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二物理教材在演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实验中采用了一对共振音叉装置(图1).“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实践表明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共振音叉发生共振时振幅甚微,即便是第一排的学生也很难明显听到左边音叉的声音和清楚地看到小球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物理对声音传播的媒质与高中物理声音共鸣的教学中,一般均使用440Hz共振音叉作演示.在演示该实验时觉得一些地方不太满意:1)演示音叉振动时,通常采用通草球或泡沫塑料球接触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音叉的振动.但球小且振幅不大,效果不够理想;2)演示音叉共鸣时,往往另一个音叉的共鸣声过小.尽管同行们主张用扩音机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多了一道麻烦.采用通草球或泡沫塑料球来演示该实验,无非是利用其质轻且易飘的性质.实际上一方面容易受空气流动的影响,另一方面鼓球表面相对较软,跟音叉是“软碰撞”,会影响弹起…  相似文献   

3.
用音叉演示声音共鸣的过程是:取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A和B,将它们插在共呜箱上摆放在一起.用橡皮糙敲击音叉A的叉股,使音叉A发声.过一会儿,用手按住音叉A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这时音叉A不发声了,却听到音叉B在发声.实际作这个实验时,因音叉选取不当,或操作方法不妥,音叉B发出的声音因响度不够,实验效果很不明显,根据经验,共鸣实验演示成功的关键,应注意以下几点.1.音叉和共鸣箱选取要合理.发生共鸣时,原先不发声的音叉必须从声波中获得足够大的能量,才有较大的响度,共呜声才明显,因此实验时应选用发声功率较大的…  相似文献   

4.
简明有效的声波干涉实验王宝根(浙江省慈溪市观城中学315315)用自制驻极体小话筒来做声波干涉演示实验,既简明有趣,又可以避免必修本中“我们围绕正在发声的音叉走一圈就会听到声音的忽强忽弱”这种演示方法鉴听区域小演示效果差的缺陷,而且很容易做成.实验装...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初中课本(下同)第一册第25页发声音叉在振动的实验中,将“泡沫塑料球”改用“乒乓球”(用一根大头针插入球内再系上一根细线即成).因乒乓球刚性强、弹性大、体形醒目,实验的可视性显著增大,能触发学生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第一册第104页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三个演示实验装置.把此装置用两块胶合板将三个水平木板组装成一个整体,然后在三个斜面的顶端用一根安装有三个倒向挂钩并以此能止动三个小车的竖直钢丝做成连环拉杆.演示时,只要将拉杆向上拉动,三个小车就能同时释放而向下滚动.还可…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二物理第十章第六节“驻波”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在盛水容器中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粗玻璃管,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可以听到空气柱发出较强的声音.但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如下不足:  相似文献   

7.
气顶球的演示实验已经作为一个经典的流体力学的实验,倍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目前的教学演示基本是采用一个气源依次顶起不同的球,球升起的高度与球的大小的关系对比不明显.笔者设计了一个“舞动的小球”演示实验,利用粗细不同的气筒和大小不一的球,再添加上舞台和幕布,使气顶球实验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对比鲜明,讲解流体力学内容更贴切和具体。  相似文献   

8.
在高一的物理课堂上,机械振动图像的演示实验,因其沙漏的难以控制和图像的不便于观察,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创造一个既快捷干净,又能达到演示振动图像目的的仪器,我们对“运动合成演示仪”进行了改造.“振动图像演示仪”不仅具有演示振动图像的功能,还具有演示受迫振动与共振、阻尼振动与图像等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的中学物理教材和师范物理教科书中都没有声波干涉的演示实验,只是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说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声波的干涉引起的,缺乏直观性。例如,某教材中讲到声波的干涉时,是这样举例分析的:“操场上安装两个相同的扬声器,当它们发出相同频率的声波互相叠加时,会产生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因此,在操场上某些地方听到的声音大,在另外一些地方听到的声音小,这是声波的干涉现象。”  相似文献   

10.
振动的参量激发实验与演示华南理工大学林万荣受迫振动的激发实验与演示,在各校教学和实验都中都涉及到.但是振动的参量(数)激发实验与演示,较少见到,特别在工科院校不涉及这一内容.作者认为振动的参量激发可以与弦的实验结合起来做,两者可以进行比较.使学生对振...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声学教学中,通常只是向学生演示音叉的振动图线,至于噪声和乐音的振动图线,不同音品的各种乐器声音的振动图线,一般中学都是不能演示的。因此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感到一定的困难。一般学校不能作此演示的原因,是目前没有适用的示波器。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我们试制了一种示波器,经过初步实验,效果还好,现在把它介绍出来,希望同志们进一步研究。以使它能为物  相似文献   

12.
崔元德 《物理实验》1989,9(2):56-58
一、引言普物实验中,对波的传播规律的研究,都是用驻波法在均匀介质中实现的。例如弦振动实验和测定空气中声速的实验。在演示实验中,还有纵波在圆柱形弹簧中传播的实验。但都未涉及非均匀介质的情况。笔者也用驻波法,对锥形弹簧中纵波的传播规律作了实验探讨,得到了传播速度的经验公式。作为研究非均匀介质中波的传播规律的实验,它可以安排到课堂演示和普物实验教学课程中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汽笛频率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验探究,在汽笛薄膜振动动力学方程中引入了附加质量的概念,并建立了薄膜振动模型。根据该模型研究了薄膜面密度,管子的长度与半径,容器的半径和进气质量流速对汽笛发声频率的影响;通过声音在管道内传播的波动方程给出了管内空气柱振动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声音信号基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薄膜参数和管子参数。当薄膜张力增大时,声音信号的基频增大;但是当薄膜半径和薄膜面密度增大时,声音信号的基频却减小。当进气速率增大时,声音信号的基频增大;但是,当管子的长度和半径增大时,声音信号的基频却减小。截止目前,该项研究在国内外鲜见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4.
用小收音机做的几个声学实验郑晓华(长春师范学校130031)在讲波动和声音这一章时,我们利用小收音机的特点,做了几个声学实验,供大家参考.一、物体由于振动而发声将小收音机倾斜放置,在收音机上放一些泡沫塑料做的小颗粒.打开收音机,听到声音的同时,可以看...  相似文献   

15.
磁单摆的系列振动演示实验复旦大学物理系刘贵兴,童培雄单摆振动与弹簧振子的振动一样,都是属于典型的简谐振动.以往演示单摆振动的实验内容较少.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介绍用一只由铝镍钻制成的强磁性的圆柱形磁钢作为普通单摆的摆锤(我们称其为磁单摆,以下简...  相似文献   

16.
受迫振动的激发实验与演示,在各校教学和实验都中都涉及到,但是振动的参量(数)激发实验与演示。较少见到,特点在工科院校不涉及这一内容,作者认为振动的参量激发可以与弦的实验结合起来做,两者可以进行比较,使学生对振动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用橡皮筋将薄胶膜 (有弹性 ,足够薄 )紧扎在塑料圆筒的一端 ,用胶水将小平面镜粘贴在橡皮膜的正中央 ,如图 1所示 .图 1 演示装置演示时 ,将激光玩具枪发出的激光对准小平面镜入射 ,让其反射光在教室的白色墙壁上形成光斑 .人正对塑料圆筒另一端讲话 ,注意观察光斑跳动情况 .分析说明 :讲话时 ,声音使薄胶膜产生微弱振动 ,入射光斑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墙上形成的光斑大幅度的不停跳动 ,直观地表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该装置能使声音的微弱振动得到放大 ,提高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且取材容易 ,制作简单、方便 ,演示效果较好 .自制声音振…  相似文献   

18.
现行课本上介绍的声音传播实验,要么使用抽气机,使瓶内气体变稀薄;要么使用烧瓶将水烧至沸腾,加盖冷却后使瓶内气体变稀薄.然后,由气体逐渐变稀,传出的声音逐渐减小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结论.此类实验的不足之处是器材较多,实验的时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验与演示仪器信息非传播弧立波仪湘潭大学物理系研制生产一种弧立波仪是采用微机技术,可以正弦、三角形电振动驱动液槽用来产生双曲正割波形、组结波形非传播弧立波的实验仪器,可用于开设现代物理实验或演示实验,进行对弧立波形成条件、弧波相互作用、弧波对物体...  相似文献   

20.
“静电场唯一性定理”的实验演示王华生,王钢(中山大学物理系广州510275)静电场的唯一性定理对解决静电场中的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移动导体球壳中点电荷,根据唯一性定理,导体壳外的电场分布不受影响.这可用一简单实验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玻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