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中化学新课程、新教材对事实为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 ,也为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文以“新世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1(必修 )》第 2章第 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的教学设计及实施为例 ,阐述了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如何进行基于核心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这一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青 《化学教育》2005,26(Z1):17-19
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要求突破传统的事实为本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的特点与设计程序,并讨论了实施后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张毅强  乔敏 《化学教育》2008,29(6):7-12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新课程向以事实为本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也为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展现的平台。在王磊和范晓琼2005年"观念建构为本教学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模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电离平衡",对如何进行观念建构为本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了电离平衡一节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孙旭  李佳  徐东方 《化学教育》2019,40(21):9-14
为落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倡导的“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开发与之相适应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围绕“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思维过程、素养达成等方面的核心要素,形成了以1个核心、4个维度、20项指标为基本框架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并采用专家咨询、课例检验等方法使该评价体系更趋科学、全面、规范。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学化学教学由"知识为本"向"观念为本"的转变,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教学正日益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研究选择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元素化合物"氨"为依托,进行了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1模块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和有效地开展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活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苏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1专题3"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一节的教学为例,阐述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实验研究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胜 《化学教育》2005,26(Z1):87
本文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1(必修)》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关于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同时也提出了笔者在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不少困惑,以期更好地积累起有关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颜璜  李霞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11,32(2):20-22
选取了由宋心琦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和由B.厄尔LDR.威尔福德主编,英国JOHN MERR出版公司出版的<高中化学英文课本>(中文注释)2本教材中的"化学键"这一知识点来对2版本高中化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1)中英教材"化学键"知识点的内容选择;(2)中英...  相似文献   

9.
东启云 《化学教育》2010,31(Z2):234-237
高中化学新教材对化学概念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也为同化理论应用于化学概念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以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如何运用同化理论进行"化学能与电能"的化学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10.
陈献忠 《化学教育》2011,32(8):9-11
调查分析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必修与选修衔接教学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必修与选修衔接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久华 《化学教育》2008,29(9):14-18
高中课程改革是个系统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学和评价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核心素材和资源.教师在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过程中,怎样看课程标准?怎样分析高中新课程的教材?怎样具体到课堂教学的设计?即怎样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到教学?这将是什么样的工作思路和流程.以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氧化还原反应内容为例进行了探讨,给教师提供了一种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师教学设计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季红娟  刘成坤 《化学教育》2009,30(11):13-14,60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习题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而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为提高习题教学质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应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相佃国 《化学教育》2011,32(7):48-49,53
在质疑声中长大的"80后"一代人已经开始当起老师,他们"激情、乐观、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寻找师生之间的和谐点",正在成为学校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个性张扬、思想开放",教学备受社会关注.本文对"80后"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希望给所有教师以启迪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廖旭杲 《化学教育》2008,29(11):72-73
1 问题提出 高中化学新课程苏教版<实验化学>(2006年2月第1版)第25页课题"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中"实验一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内容为:"在2支干燥的试管里各加入2 mL乙醚,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乙醇,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5 g苯酚,振荡.  相似文献   

15.
笔者参加了北京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系列教研活动(五),听了2位教师的必修1模块复习课。2位教师都是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又经过全市各区县教研员、北师大等单位专家、本区中心教研组教师及本校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反复研讨和准备,2节课在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秦蕾 《化学教育》2012,33(5):16-18,24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观念转变的背景下,过程性评价是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评价,是以知识、技能和方法为载体促成发展的评价;是兼容群体和个体的评价、是兼容态度和水平的评价、是促成反思与自省的评价。笔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学习档案评价、共同评价和描述性等级制评价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何双安 《化学教育》2013,34(4):20-22
在分析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生活化”特色的基础上,总结了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素材的选择与教学设计思路。并依据课堂教学案例,从6个方面呈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化学教育》2008,29(5):F0003
由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主办,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一中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实验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于2008年3月21~22日在福建省厦门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王峰 《化学教育》2015,36(19):22-26
以"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为例,探讨了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指出教师应选取恰当的教学素材,以直观实验的观察与探究为依托,注意教学形式与节奏的变化,在关注化学学科特征的同时实现语言的习得与运用。  相似文献   

20.
王秀红  刘均照  李艳梅 《化学教育》2012,33(11):69-71,82
以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高中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调查发现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反应原理方面知识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新增加内容的理解尚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地区、学校类型以及学历、教龄和职称等不同的教师,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而教师性别对于教师知识掌握情况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