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云  许圆  江勇  邓子峰 《分析化学》2002,30(12):1448-1450
对氧化还原滴定计算分析法同时测定Ce^4 与Fe^2 进行了研究。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在Fe^3 存在的条件下,用Ce^4 溶液滴定Fe^2+溶液,可同时求出Ce^4 与Fe^2 的浓度。讨论了Fe^3 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臭氧化学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文献[1]用KI溶液吸收O_3,然后滴定溶液中产生的I_2。在建立方法过程中,我们发现按文献[1]的条件操作时,对同一样品,分析结果差别很大。当O_3被0.5mol/L浓度的碘化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回滴法测定标本防腐液中甲醛浓度的滴定方法。以硫代硫酸钠为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完成了回收率和干扰性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回滴法测定标本防腐液中的甲醛浓度有较高的可信度,加标平均回收率达到98%,3倍的共存物未造成干扰。该方法简便快速,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4.
HCO_3~-浓度对油气田中CO_2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安  路民旭  吴荫顺 《电化学》2005,11(4):387-392
应用动电位扫描和失重法研究HCO3-对油气田CO2腐蚀的影响.实验表明,当HCO3-浓度低于0.042 mol/L时,随着HCO3-浓度的增加,溶液pH升高,H+的还原速率(阴极电流密度)下降;HCO3-浓度增至0.126 mol/L时,溶液中的H2CO3、HCO3-的直接还原占主导地位,故阴极过程随HCO3-浓度的上升而加速,对阳极过程,在HCO3-浓度低于0.042 mol/L下,主要为活化过程,而且其阳极溶解电流(密度)随HCO3-浓度的增加而下降;HCO3-浓度增至0.126 mol/L时,阳极过程出现明显的活化-钝化行为.高温高压腐蚀试验显示,材料的腐蚀速率随介质HCO3-浓度的增加而下降.SEM、EDS、XRD分析表明,在较低的HCO3-浓度下,腐蚀产物膜的主要成分为FeCO3晶体,HCO3-浓度较高时,则腐蚀产物主要为Ca、Mg的化合物,并形成Ca(Fe,Mg)(CO3)2复盐.在高pH值下,Ca2+、Mg2+比Fe2+更容易沉积.  相似文献   

5.
在酸碱滴定的理论研究中,等当点与突跃点的关系和酸碱滴定的浓度下限问题历来是许多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第一个问题已有文献论述,第二个问题尚未见到文献报道。在有关文献及教科书中,对于一元弱酸的浓度下限是由K_aC判据来确定的。一般认为K_aC小于10~(-3)时,不能准确滴定,这一判据是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富氧气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循环流化床富氧气化实验台上,通过调节水蒸气流量使气化温度基本稳定在910℃,研究了不同氧气浓度及气化当量比对煤气组分、产气率、冷煤气效率及碳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气浓度从25%增加至40%时,N2体积分数从48.82%降低至33.83%,H2从21.47%不断增加至27.59%,CH4基本不变;受水蒸气流量影响,氧气浓度高于35%时,CO体积分数降低,CO2体积分数增加;氧气浓度40%时的煤气热值为空气气化煤气热值的1.84倍,产气率随氧气浓度增加从2.35 m3/kg降至2.13 m3/kg,冷煤气效率和碳转化率不断增大;当气化当量比从0.20增加至0.29时,N2体积分数先降低后升高,H2体积分数从24.01%增加到25.46%后基本保持不变,CO和CH4持续减小,CO2不断增加,产气率由1.94 m3/kg升高到2.29 m3/kg;受水蒸气和气化当量比综合影响,冷煤气效率先增大后减小,碳转化率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7.
组合回归分析法——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弘毅  张娟  徐莹 《化学通报》2011,74(2):170-177
介绍和讨论了计量学中组合测量的概念和方法.在最小二乘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化学滴定分析计量测试的特点,并参照 GB/T601-2002 标准,设计出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组合回归标定方法,其内容包括:工作基准试剂 Na2CO3 的组合称量操作程序及其数据处理;试样溶液的组合滴定操作程序及其数据处理;常规测...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计算和实验两方面对酸碱滴定指示剂浓度的影响进行讨论。通过酸碱滴定通式计算了溴百里酚蓝和酚酞在氢氧化钠滴定盐酸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指示剂的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判定滴定终点。必须采用合适的指示剂浓度才能实现好的变色和好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气相SiO2在不同pH值介质中的分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激光动态光散射法考察了气相SiO2在不同pH值的H2SO4和NaOH介质中的分散平均水化粒径与表面Zeta电位及二者间的关系。 Zeta电位数据表明,气相SiO2在水中分散的表面硅羟基的等电点(IEP)和滴定终点(TE)的pH值分别为pH(IEP)=2.09和pH(TE)=7.47,利用滴定终点pH (TE)给出了一种简单的气相SiO2表面Si-OH浓度的测定方法。 分散相粒径数据显示,在等电点和滴定终点之间,气相SiO2在水中的分散粒子的粒径能够稳定在230 nm附近;在H2SO4介质中,当pH<pH(IEP)时,随着H2SO4浓度的增大,体系中的分散粒子发生聚结而使表观粒径增大;在NaOH介质中,当pH>pH(TE)时,随着NaOH浓度的增大,分散相的表观水化粒径降低,表明NaOH的加入有利于气相SiO2的分散。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造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方法的标度,从而逐步建立统一的滴定分析标度计算式,提出了相对电子浓度Re-的概念,基于此发展了以p Re-为监测标度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新理论。该理论描述了氧化还原半反应的平衡,推导了氧化还原滴定标度p Re-的计算通式,探索了该标度在滴定过程中的一般变化规律,重新梳理了指示剂的指示原理。以Ce4+滴定Fe3+溶液为例,演绎了如何简单绘制滴定曲线、计算滴定突跃范围、判断可否直接准确滴定,讨论了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Kτ?’的大小对滴定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