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经关节面骨折腕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普宁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桡骨远端经关节面骨折的骨折患者,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在50例患者中,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为(16.1±3.2)个月。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其中优25例,良16例,优良率达82%。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5例为穿克氏针处感染,经加强换药后好转;3例患者为克氏针退针,但不影响位置和骨折愈合,1例患者出现并发腕管综合征,行腕横韧带切断及正中神经松解术,术后随访后,1例患者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结论腕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经过关节面骨折,能够更清晰的显示骨折块,对于患者来说,疗效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探讨经皮置入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闭合性内踝骨折(Ashurst和Bromer分类的内翻内收型骨折Ⅰ度)的临床实用性,收集60例闭合性内踝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予传统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B组予闭合复位经皮置入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采用Takakura踝关节评分系统来评价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C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组和动力髁螺钉(DCS)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天数。按照Kolment疗效标准对患膝肢体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90例患者术后获得12~36个月,平均18.3个月随访。观察组切口(12.8±3.6)cm,出血量(212.6±31.3)m L,骨折愈合时间(12.8±0.7)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后按照Kolment疗效标准对患膝进行功能评定。优良率:观察组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S系统可减少组织创伤,保护局部血运,降低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风险,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股骨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到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行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30例髋臼骨折伴股骨头脱位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良Merled,Aubigne与Postel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效果,同时随访1年,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为(16.4±1.6)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2.3±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优良率为76.67%,解剖复位19例,满意复位9例,复位较差2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33%。结论 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股骨头脱位效果显著,但并发症较多,应严格操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法和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幼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东莞市中堂镇医院收治40例幼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法,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最后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儿UCLA评分和ASA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于幼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促进术后康复,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胫骨复杂骨折行微创经皮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5年2月来宜春市中医院接受微创经皮钢板技术治疗的53例胫骨复杂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为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技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3例病人在经过微创经皮钢板技术治疗后进行12个月随访,全部患者骨性均有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无患者出现钢板螺钉松动和断裂及骨不连情况。术后1例(1.89%)病人切口感染,经抗感染药物治疗后痊愈。Johner-Wruhs关节功能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为:优秀36例(67.92%);良好11例(20.75%);中6例(11.33%),优良率88.67%。结论在胫骨复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微创经皮钢板技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载瘫的治疗效果,从2000年2月至2003年12月,共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病人63例:T112例,T1211例,L124例,L215例,L38例,L43例;压缩性骨折21例,爆裂性骨折9列,旋转骨折16例,剪力骨折(切片状骨折)7例,椎体后部骨折(Chace骨折)10例;完全性截瘫21例,不完全性截瘫42例;全部病人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手术,Luque棒19例,双Harrington 12例,椎弓根螺钉32例。结果表明,本组63例无一例加重症状,获得随访的有51例,随访时间半年至2年,不完全截瘫患者均有明显的好转。提示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尽早手术及彻底减压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在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时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骨科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之间收治的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16例,其中男性有10例,女性6例,年龄从36~68岁,平均年龄为(46±2)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受伤史;其中有14例患者为摔伤,有2例患者为坠落伤;有12例为左侧肩部受伤,有4例为右侧肩部受伤;然后对所有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进行修复,其中有6例患者为完全关节镜下修复,有10例为采取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进行修复。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标准,未出现伤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2~6个月内对患者行X线片检查,发现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愈合从3~6月,平均为4.1个月。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定期(每半年1次,共3次)随访观察。术后第6个月随访时,有3例患者出现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轻度受限,有1例患者出现前屈活动受限;有1例患者出现前屈时疼痛。后经积极的康复训练,均恢复良好。所有患者肩关节未出现再次脱位。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为(32.88±4.12)分;本组优11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7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时采用关节镜技术不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治疗效果满意,与保守治疗相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医生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对比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30例采用活动义齿修复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数以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出血指数(1.02±0.39)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出血指数(1.51±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活动义齿修复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就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行四肢创伤骨科手术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其后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88例患者接受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后,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6.6%,并发症发生率为3.4%,治疗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治疗前,经比较后,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应用外固定支架,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技术治疗难治性骶髂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对13例应用脉冲射频技术方法治疗的难治性骶髂关节疼痛患者,随访半年后,记录其术后2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疼痛缓解程度及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2周患者疼痛不同程度缓解,优良率100%,但随着时间延长,大部分患者不同程度复发,6个月后优良率只有46.2%;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为97.3%。结论脉冲射频治疗短期内可显著降骶髂关节疼痛,部分患者疗效可靠,满意度达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过程中,较常规针刺疗法,针灸疗法使面神经恢复正常功能;治疗时病人痛苦小,疗程短,疗效显著,为治疗面瘫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脉化浊汤对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间入院收治的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消心痛、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通脉化浊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8周的疗效。结果症状观察中,对照组显效19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72.73%;实验组显效26例,好转26例,总有效率为94.54%。心电图疗效对比中,对照组显效18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为74.55%;实验组显效27例,好转26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应用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治疗效果,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手术组(n=65)和非手术组(n=17),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非手术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0.6%,手术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9%,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次研究中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抗骨折疏松治疗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除了性别因素外,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抗骨折疏松治疗等因素均影响治疗效果。结论手术治疗髋部骨折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抗骨折疏松治疗等因素均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及开放手术治疗应对急性阑尾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辽阳市弓长岭区中心医院就诊收治并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共计80例,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40例,主要应用开放手术应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研究组40例,主要应用腹腔镜手术应对其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患围手术期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手术费用及平均住院时间,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40例病患围手术期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之对照组均明显要低,P0.05。对照组病患手术费用较之研究组明显要高,P0.05;研究组病患平均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要短,P0.05。对照组病患术后并发腹腔脓肿、肠瘘,肠黏连各两例,并发切口感染5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研究组病患术后仅病患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研究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要低,且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针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其疗程疗效颇优,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治疗痔疮合并黏膜内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时间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实验对象为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金塘卫生院接受治疗的痔疮合并黏膜内脱垂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给予PPH术治疗,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术治疗痔疮合并黏膜内脱垂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在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甲硝唑联合雌激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市青云谱区妇幼保健所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硝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雌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中,甲硝唑联合雌激素的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在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后安全性,评估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做出指导。方法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杭州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5月—2014年6月间收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氨氯地平合并缬沙坦组40例(实验组)和单纯缬沙坦组40例(对照组)。测定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包括患者血压水平变化、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以及胰岛素等指标,记录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压水平下降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空腹血糖等指标对比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联合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血压下降水平、血糖前后变化水平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缬沙坦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均安全有效,但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选取了108例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超声心动图为工具,探讨了新活素治疗对左心室重构及收缩功能的影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降血脂等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新活素治疗。治疗后,研究组的FMD、NO、LVEF高于对照组(P0.05),GLS、GAS、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PCI术后1年,研究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为9.26%,低于对照组的24.07%(P0.05)。本研究证实,新活素对于经PCI手术的AMI患者,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心室心肌应变能力的作用,有利于降低患者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