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斯托克斯定律及其修正项的适用范围,讨论了落球法测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液体粘滞系数和落球直径对雷诺数的影响,从理论上给出了实验中落球进入液体后匀速运动的判据.  相似文献   

2.
麻福厚 《物理实验》1994,14(5):202-204
落球法测液体粘滞系数实验的改进──双球升降法麻福厚(新疆八一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用斯托克斯公式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粘度)构思巧妙,设备简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独辟蹊径,值得完善与发展.雷诺数是层流转变为湍流的一个数据,自然也是斯托克斯公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从斯托克斯定律成立的条件入手,首先对斯托克斯公式修正项进行了理论探讨;二是分析了雷诺数修正项对黏滞阻力相对误差的影响;三是分析了落球直径、黏度对雷诺数的影响.最后得出用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系数,要使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就必须在实验中满足斯托克斯定律成立的5个条件.  相似文献   

4.
张申余 《物理实验》1991,11(5):200-201
落球法和毛细管法是最常见的两种测粘滞系数的方法。但由于斯托克斯公式成立的条件太苛刻(例如雷诺数R=ανρ/η要求小于1,而毛细管法只要求小于2300),所以落球法在应用上要受到很大的限制。然而这样的情况在物理教学实验中并没有得到反映,毛细管法和落球法的测量对象都只有一个,前者是水,后者是蓖麻油。四十年来,这种状况一直维持不变。失去了普遍性也就失去了实用价值。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毛细管法的测量装置,只要有400ml的牛顿液体(指剪应力与切变之比为常数的液体),我们就可测定其粘滞系数。  相似文献   

5.
在力学实验中,对流体的粘滞系数的测定方法有若干种,但在不同温度下,用激光测定流体的粘滞系数基本没有.我们根据斯托克斯定律设计的这种“流体粘滞系数测定仪“,不但能在教学上供学生做实验使用,而且还可供工业上对各种油类生产的检验;在化学上,对液态高分子物质进行粘滞性的研究;医学上,在许多病变中对尿和血液粘滞性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等科研部门使用.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比较精确,误差也较小.一、基本原理 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球在液体中下降时,它将受到一个与速度相反的摩擦力(即内摩擦力),力的大小为 F=6πμγυ(1)式中,μ即为液体…  相似文献   

6.
有的物理实验教材中,“粘滞系数测定”实验是用不同直径的小球进行测量,并由测量结果求平均.这种实验方法常会带来数据处理上的问题.例如,在文献[1]中列有关于液体粘滞系数测定的数据表格,现将其中小球直径测量数据表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可以调节温度,且恒温较好的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装置,用此装置可以较精确地测量不同温度时液体的粘滞系数值。由实验测量得出的粘滞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将通过三种基本函数回归分析,计算出衡量各回归曲线回归程度好坏的标准差,从而判定哪一函数最适合液体粘滞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实际规律。本文还用离散的实验数据点代入N次多项式,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其系数,从而求得待测液体粘滞系数与温度关系的曲线方程.此例提供了一种如何用统计手段确定待测数据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为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方法之一,用泊肖叶公式测液体的粘滞系数。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这一实验。翻阅手头上能得到的各校实验教材,可以看出对实验时应满足的条件,要么不予交待,要么交待得不全。下面对这个问题作一扼要说明。不言而喻,泊肖叶公式适用于稳定的层流情况。因此,它要求实验时所测流体在管中的流动必需是稳定的层流。我们知道,流体在管中的流动是层流还是紊流,可用雷诺数 R 的大小进行判断。通常认为,R<1000流体在管中的流动为层流;R>2000时为紊流;R 界于1000—2000  相似文献   

9.
应用斯托克斯定律,采用沉降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通常的方法是采用水银小珠,在粘滞系数较大的液体——甘油、蓖麻油或煤油中匀速沉降。采用这种方法有以下的问题: (1) 甘油、蓖麻油等的纯度、密度难于测定,它们的粘滞系数受温度影响极大,在不同温度下的粘滞系数亦无表可查,很难确定它们的标准值。因此,无法进行实验误差的计算, (2) 若组数一多,甘油、蓖麻油的耗费大,若用煤油,则有异味,清洁工作也有困难; (3) 水银有毒,水银小珠回收有困难。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单摆的阻尼振动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方案来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对实验原理与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以空气、水和菜籽油作为被测对象进行了实验,测出常温下空气、水和菜籽油的粘滞系数分别为8.78×10-4Pa·s、2.30×10-2Pa·s和1.06×10-1Pa·s.该方案既可解决“落球法”测液体粘滞系数实验的不足,也可以生动直观地显示液体的粘滞阻力对小球运动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测液体粘滞系数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镭 《物理实验》1989,9(6):241-242
一、前言目前,在高校普物实验中,测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一般来讲是必做的,测量方法也有多种。本文介绍用阿特武德机测液体的粘滞系数,实际上,这是落球法的推广。该法原理清楚,实验装置较为简单,并可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  相似文献   

12.
液体粘滞系数测定是目前各高等院校物理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中的基本实验项目.最常采用的实验方法有“落球法”,“转筒法”,“毛细管法”.以上方法各有其测量的局限性、测量精度不高、调试测量困难、容易  相似文献   

13.
根据落球法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原理,当重力、浮力和阻力三力达到平衡时,小球匀速下落。对于不同的液体,小球达到匀速的时间和下落的距离并不相等,如果小球未达到匀速就开始计时,测量结果误差将会很大。如果液体粘滞系数太小,斯托克斯公式就不成立了,需要做一个修正。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出落球法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在大数据时代,为了提高物理实验数据的处理效率,减少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本文以落球法测液体的粘滞阻力系数实验为载体,运用高效率、结构化、模块化的编程语言,采取面向过程的编程技术,编写了适用于落球法测液体粘度实验的C语言程序,并根据相关理论计算了了粘滞阻力系数的相对不确定度,从而进一步地阐述了C语言程序设计在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可行性、优越性、可推广性以及适用性,提出了Excel与C语言结合、高效率处理物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大学物理实验中的落球法测液体粘滞系数实验,利用交变电流消磁的工作原理,对原有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在保证不确定程度与原有实验装置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实验成功率,简化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粘滞系数测定中的一种不当的数据处理方法武汉工学院王德新有的物理实验教材中,“粘滞系数测定”实验是用不同直径的小球进行测量,并由测量结果求平均.这种实验方法常会带来数据处理上的问题.例如,在文献「1]中列有关于液体粘滞系数测定的数据表格,现将其中小球直...  相似文献   

17.
在测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记时起点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体粘滞系数测定实验中(用斯托克斯法),记时起点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这个实验中,通过误差分析,我们知道,小球下落的时间t,小球下落的距离L,是对总误差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为提高测量精度,除提高计时技术,增加时间t的测量次数外,还需要尽量增加时间t,用来减少η/ t。同时,也  相似文献   

18.
对落球法测液体粘滞系数实验实际情况v0vT进行探讨,得到相关数据和结论,更好的对该实验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9.
落球法测液体黏度的实验中,通过对实验仪器进行设计与改进,消除小球进入液体的水平速度,并采用录像和Vegas等软件进行测量分析小球下落速度,从而减少实验系统误差,提高了液体粘滞系数测量精确度。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利用旋转圆筒测液体粘滞系数的实验中圆筒从静止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