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任宝华 《化学教育》2010,31(10):16-19
"连续性问题情境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为学生设计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连续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完整表达和广泛交流的过程,以促进学生思维、语言的发展,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海水晒盐”情境分析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姗姗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12,33(3):25-27,30
在化学教学中引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化学知识的获得过程,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海水晒盐”情境为例,分析了课堂教学中情境的特征,并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创设和运用情境,以充分发挥情境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姜建文  段齐文  许宏生 《化学教育》2011,32(5):33-35,46
新课程倡导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结合观摩"江西省首届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能手大赛",基于新课程理念,阐述化学情境教学的特点以及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汽车中的化学"这一真实情境为载体,以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探索了基于主题式教学形式来统摄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复习的教学实践。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力求实现教师角色由"知识权威"向"平等中的首席"的转换,力求推动教学时空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的转化,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作用,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龚伟  王玮  丁珣  陈赟 《化学教育》2013,34(5):49-51,55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纸笔测验“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取用鲜活的情景”,但现有中考化学试题情境创设存在“来源不够丰富”、“呈现方式单一”、“层次不尽合理”以及“考查功能弱化”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考化学试题命制者应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将所要考查的化学知识寓于一定情境之中,借助合适的呈现方式综合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加工、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邓海山 《大学化学》2013,28(4):24-27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沿着情境线、问题线和知识线3条线索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并概括提炼可迁移的学习策略,形成学习能力。通过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左京平 《化学教育》2010,31(Z1):12-14
适时地创设和优化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组成新的认识系统,促进认识的新发展。在教学中要着力发掘情感智能因素,提出与教材有关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奇"、"疑"、"争"、"用"等问题情境里激发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作一种"不协调",造成心理悬念,通过"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能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
选择部分高考理综化学试卷选择题进行案例分析,认为试题情境背景材料的选择与改造应作为试题命制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具体试题的分析与讨论,提出试题情境的背景材料选择及控制应依据考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应考量考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应满足考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试题情境"新""特"背景材料的认知要求如果没有得到合理控制,对试题的测量效度和试题分数的信度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斌  刘建华 《化学教育》2019,40(23):18-22
创设“海水晒盐”情境,在解决挑战性问题任务的过程中,促使“溶液”知识结构化、功能化。学生将结构化的知识迁移到“大布苏湖制碱”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促使知识素养化,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陈争 《化学教育》2005,26(1):37-39
本文以课例“玻璃和陶瓷”为例,分析了以知识为载体建构意义的课堂的建构过程,分析了学生在框架式问题和真实情境中探究知识、建构意义的过程,并对教师和学生的意义建构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