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闫春燕  张秋菊  罗牧华 《物理学报》2011,60(3):35202-035202
本文对激光与相对论电子束相互作用产生的阿秒X射线脉冲进行了研究.阿秒X射线脉冲是由于激光被相对论运动的电子束经过汤姆孙后向散射产生的.讨论了等离子体参数对产生的阿秒X射线的影响.发现其波长随着入射激光的频率的增加或电子束的速度增加而减小.选择合适的参数还可以获得"水窗"波段的X射线.还讨论了相对论电子束的密度与其前沿的密度梯度的大小对所产生X射线的转化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阿秒X射线脉冲 汤姆孙后向散射 超强激光 相对论电子束  相似文献   

2.
白易灵  张秋菊  田密  崔春红 《物理学报》2013,62(12):125206-125206
用一维粒子模拟程序对功率密度在1022 W/cm2以上的超强激光驱动薄膜靶产生的相对论电子层及其经过汤姆孙散射产生的阿秒X射线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超相对论强度范围下增大驱动激光强度, 相应减小等离子体密度及厚度可使电子层获得更高纵向动量, 使汤姆孙散射光明显向更短波长移动. 优化相关参数得到了波长为 1.168 nm的阿秒脉冲. 经过对倍频探测光方案与驱动光以及薄膜靶参数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 得到的X射线相干辐射波长有效减小到0.4 nm以下, 产生的光子能量达到2 keV以上. 关键词: 超相对论强度激光 阿秒X射线 相对论电子层 汤姆孙后向散射  相似文献   

3.
蔡怀鹏  高健  李博原  刘峰  陈黎明  远晓辉  陈民  盛政明  张杰 《物理学报》2018,67(21):214205-214205
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表面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高次谐波的方式产生从极紫外到软X射线波段的相干辐射,获得飞秒甚至阿秒量级的超短脉冲,可用于观测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运动等超快动力学过程.本文实验研究了相对论圆偏振飞秒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的高次谐波产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大入射角下,圆偏振激光也可以有效地产生高次谐波辐射.通过预脉冲控制靶表面的预等离子体密度标长,发现高次谐波的产生效率随密度标长的增加而单调下降.进一步通过二维粒子模拟程序,分析了激光的偏振以及预等离子体密度标长对高次谐波产生的影响,很好地解释了实验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徐慧  盛政明  张杰 《物理学报》2006,55(10):5354-5361
采用一维粒子模拟(PIC)方法,研究了相对论效应对P偏振激光斜入射非均匀等离子体时产生的共振吸收的影响. 计算表明,弱相对论情况下,在临界面附近产生的电子等离子体波的相对论非线性效应占主要作用;随着入射光场的逐渐增大,吸收率逐渐降低. 当入射光强超过3.7×1017W/cm2时,由于超短激光脉冲本身在等离子体中产生相对论效应、等离子体波破裂效应,以及参量不稳定过程激发等,吸收系数随着激光强度又开始增加. 固定等离子体密度标长,取不同的激光入射角、电子初始温度,相对论效应对吸收系数的影响是一致的.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相对论效应 共振吸收 粒子模拟  相似文献   

5.
等离子体密度标长对高次谐波转换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帅斌  李儒新  徐至展 《光学学报》2001,21(11):404-1406
通过等离子体粒子模拟研究了在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高次谐波的过程中,等离子体密度标长对转换效率的影响,计算了在不同密度标长下p偏振非相对论强度激光与高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高次谐波的转换效率,发现等离子体密度标长对转换效率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与谐波级次,等离子体密度,激光脉冲宽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发展了一种描述相对论激光脉冲与稠密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阿秒X射线源的半解析自洽理论.该理论模型不仅可以获得等离子体界面的振荡轨迹、振荡面电场和磁场等物理参数,而且能够精确计算出激光脉冲驱动下阿秒X射线源的频谱,结果与粒子模拟程序一致.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阿秒X射线源的辐射特性与等离子体界面随时演化过程相关,在周期量级激光场驱动下等离子体界面振荡振幅呈现中心不对称,通过改变激光场的载波包络相位实现对等离子体界面振荡的控制,获得准单阿秒X射线源.  相似文献   

7.
马光金  李春来  何进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34(3):031014-1-031014-10
通过一维粒子模拟研究了利用相对论少周期强激光与固体密度等离子体表面相互作用实现单个孤立阿秒光脉冲产生的参数条件。主要研究描述相互作用的多维参数,如激光强度、入射角和等离子体标尺长度等,对相对论高次谐波能量转换效率和孤立阿秒光脉冲分离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激光等离子体参数对阿秒光脉冲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但是存在着能够实现大能量孤立阿秒光脉冲的最佳等离子体标尺长度和最佳入射角。当其他相互作用条件确定时,使用中等强度的相对论强激光可以在较宽的参数范围内实现孤立的阿秒光脉冲。大角度入射时,孤立阿秒光脉冲的分离度较高,能够实现孤立阿秒光脉冲的相互作用参数范围也较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理论研究了飞秒强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的自压缩行为.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激光脉冲宽度、激光强度的增大以及等离子体密度的减小,飞秒强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自压缩现象越明显.另外通过适当设定参量得到了近似稳定传播的基孤子.  相似文献   

9.
曹伟  兰鹏飞  陆培祥 《物理学报》2006,55(5):2115-2121
研究了电子在聚焦的圆偏振高斯激光束中的非线性汤姆孙散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单个阿秒脉冲输出的新机理.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利用紧聚焦的激光脉冲可以有效地增大辐射脉冲链的最高峰和次高峰的峰值强度比即信噪比,从而将阿秒脉冲链变为单个阿秒脉冲输出.紧聚焦情形下,随着驱动激光强度的增大,辐射信号的脉宽变短,信噪比变大;同时当减小激光束腰半径时,辐射信号信噪比也能得到有效改善.研究还发现,利用几个光周期的极短激光脉冲与电子的相互作用也能实现单个阿秒脉冲输出. 关键词: 阿秒脉冲 紧聚焦 信噪比  相似文献   

10.
稀薄等离子体中激发尾波场的共振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稀薄等离子体中强激光激发尾波场的情况 ,发现尾波场的激发与入射激光的脉冲宽度有共振现象。在光强很小情况下 ,共振所需要的入射激光脉冲宽度为λp 2 ,随着光强的增大共振激光脉冲宽度减小。同时发现在稀薄等离子体中激发的尾波势场与等离子体的密度几乎无关 ,而激发的尾波场最大电场强度与等离子体的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The possibility of generating an attosecond x-ray pulse in a thin solid-density plasma layer irradiated by a femtosecond laser pulse of ultrarelativistic intensity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Changes in the plasma layer parameters during the light pulse result in the generation of a wide, partly continuous radiation spectrum in the layer. The separation of limited parts in the reflected or transmitted light spectrum makes it possible to obtain isolated short electromagnetic pulses with an intensity reaching 1% of the exciting light intensity.  相似文献   

12.
罗牧华  张秋菊 《中国物理 B》2011,20(8):85201-085201
The influence of time-dependent polarization on attosecond pulse generation from an overdense plasma surface driven by laser pulse is discussed analytically and numerical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of controlling pulse controls the number and interval of the generated attosecond pulse,that the generation moment of the attosecond pulse is dominated by the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ling and driving pulses,and that the amplitude of the controlling pulse affects the intensity of the attosecond pulse.Using the method of time-dependent polarization,a "single" ultra-strong attosecond pulse with duration τ≈ 8.6 as and intensity I ≈ 3.08 × 10 20 W·cm-2 can be generated.  相似文献   

13.
我们提出利用频率为ω,3ω和强度较弱的2ω组成的三色圆偏振激光组合脉冲驱动氦原子能够得到椭偏率较大的阿秒脉冲链的一种方法.通过强场近似方法,计算了氦原子在两色和三色圆偏振激光组合脉冲驱动下发射高次谐波谱及其合成阿秒脉冲链,比较了氦原子(初态为s态)在这两种情况下发射高次谐波谱的特点及其合成阿秒脉冲链椭偏率的大小,结果发现,在反旋的两色ω,3ω激光脉冲基础上加入了频率为2ω的第三色激光脉冲联合作用到氦原子上,所得到的阿秒脉冲链的椭偏率相对于双圆场情况下有所增加,通过调整ω,3ω激光的强度比,并且选择适当的第三色激光的强度,对初态为s态的原子,仍能够得到具有较大椭偏率的阿秒脉冲链.  相似文献   

14.
Experiment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s on high 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HOHG) from steep plasma gradients using intense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are presen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lasma scale length for the efficiency of HOHG is demonstrated. By changing the pump intensity and the target parameters the regime of HOHG can be switched from non-relativistic to relativistic. Simulations show that attosecond pulses should already be present in our experiments in both interaction regimes. Two-color driven harmonic generation is shown to provide a highly efficient way of attosecond puls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5.
陈高 《物理学报》2022,(5):166-172
孤立阿秒脉冲因可以跟踪和控制原子及分子内电子的运动过程而备受关注.本文从理论上开展了氦原子在3束飞秒脉冲激光组合场辐照下产生的高次谐波和阿秒脉冲辐射的研究.组合激光场由16 fs/1600 nm,15 fs/1100 nm和5.3 fs/800 nm的钛宝石脉冲构成.与前两束脉冲合成的双色场产生谐波谱相比,附加钛宝石脉冲的三色场产生的高次谐波发射谱呈现出高转换效率及宽带超连续特性,超连续谱范围覆盖从230—690次谐波,傅里叶变换后实现了128 as高强度孤立短脉冲的产生.该结果归因于合成的三色场呈现出高功率及少周期的中红外飞秒脉冲激光特性,可以有效控制原子电离以及复合发生在中红外飞秒脉冲的一个有效光学周期内.  相似文献   

16.
李伟  王国利  周效信 《物理学报》2011,60(12):123201-123201
提出了由波长为800 nm、脉冲宽度为5 fs的啁啾激光与半周期脉冲形成组合场,并利用这种组合场驱动一维模型氦原子获得单个阿秒脉冲. 通过数值求解一维氦原子的含时薛定谔方程,发现氦原子在组合场驱动下高次谐波谱的截止位置可以扩展到Ip+21.6Up. 对第二平台区域不同范围内高次谐波的叠加都能得到单个阿秒脉冲,最短可达37 as,特别是对平台区域的前端进行叠加不仅能够得到较短的单个阿秒脉冲,而且与截止位置附近高次谐波构造的阿秒脉冲相比,强度提高了3个数量级. 关键词: 啁啾激光场 半周期脉冲 高次谐波 阿秒脉冲  相似文献   

17.
陈高  杨玉军  郭福明 《物理学报》2013,62(7):73203-073203
通过数值求解一维含时薛定谔方程, 本文研究了具有特定波长的双色激光脉冲与氦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和阿秒脉冲, 这里双色激光脉冲由5 fs较低强度基频钛宝石主脉冲与另一束较高强度的1330 nm 红外附加脉冲构成. 研究发现, 若两束脉冲之间的相对相位选择合适, 可以获得宽带连续辐射的高次谐波谱, 叠加该连续辐射谱可获得脉宽为38 as的孤立短脉冲. 进一步研究发现, 不同于以往孤立阿秒脉冲研究中选出长、短量子路径之一作为辐射源, 这里单阿秒脉冲来源于长、短两个量子路径的贡献, 只是这两个量子路径在很宽的谐波次数变化范围内辐射时刻比较集中. 关键词: 双色激光脉冲 阿秒脉冲 量子路径  相似文献   

18.
A scheme of a single x-ray attosecond pulse generation from a two-atom system exposed to the combined laser pulses is proposed. Our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a single x-ray attosecond pulse rather than a train one can be produced by modulation of ionization. Furthermore, when we change the peak intensity Ih of the high-frequency pulse and keep the intensity of the low-frequency pulse constant, we can find that a range of Ih where the intensity of the attosecond pulse is optimal is available, and a explanation by the stimulated property of the recombination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