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使用我国1992、1995年和1999年三年的县(市)级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面生产函数,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发现:(1)技术效率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格局:(2)从92年到99年,全国平均技术效率大约下降1%,且效率分布的变异性似乎有加大的趋势;(3)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书是由陕西省工科数学教学委员会与高等数学研究编辑部组织多次参加全国考研数学命题的专家及历年担任考研辅导的著名教授编写的。书中汇集了自 1987年全国招研统考以来 ,直至 1999年共 13届考研数学 (一 )、(二 )、 (三 )、 (四 )、 (五 )全部实战原题等丰富资料 ,并按数学各部份内容分章归类作出解答 ,并对许多解答进行了分析和评注 ,着力启迪读者思维和掌握各类试题解题诀窍 ,强化提高解题能力。书中还增编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综合例题 ,精心编撰了考研数学 (一 )、 (二 )、 (三 )、 (四 )全套模拟试题及解答。包含考研资料极为丰富和贴…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问题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重要位置,在全国粮食安全的大局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前预测山东省粮食产量对确保全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运用协整检验等方法对山东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利用1980-2011年的山东省粮食生产相关数据和2012年山东省粮食生产调研数据,应用ARMA和OLS方法相结合构建了多个山东省粮食产量预测模型;然后应用建立的预测模型,结合专家经验法对2012年的山东省粮食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2年山东省粮食产量将达到4538万吨,有望实现十连增.最后,提出了确保山东粮食增产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高中数学课本引入周期函数内容后,1980、1989、2001年全国高考都出了难题,对课本周期函数定义(不同于一般大学《高等数学》采用的周期函数定义)等内容的处理,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且有不少似是而非及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但对课本配套的“教参”上的另一周期函数定义与中学课本中周期函数定义是否等价问题,至今还未引起人们足够注意.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问题源于生产生活实际,但其语言表述、数量关系、信息存储、情景设置等都不同于简单例题.在考试时间限定的情况下,需要快速阅读题目,弄清题意,理清思路,而理清思路的最佳方法则是图表统计.下面举例说明,供学习时参考.1 按时间统计 例1 (1996年全国试题)某地现有耕地10000公顷.规划10年后粮食单产比现在增加22%,人均粮食占有量比现有提高10%.如果人口年增长率为1%,那么耕地平均每年至多只能减少多少公顷(精确到1公顷)?分析:题中概念甚多,这时应抓住事物的主线,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时间上看,有“现有”、“10年后”时间词;然后分“耕地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是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探讨接受过珠心算训练的儿童与未接受过珠心算训练儿童(对照组)在执行不同计算任务时枕叶的激活状态,从而明确枕叶在珠心算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安排接受过3年珠心算训练的儿童(16名)和未经训练的对照组儿童(16名)执行加、减、乘、除运算任务及数物对照实验,同时进行fMRI检查,应用SPM2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对相关脑区进行定位,重点研究枕叶的激活状态。结果珠心算训练组与未训练组儿童在计算过程中枕叶的激活有所不同,训练组儿童双侧枕叶均可见激活,主要为楔叶的激活,也可见舌回的激活,未训练组儿童主要为舌回激活。两组儿童不同运算枕叶激活范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枕叶在珠心算中参与了视觉空间策略的处理过程,枕叶的激活状态可能与其神经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我国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进行优化,以四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国未来10年粮食结构性矛盾进行预判得出结论:至2020年和2025年,玉米处于足够安全水平,稻谷和小麦将会严重过剩,大豆将会严重短缺.其次,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对2016-2025年四大主粮逐年播种面积进行了优化,作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中国粮食成本收益与粮食每亩生产成本、生产资料价格、粮价水平,以及政策支持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构建VEC非结构化模型进行了各变量的预测,模型短期预测结果显示出较高的预测精度,中长期预测结果也显示出较好的预测稳定性和趋势性。模型填补了我国粮食成本收益建模研究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数学会主办,吉林省数学会承办的200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及其加试于2002年10月13日(星期日)上午举行.为了使大家在第一时间了解有关信息,我们计划在今年11期和12期《中学生数学》上分别刊登联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加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而在明年上半年分期刊登“200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光荣榜”,公布200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赛区一等奖获奖名单.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韦伯(weibull)分布拟合人口死亡分布密度函数,推导出未来郑州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模型,运用逻辑斯蒂(Logistic)阻滞模型预测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依据最新的国务院2015年1月14日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15]2号)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及替代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州市养老金收支将面临严重压力,在2050年养老金缺口将达到高峰,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高考时常出现与函数f(x)=(1+1/x)x(x>0)有关的压轴题,如2007年四川理科卷的第22题及2001年全国理科卷的第20题,这两道题都涉及了函数f(x)的相关性质.有关函数f(x)=(1+1/x)x(x>0)的两个重要性质以及结论,文献[1]中给出了总结和证明:  相似文献   

12.
在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出现了几道题设中未指明用数学归纳法,但参考答案中仅提供了用数学归纳法解答的试题,如2005年浙江卷、湖北卷、江西卷的压轴题,以上几道题的解答都可以避开数学归纳法,独辟蹊径巧妙解答!1.根据单调性,避免用数学归纳法例1数列{an}满足a1=1且an 1=(1 n21 n)an 21n(n≥1).(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n≥2(n≥2);(Ⅱ)已知不等式ln(1 x)0成立,证明:an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国高考江苏卷第20题)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2/3和3/4。假设两人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1)求甲射击4次,至少1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 (2)求两人各射击4次,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好击中3次的概率; (3)假设某人连续2次未击中目标,则停止射击。问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的概率是多少? 注意一“至少”类问题的分解与转化对于“至少”类问题,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分解成若干个互斥事件的和;二是转化为其对立事件,利用P(A)=1-P(A)求解。  相似文献   

14.
选取全国各省粮食生产指标面板数据,对数据进行灰色拟合处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算各区域的粮食生产效率,得到投入产出体系的要素冗余值;同时测算了各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分析各区域的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东、西部地区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大量冗余,要素配置效率不高,中部地区要素利用率较高,要素配置趋于合理;效率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不明显,而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2019年12月初出现在武汉后,2020年1月中下旬开始暴发并迅速在全国肆虐,2020年2月中旬后又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蔓延,科学有效地掌握疫情发展对于疫情管控至关重要.感染人数是评估疫情形势的重要指标,可以辅助决策者及时制定疫情管控措施.现利用新增确诊人数和新增感染人数存在互相推算的关系,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求解得到全国(除湖北省)每日新增感染人数期望值的估计值,并引入Bootstrap方法给出相应的置信区间,进一步推算现有感染(未确诊)人数并预测新增确诊人数变化趋势,为返城复工提供数据分析支撑.  相似文献   

16.
自2004年以来,《上海中学数学》为了反映各地课程改革,配合分省高考命题,帮助高中师生复习,组织了上海市内外的数学特级教师和有关专家,已连续8年编写了《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汇编、评析及比较》专辑,形成了本刊的独特品牌,得到了广大读者极大的喜爱和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今年,本刊继续编辑出版《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详解)汇编》,并根据读者和专家的建议,在原来的编排方式上作了一些改进和充实,分2个版块: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文、理)试题;文、理试题(包括选择、填空题)详细的参考解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各省市高考试卷及答案)。  相似文献   

17.
嵇广阳 《中学数学》2012,(15):63-64
近三年的高考中对双曲线的考查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横向看,各地在本部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4分或5分,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如2011年全国第15题)、标准方程(如2010年课标全国第12题)、渐近线(如2010年浙江第8题,2010年北京第13题)和  相似文献   

18.
问题  ( 1998年全国高考数学第 ( 10 )题 ) :向高为h的水瓶中注水 ,注满为止 ,如果注水量V与水深h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如图 1所示 ,那么水瓶的形状是 (   ) .图 2这是一道应用问题 ,设计新颖 ,题目中未给出具体数据 ,难以确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难以通过计算判定正确答案 .而是要通过观察、分析函数图像的几何特征 ,发现图像“先陡后平” ,联系V与h的数量关系 ,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法 函数V =f(h)的图像是一段上升的曲线 ,表明V随h的增加而增加 ,并且此上升曲线开始较“陡” ,最后较“平” ,表明V的增加是先快后慢的 .因此 ,水瓶的形状应…  相似文献   

19.
<正>1引言两个曲线的公切线问题一直是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例如:2003年的全国卷(文科,新课程卷)第18题(可参见文献[1]),2016年江苏卷第19题(Ⅱ),2018年的天津卷(理科)第20题等均与切线有关,在平常模拟考试中,这类题更是层出不穷.2019全国卷Ⅱ数学(理科)第20题看似很好入手,其实并非如此,其中第二问,会让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抛物线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近几年的课标全国卷中,抛物线常与直线(圆、椭圆、双曲线)结合,在其知识点交汇处进行考查.那么,抛物线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呢?现通过例题加以说明.一、抛物线与其上的点例1(2013年课标全国Ⅰ卷,文8)O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