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旋转变换是新课程标明确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与操作能力,形成空间观念和运动变化意识,故在各地中考中,出现了将旋转变换融人到几何图形的证明和计算中的综合试题,使问题充满着动感,富于变换,本文试就旋转变换思想在中考数学试题中的应用加以说明. 一、旋转变换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形成新的图形,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图形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旋转变换分为全等变换和相似变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几何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改变,初等几何变换的适时融入是一大亮点,初中的几何变换主要有平移、旋转、轴对称和位似等.利用旋转变换解题往往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利用图形的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的这一特点,将图形位置进行改变,达到优化图形结构,整合图形(题设)信息的目的,使较为复杂的问题得以顺利求解.  相似文献   

3.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是把图形绕中心旋转180°.有时,根据解题需要,我们将某一图形(或图形的一部分)绕某定点旋转一个定角(不一定是180°),使某些元素(线段或角)相对集中,以利于问题的求解,这种方法称为“旋转变换”法,被旋转的元素(角、线段)旋转前后  相似文献   

4.
正"旋转"变换是图形的基本变换之一,它可以改变图形的位置,但不会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我们正利用旋转变换的这一性质,通过旋转变换将图形的位置进行适当改变,达到优化图形结构,整合图形(题设)信息的目的,从而,轻轻松松地使较为复杂的问  相似文献   

5.
旋转变换的图形不仅具有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的图案,更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因此,它更是中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之一·由于旋转变换图形的动态性、开放性、结论与题设之间关系的捉摸不定性,从而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如能充分利用旋转图形的特性,掌握旋转变换的原则,则对解决这类问题将简易得多·笔者精选了部分经典中考题探究如下:1巧用图形的旋转不变性“旋转不变性”是指当图形绕某个旋转中心旋转任意角度后,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即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解题时就要充分利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不…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增加了图形变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为学生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一把新钥匙,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共同特点只是改变图形的位置,变换前后图形的对应元素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平移能够将图形的各元素沿着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旋转变换能够将图形的各元素绕着某  相似文献   

7.
<正>旋转变换性质丰富,如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边所在的直线形成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或等于旋转角的补角等.利用旋转过程中诸多的不变性就能实现边角转化,将分散的条件集中为我所用;等线段共点的几何证明题,就可以依据旋转图形的几何特征,利用旋转迎刃而解.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旋转的定义:把一个平面图形E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F,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变换.其中,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的性质之一,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相等,即对应边、对应角相等.提到旋转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全等,其实旋转中也有相似,下面以三角形旋转为例,谈一谈旋转中的相似.△ABC以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α度,连接BD,CE.如图1,当α为任意角度时,  相似文献   

9.
任意两条抛物线相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学虎 《数学通报》2005,44(11):32-32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曾经研究过两个图形的相似问题,如两三角相似问题.由两图形相似的概念(见文[1])可知任意两圆是相似图形.下面叙述一个事实:任意两抛物线是相似图形.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对几何课程体系作了较大调整,平面几何内容加大,其中"图形的变化"单独列出,并作为"图形与几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呈现.此外,图形变换(平移、对称、旋转)中的对称变换与旋转变换更是独立成章,并且,几何内容的编排更是有意突出让学生以图形变换的思想去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图  相似文献   

11.
图形F的一个变换,实质就是F到它自身上的一个一一对应.几何变换这个题材,在数学领域涉及面很广,并在现代数学理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只限于考虑几何变换的简单情形——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几何变换,并用几何变换,从不同角度去探索高考立体几何问题的简洁解法.1.借助旋转变换,进行类比推广将空间图形上各点都同时绕一条直线l旋转一个角度α,就叫做该图形绕直线l旋转.这样的变换叫做旋转变换,直线l叫做旋转轴,α叫做旋转角.在上述旋转下,为了求任一点A的对应点,过A点作面β⊥l,且β∩l=P.这时只须将线段PA…  相似文献   

12.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这个平面内的某个固定点旋转一个角度,这样的变换叫做旋转变换.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类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近几年来,中考中出现了很多有关旋转方面的题型.有些命题是直接通过图形旋转变换后,要求你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旋转变换是一种有效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通过旋转变换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条件,并将分散的条件通过旋转集中化.但在作旋转变换时,需要确定将哪个图形进行旋转,并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本文提供的"风车法"能够降低使用旋转变换的难度,使之能够比较容易的利用旋转变换作出辅助线,并解决问题.一、"风车法"的具体内容"风车法"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即所做的辅  相似文献   

14.
阮艺 《中学数学》2023,(14):20-22
<正>1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图形旋转的定义及性质.(1)内容的上下关系本节内容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学生对图形变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积累了图形变换的活动经验.本课“旋转”与“平移”“轴对称”一样,是图形变换的又一种方式.启下:中心对称图形、圆等均是可以由旋转变换得到的图形,很多性质定理均源于旋转的性质,它是后续内容的认知基础,为解决几何证明中的线段相等、角相等等提供了添加辅助线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旋转”变换是图形的基本变换之一,它可以改变图形位置.但不会改变图形中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大小.所以可以应用这一性质对某些需要变换的图形进行适当的变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如何应用“旋转”解题呢?本文结合以下几个例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从几何变换的合成与分解二者的关系出发,在先讨论了对称轴交于一点的两个轴对称变换的合成为一个旋转变换之后,接着讨论了一个旋转变换可以分解成对称轴过旋转中心的两个轴对称变换.随后用上述观念讨论了北京市近年来的两个中考几何综合题,以便大家对这一观念的实际运用有所体会.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物体的旋转现象,并且利用图形的旋转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与图形的旋转变换相关的实际操作性试题已经成为中考中的一个亮点,格调新颖,形式灵活,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旋转的知识要点.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图形的相似和位似是两个教学内容. 定义1 如果两个多边形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定义2 两个多边形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平行或共线,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相似文献   

19.
<正>旋转作为图形变换的一种,具备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等性质.现举例说明其用法,供参考.一、求旋转角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潘刚 《中学数学》2020,(6):62-63,65
如果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或其延长线交于一点,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位似图形,交点称为位似中心.位似的两个图形也是相似图形,具有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如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等.位似图形还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即对应点的连线或其延长线交于一点,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据此可以画一个图形的位似图形,位似中心可选择平面内任一点,可以在图形的内部、边上或外部,画出的位似图形可以在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以在位似中心的同侧.近几年来,位似图形已不局限于作图,更多地与函数、作图形内的内接图形、点的坐标或位似判定相结合等,以下做一探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