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在Pd(PPh3)4催化下,将单体(S)-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S)-M-1]和(R)-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R)-M-1]分别与2,5-二(4-三正丁基锡基苯)-1,3,4-噁二唑(M-2)通过Stille交叉耦合反应合成了手性高分子P-1与P-2,并用^1H NMR、^13C NMR、FTIR、UV、热分析、荧光光谱、GPC和CD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手性高分子P-1和P-2都能发射较强的蓝色荧光;在高分子侧链上引入丁氧基后使得手性高分子的溶解性能增强,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在高分子主链引入亲电子的噁二唑生色团能使其特别适合于作为空穴电子传输层,对氧和热特别稳定,是一类潜在的光电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2.
单体(R)-3,3′-二碘-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R)-M-1),(R)-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R)-M-2)分别与1,4-二乙烯基-2,3-二丁氧基萘(M-3),在钯催化下,通过Heck交叉耦合反应合成手性高分子P-1与P-2.单体和高分子进行了1H-NMR1、3C-NMR、FT-IR、旋光度、GPC、UV、热分析、荧光光谱和CD等测试分析.高分子侧链上引入丁氧基后使得手性高分子溶解性增强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手性高分子P-1和P-2都能发射较强的蓝绿色荧光,荧光量子效率分别为0.42和0.48.  相似文献   

3.
在Pd(PPh3)4催化下,将单体(S)-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S)-M-1]和(R)-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R)-M-1]分别与2,5-二(4-三正丁基锡基苯)-1,3,4-噁二唑(M-2)通过Stille交叉耦合反应合成了手性高分子P-1与P-2,并用1HNMR、13CNMR、FTIR、UV、热分析、荧光光谱、GPC和CD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手性高分子P-1和P-2都能发射较强的蓝色荧光;在高分子侧链上引入丁氧基后使得手性高分子的溶解性能增强,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在高分子主链引入亲电子的噁二唑生色团能使其特别适合于作为空穴电子传输层,对氧和热特别稳定,是一类潜在的光电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Pd(PPh3)4催化下, 将单体(S)-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S)-M-1]和(R)-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R)-M-1]分别与2,5-二(4-三正丁基锡基苯)-1,3,4-噁二唑(M-2)通过Stille交叉耦合反应合成了手性高分子P-1与P-2, 并用 1H NMR、 13C NMR、 FTIR、 UV、热分析、荧光光谱、 GPC和CD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 手性高分子P-1和P-2都能发射较强的蓝色荧光; 在高分子侧链上引入丁氧基后使得手性高分子的溶解性能增强, 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 在高分子主链引入亲电子的噁二唑生色团能使其特别适合于作为空穴电子传输层, 对氧和热特别稳定, 是一类潜在的光电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5.
在Pd(PPh3)4催化下,将单体(S)-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S)-M-1]和(R)-6,6'-二溴-2,2'-二正丁氧基-1,1'-联萘[(R)-M-1]分别与2,5-二(4-三正丁基锡基苯)-1,3,4-噁二唑(M-2)通过Stille交叉耦合反应合成了手性高分子P-1与P-2,并用1HNMR、13CNMR、FTIR、UV、热分析、荧光光谱、GPC和CD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手性高分子P-1和P-2都能发射较强的蓝色荧光;在高分子侧链上引入丁氧基后使得手性高分子的溶解性能增强,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在高分子主链引入亲电子的噁二唑生色团能使其特别适合于作为空穴电子传输层,对氧和热特别稳定,是一类潜在的光电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6.
单体(S)-6,6’-二溴-1,1’-联萘酚(S-M-1),(R)-6,6’-二溴-1,1’-联萘酚(R-M-1),(S)-3,3’-二碘-1,1’-联萘酚(S-M-2),(R)-3,3’-二碘-1,1’-联萘酚(R-M-2)分别与(S)-2,2’-二正辛氧基-1,1’-联萘-6,6’-二硼酸(S-M-3), 在钯催化下, 通过Suzuki交叉耦合反应合成手性高分子P-1, P-2, P-3与P-4。归于高分子主链扭曲非平面结构和高分子侧链上引入正辛氧基后使得手性高分子在常规有机溶剂中有较大的溶解性。分析结果表明S-S手性高分子P-1和P-3比旋光值和圆二色谱信号均比S-R手性高分子P-2和P-4要大,但它们紫外和荧光光谱几乎相似。四个手性高分子对二乙基锌与苯甲醛不对称加成异构选择性表明手性高分子不对称催化活性中心是高分子主链中的(S)或(R)-1,1’-联萘酚单元。  相似文献   

7.
手性高分子P–1由(R)-5,5′-二溴-6,6′-二(4-三氟甲基苯基)-2,2′-二正辛氧基-1,1′-联萘(R–M–1)和5,5′-二乙烯基-2,2′-联吡啶(M–2)通过Pd催化的Heck偶合反应合成得到,高分子配合物P-2和P-3由高分子P-1与Eu(TTA)3·2H2O和Gd(TTA)3·2H2O (TTA– = 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反应生成。手性高分子P-1能发射强的蓝色荧光,这是由于手性重复单元(R)-6,6′-二(4-三氟甲基苯基)-2,2′-二正辛氧基-1,1′-联萘和单元2,2′-联吡啶通过亚乙烯基桥连形成共轭高分子结构造成的。在不同的激发波长激发下,含Eu(III)的高分子配合物P–2不仅显示高分子荧光,还可显示Eu(III) (5D0→7F2)特征荧光。含Gd(III)的高分子配合物P–3仅发射高分子荧光。基于高分子及含RE(III)的高分子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发现,共轭高分子并没有把能量转移到Eu(III)或Gd(III) 配合物部分,只发射它自身的荧光,含Eu(III)的高分子配合物P–2发射Eu(III) (5D0→7F2)特征荧光能量主要来源于配阴离子TTA–。  相似文献   

8.
线性共轭高分子P-1是由单体1,4-二溴-2,3-二正丁氧基萘(M-2)和5,5'-二乙烯-2,2'-联吡啶(M-3)通过Pd催化Heck偶合反应合成得到,高分子配合物P-2和P-3由高分子P-1和Eu(TTA)3·2H2O和Gd(TTA)3·2H2O反应生成.高分子P-1能发射强蓝绿色荧光.高分子配合物P-2和P-3发光性能测试表明,含有Eu(Ⅲ)的高分子配合物P-2不仅显示高分子荧光,而且还显示了Eu(Ⅲ)(5D0→7F2)特征荧光,含Gd(Ⅲ)的高分子配合物P-3仅发射高分子的荧光,其荧光波长相对P-1而言,呈现13 nm红移.  相似文献   

9.
手性联萘酚高分子由单体(R)-3,3′-二炔基-6,6′-二正丁基-2,2′-联萘酚(R-M-1)和对苯二叠氮(M-1)通过CuAAC反应得到,通过1HNMR、13CNMR、FTIR、旋光度、GPC、热分析、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单体和高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该高分子是通过"Click"反应得到的手性联萘酚高分子,本文探讨了手性高分子传感器对各种金属离子的荧光传感性质,结果表明,与其他离子如K+、Mg2+、Pb2+、Co2+、Ni2+、Ag+、Cd2+、Cu2+、Zn2+等相比,Hg2+几乎使高分子荧光完全淬灭。这表明,以三氮唑基团作为连接基团和识别位点的高分子可作为有效识别Hg2+的荧光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线性共轭高分子P-1是由单体1,4-二溴-2,3-二正丁氧基萘(M-2)和5,5′-二乙烯-2,2′-联吡啶(M-3)通过Pd催化Heck偶合反应合成得到,高分子配合物P-2P-3由高分子P-1和Eu(TTA)3·2H2O和Gd(TTA)3·2H2O反应生成。高分子P-1能发射强蓝绿色荧光。高分子配合物P-2P-3发光性能测试表明,含有Eu(Ⅲ)的高分子配合物P-2不仅显示高分子荧光,而且还显示了Eu(Ⅲ)(5D07F2)特征荧光,含Gd(Ⅲ)的高分子配合物P-3仅发射高分子的荧光,其荧光波长相对P-1而言,呈现13 nm红移。  相似文献   

11.
LI KAI CHIRAL     
《合成化学》2008,16(2):F0004
  相似文献   

12.
手性催化剂与不对称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对称催化合成是有机合成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分支。本文综述了几类不对称反应的进展。其中包括氢化、环氧化、环丙烷化、烯丙基烷基化、Diels—Alder反应等。并讨论了其中某些反应的机理以及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 (S) (+) 樟脑磺酸 ((S) (+) CSA)或 (R) (- ) 樟脑磺酸 ((R) (- ) CSA)的存在下 ,电化学聚合了手性吡咯衍生物 (S) (+) (1H 吡咯基 )丙酸甲酯 (M(+)PyPr) .用电化学、红外、拉曼、X光电子能谱及圆二色谱 (CD)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聚合物膜的手性识别性质 .同时 ,恒电流及恒电位电解聚合制得了直立于电极表面的导电高聚物微米带  相似文献   

14.
1INTRODUCTIONThesynthesisofopticallypurechiralcompoundshasgainedgreatimportance,particularlyintheareasofphannaceuticals,agrochemical,flavorsandfragrances[l].SeveraldifferentstrategiesareappliedtomanufactUreopticallypurechiralsubstrates.Amongthem,asymmetriccatalysisprovidespowerfulanduniqueadvantages,perhapstheforemostisthe"multiplicationofchirality",alargequantityofchiralproductcanbeproducedusingacatalyticamountofachiralsourceIZI.However,uptonowonlyafewprocesseshavemadethestepfromanacade…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首次合成的具有手性的(4S)-1-羟基-4-羧基杂氮锗三环和(4S)-3-甲基-1-羟基-4-羧基杂氮锗三环,并运用IR、1H NMR、M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证据显示此化合物存在贯穿笼状结构的N→Ge配键。  相似文献   

16.
《合成通讯》2013,43(20):3197-3203
Nine new macrocyclic chiral phosphoramidates containing (S)-α-methylbenzyl-amine, L-amino acid methyl ester and 2,5-diaryl-1,3,4-oxadiazole units were synthesized by a convenient one-pot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7.
周华  龙远德  黄天宝 《色谱》1997,15(1):25-26
设计和制备了一种用于手性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的新型手性固定相(CSP)。该固定相以构象刚性的L-脯氨酸为手性选择子,经引入保护基、萘酰胺化、加氢脱保护基、酰胺化和与LiChrosorbNH25μm微粒硅胶偶联等5步反应而制得。在此CSP结构中引入萘酰胺,可增强CSP和手性溶质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以提高该CSP的对映体选择性。报道了4种N-3,5-二硝基苯甲酰-DL-氨基酸甲酯对映体色谱拆分的初步结果,对映体选择性在1.04~1.18之间。色谱拆分条件的优化和该固定相的应用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溶液聚合体系中,采用"接出"法("graft from"method)将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4VP)接枝聚合于微米级硅胶表面,制得了功能接枝微粒P4VP/SiO2,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新型分子表面印迹技术,以天冬氨酸(Asp)的一种对映体L-Asp为模板分子,二溴己烷为交联剂,对接枝在硅胶表面的大分子P4VP实施了分子印迹,制备了L-Asp分子表面印迹材料MIP-P4VP/SiO2.以天冬氨酸另一种对映体D-Asp为对比物,采用静态与动态两种方法深入研究了MIP-P4VP/SiO2对L-Asp分子的识别性能,重点探索了采用MIP-P4VP/SiO2对天冬氨酸两种对映体进行拆分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印迹材料MIP-P4VP/SiO2对模板分子L-Asp具有良好的识别选择性与结合亲和性,相对于D-Asp,识别选择性系数为3.85,对天冬氨酸的外消旋体具有良好的拆分性能.印迹材料MIP-P4VP/SiO2也具有良好的解吸性能,以稀NaOH水溶液作为洗脱液,12个床体积内解吸率即可达到98.52%.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main chemical or enzymatic methods of asymmetric oxidation of sulfides are reviewed. A new approach to chiral sulfoxides is described, which uses tertiobutyl hydroperoxide in presence of a chiral titanium complex. The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the last two years are summarized. The best enantiomeric excess amounts to 95% in the case of formation of cyclopropyl phenyl sulfox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