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了渭北晚古生代5号煤样品酸处理前后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按其量化表征的煤中微量元素酸脱除率划分,44个微量元素可分为五类,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着明显的分布规律:Ⅰ型,为煤中典型的易酸脱除微量元素,主要占据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Ⅰ、Ⅱ主族元素位置,按电子构型,属s区;Ⅱ型,为煤中较易酸脱除微量元素;Ⅲ型,为煤中较难酸脱除微量元素,主要占据在第Ⅲ、Ⅴ、Ⅵ、Ⅷ副族元素位置上,按电子构型,属d区和f区左半部;Ⅳ型,是难酸脱除的微量元素,主要占据在第Ⅳ、Ⅴ主族元素位置,(稀土元素部分在第Ⅲ副族)按电子构型,属p区和f区中部;Ⅴ型,为典型的最难酸脱除微量元素,主要占据在第Ⅱ、Ⅲ、Ⅳ副族位置,按电子构型,属d区的前半部、ds区和f区的右半部。煤中微量元素的酸脱除难易的大小,在元素周期表的横向、纵向和对角线方向,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准格尔黑岱沟6号煤层中微量元素的相分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准格尔6号煤中微量元素和泥炭沼泽沉积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煤中微量元素在泥炭沼泽沉积中,有着较为明显的“相分异”规律。多数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I、II主族,第四周期副族位置的元素,即相对较“轻”的元素,对镜惰比(V/I)及凝胶化指数(GI)反映比较灵敏或有一定关联性。因而反映潮湿还原的沼泽沉积环境比较有效,其典型代表就是Rb和Cs;而相对较“重”的元素,即第五周期以后的副族元素、第III主族以后的主族元素,则多对氧化指数(OI)和破碎指数(BI)响应比较灵敏或有某种间接的关联性,因而反映干燥氧化的沼泽沉积环境比较有效,其典型代表就是Hg和W。与植物组织保存指数(TPI)、植被指数(VI)和地下水流动指数(GWI)、搬运指数(TI)关联的元素则可看作介于两者之间。总之,微量元素从“轻”元素到“重”元素,从低阶周期到高阶周期,从低次主族到高次主族,有对V/I和GI反映灵敏转为对OI和BI更为灵敏的趋势。从而为微量元素(包括部分常量元素)对泥炭沼泽沉积亚微环境的识别和划分,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惰性电子对效应中的能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惰性电子对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三、四、五主族元素中的Tl、pb、Bi以及第二副族元素Hg。在这些原子的价层结构中都有6s~2电子。在生成化合物时6s~2电子既不电离也不参与共价键的生成,元素表现了低价态稳定。本文以第三主族为例,从热力学角度讨论惰性电子对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同族元素中的变化规律。第三主族包括B、Al、Ga、In和Tl五个元素。  相似文献   

4.
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Ⅳ族。可知该元素容易形成共价键,且形成化合物的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5.
石墨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中,产生不正确的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电极上沉积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电解过程中,元素间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或化学化合物。现代阳极溶出伏安法(a.s.v.)中电化学生成的最简单的二元体系可以分为以下的主要类型。第一,体系中组分之间在电极表面上彼此完全不发生作用。形成这种类型的二元的或更复杂的体系的元素,包括周期表第Ⅱ族 d 区元素(Zn、Cd、Hg),第Ⅲ族和第Ⅳ族p 区元素(In、Tl、Sn、Pb)以及铋。这些元素可按  相似文献   

6.
金属簇合物化学是在金属有机化学与无机配合物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第ⅢA族元素由于其缺电子特性而备受关注,大量以前认为不存在的、具有双键或叁键的第三主族金属簇合物分子相继被合成,并且通过X射线衍射和光谱学分析得到了它们的结构和性质。本文介绍了第ⅢA族金属簇合物的实验及理论研究进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深入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惰性电子对效应的热力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大量实验表明,ⅢA、ⅣA、ⅤA族元素的族数氧化态的稳定性,在同一族中从上而下减弱,而(族数减2)氧化态的稳定性增加,以致到第六周期时,(族数减2)氧化态的稳定性接近、甚至超过族数氧化态的稳定性。这明显地表现在第六周期元素Tl、Pb、Bi的族数氧化态化合物的强氧化性上。N.V.Sidgwick把这  相似文献   

8.
硒、碲氢化物发生的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素周期表中ⅣA,ⅤA及ⅥA族元素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硒、碲两元素的氢化物生成反应机理的改变。文中对两元素生成氢化物的反应机理作了解释,认为是硒(Ⅳ)[或碲(Ⅳ)]在盐酸溶液中与初生态氢[H]反应的结果。初生态氢是由硼氢根(BH4-)在酸溶液中水解而产生,反应时随氢离子(即酸度)浓度的增加,氢化物的生成率将明显提高。此外,不断地将氢化物发生反应中同时生成的水蒸气除去不仅可避免硒(碲)氢化物被氧化,而且还可提高其产出率和峰值测定的重现性。对如何规范使用低熔点、高强度空心双阴极灯也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以局域作用为出发点, 用簇—Bethe格子模型讨论了固体定域态密度的定域环境的特征. 示范计算了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简单立方三种格子的稳定化能. 结果表明, 电子半充满时, 体心立方是最稳定的结构, 从而在拓扑近似下解释了第Ⅰ主族和第Ⅳ副族单质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刘有成  王序昆 《化学学报》1965,31(6):451-457
苯硫酚与苯乙炔、对溴苯乙炔、对硝基苯乙炔及丙炔酸在室温进行直接加成时,生成相应的1:1加成物,其主体构型均属反式,分别为反-β-苯硫基苯乙烯(Ⅰa),反-β-苯硫基对溴苯乙烯(Ⅱa),反-β-苯硫基对硝基苯乙烯(Ⅲa)及反-β-苯硫基丙烯酸(Ⅳa)。加成物的得率按以下顺序而递減:Ⅰa>Ⅱa>Ⅲa>Ⅳa。在低温(-45~-35°)苯硫酚与四种炔烃在溶液中反应时,除对硝基苯乙炔不起反应外,其它三种炔化合物均给出全部或绝大部分顺式构型产物(反式加成),分别为顺-β-苯硫基苯乙烯(Ⅰb,100%),顺-β-苯硫基对溴苯乙烯(Ⅱb,75%)及顺-β-苯硫基丙烯酸(Ⅳb,80%)。所有顺式构型产物在反应条件下都稳定,只是在加热到160°以上时才转化为反式构型产物。苯硫酚对炔烃的直接加成为一自由基反应,所观察到的立体化学结果被解释为加成反应中形成的中间体自由基(Ⅴ),由于R(苯基或羧基)与处于顺式位置的C6H5S基的空间位阻,在与苯硫酚进行链转移之前发生异构化所致。因为Ⅴ的异构化为Ⅵ需要一定的活化能,故在低温下的加成全部或绝大部分按反式加成进行,在温度升高时全部转为顺式加成。苯硫酚与对硝基苯乙炔在无水乙醚中在—60°形成一深紫色溶液,两小时后颜色逐渐变淡,这似乎表明有自由基的形成。苯硫酚与四种炔化合物在乙氧基负离子催化下进行加成时,得到全部为反式加成的产物,分别为Ⅰb,Ⅱb,顺-β-苯硫基对硝基苯乙烯(Ⅲb)及Ⅳb。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Mandarino或作者给定的K值为基础,计算了格拉斯顿-代尔离子折射度(即GDIR值)。并对离子的电子壳层结构对矿物折射性质的影响作了讨论,得出了如下结论: 1.氖型结构离子的化合物折射率随其密度增加而线性地增加; 2.惰性气体型离子和18电子型离子的离子折射度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3.周期表中ⅠA,ⅡA,ⅢA,ⅣA,ⅤA和ⅥA族的离子的折射度随原子序增加而线性地增加; 4.第一过渡族元素的离子折射度有双驼峰型的曲线; 5.由于镧系的收缩,稀土元素的离子折射度随原子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七族的主族中,共有五个元素,即氟、氯、溴、碘、砹。除砹是人工合成元素外,其他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卤族元素中,氯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是瑞典化学家席勒(C.W.Scheele)于1774年获得的。碘,是法国一位药剂师别尔恩加尔特·库尔图阿(B.Courtois)于1811年从海藻中发现的。溴,是法国另一位药剂师巴拉德(A.J.  相似文献   

13.
虽然并不太确切,但人们习惯上还是把元素周期表的第Ⅲ副族抗(Sc),钇(Y)及斓系15种元素统称之为稀土元素或稀土金属.其实,稀土并不稀有,其总的地壳丰度与常见的锌、锡、钴相近,其中又以铈(Ce)、钇、镧(La)等几种元素的丰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构型确定的结晶性卤代酰化糖在糖化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是碳甙合成研究中的关键性中间体。为合成它们,人们作过许多尝试。我们研究并改进了1-氯-2,3,5-三-O-苯甲酰基呋喃核糖的合成,第一次制得结晶的1-氯-2,3,5-三-O-苯甲酰基-α-D-呋喃核糖。按下面给出的路线,以Ⅰ为原料,根据已知方法依次制备Ⅱ、Ⅲ、Ⅳ。Ⅳ溶解在无水二氯甲烷,在零度下通干燥氯化氢,4小时后TLC显示原料班点消失。所得产物为Ⅴ,其元素分析值与预期的结构相符,端基构型由1HNMR确定。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不同的异羟肟酸为配体,合成了3个氧钒(Ⅳ)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 NNR,^13C NMR,^51V NMR)、电子顺磁共振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分别在不同的羟基醇中以氧钒(Ⅳ)配合物阱BHAOV为基础,合成了2个含烷氧基的五价氧钒(Ⅴ)化合物.在吡啶中合成了含吡啶的六配位氧钒(Ⅳ)配合物阱BHAOV(PY),Ⅴ占据第6位置S原子,可使其不被氧原子进攻而氧化,要使Ⅴ内层发生氧化,在四价钒上至少有一个空的配位位点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还研究了BHAOV在乙腈中的配位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化学合成荧光量子点在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量子点的光学特性、制备方法及其在指纹显现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Ⅱ~Ⅵ族的CdS基、CdTe基、CdSe基、ZnSe基量子点和Ⅲ~Ⅴ族的InP量子点的化学合成、修饰及其在指纹显现中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第Ⅳ族C、Si量子点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指纹显现中的潜在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AB)8(AB=BN,AlP,GaAs,InSb)团簇环形结构的平衡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特性以及极化率。计算结果表明,(AB)8团簇的双层环状结构中,每个A(B)原子都与3个B(A)原子成键,且Ⅴ族元素的原子比Ⅲ族元素的原子更接近团簇中心,(BN)8、(AlP)8、(GaAs)8、(InSb)8的平均极化率依次增大,IR和Raman谱峰发生红移。另外,讨论了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多铌氧簇聚物是多金属氧簇聚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结构类型,在碱催化、光催化产氢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化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主族元素(ⅢA/ⅣA/ⅤA/ⅥA族)为杂原子的杂多铌氧簇聚物和过渡元素(V/Fe/Cu)为杂原子的杂多铌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化合物的合成策略、结构调控、性质及应用的探索。此外,对当前杂多铌氧簇聚物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后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林和成 《大学化学》2002,17(6):48-51
在元素周期表中 ,相同电子构型的阳离子半径 (r)与其原子序数 (Z)是密切相关的 ,其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模型表达。通过定性解释和定量计算揭示出r与Z的内在联系 ,理论计算的结果与文献的r数据符合得很好 ,从相关系数也说明理论计算的r与Z的联系是密切的。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揭示出了相同电子构型的r随Z变化的规律性 ,也是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一种反映。同时对稀有气体的r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周期反常性     
唐宗薰  朱亚先  崔斌 《大学化学》2019,34(12):13-21
除众所周知的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确定性、第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特殊性之外,本文将详细介绍d区元素的电子排布,第四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态的不稳定性,惰性电子对效应,第五、六周期重过渡元素的相似性和次周期性以及第3族元素编排反常现象并作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