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分子阴离子电导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备了含I^-榻解质薄膜,用阻抗谱法测量了样品的I^-电导率,分析了样品的频响特性曲线,用Wagner直流极化法测量了样品的电子电导。实验发现,此阴离子导体几乎和相应的含Na^+有相同的离子电导率,且随着碘含量的增加, 率增大。离子电导实验结果表明,在此阴离子导体中,电子电导占总电导率的9%,而空穴的导导率比电子电导率小1 ̄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
采用酶解沉降法将碘含量为6mol%的多分散的溴碘化银乳剂分成9个级份,测量各个级份的乳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离子电导率,求出它们的离子电导活化能和表面空间电荷层的特性参数。发现各个级份乳剂之间在离子电导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随着碘含量的下降,离子电导活化能从0.30eV上升到0.41eV,同时表面电位也相对地变得越来越正。相应地它们的填隙银离子生成能也越来越大。还讨论了这些差异对各级乳剂的照相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应用双注仪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碘含量的切角立方体核壳乳剂,用紫外光度法测定了它们的光吸收,用介电损耗法和微波光导法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离子电导及光电导。结果表明,乳剂微晶体的光吸收和离子电导率都随着碘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光电导也随碘含量增加而增大,光电子衰减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碘的引入以及立方体切角使立方体乳剂微晶体的感光性能成倍地增长。  相似文献   

4.
张晓光 《化学教育》2021,42(18):134-136
通过比较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0)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实验效果,明确了2种方法的优劣。 采用挂环法测试了不同浓度SDS和TX-100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得到了它们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饱和吸附量、分子截面积;采用电导法研究上述2种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电导率曲线,仅得到SDS的临界胶束浓度。与电导法相比,表面张力法得到的表面活性剂性质信息更多,应用更广泛。该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不同电性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性质及测定方法,明确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扩大知识面,同时也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应用表面活性剂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六种阳离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一次进样同时测定水中Li^ ,Na^ , NH4^ ,Mg^2 ,Ca^2 的色谱法条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加标回收率在97.5%-104.0%。在水质分析中运用t检验法,比较了用钙、镁离子浓度计算和传统方法测定的总硬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刘毅 《应用化学》2006,23(9):978-0
纳米Al2O3掺杂对Ce0.8Y0.2O2-δ晶界离子电导的影响;固体电解质;晶界离子电导率  相似文献   

7.
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固体电解质Li_(9-nx)M~(n )_xN_2Cl_3(M=Na、Mg、Al)。利用粉末 X射线衍射测定样品结构。测定了离子电导率 ,分解电压和电子电导。得出掺杂可以提高快离子导体材料 Li_9N_2Cl_3的电导率。并讨论了掺杂阳离子的半径和价态与替代离子的关系和影响。使用 x=0.05mol的二价镁离子替代 Li_9N_2Cl_3中的 Li+离子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其电导率。  相似文献   

8.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被认为是解决传统液态锂金属电池安全隐患和循环性能的关键材料,但仍然存在离子电导率低,界面兼容性差等问题。近年来,基于无机填料与聚合物电解质的高锂离子电导的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备受关注。根据渗流理论,有机-无机界面被认为是复合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改善的主要原因。因此,设计与优化有机-无机渗流界面对提高复合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渗流结构的设计出发,综述了不同维度结构的无机填料用于高锂离子电导的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渗流结构的优缺点。基于上述评述,展望了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常温下以NH4HSO4为聚合成链引发剂,从单体出发采用离子掺杂法合成了导电聚合物-导电胶,并在中温383.15K的条件下使其固化成型.在此基础上,对导电胶的电导率与固化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用交流阻抗法、电导分析法、直流线性扫描法对导电胶的导电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固体电解质Li9-nxMn+xN2Cl3(M=Na、Mg、Al)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固体电解质Li9-nxM^n+xN2Cl3(M=Na、Mg、Al)。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样品结构,测定了离子电导率,分解电压和电子电导。得出掺杂可以提高快离子快离子导体材料Li9N2Cl3中的Li^+离子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其电导率。  相似文献   

11.
用定量差热法测定快离子相的电导活化能和相变焓黄松龄(广州师范学院化学系,510400)离子电导率数值是评价快离子导体的一项主要的指标,通过定量差热法测定快离子导体某一构型相变焓和活化能,来研究其离子电导率是很有意义的。实验证明,当快离子导体某一构型的...  相似文献   

12.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氟代硼酸锂玻璃的电导率.研究的温度范围高于和近于玻璃转变温度,共模拟了七个体系,研究的成分大致覆盖了能形成玻璃的区域.所得极限电导率、活化能以及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与实验数据符合得相当好.以往的研究认为快离子传导的典型特征是仅有一种离子发生迁移,我们的模拟表明氟离子对电导也有较大贡献.用活化能数据可顺利解释这个三元系各体系的电导率相对高低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导法是以测量欲测溶液的电导为基础的方法。溶液的电导在一定的条件下与存在于溶液中的离子数目、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其淌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离子液体在多孔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数种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有机溶液电解质,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测试了它们的电化学窗口;并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电势阶跃等电化学方法,对它们在多孔碳电极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溶剂对1-乙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有机溶液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有较大的影响.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有机溶液电解质在多孔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与其电导率密切相关,电导率越大,充电时间常数越小,比容量越大;但比容量降低的倍率远小于电导率降低的倍率.  相似文献   

15.
用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差热热重、化学分析等方法测定了交换La3 离子NaX型分子筛的物相及组成。用交流阻抗谱仪测量了其离子电导。由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得到NaX的Na 电导表观活化能为38.8kJ/mol,适度交换La3 ,NaLaX的Na 电导表观活化能降低至27.9kJ/mol。讨论了交换La3 对分子筛中Na 迁移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何俊  安绪武 《化学学报》1999,57(12):1313-1318
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电导法研究了乙腈溶液中一些脂肪胺与对叔丁基杯[4]芳烃间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它们之间的反应机理,测定了它们之间各步反应的平衡常数及表观复合常数等。由紫外可见光谱得到的表观复合常数和同一方法得到的文献值数量级相同但数值相差几倍。电导测定表明在乙腈溶液中脂肪胺与对叔丁基杯[4]芳烃间的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胺从杯芳烃得到一个质子生成胺正离子和杯负离子,然后离子再进一步包合。其总复合常数远小于其表观复合常数。且在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饱和溶解度以下,质子转移所生成的离子是反应的主要产物。结果与文献中结论相反。  相似文献   

17.
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材料与温度无关的离子电导活化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锆(ZrO2)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呈现非线性Arrhenius特征;相应地,由经典的Arrhenius公式计算得到的电导活化能是一个与温度有关的参数.本文通过对实验获得的几种Y2O3稳定立方ZrO2(YSZ) 材料的电导率-温度关系的分析,对经典的Arrhenius公式进行了修正.由修正后的Arrhenius公式计算得到的电导活化能是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常数.此外,还进一步借助于物理化学中的过渡状态理论,从材料离子导电机制出发对这一与温度无关的电导活化能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发现这一活化能在数值上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8.
990型pH 电导计在这方面就展示出其高超的本领 !该产品不但可以测量水溶液pH值和电导率 ,还可以测量温度和离子电极电位 (mV)值。辅以其它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测量各种离子活度。该产品除有高雅别致的外观设计外 ,还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例如 :能自动补偿温度影响误差 ,自动根据电导范围选择电导率量程和频率 ,并可自动换算 2 5℃时的电导率。电子触摸开关使状态选择轻而易举。交、直流供电同样适合现场和实验室使用。pH电极配有保养伴侣 ,不需活化。整个操作十分简单。配置铝合金工具箱 ,万向电极架更显气派。技术特征 :mV电导…  相似文献   

19.
交换有La^3+离子的NaA型分子筛的交流电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X—光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及热重等方法测定了交换有La~(3+)离子的NaA分子筛LaNaA的组成,用交流阻抗谱测定了其离子电导,由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得到了NaA和LaNaA的电导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4.9KJ/mol和37.6KJ/mol。讨论了交换有La~(3+)离子后对分子筛骨架结构中Na~+离子分布、落位以及扩散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孙晓光,林云青,齐力,景遐斌,王佛松(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凝胶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活化能无定形聚合物电解质电导与温度的依赖关系一般可用Vogel-Tamman-Fulcherc(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