见的问题,就对偶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作一浅显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题目 已知 :8sinα + 10cosβ =5 (1)8cosα + 10sinβ =5 3(2 )求证 :sin(α + β) =-sin π3+α .文 [1]运用对称性给出了该题一个简捷漂亮的证明 ,读后受益匪浅 .值得提出的是 ,人们在追求对称、和谐美的同时 ,亦追求一种奇异美 .徐利治教授说过 :“奇异是一种美 ,奇异到极度更是一种美 .”奇异性的结果对数学发展的影响无论作何种评价都不会过分 ,因为它意味着旧观念的崩溃和新思想的诞生 .奇异性常常体现出思维的发散性美 .在奇异、发散美的刻意追求下 ,笔者萌发开放题目结论的意识 ,而这仅需在原证法基础上作适当改进 ,引进参变数化…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数学思维中的美学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素平 《数学通报》2003,(3):20-21,F003
中学数学思维中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 .如 ,化简原则是数学简洁美的要求与体现 ;极限法、特殊化、正难则反是数学奇异美的要求和体现 ;从待证命题的对称命题 (如逆否命题、伴随问题)的真假或解答而获得启发 ,是数学对称美的要求与体现 ;一般化、方法的内在关联性是统一美、和谐美的要求与体现 .我的教学实践体会 ,从数学美学的角度审视数学知识 ,并以此渗透于知识和解题的教学实践 ,对促进学生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理解数学知识和对提高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对增强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信心都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地 ,又常可使数学教学讲…  相似文献   

17.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对称关系不仅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更简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对称关系还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本文以实例的形式,从函数自身的对称性和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性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函数与对称有关的性质,展示函数对称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也谈数学美—补美思想的数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也谈数学美—补美思想的数学应用沈山剑(江苏省东台师范学校224200)“美是真理的光辉”,对科学美的完善和追求,常常会为产生新的发明、发现新的理论提供重要线索和有力手段.事实上,当某个理论、某个问题或某个对象,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还是其形式方法,尚未完...  相似文献   

19.
对称是普遍的自然现象.对称表现了简单、和谐、匀称,带给人美的享受.对称在数学中也是广泛存在的,如图形的对称性,数学的对称结构,思考问题的对称策略,数学的对称美等.用现代数学语言来讲,对称就是数学对象在某种变换下保持的不变性.于是,我们可以说:对称是人的视觉系统对客体  相似文献   

20.
数学问题的提出与符合学生思路的解决罗小伟数学以高度抽象、体系严谨、论证精确、应用广泛为主要特点并区别于其它学科.数学教育应该使学生深刻了解数学的特点,尤其是了解数学之为用,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近几年,虽然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但是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