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采用1-氨基蒽醌经酰氯化,合成含双键的单体,再与丙烯酰胺单体共聚,随后对共聚物进行了Hofmann反应,制得含伯胺侧基和蒽醌生色团的水溶性聚合物.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紫外,可见光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含蒽醌生色团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光致电子转移性能.  相似文献   

2.
生物大分子参与的大小分子配体间竞争金属离子的反应是生物无机化学的基本反应之—。由于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结合部位、柔性及金属离子往往深藏于生物大分子的疏水环境中等特点,使得这类反应与简单的小分子配体间竞争金属离子的反应有所不同。本文对这类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用锌粉把含有羟基或氨基取代基团的9,10-蒽醌和邻(或对)羟基(或氨基)芳醛酮还原为亚甲基衍生物。本还原方法避免了Wolff-Kishner-Huang Minlon 反应中NH2-NH2的污染和Clemmensen反应中Hg污染,具有操作方便、产率高、不使用有机溶剂的特点。根据使用DFT理论的计算结果,提出这类还原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光异构化反应是在光场存在下,分子吸收光子引起的单分子化学反应,包括通常的异构化与环合、开环反应.一些作者用量子化学方法及分子轨道相关图和态相关图等方法对这类反应进行过研究[1].本文用多声子光跃迁理论[2]研究光异构化反应,导出反应速率及其在低温条件下的解析表达式,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1理论方法与结果在光异构化反应中,分子的电子状态与构型都发生变化,而且电子态的变化是与构型的改变紧密耦合的.分子的构型用分子的振动波函数来描写.由于电子与原子质量相差悬殊,可以采用绝热近似处理这一电子-振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与四唑相同,对位取代苯基四唑有两种异构体(见图1).几十年来,实验工作者对这类化合物在医药和农业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表现出浓厚兴趣[‘-‘1.最近,我们用从头计算和PM3等方法研究了四唑两种异构体间异构化反应的机理问.为了探明这类反应的取代基效应,本文报导用PM3方法[6]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双氧水生产用乙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组成进行分析,结合蒽醌工作液制备双氧水的反应原理,形成了乙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的组成信息表。同样采用GC-MS对戊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的组成进行分析,结合乙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的组成信息,推测戊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中组成的可能结构信息,形成了戊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组成信息表。该法可以为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企业提供降解物的相关信息,为脱除无效降解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Zr(IV)/PVA功能膜的膜催化酯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催化与渗透汽化分离技术相偶合的渗透汽化型膜反应器中,研究了羧酸酯的液相合成反应。实验中制备了两类具有强酸催化活性的Zr(Ⅳ)/PVA(聚乙烯醇)功能膜,采用管式膜方式,以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反应为探针,对这类新型的催化反应技术在催化活性、分离性能以及分离对反应转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得到的结果看,膜催化酯化反应过程的反应条件和缓,转化率可达到98%,反应的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8.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用新型氢化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水合肼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镍催化剂,对其催化蒽醌加氢反应的活性进行了考察,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H2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用氢气还原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水合肼还原制备的催化剂的Ni粒子较大,Ni分散度及H2吸附量较低,但其催化蒽醌氢化反应的活性高得多.  相似文献   

9.
铈—邻苯二酚衍生物配合物的氧化显色反应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邻苯二酚、邻苯二酚-3,5-二磺酸钠、连苯三酚、3,4-二羟基苯甲酸及3,4-5-三羟基苯甲酸等系列邻苯二酚衍生物笔Ce^3+生成紫红色配合物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显色反应是因Ce^3+配合物被氧化成了Ce^4+配合物;提出了Ce^3|与这类试剂氧化显色反应的机理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实验。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七十年代Steele和Armand等提出用嵌入材料作为电池的活性物质以来,新型的高能锂电池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类电池反应的特点是伴随电子转移的同时还有锂离子进入阴极主体晶格中,故称为嵌入反应.然而,从研究嵌入反应的方法来看,除了电位扫描等经典的电化学技术以外,用的是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非现场的表面测试技术,分析放电后阴极中有锂存在,证明这类反应机理是锂离子的嵌入反应.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在放电过程中现场检测锂离子嵌入的方法的报导.鉴于嵌入反应电池的阴极材料大多数是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