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从电磁场的边值关系出发导出了任意多层的层状介质中反射和透射电磁波的振幅与层状介质表面入射电磁波的振幅之间的关系。并对一些层状结构作了数值计算,绘制了曲线图。  相似文献   

2.
氮化硅、二氧化硅双层透明膜可用作硅PIN光电探测器抗反射膜。本文对波长为9000埃光讯号垂直入射时的双层增透膜进行了设计计算,得出氮化硅、二氧化硅厚度分别为600埃和500埃。如果在制造过程中膜厚度偏离设计值,但只要保持两层膜几何厚度之和(~1100埃)不变,则也能获得良好增透性能。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铁基非晶粉体/S-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采用波导法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研究表明,复合材料板吸波机理主要以磁损耗为主,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板中,当非晶粉体含量为66.7wt%,厚度为5mm时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密度为2.1g/cm3,抗拉强度为290MPa,有效反射损耗(优于-10B)的频宽达到了2.2GHz(15.8~18GHz)。  相似文献   

4.
Ni-纳米TiO2微粒复合电沉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Watts型镀镍液中,分别加入粒径为80—100nm的TiO2的两种同质异构体:金红石型和锐钛型,得到了Ni-纳米TiO2微粒的复合沉积层.研究了电沉积工艺体系的pH值、电流密度、搅拌速度、镀液中TiO2的含量及添加剂对复合沉积层的表观和沉积层中TiO2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通过能量色散谱和SEM,对复合沉积层成分及形貌分析,在最佳组成及工艺条件下,得到了复合微粒重量为5%-10%,且表观形貌良好的Ni—TiO2复合沉积层。  相似文献   

5.
碳纳米管复合海藻酸微球药物载体的释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EO137-b-PPO44-b-PEO137三嵌段聚合物促进碳纳米管在溶液中的分散,进而制备出碳纳米管复合海藻酸微球药物载体.碳纳米管的引入对海藻酸微球的结构与形态无明显影响,但有效地提高了其稳定性,药物包封率从76.5%提高到89.2%.进一步研究发现碳纳米管复合海藻酸微球的溶胀行为和药物释放行为继承了海藻酸的pH敏感性,在胃pH 1.0环境中溶胀度仅为约76%,而在肠和结肠pH环境中溶胀度可达到2 000%以上甚至溶蚀,适合于用作肠和结肠中的药物控制释放.同时,碳纳米管的引入能够有效地降低药物的释放速率,提高缓释效果,而且不会额外地增加载体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Stober水解法制备得到纯二氧化硅微球, 通过以PVP为保护剂和还原剂的可控还原法制备得到银包覆二氧化硅复合微球. 该复合微球的单分散性好, 且均匀而稳定, 其中核的平均粒径在255nm, 壳层银纳米粒子粒径约为8nm. 根据银源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液pH值等3个主要因素对复合微球的生长和形貌的重要影响, 研究了该核-壳型复合微球的合成机理, 得到最优合成条件: 最佳离子浓度为2.0mmol?L-1, 主要生长温度为40~50℃, 且最适酸碱度在pH=12.12处. 该复合微球在光学和催化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粉体消石灰在双层滤料床中烟气脱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型试验台上进行了消石灰粉体在双层滤料床中的脱硫试验.研究了床温、SO2浓度、吸附剂有效钙含量、吸附剂加入量等多种因素对消石灰粉体在双层滤料床中的脱硫影响.结果表明:床温影响最为显著,床层脱硫穿透时间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床温400℃时,穿透时间为17min,温度600℃时,穿透时间为25min.床温400℃时,消石灰粉体在双层滤料床中重复吸附8次,钙利用率为30%-32%,为提高钙利用率,尚需进一步提高床温.  相似文献   

8.
亚微型锐钛矿二氧化钛空心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糖为前驱物,制备了大小不同(250~750nm)的胶质碳球;以胶质碳球为模板,钛酸四丁酯(TBT)为前驱物,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大小不同(200~500nm),壁厚可调(25~100nm)的锐钛矿二氧化钛亚微型空心球.二氧化钛空心球的形貌与结构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比表面积测试仪来表征.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二氧化钛空心球为完全的锐钛矿结构.由于在煅烧过程中发生了塌缩,二氧化钛空心球的直径大约是碳球模板直径的70%.  相似文献   

9.
利用海藻酸(AL)/大豆蛋白(SPI)复合微球包裹盐酸小檗碱(Ber), 研究了盐酸小檗碱经复合微球负载后在模拟胃,小肠和结肠pH环境下的释放行为.结果显示,在模拟肠和结肠的pH 6.8和pH 7.4环境中,约5 h盐酸小檗碱就分别达到96%和99%的药物溶出量,而在模拟胃的pH 1.0条件下溶出量仅为约40%.研究发现盐酸小檗碱经复合微球负载后的释放行为与复合微球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胀行为直接相关,即在pH 1.0时溶胀度很小,但在pH 6.8和pH 7.4条件下溶胀度可达到约2000%.这主要归功于海藻酸组分的pH敏感性.同时,负载过程使结晶的疏水盐酸小檗碱转变为更易于在水性介质中扩散和溶解的不定型态.特别是通过pH梯度实验发现,限定载药复合微球在模拟胃的pH 1.0溶液中的时间在3 h内,可控制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量为约20%;而在此后的小肠和结肠的pH条件下,盐酸小檗碱迅速溶出,使累积溶出量达到98%.由此可见,利用自主研制的复合微球负载盐酸小檗碱可以降低盐酸小檗碱对胃部的刺激并可应用于盐酸小檗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同时大豆分离蛋白的生理活性可望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FeCuNbSiB软磁粉为功能填充粒子,三元嵌段有规共聚硅橡胶为基体,采用机械共混和精密铸压热成型方法制备了FeCuNbSiB软磁粉/硅橡胶柔性复合材料薄膜(简称"FeCuNbSiB/SiR复合薄膜")。分别观测了填充粒子FeCuNbSiB软磁粉及其复合薄膜的显微形貌,重点研究了FeCuNbSiB软磁粉的热处理、含量、粒径及其硅橡胶复合薄膜厚度等因素对复合薄膜力敏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CuNbSiB软磁粉微观结构呈多角片状,当粒径小于30μm,软磁粉在硅橡胶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经480℃热处理1h后的FeCuNbSiB软磁粉的磁性能显著提高,当其体积分数为27.5vol%,粒径10μm且复合薄膜厚度为200±2μm时,FeCuNbSiB/SiR复合薄膜具有最佳的力敏特性和良好的应力阻抗重复稳定性,可用作新型柔性力传感器敏感元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由球矢量波函数的坐标变换关系将天线坐标系的辐射场表达式变换至探针坐标系中,利用电磁波理论中的散射矩阵理论建立了天线辐射场、探针接收特性与探针接收信号三者间的关系。这一理论将探针接收信号与探针的接收特性联系起来,考虑了球面近远场变换中的探针补偿,导体球附近振子辐射的数值结果验证了理论及计算机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导体条带与正弦型周期粗糙面的复合散射模型,用感应电流的谱域积分表示导体条带的初级散射场,用物理光学方法计算周期粗糙面的次级散射场,所得复合散射解具有清晰的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盐水解制备超细均分散球形 Ti O2 的方法 ,详细讨论了浓度、酸度、阴离子、陈化时间、锻烧温度等因素对制备超细球形 Ti O2 的影响 ,用透射电镜和粒度分析仪分析了 Ti O2 的粒度和形貌 ,得到了均匀分散性好 ,金红石型结构 ,2μm左右的球形 Ti O2 .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陶粒-普通混凝土双层组合路面的层间应力及弯沉, 首先进行Z型组合试件的粘结性能试验, 并利用ANSYS软件建立陶粒-普通混凝土双层组合路面模型, 分析车辆在匀速和制动工况下组合路面的层间应力及弯沉分布; 还进一步研究了增设Z型钢筋网对组合路面层间粘结性能的加强作用. 结果表明: 陶粒-普通混凝土双层组合路面具有较理想的层间粘结性能和较小的变形; 增设Z型钢筋网可进一步减小层间应力和变形, 加强整体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曲线的球面活动标架,通过解微分方程,给出了三维欧氏空间中几类特殊球面曲线的特征和分类.  相似文献   

16.
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制备了超疏水CaCO3/SiO2复合粒子,并用接触角测量仪检测疏水性能,当CaCO3与纳米SiO2质量比小于10:1时,可以制得超疏水复合粒子.基于表面修饰的CaCO3/SiO2复合粒子,对亲水涂料进行改性,当CaCO3与纳米SiO2质量比小于6:1时,可以制得超疏水涂层,且涂层疏水性随复合粒子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对复合粒子进行结构表征,探讨了基于CaCO3/SiO2复合粒子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台西南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并结合重力和磁力资料,发现台西南盆地的主要构造走向为NE-NEE向,沉积上具有独特的双层构造,是一个与南海演化密切相关的新生代伸展型断陷盆地.这个盆地早第三纪开始发育,形成了大量的正断层和由它们控制的一系列半地堑,发育了古新世-渐新世的沉积.渐新世末期盆地受到挤压作用影响,发育了一系列的逆冲断层和反转构造,表明了台西南盆地"先张后挤"的演化特征,从中新世开始进入热力学沉降坳陷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球壳在刚性板准静态和冲击压缩下变形特性及非对称屈曲模态, 结合ABAQUS有限元分析了球壳冲击压缩下的屈曲变形过程、非对称屈曲特性, 探讨了其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 (1)非对称屈曲模态与冲击速度相关, 随着加载速度提高, 薄壁球壳非对称屈曲从5边形转变为6边形. (2)在冲击速度较小时, 力—位移响应曲线及失稳变形模态与准静态几乎相同, 可近似按准静态过程分析. (3)在对称屈曲阶段的力—位移响应曲线, 有限元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进一步对实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在非对称屈曲阶段的差别进行了探讨, 认为冲击实验中平板与球壳的接触约束变化对非对称变形过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一种高效性和高精度的算法——分段线性电流卷积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并应用于模拟电磁场在色散等离子体介质中的传播。给出了电磁波在非磁化等离子体平板的反射系数,并对算法的高效性和高精度进行了验证。用分段线性电流卷积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计算了等离子体覆盖的二维方柱的双站雷达散射截面,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将电磁场作Fourier变换可把Maxwell方程组转写成为波矢空间中的Schrodinger型方程。然后采用Aharonov和Anandan关于态矢循环演变时相位变化的理论给出了波矢空间中电磁场的相位.其中包括几何相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