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在铝基体上制备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然后在其上有序纳米孔中电化学沉积过渡金属Co作为催化剂,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CCVD法)制备出有序、均匀的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采用激光Raman光谱仪及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分析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2.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形成机理,在0.3mol/L的草酸溶液中,通过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膜.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量表明,本实验制备了高度有序的、非晶态结构的多孔氧化铝膜.通过分析阳极氧化过程中的电解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研究了多孔氧化铝膜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铝基体上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在铝基体上制备多孔阳极氧化铝(AAO)薄膜,然后在其上有序纳米孔中电化学沉积过渡金属Co作为催化剂,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CCVD)法制备出高度有序的定向碳纳米棒阵列。利用场发射SEM、Raman光谱仪、XRD及高分辨率TEM等方法表征及分析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铝基体上AAO薄膜的孔洞为六边形蜂窝状结构且大小均匀,孔径约为85nm,孔洞密度为1.16×1010/cm2;制备出的定向碳纳米棒排列高度有序,直径与模板上的孔洞基本一致,且主要呈现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4.
真空中AAO模板上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上的有序纳米孔中电化学沉积过渡金属Co作为催化剂,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在650℃下制备出有序、均匀的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及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分析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微观结构;并利用球-盘摩擦磨损实验仪讨论真空  相似文献   

5.
以草酸为电解液,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多孔阳极氧化铝膜(PAA),并利用阳极氧化铝膜的有序纳米多孔结构,用溶胶-凝胶法在多孔氧化铝模板内组装了ZnO纳米颗粒。结果表明,PAA模板在微米范围内呈有序的六角结构排列。ZnO/PAA组装体系断截面的SEM和X射线能谱图表明,在多孔氧化铝模板内生长了ZnO纳米半导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阳极氧化技术对不锈钢丝网表面进行修饰,成功制备了ZSM-5分子筛膜.通过XRD、SEM等技术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电解液种类、晶化时间、晶化温度以及合成次数等参数对分子筛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阳极氧化工艺处理后,不锈钢丝网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孔径结构,并生成了一层致密的阳极氧化膜.这些孔道结构和阳极氧化膜有利于ZSM-5分子筛膜的生长,是成功合成高结合力分子筛膜的关键.各制备参数对分子筛膜的结构形成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硅基材料是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已成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前景.并指出若能克服目前存在问题,将有望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剖析与阳极氧化时间、大气中存放时间、激光照射时间等与时间有关的多孔硅光致发光实验现象,提出了一个既通过局域在量子线上激子态复合同时又通过一热释过程后经表面态复合的综合发光机理,它能定性地解释多孔硅发光的时间效应及其它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三甲硅基乙炔基Grignard试剂与芳硒基溴发生交叉偶联反应制得1-三基硅基-2-芳硒基乙炔,得到含Se和Si原子的双功能试剂。后者再在KF作用下脱硅,结果以良好产率合成了乙炔基芳基硒醚。与传统合成端炔方法相比,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等优点,为合成含Se原子的端炔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以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不锈钢氧化膜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Pt和Pd后制成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考察了空速、进料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经阳极氧化工艺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对甲苯、丙酮、乙酸乙酯等VOCs的处理转化率达到98%时的温度分别是240、270、320℃.在经1000℃的高温焙烧以后,发现催化剂在220℃即可使甲苯完全转化;并经过700h的寿命试验后,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通过SEM对载体和催化剂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经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与其表面形成的氧化膜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碱骨料反应在国际上被称为混凝土的癌症,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将无法补救。碱骨科反应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骨料碱活性,组成材料高含碱量,环境中有水。  相似文献   

12.
RNA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导致的慢性感染已经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传统的抗乙肝药物如以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为代表的核苷类似物以及干扰素类药物在临床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抗乙肝药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配体指数富集的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筛选的RNA适配子这3个方面来分别阐述用小分子RNA药物抗HBV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获得了一些关于次线性算子在较弱的局部尺寸条件下在齐型空间上的Herz(弱Herz)空间上的有界性的一般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遗传算法中,不合适的的参数设置会降低解的质量,于是在解决一些优化问题时传统的遗传算法被分布估计算法所取代.将分布估计算法按其复杂性归纳成几种模型,分别描述了它们的实现方法和求解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OWL元模型的本体建模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的Profile扩展技术作为消除OWL(Web Ontology Language)复杂符号体系与本体建模易操作性需求之间的矛盾的关键技术,制定了UML建模元素与OWL Lite语法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OWL Lite的UML Profile元模型,并且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说明使用OWL的UML Profile能够直观、清晰地进行OWL本体建模,促进OWL本体建立的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并行工程中的使能工具--质量功能配置(QFD),应用优势设计的理论对现代轿车质量进行研究,从而提高轿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为了计算方便和分析结果清晰,用Visual Basic 6.0在windows98平台下开发了QFD分析软件,为以后企业利用优势设计理论采用QFD提高轿车产品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宁波市经济-环境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2005~2011年宁波市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分析, 探讨了宁波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关系, 找出影响环境压力的重要因素. 结果表明, 在2005~2011年间, 宁波市的物质输入输出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8%和9.1%, 宁波市的经济发展对进口物质的依赖性日趋上升. 结合环境库茨涅茨曲线, 得出宁波市目前还未达到后工业化阶段, 经济发展仍是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根据IPAT模型, 要缓解这种环境压力, 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是关键. 因此, 宁波市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8.
在齐型空间上定义了Herz-Morrey空间,并研究了某些次线性算子在Herz-Morrey空间上的有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GPRS影像监控终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影像监控系统,可实现GSM、CDMA和Internet网络的无线远程监控和报警防盗.该系统使用Freescale i.MXL ARM9处理器作为系统硬件平台,软件核心架构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具有实时性和多线程性,可同时对多个任务进行处理.并同时研究了系统基于ARM的嵌入式技术,遵照WAP2.0技术标准完成终端短信、彩信及Internet网络数据的通信,可实现广泛用于家庭、商铺和企业等场所的安防监控终端.  相似文献   

20.
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在协调城市扩张与土地资源保护的矛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合肥市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年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方法获取合肥市城市用地时空分布定量信息,从城市面积变化、形态变化和重心迁移3个方面分析合肥市城市扩张情况,并结合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建设、政府行为等影响因子对合肥市城市发展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6~2014年合肥市城市用地面积扩张286.09km~2,扩张率为394.7%,扩张速度为15.89km~2·a~(-1).近20a来,合肥市在外形上逐渐趋于狭长,以向西南扩张为主,并呈现以交通线为主的星形扩张,城区扩张亦十分明显.驱动力分析得出合肥市扩张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